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整体设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整体设计(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8 07:3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 1 (课堂作业)
1. 作业内容:初识体裁(课外预习,课堂填写与交流)
(1) 填一填,补充文章体裁的概念。
①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往往通过丰富的 、 和 来塑造形象反 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常采用 的手法,赋予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以及家具、玩具等生命,注入人 的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②神话,是由人民集体 创作的关于神仙或神化的 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 和 的一种 的 和 的向往。属 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 的哲学性、艺术性。
③寓言,是用 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一种文字体裁。篇幅 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 ,也可以是 的 、 。主题多是 , 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 和 。创作上常常运 用 和 等修辞手法。
(2) 根据体裁概念,说一说其中体现的联想和想象。(口语表达作业)
2.作业时间: (书面作业 8分钟) (交流作业 5分钟)
3. 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1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书写正确规范
内容填写正确完整,尤其是修辞手法
总体评价结果:
10
(2)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从体裁概念中感受到的联想和想象
感受到的联想和想象的点的完整性
表述语言的完整与流畅度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明确体裁概念,科学严谨地认识各种文体,从概念上去解读,了解童 话、神话和寓言的特点,尤其是联想和想象的体现,从而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在具体 的文本阅读中,能够引导学生根据概念感性与理性交融地认识到各种体裁的运用与特 点。
作业2. (课堂作业)
1. 作业内容:
(1) 辨一辨,区分联想与想象。 (识记与口语表达作业)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
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思考;如何区分。
(2) 说一说,判断下面语句是联想还是想象,并简单阐述理由。(实践性与口语表 达作业)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牵牛花开放了,好像一只只快活的吹着理想之歌的小喇叭。
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④笼中的小鹦鹉,好像一个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小战士。
⑤由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想到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
⑥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⑦月光照在地上,地上仿佛披上了一层银纱。
⑧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⑨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我就像一棵小树,总要单独迎接风雨的挑战。
11
2. 作业时间: ( (1) 识记3分钟,交流3分钟 ((2) 判断5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师生共同的方式进行。
(1)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对概念的识记完整正确
判定是“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正确
表述正确有条理且流畅
总体评价结果:
(2)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判断正确
判断的关键词寻找正确
判断的理由充分正确,且阐述完整流畅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
首先让学生理性地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其次能够通过阅读、比较、推 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掌握二者的区分方法,然后能判断出具体语句运用的 是联想还是想象,在实践中检验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能够判断出学习内容属于联想还是想象,进而培养学
生思辨性阅读和表达的能力。
作业3. (课后作业)
1.作业内容:
回忆所背诵过的诗词,判断出相应的语句或语段运用的是联想还是想象。 2.作业时间:(15分钟)
12
3. 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识记诗词的量
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语句或语段判断正确
