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阶段检测
生物学参考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类囊体薄膜!分" 自由水!分"
!,"
"
!" 植株的叶片卷曲度大#光照面积小#蒸腾作用弱!分" 吸收 ! 分" 的固
$012 $ '3 $ '3
" "
$ $
定!分"
$
!"给予两种植株干旱处理#一段时间后提取并分离两种植株相同部位叶片的光合色素#比
&
较两组滤纸上蓝绿色和黄绿色色素带的宽度!分"
$
!"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分" 生态系统中的组分增多#营
!-" $
"
养结构更复杂!分"
$
!"协调$整体!分"
$ $
!" 生物防治!分"
&
!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分"
"
!"间接价值和直接!分"
( $
!"免疫防御!分"
!."
!"辅助性 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 细胞结合!分"
$ 4 # $
!" 大剂量!分"
& $
!
抑制!分" 大剂量应用外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使
$
" "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减少!分"
$
!"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分"
( $
!"种脱氧核苷酸!分"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连接酶!分"
$/" ( )5% $
"
!"能!分" 据图甲可知#启动子在 基因的上游# 基因整合在 基因的下
$ !"#"$ !%& !"#"$
"
游!或启动子在 编码区左侧# 基因整合到 基因的右侧"# 基因的启动
!"#"$ !%& !"#"$ !"#"$
子启动转录后#可以使 基因转录!分"
!%& $
!"引物 和引物 !分" !分"
& ! $$ $$
"
!" $ !分" 基因 会抑制基因 的表达#从而表现出基因 的性状!分"
$!" %%66%766$ 8 % 7 $
"
!"黑色 黄色 !分"
$ 9 :!9&$
!"不能!分" 当 中的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为 或 时#其自交后代中种子
& ; %788 7786
"
$
颜色也总表现为黄色!合理即可#分"
$
!"% !分"
(&($
! 高三生物学"参考答案 第 页#共 页$ %
! !
! " " !
{#{QQABSQQUogggAgAAABgCQQ0oCgKQkACCCKoOhFAIoAAAwQFABAA=}#}
书靖远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
生物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可产生色氨酸,当色氨酸进入大脑时会转化为血清素(氨基酸的衍生 物),使机体产生饱腹感,从而使人感到困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色氨酸的元素有C、H、O、N等
B. 人体细胞可以利用其他氨基酸的转化来合成色氨酸
C.色氨酸与其他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 基的不同
D.人在饭后易产生困倦可能与血清素含量上升有关
2.人体癌细胞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仍主要通过无氧呼吸产生 AT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多数转移到ATP 中
B.癌细胞中葡萄糖氧化分解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C.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消耗的葡萄糖可能会更多
D. 癌细胞中消耗 O 和产生 CO 的场所均为线粒体
3.反向协同转运是指两种离子或分子在膜蛋白的介导下进行相反方向的转运方式,其中一种物质顺浓度梯度运输,另一种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甲、乙、丙三种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如图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乙和丙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反向协同转运
B. 转运蛋白L 每次转运甲时都会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
C. 细胞吸收甲和乙时所消耗的ATP 均主要来自线粒
D. 甲、乙、丙的运输速率均受到转运蛋白数量的限制
4.镉(Cd) 是一种对动物和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重金属。G 、S(DNA复制期)、G 是分裂间期的不同时期,有研究表明,Cd 能抑制 DNA的复制。下列推测最可能成立的是
A.S 期细胞核中的 DNA和染色体数量均会加倍
B.Cd 处理能使S 期细胞大量增加
C.Cd 处理会使细胞周期的时间缩短
D.Cd 处理会抑制 DNA复制有关的酶的活性
5.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知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
B.萨顿以蝗虫细胞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
D.摩尔根探究果蝇的红眼/白眼的遗传机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6.果蝇的第4号染色体少一条称为单体,该种果蝇可以存活且繁殖,其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单体果蝇发生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
B.单体果蝇染色体的异常情况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C. 单体果蝇产生的染色体正常的配子所占比例为1/2
D. 单体雌、雄果蝇交配,F 染色体异常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
7.人类有一种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a是由基因A 编码序列缺失部分碱基产生的。图1表示与该遗传病有关的某家系成员的关系,未标明患病个体。通过对该家系成员部分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得到的条带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A 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B. 控制该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a 位于常染色体上
