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业整体设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业整体设计(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8 07:3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 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 文 七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社统编教材 学习与成长
单元组织 方式 囚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信息 序 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鱼翔浅底 , 畅游百草园与 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重忆师恩 ,再续往日传道 授业故事 《再塑生命的人》
3 手捧经典 ,汲取至圣先师 华彩精华 《<论语>十二章》
4 夕阳拾花,回忆往昔时光五 味杂陈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二、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鱼翔浅底,畅游百草园与三味书屋
作业 1
1.作业内容: 提炼文章字词义的作用
(1) 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 觅食的时候才好”中的“总须”的效果。
2.时间要求:(1) (书面作业) 4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1)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写出原词词义
写出原词词义并且带入文章翻译
写出原词词义、带入文章解释并且写出这是时 间条件
3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 本题吻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的要求:在通读 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字词在语言环境 中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推敲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进一步学 会如何使用字词。
作业 2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 写作顺序考察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百草园经过三味书屋的过程和三味书屋的陈设 时使用了什么写作顺序?有什么作用?
2.时间要求:(1) (书面作业) 4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的形式进行。
(1)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写出空间顺序
写出空间顺序并且结合文本分析具体的空间 变化
写出空间顺序并且结合文本分析具体的空间 变化,写出层次分明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发展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锻炼其空间感,学会在写作中按空间顺序安排事物出场。
作业 3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 字词有无存在必要。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在“美女蛇传说“后的教训有没有必要? 2.时间要求:4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写出“有”或者“无”
写出“有”或者“无”,结合文本谈原因
写出“有”或者“无”,结合文本谈原因,表 达清晰,语言有逻辑性。
总体评价结果:
4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以及感受文字的魅力,分析作者安 排意图,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自我的思维水平。
5
作业 4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
技术的指导? 2.时间要求:4 分钟
“雪地捕鸟”后作者为什么要加入闰土,父亲对自己捕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写出“不多余”
写出“不多余”,将自己与闰土父亲对比,凸 显两个人的特点
写出“不多余”,将自己与闰土父亲对比,凸 显两个人的特点,并写出突出文章的真实性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以及感受文字的魅力。分析作者安 排意图,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感受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妙,进一步提升写作方面的能 力。
作业 5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 仿照示例,写两个句子。
例句:寿镜吾老先生虽然年老但是博学。
2.时间要求:4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格式一致,吻合人物特点
格式一致,吻合人物特点,表达流畅,没有 语病
格式一致,吻合人物特点,表达流畅,没有 语病,高度概括,十分贴切。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模仿创新能力和对人物性格的掌握。提高仿句能力, 并运用在作文中。
第二课时 重忆师恩,再续往日传道授业故事
作业 1
1.作业内容: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及老师简单讲解能够对作家作品有所了解。
2.时间要求:(1) (书面作业) 4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1)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准确感知
能读准字音,说出词义,但需要思考
遗忘过快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背诵能力。
作业 2
1.作业内容:认读生字词,并齐读,练习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花团锦簇、不 可名状”的意思
2.时间要求:(1) (书面作业) 4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的形式进行。
(1)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读准字音,说出词语意思,。
能读准字音,说出词义,但需要思考
个别字音有误,完全不理解词义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发展语文能力, 重在检测学生对本课一类生字词的掌 握情况,考察学生的书写情况,是否规范、整洁。训练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作业 3
1.作业内容:简要的概括课文写了莎莉文老师的几件事。
2.时间要求:(课后作业) 4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快速准确勾划
能大概勾划
不能勾划出语句