判断理由表述正确有条理且流畅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 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语文学习重在语文素养 的培养与提升,积累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回忆背诵过的诗词是检验学生积 累和语文素养的体现。依据对联想和想象的掌握,判断所记忆诗词内容从表现手法 上属于联想还是想象。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 生进行判断,既可以巩固学生对联想和想象概念的掌握,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 学习的热爱。
13
作业 1 (课内作业)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根据课文, 快速阅读《皇帝的新装》,静下心来, 努力的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圈画出关键性语句,把握故事情节,并用 自己的话简要复述,复述给同学或者父母,并相互交流感受。
2.时间要求:(1) 5分钟; (2) 3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复述对象评价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内容完整,清晰,全面,有完整的故事梗概
表达有条理,按照顺序,表述流畅,语句通顺
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富有表现力
声音洪亮,口齿清晰,大方自然,重点突出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突出要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 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 学习完《皇帝的新装》后,让 学生复述这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很好地落实这一教学理念。 5.效果与亮点分析:
一是落实了2022版新课标理念,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变 原有的默读要求快速阅读,学生感受会更深,同时还强化了实践技能水平。三是 复述故事给同学或者父母听一听,相互交流感受的形式会让学生更有成就感,更 有兴趣。
6.作业展示14
作业 3 (课外作业)
1.作业内容: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候还需要代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请你 谈一谈自己的对于说真话的看法,请你对着镜头,大胆表达。
2.时间要求:(1) 5分钟; (2) 3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
表达有条理,观点明确,重点突出
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富有表现力
总体评价结果:
18
作业 1
1.课下阅读郭沫若的其他诗作,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摘抄到积累本上。 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 5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抄写的完整度和书写的认真程度
最喜欢这首诗的理由,诗中最打动你的点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新课标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设计这个作业主要是 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内教 学的有机融合。既符合课程标准,又符合教学实际。
5.效果与亮点
(1)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语文学科和美术学科相综合、相整合。
(2)体现出对学生阅读的重视,课下阅读郭沫若的其他诗作,培养学生阅 读诗歌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
作业2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 小组合作探究
请根据个人特长,发挥联想与想象,画一幅你心目中的“天上的街市”或 者选择一个天体,写一首小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2. 时间要求:(合作探究作业) 10分
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课堂上集中展示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突出想象与联想,具有诗歌韵味。
绘制的图画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意,理由阐 述新颖、深刻。
有合理分工,能体现小组合作精神
总体评价结果:
20
第四课时 合理想象,体验神话魅力
一、课内作业
作业1 阅读理解作业
作业内容:
(1)比较阅读,感受作者的想象力。
《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改编的,但有许多增删的内容。请同学们 速读课文并再读引用的两则《风俗通》中的文字,对比完成表格。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 絙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
女娲祷祠神,祈为女媒,因置婚姻。
(2)根据速读所得,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完成表格。
《女娲造人》比较《风俗通》
增加的内容
如何增加
删除的内容
为何删除
关于增删的内容,你有何发现
(3)找出本文最具想象力的内容,并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的。(畅言智慧课堂 展示并交流)
2.作业时间:(阅读与书面作业) 10分钟 (交流与分享作业) 3分钟
3.评价方式:采用教师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23
(1)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读懂理解《风俗通》的内容
找出《风俗通》与《女娲造人》的异同,概括简洁完整
《女娲造人》中体现作者想象力的地方,概括完整准确
准确分析增加与删除的原因,概述简洁完整
总体评价结果:
(2)学生评价: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二者寻找的异同内容完整,概括准确