C.若5号和6号再生了一个患病孩子,则该患病孩子一定为男孩
D. 若7号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8
8.河鲀毒素是自然界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通过阻碍Na+通道的开放而麻痹神经。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河鲀毒素作为一种神经毒素,可开发作为麻醉剂、镇痛剂
B. 阻碍Na+通道开放,阻断了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递,进而使神经麻痹
C. 阻碍Na+通道开放,Na+无法外流,将导致动作电位无法形成
D.将神经组织浸润在高浓度Na+溶液中,刺激神经元引起的动作电位峰值可能较高
9.新研发的药物S 能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降低发烧患者的体温,为验证其退烧原理和效果,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第一、二组为对照组,第三组为实验组
B.①为注射等量清水,②为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药物 S
C. 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有利于发烧小鼠退烧
D. 此实验结果能验证药物S 的退烧原理和效果
10.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健康人体内,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物质就形成了尿液。与尿液形成和排出相关的部分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的刺激可能是饮水不足导致的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 物质⑤可能是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
C. 若某患者没有产生尿意,但出现尿失禁,则该患者的①可能受损
D. 当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受到抑制时,膀胱会缩小
11.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基本特征之一,图1表示某种群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变化模型,图2表示该种群当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A)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中的 K 值最可能为K
B. 图1说明种群的稳定是一种相对的稳定
C. 图2中,第4~6年内,种群数量在增大
D. 图2中,第10~14年内,种群密度在不断增大
1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火灾过后的草原生长出其他植物属于初生演替
B. 在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最早长出来的是地衣
C. 生物的迁入和迁出、人类活动等会影响群落的演替
D.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可能都不能演替到森林阶段
13.栖居在我国西双版纳的一群亚洲象有过一段北迁的历程,亚洲象沿途穿越了森林及农田等一系列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亚洲象踩踏农田、采食玉米,会破坏农田群落的水平结构
B.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C.亚洲象取食草本植物对其自身有利,对草本植物种群发展不利
D. 亚洲象从草本植物中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粪便流向分解者
14.地膜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化学式是(C H )n。 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难以被降解,为筛选出高效降解地膜的细菌,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覆盖地膜的土壤在富集培养前需要进行湿热灭菌处理
B.X 培养基以聚乙烯为唯一碳源,属于选择培养基
C. 降解地膜最高效的是细菌①,可挑选①中的菌种接种到 Y培养基上
D.Y 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其 pH一般调至中性或弱酸性
15.紫杉醇能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良好抗癌作用。紫杉醇是红豆杉细胞的次级代谢产物,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取紫杉醇,相关生产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②中需要对红豆杉根组织块进行灭菌
B.幼苗和红豆杉植株的基因组成不相同
C.从 X 细胞中提取紫杉醇,不需要经过再分化过程
D.过程②和过程③用的是同一种培养基
16.为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 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丢失的问题,研究者用EBV (一种病毒颗粒)感染已免疫的 B 淋巴细胞,获得“染色体核型稳定”的 EBV 转化细胞。 EBV 转化细胞能在 HAT 培养基中存活,但对 Oua 敏感。骨髓瘤细胞在 HAT 培养基中不 能存活,但对 Oua 不敏感。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丢失可能会导致合成的抗体减少
B.HAT 培养基筛选能去除骨髓瘤细胞和自身融合的骨髓瘤细胞
C.Oua 筛选能去除 EBV 转化细胞和自身融合的 EBV 转化细胞
D.图示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即可在小鼠腹腔内生产单克隆抗体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0分)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变化以适应干旱环境。某小组用拟南芥抗旱突变株(uxs) 和野生型(WT) 植株作为材料。研究了干旱 处理时离体叶片的失水率以及卷曲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拟南芥的叶绿体中,水分被光解的场所是 。分析图1,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增加,WT 植株和uxs 植株的失水率都增大,丧失的水主要是 .
