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7 23:4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主要考试范围:选必1 第一章——第三章;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新华社海南文昌电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1-2题。
1. 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B. 北京日出时间早于6点
C. 广州日出东南 D. 上海昼长夜短
2. 嫦娥五号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期间( )
A. 地球公转速度加慢 B.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C. 南宁昼长增大 D. 太阳直射点北移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3-4题。
3.关于图中A、B、C三地天气特征的描述,最有可能的是(   )
A.A地狂风暴雨 B.A地连续性降水
C.B地秋高气爽 D.C地尘土飞扬
4.与乙地相比,甲地(   )
A.风速大,吹偏北风 B.风速大,吹偏南风
C.风速小,吹偏北风 D.风速小,吹偏南风
下面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完成下面5-7题。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受三力作用成东北风 B. 甲由于受冷收缩下沉
C. 乙来自低纬度,性质干冷 D. 丙由乙受热抬升形成
6. 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 北京日出时间晚于6点
B. 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 我国长江进入枯水季节
D. 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7. 下列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 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C. 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
D. 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7月多雨
一位去西藏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车儿沿着川藏公路前行,只见一个个典型的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布在公路两旁,一条浅浅的小河与公路相依相偎地蜿蜒流淌。”下图示意川藏公路中的一段。据此完成下面8-9题。
川藏公路多沿河修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取水方便 B.气温高
C.地势起伏小 D.聚落多
9. 川藏公路多建在河谷的北岸,是因为北岸( )
A.光照条件好,行车安全
B.植被茂密,泥石流较少
C.沉积为主,路基更稳定
D.气温低,积雪比南岸少
2020年1月6日,北京市民在街头拍摄雪后美景。1月5日晚,北京2020年第一场雪如期“到货”,全市普降中到大雪。完成下面10-11题。
10.此次降雪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受下面图中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
A.甲 B.乙 C.丙 D.丁
11. 关于上题所示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B. 过境时常形成连续性降水
C.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D. 空气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读亚欧大陆东岸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12-13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地貌主要是风力堆积地貌 B.①地区的河流以侧向侵蚀为主
C.花岗岩是变质作用后形成的 D.褶皱形成时间早于断层
13. 图示海域中岛弧F的形成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相离运动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地质剖面所示的构造地貌是(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下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E、45°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15-16题。
1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的是(   )
下列与甲地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
A. B.C.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8分)
17. 读图Ⅰ和图Ⅱ,回答下列问题。(20分)
A气压带的名称为 ,B风带的名称为 。据图中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判断,此时正是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出现的气压中心是 (每空1分)
该季节⑥处盛行 风(风向)(1分)该风形成原因是
。(2分)
(3) 该季节②处气候特征是 。(2分)
该季节其气候特征成因是 。(2分)
其气候区形成的典型植被为 。(2分)
由图Ⅰ中B常年控制①地气候类型是 ,
其气候特点是 ;(每空2分)
图Ⅱ中甲、乙、丙三种气候类型在图Ⅰ中相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_、 、 。(填序号)(每空1分)
18.读某月某日14时我国及周边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比较乙地和丙地的风向和风力。(4分)
判断上海此时的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4分)
判断图中虚线处能否形成锋面?请说出判断依据。(6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下面左图为黄河冲积扇局部分布图,商丘古城即坐落于此。右图为左图中洛阳北至商丘一线冲积扇剖面图
简述黄河冲积扇的形成过程。(6分)
描述从洛阳北至商丘一线黄河冲积扇沉积物颗粒大小和沉积厚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6分)
(3)该区域古城多分布在冲积平原上,分析河流冲积平原为古城的建立提供的有利条件。(6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D A A D C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A D B B B D
1. C 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时为11月24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时间晚于6点,北京、上海、广州位于北半球,故上海昼短夜长,北京日出时间晚于6点,故ABD错误;此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C对;故选C。
2. B 嫦娥五号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期间,为11月24日-12月17日之间,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逐渐变快(1月初最快,7月初最慢),A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远小近大),B正确;南宁位于北半球,昼长逐渐减小,C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D错误。故选B。