增加或删除原因,概括完整准确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 2011版语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 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2022版语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又指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拓宽 阅读视野。”部编版教材提倡拓展阅读,学习完《女娲造人》后,让学生再对 比阅读《风俗通》中的相关内容,既可以提升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又可以 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践行新课标中的教学 理念。
(2)意在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3)意在通过具体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想象与联想的合理性。
24
作业2 写作实践想象性作业
作业内容:
运用联想和想象,对《女娲造人》进行改写和续写。
要求: 1、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进行改写和续写,想象要大胆且合情合理。 2、不少于300字。
3、课堂内完成,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提示: 1、可从体会女娲造人时的心情入手,写造人前后的情感变化; 2、可从造人的过程入手,写女娲是如何创造人的身体,赋予他们思想和情感的 3、也可以想象人类出现以后世界的变化,续写后面的故事。
作业时间: 15分钟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字数达到要求,内容具体充实
语句组织通顺流畅,语言表达表达优美
运用联想与想象,同时又忠实于原文
想象的内容大胆又合情合理,充满新意
总体评价结果:
26
二、课外作业
作业3 阅读拓展类作业
1.作业内容:
中国古代有很多的神话传说,课后找来读一读,感受文中的想象力,并做 相应的读书笔记。(推荐书籍:《中国神话传说》袁珂)
2.作业时间: 20分钟
3.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阅读的文章体裁是神话
阅读的内容充满了想象力,并能找出相应的内容
读书笔记的形式符合要求
对所阅读内容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总体评价结果:
第五课时 故事假托,通晓立体寓意
作业1
1、作业内容(阅读训练)
阅读《伊索寓言》中的《树和斧子》与《狮子、狐狸与鹿》, 提炼故事中的 寓意。
出示材料:
(1) 从前, 有个樵夫在河边打柴, 不小心斧子掉进河里, 他伤心地坐在岸边 痛哭。赫尔墨斯正好从此经过, 问明他哭的原因, 很可怜他, 跳进河里去捞斧子

第一次, 他捞上来一把金斧子, 樵夫说不是他的; 第二次, 他捞上来一把银 斧子, 樵夫又说不是; 第三次, 他把樵夫的斧子捞上来, 对方认可了。赫尔墨斯 看樵夫为人诚实,将三把斧子都给了他。
(2) 从前有一个当了国王的狮子生了病,他听说喝鹿血才能康复,于是便 让狐狸去把鹿骗来。狐狸见到鹿之后, 就对他说, 狮子大王快要死了,狮子大王 说野猪愚蠢无知, 熊懒惰无能, 豹子暴躁凶恶,老虎骄傲自大, 只有大鹿才最适 合当国王, 因为鹿的身材魁悟, 年轻力壮, 他想让你继承王位, 你赶紧去看望一 下狮子, 让他增加对你的好感。鹿还真去了, 还没等鹿进洞口, 狮子就扑了过来 ,鹿的一只耳朵被扯掉了, 但鹿还是拼命逃了出来, 捡回了一条命。狮子很生气 ,又让狐狸去把鹿骗回来, 狐狸又一次去见鹿,鹿这回根本不搭理狐狸了, 狐狸 说, 狮子只想在你的耳边说悄悄话, 你却玩命似的逃出来, 我给你担保, 狮子是 绝对不会伤害你的, 你再去一下吧, 否则狮子就要将王位传给狼了。鹿又一次听 信了狐狸的话,这次鹿没有逃脱,成了狮子的盘中餐,在狮子大口吃鹿的时候, 狐狸在一旁偷偷吃掉了鹿的心。狮子发现没有吃到鹿的心, 就问狐狸, 狐狸说, 鹿两次次把自己送到你的家门口给你吃,还会有心吗?
2、时间要求:( 1) 3 分钟; (2) 3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形式进行。
31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能从不同角度概括
能联系思想实际和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 看法,重视寓言的教训和劝导作用。
能利用类推法, 从寓言中的故事, 类推到 人事方面,在相同的情境中应该怎样。
总体评价结果:
作业 2
1. 作业内容:(课后作业)
发挥想象,自编寓言故事。(参考题目有“嘴和眼睛”“树和斧子”“画 笔和颜料”“蜜蜂与花朵”“猫和老鼠”等。)
2. 时间要求: 15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故事要完整、篇幅短小、情节有趣。
故事要有积极意义, 给人以教育, 让人读后深 受启发。在文章的结尾,要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
发挥新奇大胆的想象。赋予主角以人的思想情 感和心理。在写作的时候, 可采用夸张、拟人等手 法来刻画人物的性格。
总体评价结果:
4.设计意图:
(1)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语文学科和生活相综合,相整合;
(2)学生在新的语境中,想象能力进一步得到激发,有助于增强创新精神;
(3)体现语文的人文性,这样的作业满足了学生情感体验,学生做起来会兴 味盎然。
作业3
1.作业内容:讨论
从《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在以后的学 习和生活中,问题要辩证的看待,怎么能更好地指导自己?与同学讨论一下。
2.时间要求:10 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故事要完整、有趣
故事要有积极意义
发挥新奇大胆的想象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 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当根据语 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程的教学过程 之中”学习完《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后,让学生讨论之后,说一说获得 的启示,可以很好地落实这一教学理念。
