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Z20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Z20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7 23:5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Z20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生物试题卷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区域规范作答,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安吉余村是全县有名的污染严重村。2005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余村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淘汰重污染企业,转型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下列不属于此过程中该地区发生的变化的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减少
C.土壤污染减轻 D.水体污染减轻
2.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tRNA的基本单位是
A.脱氧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
C.脂肪酸 D.氨基酸
3.科研人员通过制备脂质体,将治疗癌症的药物甲和乙定向运输到癌细胞处,起到杀伤癌细胞的功能。脂质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甲是脂溶性的,药物乙是水溶性的
B.抗体的作用是与癌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
C.脂质体与癌细胞的融合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D.脂质体在体内运输药物,需要ATP供能
4.2022年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对已灭绝人种的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他从古骨遗骸中分离DNA并测序,在2010年发表了第一个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古人基因组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加入二苯胺试剂分离DNA并进行测序
B.以上结果为人类进化的研究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
C.人类基因组测序,需要测定23条染色体上DNA的核苷酸序列
D.现代人中没有已灭绝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5.为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将甘薯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30min后,测定其还原糖含量,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处理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70℃
B.除温度以外的其他条件,只须保持相同
C.该淀粉酶在90℃条件下,并未完全失去活性
D.若0℃处理前后还原糖含量相同,则酶已失活
6.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果蝇种群数量增长的研究。适合果蝇生存的温度是20~25℃。右图表示果蝇种群的数量变化,M点时,由于改变了某种因素,环境容纳量由K1变化为K2。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最不可能是
A.将培养箱温度从10℃调到25℃
B、增加广口瓶中培养基的体积
C.从其他小组转移50只雌蝇到该小组的广口瓶中
D.用于培养果蝇的广口瓶由500mL更换为1000mL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7、8题,
在正常情况下,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蛋白复合体将H+从线粒体基质排出,导致线粒体内膜产生电位差,这个电化学梯度驱动了ATP的合成并且促进了Ca2+向线粒体内侧的转运。在帕金森病人体内,线粒体功能异常使Ca2+过多,导致能分泌多巴胺的神经元更加兴奋。多巴胺能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
7.某药物X能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蛋白复合体。下列细胞呼吸过程会被此药物直接抑制的是
A.糖酵解 B.氧化分解产生CO2
C.[H]与O2结合生成水 D.还原生成乳酸
8.关于正常人和帕金森病人体内的神经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膜电位与神经元质膜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完全相同
B.神经元分泌多巴胺的量,与线粒体功能有关
C.多巴胺释放后能使突触后膜上的Cl-通道打开,Cl-内流
D.若某药物Y能使多巴胺的分泌量增加,则能用于治疗帕金森症
9.在观察洋葱(2n=16)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中,某小组在上午10点观察到的细胞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对象呈紫色,是由于材料为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B.此时为细胞分裂旺盛时期,因此能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数较多
C.甲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共32条染色单体
D.乙细胞处于分裂中期,细胞中有16对同源染色体
10.塑料制品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短时期难以降解的“白色污染”。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等,研究人员欲比较大肠杆菌YT1和芽孢杆菌YP1两类细菌降解PE[化学式为(C2H4)n]的能力。分组及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培养基及接种菌株 培养基1 培养基2
单独培养并接种YT1 单独培养并接种YP1
降解圈(直径D/mm) 3.5 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的培养基为液体,有利于细菌充分吸收营养物质
B.PE是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否则无法比较两者的降解能力
C.芽孢杆菌YP1对PE的降解能力比大肠杆菌YT1强
D.筛选得到的菌株可直接用于治理“白色污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1、12题。
放射性心脏损伤是由电离辐射诱导大量心肌细胞凋亡产生的心脏疾病。一项新的研究表明,circRNA可以通过miRNA调控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调控机制如图。miRNA是细胞内一种单链小分子RNA,可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circRNA是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mRNA结合,从而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
