4.1 第1课时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学习目标 1.能阐述渗透作用的条件2.能阐明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学习任务
目标一:能阐述渗透作用的条件任务:观察实验动画,讨论下列问题并分析渗透装置比较扩散和渗透作用扩散:分子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动的现象。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思考】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一段时间后,管内液面不再上升,此时膜两侧的水分子运动情况是怎样的?【提示】由于蔗糖溶液中水的相对含量(单位体积中的水分子数)比烧杯中的水的含量少,单位时间内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漏斗内溶液体积增大,液面上升;管内液面稳定后,此时仍有水分子进出细胞,只不过进出的数目保持平衡。2.如果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或将烧杯中的清水换成与漏斗中等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管内的液面会升高吗?【提示】都不会表现上升,因为用纱布代替玻璃纸,蔗糖分子和水分子都能通过纱布,水分子进出量相同。而将烧杯中的清水换成与漏斗中等浓度的蔗糖溶液,膜两侧浓度相同,水分子进出平衡。 【总结提升】1.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1)半透膜;(2)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2.渗透的方向:渗透的方向是水从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3.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分数,其实质是单位体积内溶质分子数的“多少”。4.渗透平衡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平衡。5.问题探讨中的渗透系统达到渗透平衡时,漏斗内溶液的浓度仍高于漏斗外。【情境应用】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纱布代替半透膜,蔗糖分子可自由通过B.达到渗透平衡时,水分子不会透过半透膜C.如果将S2的浓度适当降低,则渗透平衡时Δh会更大D.实验开始时S1浓度大于S2,渗透平衡时S1浓度仍大于S2
目标二:阐明水进出细胞的原理任务1:观察水进出动物细胞现象,了解水进出细胞的原理1.结合渗透装置,分析动物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发生形态变化的原因【提示】红细胞与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细胞膜相对于半透膜,细胞膜两侧存在浓度差。(1)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吸水膨胀。(2)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失水皱缩。(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形态不变。2.下图中完成原生质层构成图解,如果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入外界溶液中,你认为植物细胞能否构成一个渗透系统?请说明理由。【提示】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对水分子进出细胞没有影响。原生质层具有膜结构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渗透系统装置动物细胞成熟的植物细胞半透膜细胞膜原生质层长颈漏斗中的蔗糖溶液细胞质细胞液烧杯中有清水外界溶液外界溶液任务2:结合教材64页实验步骤,观看“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收和失水”实验视频,记录实验现象。观察次数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大小第1次观察第2次观察(滴加蔗糖溶液)第3次观察(滴加清水) 【思考】1.你如何解释上述实验现象的发生?这些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提示】细胞外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水从细胞液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蔗糖溶液中,液泡发生失水,原生质层一定程度的收缩,发生质壁分离;当滴加清水时,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水从外界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液泡吸水,原生质层恢复原状,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现象说明: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植物细胞也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归纳总结】质壁分离的原因:(1)内因: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②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2)外因:细胞液与外界环境具有一定的浓度差,能渗透吸水和失水2.某学生将3%的KNO3溶液滴加在载玻片上的洋葱表皮上,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1小时后企图再次观察时却发现细胞质壁分离自动复原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提示】 细胞主动将外界溶液中的溶质吸收,导致细胞液的浓度增大。【知识生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①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质壁_分离__;②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总结:
2=
4.1 第1课时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学习目标 1.能阐述渗透作用的条件2.能阐明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学习任务
目标一:能阐述渗透作用的条件任务:观察实验动画,讨论下列问题并分析渗透装置比较扩散和渗透作用扩散:分子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动的现象。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思考】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一段时间后,管内液面不再上升,此时膜两侧的水分子运动情况是怎样的?2.如果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或将烧杯中的清水换成与漏斗中等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管内的液面会升高吗? 【情境应用】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纱布代替半透膜,蔗糖分子可自由通过B.达到渗透平衡时,水分子不会透过半透膜C.如果将S2的浓度适当降低,则渗透平衡时Δh会更大D.实验开始时S1浓度大于S2,渗透平衡时S1浓度仍大于S2
目标二:阐明水进出细胞的原理任务1:观察水进出动物细胞现象,了解水进出细胞的原理1.结合渗透装置,分析动物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发生形态变化的原因2.下图中完成原生质层构成图解,如果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入外界溶液中,你认为植物细胞能否构成一个渗透系统?请说明理由。任务2:结合教材64页实验步骤,观看“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收和失水”实验视频,记录实验现象。观察次数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大小第1次观察第2次观察(滴加蔗糖溶液)第3次观察(滴加清水) 【思考】1.你如何解释上述实验现象的发生?这些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2.某学生将3%的KNO3溶液滴加在载玻片上的洋葱表皮上,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1小时后企图再次观察时却发现细胞质壁分离自动复原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总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