34
作业 4 (选做)
1. 作业内容: 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习本课后,七年级某班打算开展以“小故事大智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 动,请你一起参加,发表自己的看法。
出示材料: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 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 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 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 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 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是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可以 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2.时间要求: 20分钟
3.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从不同角度概括
能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体验
重视寓言的教训和劝导作用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 程。此项作业,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表达情境,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 学习、内化“寓言”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将课文中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积 极语言,为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5. 效果与亮点分析:
(1)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语文学科纵向相综合,相整合; (2)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表达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有助于增强创新精神; (3)体现语文的生活性,这样的作业满足了学生生活需要感,学生做起来会兴 趣盎然。
37
第六单元
作业 1 (课内作业)
“书”“刊”相遇,描画文学部落
38
1. 作业内容: 好书分享会, 请同学为大家介绍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 可 以是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合作分工介绍。
2.时间要求:(1) 5分钟; (2) 3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
表达有条理,观点明确,重点突出
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富有表现力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 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題,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设计好书推荐的活动,就是为了学生能更加热爱读书,通过他 人的分享,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去 感受整本书的魅力。同时,好书分享会,对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一个很 好的锻炼。
5.效果与亮点分析:
新课标指出:“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 示与交流的机会,営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通过这次的活动开展,不少 学生表示,自己以后会去阅读更多的书籍。
6. 作业展示
作业2 (课外作业)
1.作业内容: (合作探究)创立班刊我在行
以小组为单位,从本单元课文中任选一个作者或者作品,设计一期班刊。 建议:
(1) 小组分工建议:图画组、 设计组、 文字组、编辑组等
(2) 编辑组统筹协调,各小组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3) 时长: 3-5分钟
2.时间要求: 约在两天内完成,视学情而定
3.评价标准: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小组分工明确,完成任务效率高
班刊主题鲜明,内容充实
班刊设计合理,编排得当;版面整洁,视觉效 果好。
书写整洁、端正;插图美观,与内容相符合。
总体评价结果:
39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 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设计班刊, 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创作的喜悦与快乐。 践行课程标准, 又引导学生创作, 在创作中打开想象之门。构筑属于七年级(5) 班的文学部落。
5. 作业展示
6.作业实施效果评价与改进
1.实施效果
(1)一是落实了部编版教材阅读的理念,落实语文新课标理念及单元学习 目标,扩展了阅读面,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体现出对学生阅读 的重视。
(2)创立班刊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 多种能力,特长也得到充分施展。
2.作业改进
创立班刊活动,可以前期在班级征集班刊名字,这样学生会更有归属感。
40
作业 1
1.作业内容:为名著做一道加法
在《西游记》中, 作者还给读者出了很多谜题,用文学术语来说,就是隐 喻和象征。比如,唐僧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为什么非得是这个数字?为 什么不是六十一难、七十一难? 请同学们合作讨论交流。