11.下列属于细胞凋亡特点的是
A.受基因调控 B.染色质复制 C.能发生转移 D.分化潜能大
12.关于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机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体mR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数少于circRNA
B.circRNA分子中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miRNA与P基因mRNA结合可抑制细胞凋亡
D.可通过增大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抑制细胞凋亡
13.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我国西藏东南部,具有我国最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类型。研究者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开展了红外相机监测调查工作,共记录到136个物种。分析部分物种的活动范围和季节性之后发现,植食动物(如鬣羚)和肉食动物(如云豹)的丰富度在旱季均显著高于雨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136个物种
B.两类动物在旱季和雨季的活动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C.肉食动物在旱季活动频繁有利于其捕食植食动物
D.植食动物旱季活动旺盛的原因是旱季有更多的食物
14.科研人员研究乙烯对拟南芥子叶衰老的影响。图甲为乙烯对细胞膜离子渗漏的影响,图乙为乙烯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可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进而促进子叶衰老
B.乙烯可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使光合速率下降
C.与正常植株相比,乙烯不敏感突变体使用乙烯后叶片的衰老提前
D.用乙烯抑制剂处理拟南芥植株,可延缓子叶衰老
15.2-氨基嘌呤(2-AP)是一种常见的碱基类似物,一般情况下可与胸腺嘧啶配对,也可与胞嘧啶配对。将野生型大肠杆菌培养在含有2-AP的培养基中,得到了精氨酸合成缺陷型、链霉素抗性、乳糖不能利用等多种突变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AP诱发大肠杆菌性状的改变属于表观遗传
B.突变体经2-AP处理后不能得到野生型大肠杆菌
C.2-AP可使DNA分子发生碱基对C—G与T—A之间的替换
D.培养基中多种突变体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
16.2018年1月25日,我国研究人员在世界上率先利用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经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第一批灵长类动物—食蟹猴,流程如图所示,①~⑥表示过程,该动物可作为研究癌症等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d4d能促进翻译过程,有利于融合细胞后续的胚胎发育过程
B.图示过程运用了重组DNA、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
C.①过程培养成纤维细胞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D.用电刺激可激活融合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17.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半保留复制的具体过程,以T4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实验探究:20℃条件下,用T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入T4噬菌体DNA活跃复制期时,在培养基中添加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不同时间后,阻断DNA复制,将DNA变性处理为单链后,离心分离不同长度的T4噬菌体的DNA片段,检测离心管不同位置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所示(DNA片段越短,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越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在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素,阻断DNA复制
B.为了节省实验时间,DNA不变性处理成单链直接离心也可
C.实验结果说明DNA复制时子链合成的过程,短时间内首先合成的是长片段DNA
D.如果实验中抑制DNA连接酶的活性,则大部分放射性会出现在离心管顶部
18.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实验中,发现活化的巨噬细胞的杀伤力最强,而未活化的巨噬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的杀伤力很弱。据此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的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注射过生理盐水的小鼠的巨噬细胞、细菌X
B.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注射过细菌X的小鼠的巨噬细胞、细菌X
C.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注射过生理盐水的小鼠的T细胞、细菌X
D.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注射过细菌X的小鼠的T细胞、细菌X
19.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用荧光分子标记基因A、a和B,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4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核DNA数如图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畸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一定无同源染色体,细胞内至少有4个荧光标记
B.乙细胞中一定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
C.丙细胞中一定有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存在四分体
D.丁细胞一定处于有丝分裂,细胞内有4条Y染色体
20.果蝇的正常翅(D)对短翅(d)为显性,D、d位于常染色体上。抗杀虫剂(E)对不抗杀虫剂(e)为显性,E、e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将一只正常翅抗杀虫剂雌果蝇与一只短翅不抗杀虫剂雄果蝇杂交,F1的表型及数量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F1 正常翅抗杀虫剂雌 正常翅抗杀虫剂雄 正常翅不抗杀虫剂雌 正常翅不抗杀虫剂雄
402 399 401 398