6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进一步提升自我的思维水平。
作业 4
1.作业内容: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时间要求:(课后作业) 4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正确回答问题
能说出大部分答案,不够完整
答非所问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掌握。分析作者安排意图,提 高学生理解能力,感受作者谋篇布局的精妙。
作业 5
1.作业内容:理解为什么文章的标题为《再塑生命》,它的深刻的含义是什么? 2.时间要求:(课后作业) 4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深刻感知
能部分感知,不够完整
感知不好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第三课时 手捧经典,汲取至圣先师华彩精华
作业 1
1.作业内容: 成语选择题
下列句子划线处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 B.当挫折来临时,我们不能放弃,而是要勇敢地战胜它,做到逝者如斯。
7
C.我的语文老师教导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博学笃志的人。
D.想要变成一个优秀的学生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以下两点:不断探取新的知识;时 时做到温故知新。
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 3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选出正确选项
理解原词词义并且带入文章翻译
能用成语拓展句子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题意在让学生积累文言成语,并提高学生对文言文中成语的敏感程度,夯实 成语基础,进行语言能力的建构与运用,并教会学生学会自行提取文言成语, 提高成语的鉴赏能力。
作业 2
1.作业内容:连线题
将意思相近的句子连在一起:
8
①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②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③学问必须合乎自己 的兴趣,方可得益。
④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⑤攻吾之短是吾师 匹夫不可夺志也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朋自远方来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军可夺帅也,
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 4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的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正确连线
理解各句子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拓展其他与题干意思相匹配的句子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掌握文言成语的含义,并能与其他意思相近的名 言警句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充分发展学生 的语文素养。
作业 3
1.作业内容:思维提升。
从本文中同学们可以提取到哪些有益于自身的信息? 自选角度,依据课文内容谈一谈, 不少于 150 字。
2.时间要求:(课后作业) 10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提取有益于自身的信息
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谈自己的看法
字数要求达标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教会学生自行提取《论语》中的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 提取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以及感受文字的魅力,分析作者安 排意图,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自我的思维水平。
第四课时 夕阳拾花,回忆往昔时光五味杂陈
作业 1
1. 1.作业内容: 考察学生对作品熟悉程度以及根据语境理解词语含义
(1)“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 四面一看,父亲就在我的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上述材料选自 ,旧名《 》。
文中”谨肃“意思是
2.时间要求:(1) (书面作业) 3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9
(1)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写出名著名称并解释其表面义
写出名著名称并解释其语境义
写出名著名称并解释其表面义和语境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 本题考察对名著文学常识的熟记,《朝花夕拾》 旧名《旧事重提》,同时还考察 学生对文字内涵的理解。
作业 2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 提高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认识的能力
(1) 从《朝花夕拾》中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进行简要叙述,并谈谈该人物 有什么样的特点?
2.时间要求:(1) (书面作业) 3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的形式进行。
(1)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写出人物
写出人物并且结合文本分析
写出空间顺序并且结合文本分析,分点作答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发展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学会在写作 中塑造人物形象。
作业 3
1.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 学生对人物和关键事件的识记能力。
(1)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 别“ ,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
①文中的”他“指的是谁?
②导致”我“弃医从文”的两个事件是什么? 2.时间要求:3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10
优秀 良好 合格
写出“他”是谁
写出“他”是谁并写出其中一个事件
写出“他”是谁并写出完整的两个事件,无 错别字。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分析材料内容,提高学生识记能力。
作业 4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这是侥幸的我想,幸而老虎很性急,否则从桂树上就会爬 下一匹老虎来,然而究竟很怕人我要进屋子里睡觉去了。夜色更加黯然;桂叶瑟瑟 地作响,微风也吹动了,想来草席定已微凉,躺着也不至于烦得翻来复去了。”
材料中选自《朝花夕拾》中哪一篇?
文中运用到了哪些描写方法?