2.时间要求:10 分钟
3.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找到谜题
能摘录相关资料
能积极分享交流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西游记》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名著导读”中要求阅读的书籍,也 是中考名著阅读题的考查书目。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有自己 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额的有益启 示;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 阅读品味,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西游记》的阅读,正符 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本课的教学,旨在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阅 读兴趣,在阅读中思考探究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5.效果与亮点分析:
七年级学生绝大多数对《西游记》中的故事耳熟能详,但不少学生是通过 阅读缩略本或观看影视剧来了解的,读过原著的较少。不少孩子对厚厚的原著 有畏惧心理,不愿去读。本次激趣导读课就是要激起学生对原著的阅读兴趣, 并指导学生掌握几种阅读方法。
作业 2
作业内容:为名著做一道减法
请同学们走进《西游记》,同唐僧师徒一起踏上取经之路吧!请大家在阅 读过程中,绘制“唐僧取经路线图”,将唐僧途径的地点、遇到的人物标注在这幅 图中。
2.时间要求: 15分钟
3.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内容具体、清晰、概括性强
概括地点、人物全面完整
信息提炼精准,条理清晰,绘图清晰、美观
总体评价结果:
44
作业 1
1.作业内容
写写照片背后的故事。从家里找出一张父母儿时的照片,向父母了解照片拍摄的时 间,观察照片中的人与物,发挥联想能力,自拟题目,写写照片背后的故事。
写作要求:
(1)自拟题目。
(2) 以照片中所呈现的场景为基础, 联系时代背景充分发挥联想能力,再
现照片拍摄前后的情景。
(3) 为了保证内容的充实,不少于 500字。
2.写作支架:
照片背后的故事
描述照片呈现的人物和环境
联想 照片拍摄的背景和缘由
照片拍摄时发生的事
……
描写角度 典型的外貌、动作
典型的语言、心理
作品价值 照片拍摄的意义和对我的影响
时间要求 20分钟
3.评价设计: 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结合
评价项目 评价细则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照片描述 人物和环境描述是否准确 ☆☆☆☆☆ ☆☆☆☆☆
是否能能让现在的我回忆起写的是谁 ☆☆☆☆☆ ☆☆☆☆☆
联想能力 照片前后的故事联想是否合理 ☆☆☆☆☆ ☆☆☆☆☆
45
外貌描写 是否准确、精炼、生动、幽默 是否能传递出人物内心思想 ☆☆☆☆☆ ☆☆☆☆☆
语言描写 ☆☆☆☆☆ ☆☆☆☆☆
动作描写 ☆☆☆☆☆ ☆☆☆☆☆
神态描写 ☆☆☆☆☆ ☆☆☆☆☆
作品价值 是否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是否能从作品中获得感触或收获 ☆☆☆☆☆ ☆☆☆☆☆
总体评价效果:
作业 2
1.作业内容
想象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在做什么?又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呢?请以《十年 后的一天》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并尝试着为作文配上一副插图。
写作要求:
(1) 结合个人的理想,充分发挥想想能力,想象合理。
(2) 叙事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3) 为了保证内容的充实,不少于 500 字。
2.写作支架:
十年后的一天
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十年后的一天
想象 在具体情境中展开故事
想象十年后自己的生活
想象十年后社会的发展
记叙与描写 记叙一件或几件小事
结合语言、动作描写展现 性格与心态
插图 切合文章内容
时间要求 20分钟
46
作品价值 作品具有积极的励志价值
3.评价设计: 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结合
评价项目 评价细则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想象能力 想象符合自己的身份特点 ☆☆☆☆☆ ☆☆☆☆☆
想象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 ☆☆☆☆☆
记叙 记叙的事件典型具有代表性 ☆☆☆☆☆ ☆☆☆☆☆
描写 描写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特 征 ☆☆☆☆☆ ☆☆☆☆☆
插图 切合文章内容 比例适当、色彩饱满 ☆☆☆☆☆ ☆☆☆☆☆
作品价值 是否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是否能从作品中获得感触或收获 ☆☆☆☆☆ ☆☆☆☆☆
总体评价: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与本单元关系密切的写作, 主要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想能力。 传统的写 作作业只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缺少德育、美育、体育、劳育的融合与渗入。 在做到作业分层基础上,通过写作练笔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力争达到联想自然恰 切,想象合情合理,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强化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
47
作业1.
1.作业内容:
(合作探究) “谁是小小美工家”
好文章是需要不断修改才能最后呈现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修改作文。 看看谁是班级美工家,他的作文将有机会向校刊推荐发表哦!
