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综合专题★★
专题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
探究提示: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历练与考验中成长,这就如同钢铁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历练与考验,坎坷与起伏,锻造了保尔·柯察金的信念和意志。梳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列出提纲,给这位主人公写一个小传。
【核心知识点】
1.梳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 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阶段:年少无知,受尽凌辱;②第二阶段:革命意识萌发,走上革命道路;③第三阶段:斗争经验逐步丰富;④第四阶段:实现生命的意义。要梳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首先,需要分类出保尔成长的四个阶段,再归纳各个阶段发生的事件,比如第一阶段的主要事件有保尔被神甫开除、去车站饭馆当洗碗工、去发电厂当学徒,以及认识电工朱赫来。其次,需要把保尔的意志与信念在坎坷中得到了磨炼的章节整理出来,这些章节展现了主人公保尔在历练与考验中的成长,是梳理保尔成长史的关键。
2.学写人物小传 保尔的生平及主要事迹:①因撒烟末到神甫家的面团上被学校开除。②在发电厂工作,认识朱赫来。③巧遇冬妮亚并互生好感。④因救朱赫来被抓。⑤1920年2月,在与白波兰军战斗中,保尔腿受伤并得了伤寒。⑥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保尔头部受重伤。⑦和冬妮亚参加共青团活动并发生争执。⑧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保尔,他不得不调到铁路工厂。⑨认识丽达,并互生好感。⑩参加筑路,并和冬妮亚有了不愉快的偶遇。 在筑路中得大叶性肺炎兼肠伤寒,回谢别托夫卡养病。 患急性风湿病回乡养病。 重遇丽达。 遇车祸受重伤,回疗养院。 认识达雅并帮助她摆脱家庭的束缚。 和达雅结婚。 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开始文学创作。 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
专题二: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分析
探究提示:保尔·柯察金具有顽强的毅力、永不言败的精神,他在重重磨砺下无所畏惧,意志如同钢铁般坚强。然而除此之外,他还有温情的一面, 比如书中写到的亲情、恋情、友情等。阅读的过程中,摘录一些能够体现保尔·柯察金性格不同侧面的句子和段落,结合这些具体描写,对主人公丰满的艺术形象做出分析。
【核心知识点】
1.分析保尔·柯察金的形象特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保尔理想坚定,英勇无畏,也有浪漫温情的一面。分析保尔的形象特点时,我们不仅要找出与保尔直接相关的情节进行详读,还要通过研究分析与保尔相关的亲情、友情、恋情等方面的片段,品味保尔身上温情的一面。
理想坚定: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以后,仍然坚定理想,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生活,继续为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奋斗。
英勇无畏: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勇敢无畏,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四次死里逃生”的奇迹。
浪漫温情:保尔对友情的重视:为救好友朱赫来不惜冒险。保尔对爱情的追求:冬妮亚是他纯洁的初恋,因选择的道路不同而分开;后来爱上与他志同道合的丽达,却因误会错失;最后选择达雅作为伴侣,两人互助同行。保尔对亲情的重视:时常挂念母亲,有烦恼想倾诉时会写信给信赖的哥哥阿尔焦姆……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保尔作为普通人的浪漫温情。
2.分析塑造保尔·柯察金形象的手法 作者塑造保尔·柯察金的形象,一是通过对保尔的正面描写,比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其中还巧妙地利用了书信、日记等形式表露人物的内心独白;二是通过侧面描写,比如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比如文本有大量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环境描写,这些描写对突出人物性格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如“秋雨打着人的脸。一团团深灰色的雨云,在低空中缓缓移动”渲染了筑路时天气的恶劣,烘托保尔不畏艰苦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
3.品味保尔·柯察金形象的时代意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理想主义的旗帜和人生的教科书”,称之为“人生的教科书”,是因为保尔·柯察金顽强、执着、刻苦、奉献、勇敢和奋进的精神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他们如何走好人生路做出了榜样,保尔·柯察金成为青年人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专题三:“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探究提示:有人认为,文学要有所担当,“红色经典”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路标,其厚重感与担当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富有生命力。你怎么看待“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1.深入理解和分析作品主题 “红色经典”通过再现历史场景肯定了革命的正确性,讴歌革命英雄,加强了爱国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在深入理解和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题时,可从“红色经典”的角度出发。作为一部“红色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那恢复国民经济的年代,保尔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建设祖国中去,将自身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展现了青年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作品的又一主题。
