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说明文阅读中考要求
1、分辨说明的对象,明确事物的特征;
2、会筛选、提取关键信息;
3、能够明确说明顺序;
4、会辨识文章中的说明方法理解其作用;
5、能够结合具体语境品味说明文的语言;
6、能够利用文本说明道理,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1、说明对象及特征。
?(1)明确说明对象的方法是看标题,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如果题目中没有或没有题目,就要抓首括句、中心句。
?(2)说明对象的特点,有的在文中用一句话归纳,如:《苏州园林》。考查题型:1、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2、说明文标题的作用方法技巧 答题格式:
文章以________为题,
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并指出其特征是_______。
表达上,运用了_______的方法______,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①比喻、拟人、化用诗句、成语,生动、新颖,增
添文章的趣味性。
②问句形式,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③话题新颖,超出人们认知常识。
④引用热门话题,贴近生活。(好处)例:《今天你低碳了吗》 文章以____________为题,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
并指出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上,运用了_____的方法__________,吸引读者阅读文章。今天你低碳了吗低碳生活倡导人们低碳生活问句设置悬念例:《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文章以________为题,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
并指出其特征是________。
表达上,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_______,吸引读者阅读文章。海洋资源丰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海洋比作粮仓生动形象例:《天赐良“源”》 文章以________为题,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
并指出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上,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__________,吸引读者阅读文章。天赐良“源”一种能源好新颖别致化用成语“天赐良缘” 文章以________为题,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
并指出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上,运用了_________的方法__________ ___ ,吸引读者阅读文章。戒烟说明戒烟难的原因问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练习1.《说明》P86《为什么戒烟那么难》 文章以________为题,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
并指出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上,运用了_________的方法_________,吸引读者阅读文章。练习2.《说明》P85 1《一艘航母多少人才能玩转》
2、筛选、提取关键信息
【 题型分类 】
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
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
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方法技巧】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例《说明》P86 1
2、结合段落中说明特征或几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例:《说明》P79 2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
句号、表层次的词语等,归纳层意,并进行 综合概括。例:《说明》P75 4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关键段:5、6段三个方面:②③段、④---⑦段、⑧⑨段抓住表层次的三个词:首先、其次、再次。练习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
④“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提供的计算方式是现在业界叫作“云计算”的计算方式。如果将“天河一号”的峰值速度、持续速度、每秒浮点运算做个换算:“天河一号”运算1小时,就相当于全国13亿人同时计算340年。它运算一天,相当于1台双核的高档桌面电脑运算620年。“天河一号”总的存储容量能够容纳1千万亿个汉字,相当于一个存储10亿册100万字书籍的巨大图书馆。而目前我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书也仅有2千万册。那么,如此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究竟从何而来呢?
1.第④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天河一号"的特点。(3分)3、说明顺序。
???? 一般让你回答某段或某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时间、空间不用说,可以找标记。
难的是逻辑顺序,它有很多种。一般地,如果既不是时间,也不是空间,基本上可以定为逻辑,填写时就直接填上“逻辑顺序”四字。如果问具体是哪种,那就就要慢慢去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只要仔细一点,还是不难看出的。常见的有:由总到分、由总到分再总、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由一般到特殊等。例:《说明》P79 1、4、说明方法运用【 题型分类 】
1、判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2、画线句子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3、选择一种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说明其作用
4、引用传说、故事、诗句、名联、谜语等的作用
【 方法技巧 】1、明确常用的10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P73
2、在回答运用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时,要结合句子本身和文中的语境作答。
3、在具体回答运用说明方法作用时,不要笼统的答,必须结合原文,具体指出说明了什么东西的什么样的特征。
4、引用的传说、诗句、谜语等,除了联系上下文,前后语境,指明它说明了什么之外,还应注意它是否在说明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或是增强了生动性和可读性。