要求:
(1)四人组成一小组,组内成员依次朗读自己的作文。
(2)小组同学对同伴作文中能否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特点进行点评。
(3)小组同学对同伴作文的事件选择是否能展现人物精神进行点评。
(4)小组同学对同伴作文中的联想与想象是否符合人物身份和社会特点进
行点评。
(5)小组同学针对同伴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6)根据作文修改小支架修改作文。
(7) 完成作文修改并上交。
2.作文互评、自评量表
写作内容评价
1. 能立体、鲜明地突出联想和想象能力,联想和 想象符合人物身份和社会特点。 2. 描写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特征。 3.记叙的事件典型具有代表性。 4.能写出照片在我的成长路上对我的引导作用。
48
1.能立体、鲜明地突出联想和想象能力。 2.能运用描写方法写人物。 3.能在具体事件中写人物。 4.能表现人物与我的关系。
1.联想和想象不明显。 2.对人物的描写不足。 3.叙事不具体。 4.所写人物与我的关系不清晰。
小组讨论具体方法要求
对作者的要求 向组员说明自己的作文在哪些方面希望得到帮助, 如 材料的顺序或详略安排等
朗读自己的作文,可以要求组员复述文章的内容
询问组员需要修改文中的哪些内容
对组员的要求 作者在朗读时需仔细倾听
针对作者提出的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
指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部分,并说说理由
组员提问示范 文中 “xxxx”是什么意思
你的作文中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你希望读者读了你的故 事后思考些什么 你文中的哪些部分需要我们提供帮 助
接下来你打算做什么
49
3.作文修改小支架
评价标准 步骤 关注要素
1.能立体、鲜明地突出联想和 想象能力,联想和想象符合人 物身份和社会特点。 2.描写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 、性格特征。 3.记叙的事件典型具有代表性 。 4.能写出照片在我的成长路上 对我的引导作用。 初读, 删 1.是否能立体、鲜明地突出联想和想 象能力 如果不鲜明,请重新构思。 2.是否选择典型事件,展现人物的精 神 世界?如果有不能突出主人公特点 的事例,应删去。
再读, 添 3.为了突出主人公特点,能否再增加别的 事例,如果需要,应添加哪些内容?4.在 事件描写中, 是否有典型的语 言 、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突出人 物特点。能否再增加别的细节描写,突 出主人公特点, 如果需要, 应添加什么内容 ?5.有没有写出照片对你成长的 引 导作用 如果需要,应怎样更改。
4.时间要求: 20分钟
5.评价设计: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作文评价量表:
写作内容评价
1.能立体、鲜明地突出联想和想象能力,联想和 想象符合人物身份和社会特点。 2.描写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性格特征。 3.记叙的事件典型具有代表性。 4.能写出照片在我的成长路上对我的引导作用。
1.能立体、鲜明地突出联想和想象能力。 2.能运用描写方法写人物。 3.能在具体事件中写人物。 4.能表现人物与我的关系。
50
1.联想和想象不明显。 2.对人物的描写不足。 3.叙事不具体。 4.所写人物与我的关系不清晰
6.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作文修改是作文写作的重要环节, 小组合作修改作 文的方 式, 既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分享交流, 还能检测学生对于所学人物描写方 法的实际 运用情况, 同时也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表达, 综合考察了学生的阅读与 鉴赏、梳 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满分 :100分 时间: 100分钟)
一、阅读(共40分)
(一)阅读《天上的街市》,完成1-5题。(共15分)
55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piāo) 缈的空中,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根据课内积累补充诗句。(3分)
2.本诗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2分)
3.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4.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中的“点”字能否换成“燃”或“闪”,请说明理由 。(3分) 5.诗人将天上的街市与什么形成了对比 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表明了什么 (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 12题。(共18分) 七颗钻石
[俄]列夫 ·托尔斯泰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②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 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 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 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
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③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 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 (饮、喝、舔)净了,变 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 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 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 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 (取、讨、 要)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 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④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 的大熊星座。
6. 勾选出文中空缺处的恰当词语。 (2分)
7. 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篇童话的主要情节。 (4分) 8.水罐由木头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的,原因是( )(2分)
A.魔术师看小姑娘太穷了,可怜她
B.魔术师不想让小姑娘一下子就得到金水罐
C.没有原因,水罐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D.爱心 9.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这句话包含了小姑娘的几种心态,下面哪一种最不正 确?( )(2分)
A.很想喝水 B.渴 C.贪心 D.舍不得
10.全文主要用了什么方法来展开故事情节?( )(2分)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层层递进
11.作者为什么写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星星?( )(2分)
A.让钻石被每一个人看到
B.说明爱心是永恒的
C.让第一个人都看到小姑娘的爱心
D.让读者对钻石印象深刻 12.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请写出你的感想(50字)。(4分)
二、语文积累与运用(共7分)
13.仿写句子。 (3分)
①例句: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仿写:这些衣服 。 14.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将“月亮”(月色)、“树影”、“笛声” (琴声)这三 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一幅画面。(不少于50字) (4分)
三、放飞思维,谱写华章(二选一)(55+5分)
(一)童话和寓言故事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丰富着我们童年的美好记忆。在那一 个个想像新奇浪漫而又含义深刻的虚拟世界里,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和人一 样具有思想和感情……
请发挥你的想象,以“花儿的话”为题写一篇童话或者寓言,不少于500字

(二)假如你可以拥有某种神奇的力量,可以随意变化,你会变成什么为人类、或 为祖国、或为家乡、或为亲朋做些什么?