3. D 读图分析,A地位于高压脊,天气晴朗,AB错误;B地位于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C错误;C地位于低压槽,易产生锋面天气,低压槽位于锋面的左边,主要为冷锋天气,易产生沙尘天气,D正确;;故答案选C项。
4. A 甲地等压线比乙地等压线密集,风力比乙地大,甲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西北风或偏北风,故答案选A项。
5.A 由图2可知,丁盛行风处于近地面,其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北指向南)斜交,表明丁盛行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形成东北风,A正确;甲处位于30°附近,气流下沉,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受动力因素而下沉,不是受冷收缩下沉,B错误;图中显示,乙来自较低纬度,为盛行西风,性质温暖湿润,C错误;丙处于60°纬线附近,应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气流辐合抬升形成,D错误。故选A。
6.D 读图判断,乙风带为西南风,是北半球盛行西风带,故甲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气压带北移,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巴西高原是干季,草木枯黄,D对;此时气压带北移,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北京日出时间应早于6点,A错。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B错;我国长江进入丰水季节,C错;故选D。
7.C 由上题可知,图示甲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乙是西风带,丙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丁是东北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主要是受丁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A错误;受乙风带即西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C对;丙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气候温湿,B错;丁为东北信风带,南亚地区高温多雨主要是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导致的,D 错误。故选C。
8.D 山区公路多沿河而建,部分原因是沿河地带地势起伏小(容易修建),最主要的原因是山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带,沿河修路方便居民出行,故选D项。
9.A 川藏公路穿越高山峡谷,谷底较深,光照条件较差,河谷北岸属于阳坡,光照条件相对较好,故选A项。
10.A 根据材料信息,1月5日晚,北京2020年第一场雪如期“到货”,冷锋过境时常发生阴天、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可知北京市1月份的降雪是由冷锋活动引起的,从图中可看出,甲图为冷锋,乙为暖锋,C图为低压中心,D图为高压中心,四图中只有A图符合题意。故选A。
11.A 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冷锋,冷锋过境后,冷气团代替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降低,气压升高,A正确。冷锋过境时常发生阴天、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降水持续时间较短,B错误;冷锋影响时,风力不会达到12级以上,C错误;空气由中心向四周辐散的是反气旋,D错误。故选A。
12.D ②地貌位于河流的出山口附近是冲积扇,属于流水堆积地貌,A错误。①地区位于河流的中上游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流速较快,河流以下蚀为主,B错误。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侵入过程中冷却凝固形成,C错误。图中岩层弯曲,发生了褶皱,断层使得弯曲的岩层发生了错位,表明褶皱的形成时间早于断层,故选D。
13.B 根据材料可知,该区域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地区,所以岛弧F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受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B正确。该岛弧F与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关系不大。故选B。
14.B 由图可知,图中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地势两侧高、中间低,是谷地。故图示构造地貌是背斜谷,B项正确。
15.B  由甲、乙的地理坐标和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可知,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甲乙两地均为冷暖气团交界面,说明此处为锋面,甲处锋面坡度大为冷锋,右侧乙处锋面坡度小为暖锋,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上呈逆时针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只有B图符合,故选B。
16.D 读图可知,图示中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甲锋面过境期间,是冷锋过境,温度变化过程是原来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过境时气温下降,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选项D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8分)
17.(20分)
(1) 赤道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夏 亚洲低亚(印度低压) (每空1分)
(2) 西南(西南季)(1分) 夏季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成为西南风。(2分)
(3) 炎热干燥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每空2分)
(4)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每空2分)
(5) ② ④ ⑤(每空1分)
18.
(1)乙地吹偏西风,风力小;丙地吹偏东风,风力大。(4分)
(2)特征:天气晴朗,无风或者微风。理由:上海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4分)
(3)不能形成锋面。依据:虚线处为高压脊,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可以知道该处气流向两侧辐散,冷暖气流无法在虚线处交汇,因而无法形成锋面。(6分)
19.
(1)在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水中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2)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沉积厚度逐渐变薄。原因: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搬运能力逐渐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越靠近冲积扇外缘,沉积物质越少。
(3)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可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或农业发达),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