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吉林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一;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
B. 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C.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D. 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了脲酶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包括下列内容中的( )
A. 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
B. 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C. 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D. 新发现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属于生物,也能独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结构的生命体,但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有关病毒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病毒虽然结构简单,但含有核糖体
B. 病毒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其拟核区
C. 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 在快递外包装上检测到了新冠病毒,说明病毒可离开细胞进行繁殖
4.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B. 组成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 病毒的遗传物质一定含有硫元素 D. 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性激素属于脂质
5.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时,应该选择的盐浓度是( )
A. 0.1%的NaCl溶液 B. 0.9%的NaCl溶液 C. 5%的NaCl溶液 D. 10%的NaCl溶液
6.下列关于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均需要酶的催化
B. 细胞内无机盐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
C. 脂质类物质的元素组成均是C、H、O
D. 组成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的单体种类相同
7.美国科研人员绘出了人类唾液蛋白质组图,唾液有望成为“改进版”的抽血化验,勾画出未来病人“吐口水看病”的前景。唾液腺细胞合成蛋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的膜结构及穿过的膜层数分别是( )
A. 核糖体→内质网→细胞膜、3层
B.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4层
C.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4层
D.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0层
8.基于对细胞的理解,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系统由具膜的细胞器构成
B. 细胞质由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部分组成
C.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是细胞的“消化车间”
D. 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
9.在线粒体、叶绿体和高尔基体中都含有的化学物质是( )
A. 磷脂和蛋白质 B. 脂肪和核酸 C. 蛋白质和核酸 D. 胆固醇和淀粉
10.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动物细胞中只含有一个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
B. 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及通透性都会发生改变
C.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外膜上有运输葡萄糖和氧气的载体蛋白
D.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呼吸氧化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11.如图是某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该物质可能是( )
A. H2O B. CO2 C. K+ D. O2
12.如图是某植物相邻的三个细胞,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a>b>c,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
A. B. C. D.
13.下列有关人体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分子进入红细胞时通道蛋白构象发生变化
B. 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时载体构象发生变化
C. 钾离子进入红细胞伴随着ATP中特殊化学键的断裂
D. 胰岛素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
B. 蓝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营养方式为自养,后者营养方式为异养
C. 蓝细菌与发菜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蓝细菌不含叶绿素,发菜细胞含叶绿素
D. 在一定范围内,所有的动物、植物一起共同形成一个群落
15.自2015年来,施一公研究团队共解析了酵母菌细胞内10个不同状态的剪接体(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RNA是酵母菌的遗传物质 B. RNA和蛋白质均以碳链为骨架
C. 剪接体被彻底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核苷酸 D. 剪接体的三维结构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16.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10倍目镜更换为40倍目镜
B. 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 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 乙图的空白处的液体是细胞液
17.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 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 Ⅰ染色体、ⅡDNA、Ⅲ脱氧核糖
C. 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 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1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代谢越旺盛的真核细胞,其内细胞核数量相对越多
B. 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主要取决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C. 细胞核的核孔有利于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 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广阔的膜面积为酶分子提供了附着位点
19.据如图所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甲图正常分裂结束后,A与a、B与b都会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
B. 乙图状态下的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中2和3所在的染色体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C. 若丙图的片段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则该片段为基因的编码区
D. 丁图可以表示人体经抗原刺激后,体内抗体量随时间的变化
20.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不正确描述是( )
A. 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C. ④不能称作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 当细胞内DNA复制时,⑨的断开需要酶作用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如图为我们常见的几种生物,请认真识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几种生物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的共同点是具有______层次。
(2)上述细胞它们都有相似的______和______,都以______为遗传物质。
(3)细胞学说中未涉及到的生物是______,可以归类为动物的是______。
(4)这些生物中,能自养的是______,但各个细胞的结构、成分和功能又各不相同,这说明细胞具有______性。
(5)某科研小组分离出完整的衣藻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会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碎后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发现没有产生淀粉。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2.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症状,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表示为______。判断该化合物是由______个氨基酸组成的,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组减少了______。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羧基______个。推测该化合物______(填“能”或“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____种。
(3)该环状肽合成的场所是______,该化合物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23.下图甲为处于三种不同生理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图乙是将另外一种植物的细胞分别浸润在蒸馏水、0.3mol/L蔗糖和0.5mol/LK2NO3溶液中后,原生质层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原生质层包括甲图中______三部分(填图中标号),其可看做一层______膜.
(2)若甲图中a,b,c是处于同一浓度溶液的三种成熟植物细胞,那么它们的细胞液的浓度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
(3)乙图ABC曲线中,表示细胞浸润在蒸馏水中的是______.
(4)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曲线B对应细胞在0.5mol/LKNO3溶液中,实验开始时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之后由于______能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吸水使得质壁分离自动复原;曲线C对应的细胞,由于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后不能发生复原.
24.图甲和图乙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1-14中不应该出现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甲中和能量转化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__;乙中由双层膜包被的结构有 ______(填序号);细胞的“消化车间”是 ______。
(3)图甲、乙细胞中含有的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除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外,还有 ______(填名称)。
(4)图甲、乙细胞中都具有细胞核,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 ______进行的;其中核仁与 ______有关。吉林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答案
【答案】
1. A 2. D 3. C 4. D 5. B 6. A 7. D
8. B 9. A 10. B 11. C 12. D 13. A 14. A
15. B 16. B 17. C 18. A 19. D 20. A
21. 细胞、个体 细胞膜 细胞质 DNA 大肠杆菌 草履虫、变形虫 衣藻 多样 完整的细胞是完成生命活动(或光合作用)的基本单位
22. 7 126 0 能 5 核糖体 不需要
23. ①②⑤ 半透膜(或选择透过性膜) a b c A K+、NO3-
24. 4 叶绿体 13 中心体 3 线粒体 10、11、14 溶酶体 核膜 核孔和核膜 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