2.时间要求:(课后作业) 4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写出篇章名称
写出篇章名称及其中一种描写方法
写出篇章名称及完整描写方法且有分析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对名著作品的了解 ,以及对描写方法的掌握。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第一部分:语言基础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11
A. 确 凿(zuó)
B. 菜 畦(qí)
C. 缠 络(lào)
D. 盔甲(kuī)
觅食(mì)
油 蛉(líng)
捕获(bǔ)
宿 儒(rú)
秕谷(bǐ)
蝉 蜕(tuō)
锡 (bó)
斑 蝥(máo)
人声 鼎沸(dǐng) 风流 倜傥(tì)
人头 攒动(cuán) 朝花夕拾(zhāo)
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 要好得远。
C.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
D. 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12
A. 感 慨(kǎi)
B. 搓捻(cuō)
C. 航 行(xíng)
D. 缝制(féng)
走 廊(láng)
奥 秘(mì)
模仿(mó)
绽开(dìng)
疲惫不 堪(kān)
小心翼 翼(yì)
截然不同(jié)
恍然大悟(huǎng)
下列对《再塑生命的人》一文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莎莉文小姐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
B. 一位好的老师能决定自己的成长道路,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
C. 莎莉文小姐把爱和欢乐带给了“我”,给“我”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D. 由于莎莉文小姐的教育,“我”最终成功地掌握了学习语言的钥匙,也最终成为了 一个作家。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 愠(yùn)
B. 论语(lùn)
C. 逾矩(yú)
D. 曲 肱(gōng)
不亦 说乎(yuè)
不思则 罔(wǎng)
不 堪其忧(shèn)
不舍 昼夜(zhòu)
不学则 殆(dài)
三 省吾身(xǐng)
一 箪食(dān)
博学 笃志(nǔ)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C. 学/而不思/则罔。
D.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填空。
(1)亚运会期间全国人民喜迎亚洲各国宾朋,这种喜悦之情可以用《论语》中的 “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3)子夏曰:“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二章》)
(2) 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3) _____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用恰当的词语替换句中画线部分的内容。
(1)清晨的里约热内卢国际机场人声喧闹,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球迷们陆续赶到这里。 ( )
(2)湖南五彩谷有“江南坝上”之称,是个少有人来的地方,也是一个令你怦然心动的 天堂。 ( )
(3)书生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垫高 了枕头睡觉。 ( )
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___,字___,__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家、___家。
(2)《论语》是__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___及其弟子的___的书,与_____、 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 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 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 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 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 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 选文中可以概括全段主要内容的一个句子是:
(2) 这段文字从多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写,按提示分别找一个例句。
写视觉
的:
写听觉的:
写味觉的:
写触觉的:
(3) 下面两句话中加横线的字能否换为括号内的字 为什么
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13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4) 选文中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 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最温暖的你
①我记得她年轻时的样子,那时她刚大学毕业,一脸青涩,分明还是个孩子。
②对于这个偏远而又闭塞的小山村,她仿佛天外来客。她就站在冬日的阳光里,盈盈地 看着我们笑,瞬间俘获了我们的心。
③山里的孩子生性顽劣,总是闯祸,山里人只有一个理念: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唯一的 教育方式。每次有谁被打得体无完肤,她总要冲上去找家长理论。奈何祖辈传下来的
观念根深蒂固,每一次她都无功而返。
④她开始教我们下跳棋,放学了把黑板架在课桌上教我们打乒乓球,还和我们做各种新 奇有趣的游戏,以此来消磨我们四溢的精力。有一次,她随口讲一个故事,当我们期待 她讲下去的时候,她就说忘记了……
⑤后来,她每节课开始时,都讲一个故事,每次讲到一半就戛然而止。对此,我们愤愤不 平,她甩来一句:“想知道结局, 自己看呀。”每天放学,她扔下一堆书后,就扬长而去。 我们上去就一阵疯抢。抢到的人兴高采烈,没抢到的人就巴巴地问:“我晚上可以去 你家和你一起看吗 ”
