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了解杨万里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艺术特色,学习诗歌表达技巧;
3.体会诗歌感情,领会劳动人民勤劳质朴的品质;
4.认识劳动,理解劳动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
在诗歌鉴赏过程中理解、感受劳动人民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朗诵、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李大钊先生曾经说过:“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我们的生活和劳动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插秧歌》,来感受古人劳动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诗歌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怀。
《宋史·杨万里传》:“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
(二)背景简介
淳熙六年(1179年)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径衢州,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在田间劳作,作该诗。
(三)朗读
1.结合注释,自由诵读诗歌。
2.请多名同学朗读并点评。
三、诗歌赏析
(一)观看视频《水稻的一生》(有删减),了解水稻种植的步骤:
育苗(初春)——放水打田——扯秧——抛秧——插秧——扬花——成熟
知识补充:
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二)结合视频内容及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1.诗歌中描绘了哪些场景,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抛秧接秧(夫妇合作)、拔秧插秧(孩童合作)、雨中插秧、招呼用餐、农夫应答。诗歌描绘了一幅紧张劳作的场景,全家人齐心协力,各有分工,有条不紊。
2.诗歌中连用“抛”、“接”、“插”、“拔”四个动词,有何妙处?
明确:四个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一家四口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动作衔接流畅,说明一家人合作默契,各尽其能,也凸显了“不误农时”的紧张热闹。
3.试分析诗歌中出现的手法。
明确:①比喻,“笠是兜鍪蓑是甲”把“笠”和“蓑”分别比喻成“兜鍪”和“甲”,农夫化身战士,写出了抢抓农时的紧张氛围;
②白描,“雨从头上湿到胛”,诗人不加修饰,直写雨势之大,插秧之艰辛。
4.如何理解诗歌最后两句?
明确:家人唤农夫稍事休息,先吃早饭,农夫并未应答,只一味弯腰继续手中农事,最后才说“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看似答非所问,其实,这处细节描写突出了农夫对农事的关心,不忘叮嘱家人照管家禽,以防破坏农田,他勤劳踏实,事事操心,竭尽全力。
5.诗人看到田间插秧的场景,于是写作该诗,诗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农人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精神的赞扬。
四、结束语
诗歌中的劳作景象热火朝天、井然有序,诗歌运用民歌手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呈现了古人劳作的场景,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应用心感受劳动,积极参与到劳动中来。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劳动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我们要勇于在艰苦的劳动中净化心灵、磨炼意志、坚定信念!”希望大家,也能热爱劳动,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五、作业
劳动是齐心协力,全家动员的忙碌;劳动是披蓑戴笠,雨中不歇的奋战;劳动是废寝忘食,满含担忧的辛勤。
请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描写令你记忆犹新的劳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