(2)干旱处理后,uxs 植株的失水率小于WT 植株的,结合图2分析,原因是 。失水减少维持了叶片气孔的开放程度,有利于 ,直接影响了暗反应中 过程。
(3)可通过实验研究在干旱环境中生长的WT 植株和uxs 植株的叶绿素含量的差异,简要写 出实验思路: .
18.(10分)天漠沙漠是位于北京周边的沙漠,治理前,该沙漠每年所占面积一直在扩大。经过人们多年的治理,这片沙漠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曾经大面积的沙漠已经化为了 200余万株树木组成的长8公里,面积达2万余亩的防风固沙林带。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 。与治理前相比,治理后的天漠 沙漠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这是因为 .
(2)治理过程中,种植适应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芦苇和其他植物,因地制宜的同时也要考虑生 态产业问题,要用产业化带动防沙治沙,带动当地百姓发家致富。该治理过程中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有 .
(3)害虫A 会造成防风固沙林带中的树木受损。林业人员引人了一种小蜂 B,小蜂 B能够将卵产入害虫A 的体内,孵出的小蜂B 幼虫吃空虫体后羽化飞出,再攻击害虫A 的其他个体。
①林业人员控制害虫A 的技术方法属于 。
②体内有小蜂B 幼虫的害虫A 中,有些个体常疯狂地摇摆身体,因而容易被小鸟发现而被捕食,这主要体现了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4)治理后的天漠沙漠拥有2万余亩的防风固沙林带,还留了200余亩作为景观,由于其自然风光的独特魅力,《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多部影视片先后在这里拍摄。这主要体现了
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19.(11分)过敏性鼻炎是特定个体再次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抗体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导致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的炎性疾病。该病的发生 机理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过敏反应出现的原因很可能是免疫系统的 功能异常.
(2)B细胞活化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和两个信号的刺激,除了图中的过敏原刺激,还有
.
(3)小剂量的外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抑制细胞免疫,而大剂量的外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主要抑制体液免疫。
①根据上述信息分析,选用 (填“小剂量”或“大剂量”)的外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比较适宜。
②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其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大剂量应用外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会 (填“促进”或“抑制”)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原因是 .
(4)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是 .
20.(10分)为获得GataSGFP 融合基因纯合小鼠,某科研小组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 白(GFPP)基因整合到野生型小鼠Gata3 基因一端,如图甲所示。实验得到能正常表达两种 蛋白质的杂合雌雄小鼠各1只,交配后获得了4只新生小鼠。为了鉴定4只新生小鼠的基因型,科研人员设计了引物1、引物2和引物3用于PCR 扩增,PCR 产物电泳结果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GFP 基因序列已知的情况下,可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取GFP 基因,所需要的原料是 ,将GFP 基因整合到野生型小鼠Gata3 基因一端时,需要的酶主要有
.
(2)转录时,GFP 基因 (填“能”或“不能”)被Gata3 基因的启动子驱动,据图甲分析,原因是 .
(3)根据图乙分析,扩增时选择的引物组合是 。图乙4只新生小鼠中属于
Gata3-GFP 融合基因纯合小鼠的是 号个体。
21.(11分)某种植物种子颜色的黑色(A) 对黄色(a) 为显性,但种子颜色会受到基因R 的影响。 让纯合的黑色种子植株和黄色种子植株杂交,F1种子颜色全表现为黄色,F1自交得到的F
中种子颜色的表型及比例为黑色:黄色=3:13。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信息分析,该种植物群体中的黑色种子个体的基因型是 .F1全表
现为黄色种子的原因是 。
(2)若让 F1植株测交,则子代种子颜色的表型及比例是 。
(3)研究发现,F 中的部分黄色种子植株自交,后代总是表现为黄色种子,是否能够说明该
(4)研究人员对某株 F 个体的基因 R 进行修饰,导致基因R 的启动子部分序列甲基化, RNA 聚合酶不能够与该基因的启动子结合。然后,让修饰后的该个体自交,推测其子代中黑色种子植株的比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