【核心知识点】
2.“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红色经典”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路标,具有时空上的超越性,其厚重之感与担当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富有生命力。在修筑铁路的情节中,保尔所在的筑路小队“拼命走在前头”,以“疯狂的速度”进行工作,保尔也将全部热情投入到筑路工作之中,他那种苦干精神和拼命精神,正显示了第一代建设者们的崇高品质。21世纪的我们也在被保尔的精神激励着,鼓舞着。如果人活着没有目标,那他就是空虚的,是碌碌无为的。只有胸怀理想的人,才会有积极向上的斗志,才会有无限的动力促使自己前进。
人物形象勾连:反抗精神
勾连篇目 勾连内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①把烟灰撒在神甫家的面团里;②在车站食堂与欺负自己的人打起来;③与匪帮做斗争;④没有被病魔打倒,而是用写作的方式投入新的战斗。
达雅:反抗顽固的父亲。
阿尔焦姆:被德军强迫开车运送抢来的物资,奋起反抗。
《红星照耀中国》 彭德怀:①童年在私塾反抗欺负他的老师;②踢翻霸道祖母的烟盘;③十七岁闹饥荒时,带领饥民打囤粮的大地主;等等。
毛泽东:①童年时代反抗专制的父亲;②创办新民学会反抗湖南督军张敬尧;等等。
徐海东:①反抗富家子的欺凌;②参加反对克扣工资的罢工等等。
勾连篇目 勾连内容
《儒林外史》 沈琼枝:①得知被骗做小妾时逃婚出走;②在南京靠卖文养活自己;③被押送的差役勒索,坚决不妥协。
《简·爱》 简·爱:①反抗欺辱自己的表哥约翰和舅妈;②不屈服于伪君子校长的严苛管束;③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后,毅然离开了他。
《西游记》 孙悟空:大闹天宫,反抗玉皇大帝的统治。
《海底两万里》 尼摩船长: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持被压迫国家的人民进行反抗,给揭竿而起的人民送去财富。
(一)反抗之路
1.班级开展以“反抗之路”为主题的名著综合学习活动,在交流活动中,有同学朗诵了摘抄的文段,请你选出下面四个选项与文段中的“他”有关的情节是( )
保尔和他就这样生活了八天。在这八天里,他对保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向保尔讲述了许多对保尔来说既新鲜又激动人心的消息。他毫无顾忌地向保尔传达出自己对彼得留拉匪帮们的痛恨。他对自己所走的道路的坚定信念让保尔佩服不已。
A.加入布琼尼骑兵团 B.忍受病痛折磨,开始文学创作
C.回家路上救下犹太老人 D.组织工人反对德国侵略者
D
【解析】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佩托夫卡镇也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岁月。红军解放了谢佩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 朱赫来很友好,教保尔学会了英式拳击,还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语段中的“他”是朱赫来;“加入布琼尼骑兵团”“忍受病痛折磨,开始文学创作”的是保尔;“回家路上救下犹太老人”的是谢廖沙;“组织工人反对德国侵略者”的是朱赫来;故选D。
2.【名著综合】在“反抗之路”的研讨环节中,老师给出如下三个研讨话题。请你从中任选其一,按照所给要求,结合名著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反抗之路”研讨话题
研讨名著 研讨话题
《钢铁是怎样 炼成的》 《简·爱》 话题一:比较分析保尔和简·爱的反抗分别折射出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 话题二:比较分析保尔和彭德怀在革命反抗之路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相同点。
《艾青诗选》 话题三:比较分析保尔和艾青分别是如何运用写作来参与反抗的。
示例一:选择话题一。保尔的成长历程中充满了对压迫者、伤残病痛、轻生思想的反抗,他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他的反抗折射出了战争时代布尔什维克党人不畏艰难、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简·爱童年时与表哥、舅妈、冷酷的学校司库对抗,长大后为捍卫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奋斗。她的反抗折射出19世纪英国社会的女性渴望人格独立、追求非功利爱情与婚姻的精神。
(二)人物形象
在阅读经典交流会上,同学们围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展了热烈讨论。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面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与主人公保尔相关的情节,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被出卖蹲监狱 ②认识达雅并相爱 ③做发电厂工人
④双目失明坚持写作 ⑤随骑兵队征战
A.③⑤①④② B.③①⑤②④ C.⑤②①③④ D.⑤③④①②
B
【解析】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③保尔被学校开除,到发电厂做工人;①因营救朱赫来,被维克多出卖而蹲监狱;⑤参加骑兵队征战;②疗养院治病,认识达雅并相爱;④最后双目失明,以写作为武器重返战斗岗位。故选B。
2.【名著综合】著名作家毕飞宇说:“小说的广度往往是由‘一号人物’带来的,小说的深度则取决于‘二号’‘三号’和‘四号’人物,而不是相反。”请仿照示例,从以下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谈谈作家塑造这一人物的意义。
A. 朱赫来 B.林冲
[示例]小福子:小福子的死给祥子沉重的打击,使祥子由一位淳朴、正直、善良、能吃苦的青年最终变为懒惰、麻木的行尸走肉,她的出现,揭露了旧社会活活把人变成鬼的残酷现实。
示例一:朱赫来是布尔什维克地下工作者,在和保尔·柯察金一起生活的时间里给他讲了很多革命道理,传授了许多革命知识,对他的思想与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作家塑造这一形象,深刻揭示了一个人的成长同样需要外部条件的道理。
示例二:林冲是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有优厚的俸禄、美貌的妻子,因而最容易满足现实,安于现状,可最终也被逼上梁山,充分体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小说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