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抗日救亡运动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日本帝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在我国东北的暴行;了解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情况;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发动者和中国共产党解决事变的方针及结果;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使学生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日本侵华的必然性;通过了解西安事变后复杂的形势,讨论如何解决西安事变,初步培养学生从大局出发,冷静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的暴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通过比较、了解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前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不同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使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高风亮节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前嫌的崇高品质。
通过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事变后的个人命运的介绍,引导学生学习处理好个人命运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二、难点: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课型
新课。
教学准备
1.《松花江上》flash动画; 九一八事变影视资料;日本帝国主义屠杀我国东北同胞的暴行图片;西安事变资料。
2.剪辑:《西安事变》影片;歌颂张、杨二人的歌曲。
3.“抗日救亡运动形势”挂图。
4.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书指导法、讲解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抗日救亡运动形势”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flash格式)。
师:《松花江上》这首著名的歌曲,描写了东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家破人亡、到处流浪的情景,也表达了东北人民渴望早日回到故土、打回东北老家的强烈愿望。那么,九一八事变是怎样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又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吧。
一、九一八事变(屏幕展示)
(一)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屏幕展示)
(请同学们看一段影视资料。)
动脑筋、想一想:该影视资料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屏幕展示)
学生回答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发动者:日本帝国主义
3.借口:自炸铁路,反诬中国军队
4.地点:沈阳
5.结果:日军占领沈阳城
师: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
(二)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屏幕展示)
1.日本长期的既定国策(屏幕展示)
师:早在1927年,日本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田中义一提出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田中奏折》提出日本的总的侵略计划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近代日本称中国为支那;满蒙指中国东北和内蒙)。由此可见,侵略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已经制定了的计划。
2.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沉重打击。(屏幕展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对日本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日本工农业生产大幅下降,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工农运动层出不穷。日本军国主义妄图通过发动侵略战争来摆脱困境,于是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3.蒋介石忙于“围剿”红军,也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可乘之机。(屏幕展示)
想一想、议一议:在以上三条原因中,哪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的最主要原因?(屏幕展示)
(学生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或提炼,得出如下结论:
在以上三条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长期的既定国策”。如果没有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和蒋介石忙于“围剿”红军,日本帝国主义也是要侵略中国的,因为日本侵略中国的计划是早已制定好了的。只不过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其侵略的步伐加快,蒋介石忙于“围剿”红军又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可乘之机。
师:即使如此,日本帝国主义为掩人耳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却使出了贼喊捉贼的卑鄙伎俩。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中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挑起事端,并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第二天占领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师: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作何反应呢?
请同学们读读下列材料:(屏幕展示)
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电令张学良:“力避冲突,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免事态扩大。”东北军奉命:“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均可听其自便。”对此爱国官兵愤慨不已。据东北军参谋长荣臻报告:“士兵各持枪实弹,怒眦欲裂,狂呼若雷,群请一战,甚有抱枪痛哭者,挥拳击壁者。”
-—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纲》
想想:
从材料看出,“事变”发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态度和中国东北军广大官兵的态度如何?
(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蒋介石的态度是坚决不抵抗,东北广大官兵则要求坚决抵抗。
(三)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屏幕展示)
师:当时东北中日军事形势如何呢?中国军队有没有胜利的可能呢?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分析。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军队既然完全有胜利的可能,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绝对不抵抗政策呢?
请同学们读读下列材料:(屏幕展示)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 ( http: / / www.21cnjy.com )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故今日之对外,无论用何种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
—蒋介石在1931年11月30日的演讲
(学生根据材料思考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介石认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才是他的心腹之患。只有先镇压共产党,消灭中国工农红军,然后才谈得上抵御外敌入侵。这充分地暴露了蒋介石的将阶级利益凌驾于民族利益之上和反共反人民的本质。
师: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得东北三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全部沦陷,从此,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下,过着悲惨而又漫长的亡国奴生活。
(四)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屏幕展示)
1.伪满洲国的建立(屏幕展示)
师:为了加强对东北人民的殖民统治,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扶植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任“执政”。
日本帝国主义在对我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十四年间,不仅从东北掠夺了丰富的宝藏,还在东北制造了一桩桩骇人听闻的暴行。
2.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暴行(屏幕展示)
看一看:“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暴行”的图片资料。
说一说:日本七三一部队是怎样残害中国人民的?
