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能量的获得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4能量的获得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19 21:2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 能量的获得
一 、选择题
1.制作泡菜时,必须把泡菜坛子口密封,其作用是( )。
A.防止水分蒸发 B.防止细菌进入
C.防止氧气进入 D.防止乳酸挥发
2.刚收获的小麦堆放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将手插入时会感到发热,这主要是因为( )
A.小麦蒸腾作用释放了热量
B.小麦光合作用释放了热量
C.小麦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
D.小麦中的有机物被细菌、真菌分解释放了热量
3.同学们在长跑测试后会感到全身肌肉酸痛,对此现象的解释:剧烈运动时, ①氧供应不足,肌肉处 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释放能量; ②能量消耗增加,心跳加速,血流量增加,体
内呼吸作用加强;③乳酸刺激肌肉, 大脑产生酸痛的感觉,其合理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4.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后的产物是( )
A.二氧化碳和酒精 B.二氧化碳和水
C.二氧化碳和乳酸 D.酒精和水
5.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的特点是( )
A.需要酶的参与 B.分解有机物
C.释放能量 D.有机物彻底氧化
6.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加盖后坛口必须加水密封。用水密封坛口的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 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造成缺氧环境, 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C.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
D.造成缺氧环境, 利于乳酸菌发酵
7.下列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说法中, 错误的( )
A.前者需要氧气, 后者不需要氧气
B.前者产生二氧化碳, 后者不产生二氧化碳
第 1 页(共 11 页)
C.前者分解有机物彻底,后者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D.前者释放能量多,后者释放能量少
8.为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 常向贮藏室中通入 N2 和 CO2 ,其目的是( )
A.抑制有氧呼吸,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抑制无氧呼吸,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促进有氧呼吸, 保持一定的贮藏温度
D.促进无氧呼吸, 保持一定的贮藏温度
9.制作面包和酿酒时, 分别利用了酵母菌发酵产生的( )。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葡萄糖
C.氧和酒精 D.二氧化碳和酒精
10.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 一种尖端医疗技术被媒体反复提起, 那就是人工心肺机 (ECMO)它主 要由“ 电动泵 ”、“氧合器 ”、“热交换器 ”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 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中甲为“ 电动泵 ”,推动血液循环, 相当于人的心脏
B.图中乙为“氧合器 ”,相当于人的肺, 对血液供氧,完成血液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图中的血管 A 和血管 B 是患者连接人工心肺机的两条血管,则所流血液颜色鲜红、氧含量较高的是
“血管 A”
D.图中丙为“热交换器 ”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中发生的呼吸
作用
二 、填空题
第 2 页(共 11 页)
11.你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的呼吸形式是 ,原因是 。
12.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内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 并释放出 的过程。
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的分解较为 ,并释放出较多的 ,这种呼吸作用方式叫
作 。
13.如图是一个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 B 表示的过程为 。
(2)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仅由一层 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与肺泡与毛细血管间
进行气体交换这一功能相适应。
(3)甲乙两处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 。
A.呼吸作用 B.渗透作用 C.扩散作用 D.交换作用
(4)在下列各项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是 。
A.肺泡 B.组织细胞 C.血液 D.组织液
三 、实验题
14.小金同学研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及其代谢产物, 设计图甲和乙装置进行实验。在 35℃时,将
酵母菌和一定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后, 加入 B 和 D 装置中。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小金同学通过 C 和 E 装置的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是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
该判断依据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
(2)小金认为 C 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足以确定 B 瓶产生了 CO2 ,需要如何改进 。
第 3 页(共 11 页)
(3)利用传感器测定并记录装置 D 中酵母菌数量、葡萄糖浓度和酒精浓度绘制图丙曲线。解释在温度
为 35 °C 时,图丙中酒精含量变化的原因是 。
四 、解答题
15.近阶段,沉水式鼓风机(如图) 在台州市区的一些河道中逐渐安装, 通过自身的强大压力将空气 充入水中, 提高水中溶解氧,为污水中的微生物提供有氧环境,使其充分发挥其分解污染物的能力,
加速污水处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水体受到污染后,溶解氧会下降
B.图中河道 O 区域污染最严重
C.水中氧气部分来自水生植物的呼吸作用
(2)该河段有机污染源最有可能在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沉水式鼓风机运行时,向水体中注入大量的空气,有利于微生物的 作用
(4)下表是某沉水式鼓风机在某河道、某温度下使用前后的一些指标变化, 由此可知, 使用沉水式
鼓风机处理后, 污水处理效果显著, 理由是:
参数 使用前 使用后
溶解氧(毫克/升) 1 5
污泥浓度(毫克/升) 1 0.2
(5)鼓风机某天工作情况(阴影部分)如图所示,则一天内消耗电能是多少?
