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跟着课文学写作”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梳理文言知识,理解文章的观点。
2、写作预热——用例证法论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教学目标:
1、梳理作者论述思路,体会说理艺术,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2、掌握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常见论证方法,学会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说理艺术,通过片段化写作训练,掌握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常见论证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并给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学习指导。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入《劝学》探寻它身上的写作价值。
环节一 “删繁就简,提取框架”
活动 1、请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把相关的论述句勾画出来。完成以下图表
活动 2、接下来,请学生说为什么保留这些信息?
明确:这是文章的基本框架。
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为什么“学不可以已”?
因为学习能改变和完善自己,知明而行无过矣。如何去做到“学不可以已”呢?从方法上,是学思结合,善假外物,不断积累;从态度上是锲而不舍,用心专一。
设计意图:通过“删繁就简法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思维工具,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把握文本的要点。即把每段最重要的信息勾划出来,然后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分类。这既锻炼学生的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也给学生建立了议论文写作的框架意识。
环节二:填充筋肉分析手法
活动 1、出示《劝学》精简版,思考:精简版《劝学》足够把观点说清楚,原文作者为什么添加这么多内容?文章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样)劝学文章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样)劝学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心一也。
明确:原文说理更透彻,更有力度。设计意图:通过“填充筋肉”法通过“填充筋肉”的方法,与精简版《劝学》比较,分析文章的论证手法,感受不同论证方法在具体论证过程的作用。
活动 2、“是什么”部分添加了那些内容?
明确:君子曰老师引入概念引用论证:简称引证法,是引用正确的科学原理,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认定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引用论证法的使用效果。
活动 3、思考:下面语段使用了引用论证法,请你把它找出来,并说明它的作用。
例: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明确: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作用是引用古语阐明了“死”,“活”之间,不是绝对孤立的,有相互为用,相互补充的关系。作用: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
设计意图:通过对现代文语段引用内容的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并分析引用论证法说理深刻有力的特点。活动 4、“为什么”部分,用引证法和例证法论证观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学生佳作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最擅长的例证法写一个议论文片段,暴露学生在例证法的使用过程中素材堆砌、油水分离的问题,通过对学生佳作的分析,建立例证法使用的写作范式。
活动 5、作者添加了那些内容,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效果?
明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比喻论证法:简称喻证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作比喻证明观点。
作用:运用比喻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更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能使文章深入浅出,说理生动形象。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刚才展评的举例论证的佳作与荀子《劝学》中所用的比喻论证法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哪一种论证方法在阐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抽象的论点时更加有层次有说服力。体会比喻论证的论证效果。
活动 6、巧喻而理至,使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参考以下思路
以“学习如爬山”为开头,写一段论述性的文字。并小组内交流选出最优语段展示。(优秀语段评测标准见下图)你在一开始的时候......当你爬到半山腰时......当你攀上山顶,俯察万物之小时......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的现场写作,以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为话题,引导学生比喻论证法的在具体情境中的使用。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从内容特色、逻辑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交流比较,从而选出最恰当的比喻方式。范文展示:学习如爬山。你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因为山太高须仰视而不敢前进,这是懦夫;当你爬到半山腰时,不要因为前路茫茫而徘徊不前,甚至萌发退意,这是弱者;当你攀上山顶,俯察万物之小时,你该高歌,因为你胜利了,但你还须抬头看看,有一座更高的山横在你面前,它在召唤你:“勇士,前进吧,学无止境!”
活动 7、“怎么办”部分添加了那些内容,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对比论证法:将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对比论证法的作用: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比喻论证的效果,同时关注比较论证法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印象鲜明深刻的特点。并通过范文,进一步体会比较论证法的论证效果。
范文展示: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小结:荀子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他对学习的认识,并在具体的论证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内容选取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把深奥抽象的道理灵活自然,生动鲜明的阐释出来,文章说理既充分透彻又生动形象。我们要熟练掌握着几种论证方法,并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从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
课后作业
1、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唯有坚持,方能成功”的观点。
2、综合运用所学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及举例论证的方法,针对当下学习中的具体问题,论述“学然后知不足”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