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六国论》课件(共5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2《六国论》课件(共5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7 21:3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在《阿房宫赋》中,杜牧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就不会相继灭亡。他认为六国灭亡是因为不爱护百姓,导致身死国灭。今天我们来看看苏洵xún又是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的呢?和上面的结论是否一致?
战国七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
苏洵
六国论


1.是谁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
2.为什么要论六国灭亡的原因?
3.他是如何论证的?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三字经》
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
这首诗叙述了苏洵父子刻苦读书、终于中举名震京城的故事。
也有这样一首短诗:“大器晚成传美名,言兵六国出奇声。 三苏共逐文坛盛,不负老泉劳半生!”这首诗也高度概述了苏洵大器晚成、“不负劳半生”的生平经历。其中,“言兵六国出奇声”指的是苏洵史论文的典范之作《六国论》。
了解作者
1.是谁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
了解作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主要作品有《嘉祐集》。
唐宋八大家:“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三苏、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四川眉山三苏祠
门上对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父子成名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翰林学士欧阳修知贡举,梅圣俞参与其事。他们看了苏轼的试卷,“以为异人”;对苏辙也颇欣赏,“亦以谓不忝其家”,于是兄弟俩同第进士高等。苏轼当时二十一岁,苏辙十九岁。由于苏氏兄弟一起高中,还曾引起一场风波,落第的考生们有表示不服的,甚至怨谤纷纷。但三苏却因此很快的成名了。苏轼兄弟就正是这样在“士人”的“怨谤”中脱颖而出。这时欧阳修又特别赞赏苏洵的文章,誉为“孙卿子之书”,并献诸朝廷。于是,“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许多考生,争读他们的文章,甚至学习他们朴实高古的风格。当时有谚语说:“苏文生,吃菜根;苏文熟,吃羊肉。”是说精熟三苏的文章,就能登科及第,享有富贵,足见三苏文章受世人重视的程度。
据说,苏辙兄弟登科时,苏洵对两个儿子以一举成功,而自己却曾是科场的败将,有所感触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轶事典故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公元前230年秦灭邻近的韩;公元前228年秦再灭赵;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21年秦南下灭齐。秦灭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进入了秦汉封建大统一的时代。
秦—强,楚—大,齐—富
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燕
前221年灭齐
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后的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负多胜少。
苏洵生活的年代,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chán)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
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为什么要论六国灭亡的原因?
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
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史论)
文体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六国论
文学常识
借古讽今
赂lù秦 六国互丧sàng
率shuài赂秦耶yé 小则获邑yì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无厌 yàn 草芥jiè
下咽 yàn 与yǔ嬴而不助五国也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当tǎ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áng
悲夫 fú 为wèi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xuē月割 苟gǒu以天下之大
圈读 注意字音
赂lù秦 六国互丧sàng
率shuài赂秦耶yé 小则获邑yì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无厌 yàn 草芥jiè
下咽 yàn 与yǔ嬴而不助五国也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当tǎ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áng
悲夫 fú 为wèi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xuē月割 苟gǒu以天下之大
圈读 注意字音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破灭:灭亡
兵:兵器、武器
利:锋利
战:动词,打仗、作战
善:形容词,好
弊:弊病
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赂,赠送财物。
而:连词、表因果
之: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道:原因,判断句
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
下句的“曰”是对设问的回答。
互丧:相继灭亡
率:全都、一概
耶:助词,表疑问,吗
者:....的国家
完:形→动 保全
以:介词,因为
盖:因为
弊在赂秦也。判断句
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以:介词,用、凭
以攻取:用攻战(的方法)取得
之:助词,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
小、大:形→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则:连词,就
之:取独
与:和
而:1.是修饰。战胜”是“得”的方式;
2.承接关系——战胜了以后得到的。
其:代词,它获得的土地
实:实际
其实:古:它的实际数目 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古今异义
欲:欲望
患:祸患
固:本来
亡:动词,丧失、丢失
翻译:秦国除了用攻战夺取土地以外,(还收到诸侯的贿赂),小的方面就获得邑镇,大的方面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东西,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事情,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所亡:“所”字结构,损失的土地
思厥①先祖父,暴霜露②,斩荆棘,以③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④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⑤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⑥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⑦秦兵又至矣。
思:回想
厥:相当于“其”他或他们
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厥先祖父:他们的祖辈父辈。 祖父:今:父亲的父亲
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 。和下句“斩荆棘”连起来,形容创业的艰苦。
以:连词,相当于“而”才
尺寸:比喻面积小
之:助词,的
视:动词,看待、对待
之:代词,代“尺寸之地”
甚:副词,很、非常
举:动词,拿、用
以:连词,表目的来
然:代词,这样
安寝:安稳地熟睡
而:连词,表转折却
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儿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来送给别人,就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这样以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之:助词,的
暴:形容词,凶残
之:助词,的
厌:通“餍”,满足
奉:送 之:代秦国
弥、愈:副词,越、更
繁:形容词,多
之:赂秦各国
而:连词,表顺承
判:决定,确定
矣:助词,表感叹,了
至于: 古:以致、以至于 今:表让步的连词
颠覆: 灭亡、覆灭