(学生据此表达自己的感想。)
师: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素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华儿女,他们以各种方式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屏幕展示)
看一看:《抗日救亡运动形势》图
教师指图概括性讲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民族义愤。全国各阶层人民掀起了抗日爱国的怒潮。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自学教材,然后说一说当时中国人民主要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
(学生看书、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提炼、补充。包括:(1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平、上海等地建立抗日救国会,进行抗日募捐、游行,抵制日货等;(2)南京等地学生举行抗日大示威;(3)未撤走的东北军和东北民众组成抗日义勇军; (4)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游击队;(5)国民党十九路军、驻长城内外的中国守军积极抵御日本的军事侵略等。
师:同时,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也遭到了全国各界人民的纷纷谴责。
读一读:史海拾贝:何香凝裙上痛斥蒋介石。(屏幕展示)
想一想:全国各界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全国各界人民掀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抗日救亡运动,说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得人心。实际上,国民党内部,一部分爱国将领也对蒋介石坚持内战、对外却绝对不抵抗的政策非常不满。蒋介石在民族危亡关键时刻的倒行逆施,迫使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三、西安事变(屏幕展示)
(一)西安事变的经过(屏幕展示)
播放西安事变的影像资料。
师:这个片断告诉了我们有关西安事变的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时间:1936年12月12日
2.地点:西安
3.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4.目的:逼蒋抗日
那么,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呢?
(二)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屏幕展示)
读一读、找一找: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讲解:
1.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使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师:到1935年,日本侵略中国更加疯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何梅协定》的签订(指导学生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教材第82页“1935年报纸对《何梅协定》的评论”图);二是日本策划的“华北五省自治”,企图使华北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北平学生愤慨地说:“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2.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就已知道,张学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来就背负国仇家恨,现在,又在绝对不抵抗的命令下听任外族侵占自己的家乡,而自己则率军到遥远的西北打内战,再加上,自己的军队在陕北战场上又多次被红军打败。
同学们,如果你是此时的张学良,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同样,张学良当时真是苦闷已极,痛苦至极。深感国难当头,同共产党打内战,毫无出路。
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形势的发展,为争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张学良、杨虎城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作了大量的工作。1936年1月,被红军俘虏的东北军团长高福源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自愿担任红军与东北军的联系人,沟通了双方的联系。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对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的下层也展开了积极的统战工作。如释放俘虏、互赠礼品、开联欢会等。由于我党和红军开展的大量的争取工作,张、杨二人终于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3.张学良的“劝谏”、“哭谏”均遭失败。
播放电影《西安事变》张学良多次劝谏蒋介石的镜头。
师:面对蒋介石的一意孤行,张学良多次劝 ( http: / / www.21cnjy.com )谏无效。同时,参加1936年12月9日西安抗日游行的学生们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张学良,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教材对此的叙述。
(学生朗读教材关于西安学生游行的叙述。)
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劝说蒋介石绝望的张学良,不得不采取了“兵谏”的方式,逼蒋抗日。于是,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师: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际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人主张释放蒋介石,也有人主张杀掉蒋介石。
播放从影片《西安事变》中剪辑的关于西安事变后国内外各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介绍的资料。
师: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张、杨致电中共中央,希望听取中共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分析了事变发生后的各种形势,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
(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屏幕展示)
1.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屏幕展示)
看一看、议一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由各小组推代表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面对错综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杂的形势,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从抗战的大局出发,摒弃前嫌,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在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的努力下,西安事变终于得以和平解决。
师: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即被蒋介石扣押,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此失去人身自由,时间长达半个世纪。20世纪90年代初才获得自由,1995年定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逝世。
杨虎城在西安事变后不久,蒋介石将他撤职。1 ( http: / / www.21cnjy.com )937年11月,在南昌被蒋介石囚禁。前后被关押了12年。1949年9月17日,蒋介石指使特务在重庆中美合作所将他杀害。其夫人、女儿、儿子,以及秘书一家同时遇害。
对于张杨二人发动西安事变及他们后来的命运,你有什么看法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然后指出:实际上,张杨二人在西安事变后的个人命运,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国人的心。
1946年1月,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期间,中国共产党向蒋介石提出释放张学良和杨虎城,但遭到拒绝。
在1949年11月30日重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放的当天,解放军就作着手调查杨虎城的下落,第二天就发现了杨虎城的遗体。1950年1月15日,解放后的重庆市政府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刘伯承、邓小平等共10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
张学良逝世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发去唁电。在唁电中,江泽民称“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对张学良、杨虎城二位民族英雄在中国近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上所建立的不朽功绩,后来的艺术家也作了高度的赞扬。请听《西安事变》插曲。(播放《西安事变》插曲。)
那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2.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屏幕展示)
(1)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与学生一起回忆:十年是指哪十年?内战的双方是谁?
(2)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双方在民族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亡的紧要关头,停止对抗,走向合作,共赴国难。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张学良、杨虎城为了民族大义,不计个人的精神和品格,动人心魄,彪炳史册,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