⑥那些书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稀罕物,我们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能抢到一本书。在争抢 中,我们不知不觉读了很多书,写起作文来也顺畅了很多。
⑦那次被学校推荐去县里参加作文比赛的,全是我们班的同学。我因为在比赛中得了 特等奖,被推选到市里参加比赛。比赛的题目是“我的老师”,我很想写她,可是她在 我们印象中一直是一个姐姐呀。我绞尽脑汁回忆我看过的作文书里的老师是怎么样 的,如法炮制了一篇。毫无意外的,我铩羽而归。
⑧她的父母来过几回了。我们想着法子对她好,时常冷不丁地往她手里塞花生、炒蚕 豆,还往她宿舍的窗台上放腊肉、粽子、糍粑,上学的途中,估摸着她的青菜快吃完了, 专门拐去菜地里扯一把青菜,有时还下河给她摸鱼捉虾。
⑨她终于要走了,我们追着疾驰的车,一边跑一边呜 呜地啼哭。尘土飞扬,黄沙遍地, 我们一直追,嘴里大声喊:“老师,你不要忘记我们。”
⑩我们还沉浸在离别的哀伤中,她却回来了。我们知道她放弃了什么,父母帮着找的稳 定工作,城市里优越的生活。
14
我们小学毕业那年,她结婚了,跟一个来我们学校支教的老师。我们听说如果有人送 出 999 只纸鹤的祝福,收到的人会永远幸福。我们悄无声息地一只一只给她折,每一 只都是虔诚的祝福。她回来上课的时候,我们把串成串的纸鹤挂在她的身上,绕了一 圈又一圈。她一直咧着嘴笑,可我们分明看到她眼角的泪花。
我们离开她上了中学,最初的几年,我们时常回去看她。再后来断断续续听到她的消 息。听说她离婚了,因为她的丈夫想回到城里,而她放不下那些孩子。听说她去到更 偏远的学校了,孤身一人带着女儿。
后来,我去过她授课的学校,却没有遇到她。那所学校在大山的深处,在公路的尽头 下车后,还要走十来里的山路才能到。问了住校的学生,学生说她去城里淘书去了,还 说老师告诉他们,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我想起最初她随口说的那个没讲完的故事。有一对老夫妻进城时捡回一个弃婴,那 个孩子长到 10 岁时,她的亲生父母寻来把她接走了。当她长大了,有能力回报时,老 夫妻已相继去世。到此时,我已经知道了故事的后半段,那个孩子悲伤之余发现这片 曾养育过她的土地,即使经过了十几年,还是一如既往的贫穷和落后,于是,她决定留 下来。
我走出学校,风很大,我迎着风走,泪掉得很急。我们一个一个走出了小山村,而她却 留了下来,年复一年地在贫瘠的土地上种下桃李。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多想在当初 的作文比赛里,在《我的老师》里,写下你的样子——神采飞扬的你,坚定执着的你,
最温暖的你。
(选自《情感读本 ·道德篇》2015 年 5 期,有删改)
(1) 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说说标题中“温暖”一词的含义。
(2) 文中③④两段写了哪些事 从中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 文中的“她”为什么没有名字 文章在前面叙事一直用第三人称“她”,而在末 尾却变为第二人称,这是为什么
(4) 请结合第⑦段和第段谈谈你对“铩羽而归”这个词语的理解及这两段在结构 上的作用。
(5) 读完全文,结合以下链接材料并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心目中的教师形象。
[链接材料]2015 年 12 月 16 日,湖北英山县温泉镇长冲初中徐美容老师带着自己的四 名学生穿过马路时,突然看见一辆摩托车快速驶来,她便将学生拦住。不料,这辆摩托
15
车竟直接冲向了五人。两名学生快速跑开,另两名学生反应稍慢,徐美容一把将他们 推开,可是,她自己却瞬间被摩托车撞倒,身体向后飞出了四五米。徐美容老师被称为 “最美”教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 ”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学 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人不知而不愠 ( )
不逾矩 ( )
人不堪其忧 ( )
不舍昼夜 ( )
(2) 按要求用原文句子填空。
孔子在《论语》中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对学与 思的辩证关系,孔子在《论语》中亦有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 中阐述对别人的优缺点如何正确对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文中有很多词句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5) 选文中的这几章,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请任 选一章,谈谈对你的启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辨识能力。汉字拼音的错误,往往表现为声韵母的混淆、 多音字的误读、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的错误等。因此,对于易混字、多音字、易错 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解答此题,可结合对课文注释的识记来判断。A 项有 误,“凿”读音应为“záo”;B 项有误,“蜕”读音应为“tuì”;C 项有误,“络”读 音应为“luò”;D 项注音无误。故选 D。
2.【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修辞方法辨析。这里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学会辨别和判 断修辞手法类型,明确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A 项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B 项运用了 比喻修辞手法;C 项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D 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故选 D。
3.【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 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 错写错了。D 项,“绽”读音应为“zhàn”。D 项画线字注音有误,故选 D。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然后勾画圈点, 把重点记录下来。再从文章的题目、开头与结尾等处找出文章的中心。
17
【解答】
结合文章内容,文章通过莎莉文小姐唤醒“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 快乐和自由 的叙述,告诉人们一位好的老师能决定自己的成长道路,甚至影响自 己的一生。
B 项是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故理解正确。