第 4 页(共 11 页)
第 5 页(共 11 页)
4.4 能量的获得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C
【解析】制作泡菜是使用的乳酸菌进行发酵制作的,乳酸菌属于厌氧细菌。
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 在无氧的环境下,乳酸菌产生乳酸, 让蔬菜变为有 酸味的泡菜,因此在制作泡菜时候需要将泡菜坛子密封, 防止氧气进入,让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中进
行繁殖产生乳酸。ABD 不符合题意, C 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C
2.C
【解析】 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刚收获的小麦堆放在一起 ,此时的细胞呼吸作用旺盛,能产生较多的能量, 在加上下麦堆在一起,
热量无法及时散失, 所以会出现将手插入时会感到发热的现象。
故答案为: C
3.C
【解析】 人在消耗能量, 比如大量运动时身体提供能量是靠代谢葡萄糖,这时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与葡 萄糖结合来释放能量。如果到达一定的程度, 像运动心肺功能时通过检测, 到了一定程度, 氧气不够 就出现了无氧阈的状态。代谢过程中就不能完全形成水和二氧化碳,而是生成一部分乳酸, 无氧呼吸
和有氧呼吸可能就是在无氧阈的分界线。
正确的顺序是 ②能量消耗增加, 心跳加速,血流量增加, 体内呼吸作用加强 ; ①氧供应不足, 肌肉
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释放能量; ③乳酸刺激肌肉, 大脑产生酸痛的感觉;
故答案为: C.
4.A
【解析】 微生物也是通过呼吸作用来获取能量的。有些微生物能长期进行无氧呼吸,微生物的无氧呼
吸被称为发酵。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 在无氧情况下则能进行无氧呼吸。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 分解有
机物, 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 A 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A
第 6 页(共 11 页)
5.D
【解析】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的异同点,对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是解
题的关键。
A.有氧呼吸过程与无氧呼吸过程都需要酶参与,A 错误;
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 错误;
C、由 B 可知, C 错误;
D、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是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D 正确。
故答案为: D
6.D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乳酸菌是厌氧菌, 在无氧时才能产生乳酸。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
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 乳酸菌是厌氧菌。
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 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 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 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 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 否则如果有空
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可见 D 正确。
故答案为: D
7.B
【解析】根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解题即可。
解: A.有氧呼吸需要氧气,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 故 A 正确;
B、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 故 B 错误;
C、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为乳酸和二氧化碳或酒精和二氧化
碳;前者分解有机物彻底,后者分解有机物不彻底,故 C 正确;
D、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彻底,释放能量多;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释放能量少, 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B。
8.A
【解析】根据水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使水果易腐烂变质,CO2 或 N2 能
抑制有氧呼吸进行分析判断。
水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使水果易腐烂变质, 且使有机物大量消耗,而
第 7 页(共 11 页)
加入 CO2 或 N2 ,或抽取空气,能抑制有氧呼吸, 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了水果的储藏时间。
故答案为: A
9.D
【解析】酵母菌在有氧的环境中可产生二氧化碳, 在无氧的环境中可产生酒精。
制面包和馒头时要用到酵母菌, 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 产生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气体, 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酵母菌则需要在无氧环境下才能发酵产生酒精,在
有氧的环境下则只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ABC 不符合题意, D 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D
10.C
【解析】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 右 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含氧量少的血液为静脉血,为暗红色;含氧量多的血液
为动脉血, 为鲜红色;
A. 图中甲为“ 电动泵 ”,推动血液循环,相当于人的心脏 ,正确;
B. 图中乙为“氧合器 ”,相当于人的肺, 对血液供氧, 完成血液与外界的气
体交换 ,正确;
C.图中的血管 A 和血管 B 是患者连接人工心肺机的两条血管, 则所流血液颜色鲜红、氧含量较高的是
“血管 B”,C 错误;
D. :图中丙为“热交换器 ”用于提供热量, 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
主要来自细胞中发生的呼吸作用 ,正确;
故答案为: C.