固: 本来 ;宜:动词,应该 ;然:代词,这样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凶残秦国的欲望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以致于灭亡的结局,道理本来应当这样。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句话出自于《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以:连词,用
事:动词,侍奉
薪:柴草
得:适宜、得当
之:代上面说的道理
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草救火,柴草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终:最终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
何:为什么
与:亲附、亲近
既:已经
继:副词,接着、随后
迁灭:迁,改变 灭亡
哉:助词,表疑问 呢
赢:秦王的姓
而:连词,表转折,却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判断句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之:助词,的
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在后灭亡,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了。
之:助词,的
“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以…为:把…作为
始:才
始:副词,当初、起初
其:代词,他们的
斯:代词,这
而:连词,表转折,却
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计:策略
速:动词,招致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击:攻打
连:连续
诛:被杀(表被动)
其:代赵国
革:革除;
可谓:可以说
智力:古,智谋和力量;今,认识、理解事物的能力
诚:副词,确实、实在
于:和、跟
再:古:两次 今:又一次
之:代秦军
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谗:谗言
以:因为
洎:及、等到
武:名词,泛指与武力、军事、战争有关的事物。
终:动词,坚持到底
灭:灭亡
殆:近乎;
尽:完
之:的
际:时候。“处在秦国把其它各国消灭完的时候”
孤:单独
危:危险
而:表顺承
不得已:没有办法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燕国)刺客不行,(赵国)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向:副词,从前、过去
附:亲附
之:助词,的
当:通“倘”t ng。假如、如果
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爱惜他们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行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使:连词,假使、如果
三国:韩、魏、楚,这三国都曾割地赂秦
其:他们的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行:动身、出发
犹:还
在:活着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数、理指天数、命运。
相较:相抵、相抗衡,实力差不多
未:副词,不
易:轻易
量:估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呜呼:叹词,表示叹息
以:介词,用
并力:合力,六国联合
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杰出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
之:助词,的
封:封赏
礼:名→动,礼遇,礼待
西:名→状,向西
向:朝向(秦国)
食:名→动,吃饭
之:主谓之间取独
下:名→状,向下
咽:吞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fú语气助词
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一定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为:动词,治理
之:助词,的
而:表转折,却
为:表被动,被
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之:助词,的
劫:胁迫
日、月:名→状,每日 / 每月
以:连词,以至
于:到
为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使:动词,让、叫
为:表被动,被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夫:句首发语词,表议论
可:可以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用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降低身份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其:代六国
于:比
弱于秦:状语后置,于秦弱
而:连词,表转折,却
犹:还
以:凭借
而:连词,表顺承
胜:形容词作动词,战胜
之:代秦国
之:助词,的
是:这
故事:旧事
之:助词,的
从:跟随
而:连词,表转折,却
下:降低身份
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大天下,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天下:代指国家
以:凭借
苟:如果
第三课时
为什么贿赂秦国会走向灭亡的?
赂秦
力亏
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为什么也会灭亡的?
失去强援
不能独完
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燕
前221年灭齐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1.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整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中心论点
分论点
作用:
提出中心论点
总领全文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2.第二三段从哪个方面来论证论点?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yì,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jué先祖父,暴pù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jiè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yàn,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赂秦者力亏,破灭之道也
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
思厥jué先祖父,暴pù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jiè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暴pù霜露,斩荆棘,体现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以有尺寸之地”用夸张手法,极言其所得甚微
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
“今日”“明日”,夸张地说明了“赂秦”的频繁,“五城”、“十城”,用层递的方式揭示赂秦的数量越来越大,换来的只是“一夕安寝”,实在是损失巨大收效甚微
一个“视”字,一个“又”字,刻画出割地求安者的痴态和秦国侵略者的贪婪,“起”与“寝”紧紧相应,突出秦兵来得急,苟安已不可得,这样描写把历史大事写得活灵活现,一个“视”字,一个“又”字,刻画出割地求安者的痴态和秦国侵略者的贪婪“起”与“寝”紧紧相应,突出秦兵来得急,苟安已不可得,这样描写把历史大事写得活灵活现。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yàn,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最后又引用《战国策》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采取引证法,从道理上揭示了以地事秦的必然后果。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2.第二三段从哪个方面来论证论点?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劝学》——比喻论证
《师说》——对比论证
《师说》——举例论证
《师说》——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小邑
大城
得百倍
失百倍
大欲
大患
数量上
得难
献易
有限
无厌
奉繁
侵急
程度上
不尽
不灭
道理上
赂秦者力亏,破灭之道也
2.第二三段从哪个方面来论证论点?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事实论证、比喻论证
第四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
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与嬴不助五国