A.选择F1中的正常翅抗杀虫剂雌果蝇与父本进行杂交,可判断2对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选择F1中的正常翅抗杀虫剂雌果蝇与父本进行杂交,可判断E、e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C.若F1中正常翅抗杀虫剂雄果蝇与正常翅不抗杀虫剂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雌性全抗杀虫剂,则2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若F1中正常翅抗杀虫剂雄果蝇与正常翅不抗杀虫剂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性全不抗杀虫剂,则E、e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1分)植物光合产物的运输会对光合作用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14C标记的CO2探究柑橘光合作用强度和光合产物的运输情况,实验两周后测得的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A组表示留果处理,B组表示去果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开放程度(mmol·m-2·g-1) 叶的相对放射性强度(%) 根的相对放射性强度(%) 果实的相对放射性强度(%)
A组 4.3 41.4 27.1 15.4 38.6
B组 2.8 29.7 48.2 20.8 -
(1)叶绿体中,与CO2发生结合并固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CO2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A循环。
(2)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形式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分析实验数据可知,A组柑橘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运输到_______________中,B组柑橘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积累在_______________中。
(3)与A组相比,B组柑橘的净光合速率较低。从碳反应角度分析,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从光合产物的运输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采用14CO2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
22.(11分)贵州威宁的草海是我国在湿地生态恢复方面成功的例子之一。为扩大耕地面积,1970年人们曾排水疏干草海,湖中的鱼类、贝类、虾和水生昆虫等几乎绝灭,所剩水禽也寥寥无几,湿地生态失去平衡。1980年,政府实施了退耕还草政策,恢复蓄水水面面积20km2,呈现“湖中有草、草中有湖、人湖共居”的景象,草海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生态系统。2018年开始禁渔,据贵州师范大学专家团队2021年监测数据显示,草海中有鲤鱼、草鱼等15种鱼类,大约1.2亿条。回答下列问题:
(1)排水疏干造成草海湿地生态平衡破坏,这一现象表明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
(2)在草海湿地生态恢复的过程中,群落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湖中有草、草中有湖、人湖共居”的景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湿地中生活在不同植物区域的动物优势种有明显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专家团队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鲤鱼的种群密度,若初捕时用小网眼渔网,重捕时用大网眼渔网,则调查值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接近”)。调查数据显示,草海中的鲤鱼种群数量已接近环境容纳量,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请给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
(4)人们对鲤鱼进行捕捞,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23.(14分)芦笋是禾本科芦苇属植物的嫩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S-(2-氨乙基)-L-半胱氨酸(AEC)可抑制芦笋组织的生长,此抑制作用可被赖氨酸或甲硫氨酸部分解除。某科研小组欲得到芦笋抗AEC细胞突变体。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步:选择生长良好的芦笋愈伤组织用0.1%甲磺酸乙酯(EMS)处理24h,洗去EMS继代培养2~3周。其中EMS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继代培养2~3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转入含0.5mg/LAEC的继代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其中0.5mg/LAE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挑选存活的细胞团转入培养基继代培养3~4周,使细胞快速增殖。
第四步:将愈伤组织转移至分化培养基上使其分化成苗,3周后可出现丛状苗。在此过程中,由体细胞发育成的类似胚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步:取一定数量的单个试管苗切取长为0.5~1cm的小段于诱导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此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按照试管苗次序将愈伤组织编号,每一块愈伤组织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细胞系。
第六步:将每个编号愈伤组织分别转移到含0.5mg/LAEC的培养基上,淘汰_______________的细胞系;
第七步:将每个抗性细胞系的一半愈伤组织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上使其分化成苗,另一半用于氨基酸分析。
第八步: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各抗性细胞系的氨基酸含量,并和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选择_______________含量明显提高的抗性细胞系。对分化植株也做相应的检测以筛选出高氨基酸含量的再生植株无性系;
第九步:无性繁殖变异植株,观察农艺性状,并对其后代进行遗传学分析。其中变异植株进行无性繁殖而不是有性生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讨论:
(1)植物细胞中氨基酸的代谢是受末端产物调控的,当细胞中某种氨基酸的产量增多,末端产物会抑制相关酶的活性使这种氨基酸产量下降。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
