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12 词四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苏轼(1037--1101),字 ,号 ,眉山(今
属四川)人。他是 中期的文坛领袖,“ ”
之一,散文、诗、词、书、画等成就都很高。他的许多词作豪
迈奔放,慷慨激昂,经南宋 等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
了“苏辛” 词派。词集有《 》。
【名家名作】
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
唐宋八大家
辛弃疾
豪放
东坡乐府
一、朗诵,整体感知
⊙反复诵读,感受词的音韵美,并注意体会词中蕴含的情感。
右qíng( )苍 jǐn( )帽diāo( )裘
bìn( )微霜 何fáng( )
【字音字形】
擎
锦
貂
鬓
妨
【合作交流】借助注释,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①〔老夫〕作者自称。 ②〔聊〕 。
③〔左牵黄,右擎苍〕 。
黄,指黄犬。擎, 。苍,指苍鹰。
④〔千骑〕 。骑,一人一马的合称。
⑤〔为报倾城随太守〕 。
⑥〔亲射虎,看孙郎〕即“看孙郎亲射虎”。孙郎,指孙权。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
这里是 。
⑦〔胸胆尚开张〕 。尚, 。
开张, 。
⑧〔鬓微霜〕 。
【注释】
姑且,暂且
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
举着
形容骑马的随从很多
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
作者自喻
胸襟开阔,胆气豪壮
还
开阔雄伟
鬓角稍白
⑩〔会〕 。 〔雕弓〕 。
〔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
《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词中喻指 。
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史记·张
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
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获罪削职。冯唐为之向文帝辩
白此事,文帝即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郡守。这里作
者 。
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
以魏尚自许
终将
饰以彩绘的弓
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轻狂,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
戴上华美的帽子,穿上貂皮做的衣服,率领众多骑马的随从,纵
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小山冈。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他们)随
我出猎,我要亲手射杀猛虎,试比英武潇洒的孙权。
【参考译文】
酒喝得很痛快,不由得胸襟开阔,胆气豪壮。虽然鬓角稍白,
但这又有何妨!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我
终将把饰以彩绘的弓拉得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远望,射向侵扰
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巩固练习:借助译文读背诗词。
二、品悟鉴赏
苏轼在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
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1074)
转任密州知州。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密州蝗旱相连,
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又不断袭扰边境。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
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
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驰骋沙场,为国效力。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次年(1075)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
时所作。
【背景资料】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①选自《 》卷一。江城子, 。
词牌名
东坡乐府笺
内容:
记叙此次 的壮阔场面,表现出词人有 的豪情狂态。
内容:
以抒情为主。以“ ”的“ ”衬托“ ”,
表现了词人 的英雄本色。
出猎
少年人
壮志未已
鬓微霜
何妨
少年狂
②鉴赏(角度): 。
内容、炼字、用典、修辞、情感等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鉴赏】
炼字:
“ ”字贯穿全篇,统领全词,奠定了全词 的感情
基调。“卷平冈”极言 ,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狂
纵情豪迈
行走之快
用典:
①借用“ ”的典故,词人以孙权 ,突出地
表现了他的“ ”。
孙权射虎
自喻
少年狂气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化用“ ”的
典故,词人以魏尚 ,含蓄地表现了:
。
冯唐出使云中
自喻
词人企望重新受到朝廷重用,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运用 的修辞手法,将“ ”比作“ ”,
“天狼”是 ,传说其“主侵掠”,这里喻指
,“射天狼”表达了词人要一展抱负、
、 的雄心壮志和 的爱国精神。
修辞、情感: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比喻
拉开的弓
满月
星名
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杀敌报国
建功立业
关怀国家命运
拓展: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词人想要 、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并
委婉地表达了 。
报效国家
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对一次 的壮观 的
描写,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 的雄心壮志,并
委婉地表达出作者期盼 的愿望。
【课文主旨】
出猎
场面
杀敌报国
得到朝廷重用
三、拓展练习
(一)默写填空。
1.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苏轼用 ,
, ”的诗句表达了自己有志于亲上前线保卫
边疆、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2.在“ , ”中感受苏轼以魏尚自比,
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重任的激情。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1.选出下列对本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情况,作者牵犬架鹰,聊发狂气。“卷
平冈”极言行走之快。
B.词的下片写作者不在意衰老,希望朝廷能派冯唐来启用自己,
以实现报国理想。
C.词的结尾用“射天狼”来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表现了
作者为国立功之志。
D.本词语言粗犷豪放,与其题材、情感和艺术形象风格一致,是
苏轼词作的代表。
(二)针对训练
B
2.词人将一个“狂”字贯穿全词,对“狂”字内涵理解
有误的一项是( )
A.词人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志得意满,此一狂也。
B.太守出猎而须“报”知百姓跟随去看,此二狂也。
C.出猎必须射虎,自比孙郎,英姿勃发,此三狂也。
D.词人将自己写成弯弓劲射的英雄形象,此四狂也。
A
四、课后达标
1.读背并默写《江城子·密州出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