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运用夸张、拟人手法,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 少于600字的充满想象的文章。
单元作业设计意图:
一、阅读
1、设计多梯度作业检测,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巩固课内基 础知识的同时又给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了空间。 2、通过品读重点字、词及具体的描写分析,鼓励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语,联系画 面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的实践者, 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3、课外阅读与课内的教学材料主题一致,同步进行。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 文教学观,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通过不同任务进行有效的阅读练习,更加 科学提升自身各种语文知识的掌握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 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进而提升他们的 语文素养。学生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联想与想象的主要特点,培养 学生的阅读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语文积累与运用
1、阅读教学要创设由内化向外画的转换实践过程,让学生切实的学好语言和表达 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语文教学走向科学高效的途径。学完 本单元,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该项检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 的创造思维。
2、在整单元理解过程时,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还要抓表达,引导学生发现表 达的特点,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中迁徙运用。本项作业设计“仿写句子”和“ 描绘画面”两项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种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的实 践者,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
三、放飞思维,谱写华章
1、自主选择写作主题考虑到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性,给学生选择的余地,学生的 写作素材自然会丰富起来,写作时也就会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2、把作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拥有超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 进行积极的情感思考,同时作文指导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体现了语文 人文性特点。
3、作文设计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提倡学生自主密题,少写命题作文。本次写作没有统一命题,没有对习作要求 做过多分析。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然而然进入无拘无束、敢说敢写、自 由奔放的写作状态。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参考答案:
一、
(一)
1、缥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2、“街灯” — “明星”—天上的街市—天上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的自由
3、第一节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先把街灯比喻成明星,又把明星比成街灯,回 环往复,创造了美妙的意境,为下文进一步想象奠定了基础。
4、不能,“点”说明有点灯人,暗示天上的街市有幸福的人们生活。 5、作者将天上的街市和现实黑暗生活作对比。诗中的“定然”“定”语气坚定, 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
(二)
6、舔 讨
7、本文通过记叙一个小姑娘把意外得到的一罐水先让给别人喝,结果从水罐里跳 出七颗钻石的事,赞扬了小姑娘善良、美好品质。
D 9、C 10、C 11、B 12、略
13、略
14、略
三、作文
评价内容 评价细则
选材(写什么) 选材健康,富有正能量。 有具体的事件、人物及场景描写。 借助联想与想象,充满创意。 想象大胆且合情合理。
组材(怎么写) 结构完整,有别致且紧扣主题的开头结尾。 过渡自然。 材料安排由主到次。
表达(写的怎么样) 语句通顺。 能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展现想象的内容。 能恰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创意(有新鲜感) 有创意,且能恰当科学地运用充满新鲜感地词汇。
其他 错别字 能做到书写正确
标点 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书写 字体工整,卷面整洁
59
(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时间
了解 理解 应用
1 填空 1 √ 易 原创 100分钟
2 简答 1、2 √ 中等 改编
3 简答 1、2 √ 中等 选编
4 简答 1、2、3 √ 简单 选编
5 简答 1、2、3 √ 中等 选编
6 选择 2、3 √ 简单 选编
7 简答 2、3 √ 简单 原创
8 选择 2、3 √ 简单 改编
9 选择 2、3 √ 简单 改编
10 选择 2、3 √ 简单 改编
11 选择 2、3 √ 简单 改编
12 简答 3、4、5 √ 中等 改编
13 简答 3、4、6 √ 中等 原创
14 小写作 3、4、6 √ 中等 原创
15 大写作 3、4、6 √ 有一 定难度 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