(2)得到芦笋抗AEC突变体的过程中,选择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而不是幼苗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24.(11分)甲病(A/a)、乙病(B/b)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图-1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其中4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畸变。对家系中部分成员进行甲病的基因检测,将含有相关基因的DNA片段酶切后电泳分离,结果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甲病的_______________(选填“正常基因”或“致病基因”)存在1个酶切位点,仅根据哪一个个体的表现型和电泳片段即可判断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的X可能为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11号除外)。
(3)10号个体产生的精子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4)9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11号为患两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
25.(13分)下图是胰岛素维持血糖平衡的作用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的途径主要有2条:第一,血糖升高引起下丘脑特定区域兴奋,相关副交感神经兴奋,最终神经末梢分泌神经递质与图中_______________结合进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第二,血糖浓度升高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填结构或物质名称)使进入胰岛B细胞的葡萄糖增加,经过细胞呼吸和信号转导,促进_______________,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
(2)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与蛋白N结合后,经过信号转导,可以促进_______________,进而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增强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使血糖浓度降低。
(3)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组织细胞膜上蛋白N对胰岛素不敏感。某磺脲类降糖药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此药物是不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最佳用药 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Ⅱ型糖尿病治疗因子—FGF1,它调节血糖时必须依赖胰岛素。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验证上述观点。
实验材料:模型小鼠、胰岛素抑制剂、生理盐水、FGF1、注射器、血糖测定仪等。
①有小组设计了实验的分组表格,请将表格补充完整。(用“+”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实验分组表格
组别 甲 乙 丙
处理方法 生理盐水
FGF1
胰岛素抑制剂
②若实验后测得的血糖浓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则上述观点成立。
③请推测FGF1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_______________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B C C C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C C D D A C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共11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五碳糖(“五碳化合物”、“RuBP”、“C5”、“核酮糖二磷酸”、“二磷酸核酮糖”都给分)卡尔文
(2)蔗糖 果实 叶片
(3)B组柑橘的气孔开放程度较低,CO2供应不足,碳反应速率较低(2分) B组柑橘无果,光合产物运输受阻,导致光合产物更多地留在叶中,抑制了光合作用(2分)
(4)CO2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原料(1分);14C具有放射性,可被检测(1分,“可追踪碳的去向”也给分)
22.(共11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2)次生演替 水平 不同动物所需的食物和栖息环境不同(2分,答出“不同动物的生态位不同”给2分,“食物”或“栖息环境”给1分)
(3)接近(2分) 捕捞到湖中的鲤鱼剩下K/2(2分,答出“捕捞”给1分)
(4)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2分)
23.(共14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第一步:作为诱变剂(诱发突变) 让愈伤组织生长(写出“让细胞快速增殖”给分)
第二步:筛选得到抗AEC的细胞(写出“筛选”给分)
第四步:胚状体
第五步:脱分化
第六步:无抗性和抗性差
第八步:原始愈伤组织 赖氨酸或甲硫氨酸(写出1个也给分)
第九步: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而有性生殖后代可能会出现性状分离(2分,答全给2分,答出1点给1分)
(1)负反馈调节(2分,答“反馈调节”或“正反馈调节”不给分)
(2)空间利用率更高;周期更短;得到的变异体数目更多;得到的变异体都是抗性细胞而不是嵌合体(2分,答出1点给1分)
24.(共11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致病基因 10 2、9(2分,只写1个且写对给1分,有写错的不给分)
(3)AXB:aXB:AY:aY=1:1:1:1(2分,基因型写错或比例写错均不给分)
(4)AAXbY或AaXbY(2分,全写对才给分) 1/32(2分)
25.(共13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蛋白M 神经调节 GLUT2 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
(2)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3)不是,该种糖尿病致病原因是组织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不敏感,膜上缺乏葡萄糖转运蛋白,而磺脲类降糖药物仅能促进胰岛素释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葡萄糖吸收障碍(2分,答出“不是”得1分;答出“致病原因是组织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不敏感,膜上缺乏葡萄糖转运蛋白”得1分)
(4)①(3分,每组处理正确各得1分)
实验分组表格
组别 甲 乙 丙
处理方法 生理盐水 + - -
FGF1 - + +
胰岛素抑制剂 - - +
②丙>甲>乙(或加FGF1和胰岛素抑制剂组>加生理盐水组>加FGF1组,只需加的物质与组别对应即可)
③FGF1可通过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从而提高胰岛素的功效,改善胰岛素抵抗(2分,合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