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学习目标
1、了解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事实,理解土地改革运动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之间的关系。
2、知道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3、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统治覆灭的基本史实。
4、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约70%-80%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20%-30%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材料二: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0-30%
90%
占有土地比例
农村人口比例
10%
70-80%
地主
农民
1.背景
①土地占有不均衡,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②赢得解放战争的需要
政策
时间
改革 措施
总路线
结果
意义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概况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一:1937年,这里的贫雇农评价土地财产只有0.93亩,到了1947年,他们的人均土地上升到了2.9亩,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地主、雇农和长工都不存在了,村民们满怀热情地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在了支援前线上。
——柯鲁克夫妇《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
材料二
解放区民谣
最后一把米,用来作军粮,
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
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
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
意义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1.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打倒地主
拉拢地主
消灭地主
中共土地政策的变化
思考:为什么不同时期,土地政策是不一样的?
革命形势、国情的变化(主要矛盾的变化)
(1927——1937年)
(1937——1945年)
(1946——1949年)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挺进大别山
材料1:
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共歼敌112万人,其中正规军97个半旅78万人,平均每月歼敌八个旅。国民党总兵力从430万下降至373万人,机动兵力只剩下40个旅左右。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战略进攻时机成熟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挺进大别山
武汉
南京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
时间
人物
部队
影响 标志
1947年夏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伯承、邓小平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人民解放军经过连续作战,歼灭国民党军队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战略进攻→战略决战
战略决战时机成熟
127万
430万
1946年6月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48年秋
280万
365万
190万
373万
1947年6月
人数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时 间
地 点
部 队
将 领
意 义
1948年9月-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野战军
解放了东北全境
东北
三大战役——淮海战役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三大战役示意图
徐州
时 间
地 点
部 队
将 领
意 义
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
地区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
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的来的”
——陈毅
三大战役——平津战役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时 间
地 点
部 队
将 领
意 义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
基本解放了整个华北
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傅作义
三大战役的意义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1948.9—11 1948.11—1949.1 1948.11—1949.1
林彪、罗荣桓 刘伯承、邓小平、粟裕 聂荣臻、林彪、罗荣桓
东北野战军 中原、华东野战军 东北、华北人民解放军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948.9-1949.1)
影响: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时间:
意义:
1949年4月23日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渡江战役、南京解放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结合材料,分析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材料一 1948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解放东北是战略反攻的第一步。在毛泽东正确的军事思想指导下,战前就制定了“关门打狗”的战役方针。东北野战军灵活地执行战役方针,坚持英勇作战,这是战役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战役中,东北地区动员支前民工183万人,担架13.7万副,筹集和运送粮食1.1亿斤。
——邓新功《三大战役的胜利》
材料二 解放战争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财富骤然增至200亿美元之多,达到发展顶峰,垄断金融、工矿业等;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从人民那里掠夺了无数的财富。
——王桧林《中国近代史》
①中共的正确领导;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③解放区土地改革完成,人民群众 积极参军参战;④国民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课堂小结
影响
英国
胜利
决战
反攻
防御
1946.10
粉碎全面进攻
1947
粉碎、打退重点进攻
1947.6
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8.9
辽沈战役
1948.11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1949.3
七届二中全会
渡江战役
1949.4
解放东北
解放华北
解放南京
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
英国
结果
1. “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程;雄师南下,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材料描写的事件(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
当堂检测
英国
结果
2.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
A.转战陕北、战略防御 B.御敌于外、自卫反击
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千里跃进、战略反攻
D
当堂检测
英国
结果
3.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敌人的最基本条件。”当时,为“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而采取的政策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实行耕者有其田
C.减租减息
D.中立富农
B
当堂检测
英国
结果
4.某文献记载:1948年10月15日,人民解放军攻占锦州,歼灭了国民党范汉杰兵团,切断了敌人从陆上撤回关内的道路。这一记载中这场战役的影响是( )
A.解放了东北全境
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A
当堂检测
英国
结果
5.中国历史上年号纪年法和纪元方式的变化往往与统治者的变化、政权的交替有关,某学生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查到一份日历(如下图)。发生在这一天的大事是( )
A.辽沈战役打响
B.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C.北平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当堂检测
课堂检:
英国
结果
6.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其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是( )
A.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B.辽沈战役的胜利
C.淮海战役的胜利
D.平津战役的胜利
D
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