二 、填空题
11.无氧呼吸;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解析】 地球形成初期的大气层。地球初期的原始大气应是以宇宙中最丰富的轻物质:氢气、氦气和
一氧化碳为主 。
地球形成初期的大气层。地球初期的原始大气应是以宇宙中最丰富的轻物质:氢气、氦气和一氧化碳
为主, 没有氧气,所以 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的呼吸形式是无氧呼吸。
故答案为:无氧呼吸;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12.【答案】氧化分解; 能量;彻底;能量; 有氧呼吸
第 8 页(共 11 页)
【解析】【分析】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糖类、脂肪和蛋
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答】 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 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在氧气 的参与下,有机物被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比如氨基酸,甘油、脂肪酸、葡萄糖等,分解比较彻底,
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这种呼吸作用方式叫做有氧呼吸。
故答案为: 氧化分解; 能量; 彻底; 能量; 有氧呼吸。
13.(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2)上皮
(3)C
(4)B
【解析】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时, 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 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 而血液中 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 肺泡中的二氧
化碳通过呼气排到体外, 进入血液的氧气随着血液循环不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被利用。
(1)图甲中的 B 表示的过程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因为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 比血液中的多, 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 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 肺泡。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 肺泡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呼气排到体外, 进入血液的氧气随着血液
循环不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被利用。
(2)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与肺泡与毛细血管间进行气
体交换这一功能相适应。
(3)甲乙两处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扩散作用。因为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 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气体的浓度与压强有关, 浓度高,压强就大; 浓度 低,压强就小。因此也可以说, 气体是由压强高的地方向压强低的地方扩散的。气体在肺泡和组织内
的交换,都是通过这种扩散作用实现的。
(4)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即血液中的氧 气扩散到组织细胞中,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二氧化碳是由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 产生的,气体扩散的原理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从组织细胞经过血液进入肺泡的是
二氧化碳, 所以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组织细胞中即细胞内液。
第 9 页(共 11 页)
故答案为:(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2)上皮(3)C(4)B
三 、实验题
14.
解:(1)不能根据 CE 的澄清破水变浑浊来判断,因为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产生 02,都会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 BD 中是否有酒精产生。
(2)可以在通入空气前,先通入氢气将装置中原有的 C02 驱尽,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3)T1 时葡萄糖充足,酵母菌大量繁殖,使酒精含量升高:T2 时葡萄糖逐渐消耗,酷目菌因为有害物
质积累等原因数量下降, 海精含量不再升高。
故答案为:
(1)不合理, 因为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产生 C02 都会使澄清灰水变浑浊
(2)通入空气前, 先通入氮气将装置中原有的 C02 驱尽
(3)随时间推移, 葡萄糖逐渐消耗, 酵母菌数量下降。
四 、解答题
15.(1)A;B
(2)B
(3)呼吸(或分解)
(4)污泥浓度下降(或溶解氧增加)
(5)解: 由图中可以: 鼓风机在一天内以 2kW 功率工作了 6 小时, 以 1kW 功率工作了 4h。
W1=P1t1=2kW×6h=12kW·h
W2=P2t2=1kW×4h=4kW·h
W 总=W1+W2=12kW·h+4kW·h=16kW·h
答: 一天内消耗电能为 16kW·h。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和阅读题干信息的能力, 从题干中可知沉水式鼓风机通过自 身的强大压力将空气充入水中, 提高水中溶解氧, 为污水中的微生物提供有氧环境,所以通过河水中
溶氧量和污泥浓度的测定来判断污染的情况; 考查了学生电能的计算公式: W=Pt。
(1)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沉水式鼓风机通过自身的强大压力将空气充入水中,提高水中溶解氧,为污水
中的微生物提供有氧环境,说明水体受到污染后, 溶氧量会下降, 从图中看出 O 的溶氧量最低, 说明
第 10 页(共 11 页)
其污染程度最严重的。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而不是产生氧气, 所以选 AB。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②后面溶氧量就开始降低了,说明了该河段有机污染源最有可能在②。
(3)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可以加快其对于污染物的分解作用,所以沉水式鼓风机运行时,向水体中注入
大量的空气,有利于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或者分解作用;
(4)分析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 其溶氧量大幅度上升, 而且其污泥浓度大量下降, 说明使用沉水式鼓
风机处理后,污水处理效果显著;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