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⑥.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⑦.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⑧.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例1:深圳市投巨资建成亚洲最大的园博园太阳能光伏电站,每年发电100万千瓦时,而且与市电并网。从环保效益看,按照目前我国火电厂的煤耗,园博园电站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384吨,减少粉尘排放约4.8吨,减少灰渣排放约10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7.68吨,是真正的无污染绿色能源,意义非同一般。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场馆的部分用电,也许将由太阳能发电来提供。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节能减排方面产生的效益的数据,(1分)
具体准确地说明它是真正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1分)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声音,让人又爱又恨》
当今医学界也已经成功地利用声音治疗疾病。俄罗斯生物学家运用声音渐次减弱现象获得的数据证明,森林里树木摇摆的声音对降低病人血压的疗效胜过任何药物。而音乐对疾病的疗效也是广为人知的。专家发现,胃肠道具备音符“fa”的共振频率。音符“do”能够治疗牛皮癣,而“si”“so”和“do”的和声对肿瘤病患者有效。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例子,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文章更____________。举例子医学界也已经成功地利用声音治疗疾病有说服力森林里树木摇摆的声音对降低病人血压的疗效胜过药物食用薄膜引人注目,关键在于它使用的原料既非橡胶或石油,也非其他任何化工品,而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食物——淀粉、大豆蛋白、动物蛋白质胶原等。随着高科技在食品领域的不断开发利用,我国开发的可食性薄膜就有大豆蛋白可食性包装膜、壳聚糖可食性包装膜、耐水蛋白质薄膜等。作为食用薄膜的原料,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淀粉。最初人们把湿淀粉涂于板面烘干后剥下来,做成可供食用的“米纸”,但由于它色泽浑浊、质地脆弱,这种米纸只能成为药品及高级糖果的“贴身”包装。后来,科技人员借助新型异淀粉酶的威力使普通的淀粉得到良好改性,然后再添加各种对食用无妨碍的性能改良剂,成为食用薄膜的加工材料。这样制成的食用薄膜,其强度、抗老化性能和可塑性等都比早先使用的“米纸”强百倍。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把食用薄膜和米纸进行比较,
突出强调了食用薄膜在强度、抗老化性能和可塑性等方面的优点。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雪兔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野生动物之一,奔跑时犹如离弦之箭,速度可达50千米/小时,顷刻间它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打比方。将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文章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奔的雪兔离弦之箭生动形象,易于读者理解兔子善于奔跑、速度快的特点列数字。列举了___________的数据,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文章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兔奔跑兔子善于奔跑、速度快的特点有说服力 5、语言品析【 题型分类 】
1、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品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 方法技巧 】1、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本质特征去理解文章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等词语,还要注意文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这些词语正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体现。
2、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时,要结合句子本身的内容,分析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
这类答题的一般步骤:
①解释该词的一般意义,或确定该词在句中作用(修饰限制、程度、范围、时间、推测等 )
② 结合相关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该词在语境中的作用
③ 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回答
④ 还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提问形式。 3、 分析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性时,要结合句子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 ,抓住句中关键词,分析其遣词造句是怎样进行生动、形象说明的。 说明文语言 (词语)答题步骤:
【表明态度:不能删(换)。】
1、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及性质。(1分)
(两个词语的区别)
2、解释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
3、说明了xx的什么特征。(1分)
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的特点。(1分)
【如果删掉(换成xx),就成了……不符合事实(语言太绝对),所以不能删掉(换)】(1分)常见词语解释
竟:竟然,出人意料,突出了……
仅仅:表示只限于某个范围,突出了……
目前:当前,现在,限定时间,表明……
至少:表示最低限度,强调了……
几乎:非常接近、差不多,限制范围。
据统计:表明数据资料的来源,表示……是经过科学统计得出的结果,可信度强。
据测算:表明数据资料的来源,表示……是经过科学测算得出的结果,可信度强。
据推算:表明数据资料的来源,说明……是根据已有的数据计算出来的相关数值。有些(有的)、部分:限定范围,指一部分,而非全部。
可能、很可能:表示估计、推测。
常常(经常):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是非常频繁的,强调了……。
甚至:表程度,强调突出了……
主要:是事物中最重要的。
大约:表示大概、估计。
之一:诸多中的一个,并非唯一。
过度:超过适当的限度,在程度上加以限制。
6、利用文本说明道理,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开放拓展题型。【 题型分类 】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5.谈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
6. 有创见地补写文章结尾;
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8.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建议等例:利用文本说明道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放拓展题型。《说明》 1、P75 5
2、P81 5
3、P8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