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1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法含义,并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图片、糖、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老师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你们想不想做?
5可以分成几和2,3和5合成几,4可以分成2和几,3可以分成1和几
1和4合成几,2和2合成几,3和2合成几
要求:知道答案的小朋友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回答
二、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我们迎来了哪些新朋友?对,是;鸭妈妈和小鸭一家、蝴蝶妈妈和小蝴蝶一家,还有青蛙妈妈青蛙爸爸和小青蛙一家,我们的小动物妈妈们想在我们的小朋友当中找位小老师来教它们的孩子学习数学知识,但它们要看哪个小朋友学得好才让他当老师,你们有信心当小动物们的小老师吗?(有)
三、直观演示,感知加法的含义
谈话:小朋友们,昨天孙老师的女儿过生日,她让我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些糖送给小朋友们,喜欢吗?
出示5盘糖,5个盘子里的分别装着1、1、2、2、3包糖。
谈话:老师想把其中的2盘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猜猜看,老师会送给我们班小朋友几包糖?(指名让学生回答)
指出:把2盘糖合起来一共有几包,可以用加法算,列式为:几﹢几=几;
把另外2盘糖合起来,也要用加法算,列式为:几﹢几=几。
介绍:加号及加法算式的读法。
提问:如果送2包糖和3包糖,一共是几包糖?算式怎么列?
如果两盘都送的是2包糖呢?
小结:把知道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
四、有序探索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不仅要学习,还要学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呢?(出示例题图)看,同学们干得多带劲啊,又有两个小朋友不甘示弱,也准备来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份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你又是怎样知道3加2等于5呢?(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数的合成来进行计算)
2、深化新知
让学生观察“试一试”中两幅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加法算?又是怎样算的?
同桌交流反馈。
五、巩固练习
1、小动物的妈妈们看见小朋友们学得真好,很高兴,但是它们要考考小朋友们才会放心的让你们当它们宝宝的小老师,我们先来看看鸭妈妈的问题吧,小鸭一共有多少只?其中3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4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点名回答)蝴蝶妈妈的问题:一共多少只蝴蝶?其中1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4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点名回答)青蛙妈妈和爸爸的问题:一共有多少只青蛙?其中第一个2表示什么意思?第二个2又表示什么意思?4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点名回答)
2、(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观察3幅图,并依次说出每幅图的意思,按每幅图的意思填写算式,算出得数。
说说这几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得数是怎样变化的,体会三道算式的联系,集体把三道算式依次读一遍。
3、请学生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作业纸,自己独立完成它。(想想做做第2题,第5题)集体订正。
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在什么时候我们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计算时我们可以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的合成来进行计算,小朋友们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四、作业布置
《小灵通》5以内的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