ACD 不是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故理解错误。
故选 B。
5.【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音的能力。读好字音,首先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 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尤其是多音 字,在积累的同时,还要加强记忆。本题中B 项“论”的读音应为“lún”;C 项“堪” 的读音应为“kān”;D 项“笃”的读音应为“dǔ”。A 项注音完全正确,故选 A。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 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①主谓 之间要停顿;②谓宾之间要停顿;③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④“古二 今一”之间要停顿;⑤关联词后面要停顿;⑥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解答】
ABD 断句正确。
C 项正确停顿应是:“学而不思/则罔”。
故选 C。
7.【答案】(1)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2)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3)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直接性默 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 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 赏析。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注意“乐”“愠”
“笃”的字形。
8.【答案】⑴人不知而不愠
⑵不舍昼夜
⑶海日生残夜
18
9.【答案】 (1)人声鼎沸 (2)人迹罕至 (3)高枕而卧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 (含熟语) 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对词语的意思、用法等有一 个全面的了解,然后要了解词语误用的常见类型,如不合语境、褒贬误用、对象误 用、望文生义等,最后在语境中辨析成语的使用是否恰当,是否存在上述问题。(1) “人声喧闹”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带有贬义,此处应替 换为“人声鼎沸”。(2)“少有人来”意思很少有人去,没有那种美景未被发现,因 而极少有人到来的意思。此处应替换为“人迹罕至”。(3)“垫高了枕头睡觉”太口 语化,用在此处不得体。应替换为“高枕无忧”。
10.【答案】(1) 丘 仲尼 春秋 思想 教育
(2) 儒 孔子 言行 《孟子》 《大学》 《中庸》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辨析能力。文学常识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正误的判 断点是:作者名 (字、号)、称谓、国别、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 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必须识记准确,理解得体,不能混淆。只要熟 记孔子以及《论语》的相关知识便能准确解答此题。
11.【答案】【小题 1】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小题 2】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4)光滑的石井栏。
【小题 3】
(1)不能换。“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 表现这种情态。
(2)不能换。因为“窜”字既写出了鸟儿的机灵轻捷,又表现了“我”对叫天子的 羡慕之情,而“飞”就不具备这一效果。
【小题 4】
表现出“我”猎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形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对“我”来说, 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19
12.【答案】
【小题 1】 “温暖”在 文 中 是 指 “她”主动 放弃优越的 生活、稳定 的工作,来 到偏远的山 村任教,教 孩子读书, 改变他们的 命 运 。 “她”的这 种牺牲和坚 守,让那些 山村里的孩 子感受到了 老师对他们 无私的爱。 【小题 2】 劝阻家长 打孩子; 教我们下 棋和打乒 乓球;和 我们一起 做游戏, 给我们讲 故事。由 此看出, “她”是 一个有爱 心、和学 生关系融 洽的好老 师。 【小题 3】 因为文中 的“她” 不是某一 个人,而 是一类人 的代表。 第三人称 变为第二 人称,是 因为情感 的需要, 用第二人 称,感情 更强烈、 更真挚, 更能抒发 “我”对 “她”的 钦佩和赞 美之情。 【小题 4】 “铩羽而 归”在文中 指“我”在 参加市里的 作文比赛 时,只是按 照作文书中 的老师的样 子如法炮制 了一篇,而 没有融入自 己的真情实 感,导致这 次比赛失利 了。第⑦段 和第段形成 照应,使文 章结构更严 密、更紧 凑。 【小题 5】 示例:我心目中 的教师幽默、风 趣,有爱心、有 耐心,对学生嘘 寒问暖,就像文 中的“她”和材 料中的徐老师那 样。同时,又有 良好的教养,能 够凭着自己的人 格 魅 力 感 染 学 生;尊重学生的 个性,注重培养 学生的兴趣;讲 究教学方法,重 视对学生灵魂的 塑造,能引领学 生 逐 渐 走 向 成 功。
13.【答案】【小题 1】
(1) 生气,恼怒;
(2) 法度;
(3) 能忍受;
(4) 舍弃。
【小题 2】
(1)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 3】
(1)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2) 知道这种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
(

)。
20
【小题 4】
示例: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从心所欲、择善而从。
【小题 5】
示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的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这启示我 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