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
同学们,学期已经过半,相信你又学到了好多新的知识。下面的题目都是大家平时接触过的,只要做题时你能放松自己,平心静气,相信你会越做越有信心。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入答案卡内。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
选择题答案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入答案卡内。
1、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而著称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高祖 D.唐玄宗
2、哪位皇帝的统治被现代史学家郭沬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是指哪一个政权?
A.西汉 B.辽 C.蒙古 D.金
4、你若利用网络搜索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社会状况,可以输入的关键词是
A.开元盛世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文景之治
5、生活在隋唐时期的读书人,他们要参加哪一种考试制度才能担任政府官吏?(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6、受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唐朝人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A、日本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7、在唐代有一部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请问这一部法典是( )
A 、《唐法典》 B、《唐律疏议》 C 、《唐本草》 D 《丹经》
8、宋朝人的书中记载说;昔汴都(即北宋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东京)数百万家, 尽仰(依靠)石炭(古时称煤为石炭),无一家燃薪(柴)者。该材料与下列内容对应的是:
A.丝织业 B.制瓷业 C.冶铁业 D.采煤业
9、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唐太宗之所以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 )
A、强大的军事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朝是世界的中心 D、唐太宗本人具有“天可汗”的素质
11.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 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1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临安地区
13、张冰要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他拟定了四题目,请帮助他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研究题目( )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国家分裂的时代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4、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A.隋 B.唐 C.两宋 D.元
15、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到来
16、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
A、澶渊之盟 B、靖康之变
C、郾城大捷 D、1141年宋金定立和议
17、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两个重要人物。他们的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
A、 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的建立
18、请为下面四幅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A.唐朝经济繁荣 B.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C.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D.唐朝科技发达
19、“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称赞下列哪位诗人的对联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20、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其中,雕版印刷术发明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21、暑假期间王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能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
A. 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22、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以下什么特点
A.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B.封闭、保守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23、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24、敢于直言进谏,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25、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在: ( )
A 东汉 B 三国 C 隋末 D 唐末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并回答问题。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2)运河四段的名称:
C. D.
E. F.
(3)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
A.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沟
27.梦回盛世大唐: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至今令人神往。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
【贞观之风】太宗谓侍臣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1)、唐太宗为体现上述思想采取了哪些措施?
【盛世经济】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唐朝对农业工具进行了哪些创新?(至少举出两例)
【海内知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时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3)请你举出唐朝对世界影响的史实。(至少举出两件史实)
【文化发达】
(4)列举唐朝时期文化发达的主要史实 (至少举出两件史实)
28、两宋时期是多民族政权并立,又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尊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宋史》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是宋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
(2)上述“誓书”的签订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二表明,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 流域。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经济重心转移到该流域的原因有哪些?
(4)由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 创建于哪个朝代?
(2)概括该制度的特点?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3)材料二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4)科举制的进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5)你认为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的强国战略有何启示?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考试初一历史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合计50分)
1----5:BCDAC 6---10 ABDCB 11----15 CADCA 16----20DCBCC
21---25 BADCD
二、非选择题
26.(11分)
(1)A.涿郡指今北京 B.余杭指今杭州(2分)
(2)C. 永济渠 D.通济渠 E.邗沟 F.江南河(8分)
(3)A(1分)
27、(14分)
(1)①虚心纳谏;(答出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重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重用善断大事的杜如晦等具体事例也可),②完善科举制。(一条2分,4分,)
(2)曲辕犁;筒车。(4分)
(3)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鉴真东渡;玄奘西行。(4分)(两例即可)
(4)科技:唐朝时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诗歌:诗歌繁荣,大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艺术宝库:莫高窟(2分)
(举出两例即可得2分)
28.(12分)
(1)澶渊之盟;(2分)契丹或辽(1分)
(2)宋辽订立的和议虽然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 ( http: / / www.21cnjy.com )担,但是澶渊之盟毕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2分,意思接近即可)
(3)长江流域;(1分)
原因: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平稳定。②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③南方注意兴修水利。(4分 答出2条即可)
(4)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等。(2分,答出1条即可)
29.(13分) (1)科举制;(1分) 隋朝;(1分)
(2)特点: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2分)
科目:明经科和进士科(2分)
(3)选拔人才,维护封建统治。(2分)
(4)便于选拔人才,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自由报考,可不断更新便于选拔人才,增强政府办事效率;激发了士子地前途的自信和热情;赋予社会革新与创造精神。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任意回答其中3点即可得3分)
(5)重用人才是兴邦安国的重要前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重视人才;通过考试制度选拔政府工作人员,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