以荆为计速祸

诛良将,用武不终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不赂者以赂者丧
勿附于秦
刺客不行
良将犹在
(假设论证)
事实论证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承上启下——由“谈古”到“论今”
结构上
开药方:
重用谋士,
礼贤下士,
团结一致。
第六段中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警示当朝的?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王朝要以古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夏屈辱求和。
结论
谈古论今,纵横对比,讽喻现实

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六国与秦:诸侯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北宋:天下之大


弊 在 赂 秦
赂 秦 力 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总 分)
(总分)
(第二三段)
(总分)
(第四段)
(过渡)
(分总)
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五段)
(借古)
(递 进)
毋从六国破
亡之故事
(第六段)(讽今)
(并 列)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第二部分(3、4):论证中心论点。
第一层:论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层: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部分(5、6):作出结论。
第一层:总结历史教训。
第二层:讽谏北宋王朝。
文章主旨
作者借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讽谏北宋统治者要以六国为借鉴,不要被契丹、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地贿赂,以求苟安。要奋起抵御,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道。
作业
1.背诵全文
2.第4、5段翻译写在本子上
论 证 方 法
“古人云:… …”
引证法
加强论证说服力
六国灭亡史实
例证法
证明观点正确性
秦与六国、六国之间的对比
对比论证
证明破灭必然性
假设论证
向使三国……
进一步回扣论点
阅读讨论
阅读苏辙的《六国论》,试从文体、立论的侧重点、论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四方面,对杜牧的《阿房宫赋》、苏洵的《六国论》作一比较。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史论,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从秦亡的教训立意,提出“秦爱纷奢”而亡国的观点,借古讽今: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亡之覆辙。
文言知识点归纳
古今异义词
1、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爷爷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以致,以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3、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力量。今义:指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今义:第二次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旧事。今义:用来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
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古义:不派出去。今义:不可以
7、其实百倍
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实际上。
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义:可以用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
判断下列句式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判断句)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洎牧以馋诛 (被动句)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判断句)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
赵尝五战于秦 (介词结构后置句)
1、《六国论》中,作者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  ,    ”。
2、《六国论》中,作者之所以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因为“  ,  ”。
3、《六国论》中,描写六国诸侯的祖辈、父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  ,  ”。
4、《六国论》中,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和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这一主旨的句子是“  ,   ,   ”。
1、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2、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3、暴霜露 斩荆棘 
4、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成语积累
日削月割: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如弃草芥:就像仍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芥:小草。
抱薪救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使灾祸反而扩大。薪:柴草。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 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