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一轮复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一轮复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7 21:0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五单元 基因的传递规律
第7课时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
考点1:萨顿的假说
考点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受精作用
受精卵
亲代
配子
子代
染色体行为
基因行为
DD
dd
D
d
Dd
Dd
受精作用
看不见的
染色体
基因在染色体上
推理
基因
看得见的
平行关系
高茎
矮茎
高茎
矮茎
这种方法称为:
类比推理
考点一 萨顿的假说
比较项目 遗传因子(基因)的行为 染色体的行为
传递中 的性质 杂交过程中保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
.
体细胞中 存在形式 _________存在
_________存在
在配子中 存在形式 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________ 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________
体细胞 中的来源 成对的遗传因子 一个来自______一个来自______  同源染色体
一条来自______一条来自______
形成配子 组合方式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__ 非同源染色体:
______________
自由组合
完整性和独立性
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成对
成对
一个
一条
父方
母方
父方
母方
自由组合
考点一 萨顿的假说
1.萨顿假说在遗传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不属于提出萨顿假说依据的是
A.细胞的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均一个(条)来自父方,一个(条)来自母方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的后
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A
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
2.下列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说法,正确的是
A.萨顿利用蝗虫为材料证明了上述说法
B.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使其得出的结论更可信
C.摩尔根利用果蝇为材料研究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D.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研究,结果是不可靠的
C
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
考点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个体小,易饲养,繁殖快。
②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
③具有多对易于区分且稳定遗传的相对性状。
④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F1全为红眼 为显性性状
F2中红眼∶白眼=3∶1
符合基因的 定律,
白眼性状都是雄性
红眼
分离
提问:为什么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考点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解释问题)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2.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2)提出解说,解释现象
考点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解释问题)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2.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解
3对常染色体+
3对常染色体+
XX
XY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直接关系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除性染色体外的其他染色体
(1)摩尔根那个时代已有的理论基础:
X
Y



①非同源区段
①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Ⅰ区段)上
②基因只存在Y(Ⅲ区段)上
——伴Y遗传(限雄遗传)
——伴X遗传(伴X显、伴X隐 )
X、Y同源区段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②在同源区段Ⅱ
基因的表示方法
X X
-
-
雌性:
X Y
-
雄性:
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如果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DD、Dd、dd
先写性染色体后写基因
XY
-
雄性:
X X
-
-
雌性:
X Y
-
雄性:
-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布情况及表示方法:
(2)提出解说,解释现象
考点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解释问题)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2.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Y
X
假设三: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Y 染色体上 ,X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
假设二: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假设一: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 染色体上 ,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
经过推理、想象提出假说:
×
根据假说1和假说2,写出果蝇杂交实验中相应的遗传图解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解释问题)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考点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2.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假说1遗传图解
假说2遗传图解
考点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2.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假说1回交遗传图解
假说2回交遗传图解
思考:两种假说都成立?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解释问题)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解释问题)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考点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2.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3)演绎推理
方法:测交
选择亲本:白眼雌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交配
真实实验结果与演绎推理过程相符合,假说成立
依据假说以及摩尔根实验一的解释图解,尝试分析下列信息内容:
(1)果蝇的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F和f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F1的表型与比例如图所示。则:
①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
染色体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②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X
代中,雄性个体中直毛∶分叉毛是1∶1,雌性个体中都是直毛,没有分叉毛
杂交子
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
XFXf、XFY
根据杂交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
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
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
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后代中的雌性、雄性均出现了有眼和无
眼性状,若有眼为显性,则后代中雌、雄表型不同
(2)某小组用一只无眼雌蝇与一只有眼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如表:
眼 性别
1/2有眼 1/2雌
1/2雄
1/2无眼 1/2雌
1/2雄
无眼
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
3.(2023·贵州贵阳高三模拟)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摩尔根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孟德尔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实验基础上
B.摩尔根做出的假设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
位基因
C.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
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之比接近1∶2∶1
D.摩尔根让F1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由此判断基因
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
1.(2020·全国Ⅰ,5)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1
2
3
4

高考真题演练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即形成配子的过程中,D错误。
2.(2018·浙江4月选考,19)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
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
2
3
4
高考真题演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