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
粤人版 七上知识点复习
知 识 框 架
考点1沧海桑田1.海陆变迁的原因(1)自然原因: 和 。(主要原因) (2)人为原因: (次要原因),如填海造陆等。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运动人类活动2.请猜想下列地理事物的过去是怎样的,并写出变化过程和原因。(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里过去是海洋。过程:由海洋变陆地,原因: 。 (2)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过去是陆地。过程:由陆地变海洋,原因: 。 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3)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该国有很长的围海大坝。过程:由海洋变陆地,原因: 。 填海造陆等人类活动考点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www.islide.cc1.大陆漂移说提出者: 国的科学家 。 2.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 ,它的周围是一片。后来,原始大陆才开始分裂成几块 ,缓慢地 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 、 的分布状况。德魏格纳大陆汪洋大陆漂移七大洲四大洋3.大陆漂移说的科学依据:① 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 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②这两块大陆的古老地层有相似性;③这两块大陆的生物分布有相似性。 南美非考点3板块的运动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_拼合而成。 (2)全球大致划分为 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 着。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六运动www.islide.cc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考点3板块的运动A 板块; B 板块; C 板块; D 板块; E 板块; F 板块。 美洲南极洲印度洋非洲亚欧太平洋考点3板块的运动3.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和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探究突破www.islide.cc1.读图,用板块运动的观点,分析地理现象探究突破www.islide.cc板块运动方式地理现象张裂拉伸板块相互张裂(运动方向相离)的板块边界,常形成 _红海在不断扩张是由于 板块和 板块发生 运动 碰撞挤压板块相互碰撞(运动方向相对)的板块边界,常形成 _喜马拉雅山脉是 板块和 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阿尔卑斯山脉是 板块和 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地中海不断缩小是因为 板块和 板块不断碰撞挤压 裂谷或海洋印度洋非洲张裂山脉亚欧印度洋亚欧非洲亚欧非洲探究突破1.大西洋面积在扩大:地处板块的 地带,面积将不断 。 2.太平洋面积在缩小:地处板块的碰撞 地带,面积将不断 。 3.日本和我国台湾地震频繁:位于火山地震带上,地处 板块与 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张裂扩大挤压缩小环太平洋太平洋亚欧探究突破4.马来群岛:位于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上,地处 _ 板块、 板块和 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亚欧太平洋印度洋1. 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大西洋板块D.北冰洋板块2. 赤道穿过的板块总共有( )A.3个B.4个C.5个D.6个考点训练AD(2023七上·北海期末)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考点训练3.(2023七上·船营期末)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板块的交界处比较稳定B.红海面积不断增大是因为亚欧板块与非洲块做张裂运动C.喜马拉雅山脉会不断增高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块做碰撞挤压运动D.亚欧大陆全部位于亚欧板块C考点训练www.islide.ccDD4.(2023七上·大安期末)下列实例不属于“沧海桑田”现象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了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B.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遗迹C.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D.人们发现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5.(2023七上·昭阳期末)现代测量表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对这个预言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融化是地震活动造成的B.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使红海拓展C.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D.原因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继续张裂作用考点训练CB(2023七上·澄城期末)读“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甲)和“六大板块分布”(图乙),完成下列小题。6.根据两幅地图,可推断出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 )A.沿海地带B.高山地区C.板块交界处D.板块的内部7.图乙中甲地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彼此分离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考点训练A(2023七上·怀柔期末)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桐叶片化石。现存的棕桐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和棕桐叶片化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据材料推测,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可能是( )①温暖湿润②寒冷干燥③海拔较低④雪山连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点训练C(2023七上·怀柔期末)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桐叶片化石。现存的棕桐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和棕桐叶片化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由图推断,导致如今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得又高又寒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B.海平面上升C.地壳运动D.火山喷发考点训练C(2023七上·怀柔期末)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桐叶片化石。现存的棕桐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和棕桐叶片化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处于(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D.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考点训练C11.(2022七上·德州期中)下图中,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产生的结果有( )A.日本地震频发B.地中海面积缩小C.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D.东非大裂谷形成考点训练www.islide.ccDC12.(2022七上·绥江期中)下列现象不属于海陆变迁的是( )A.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道遗迹B.荷兰因地势低,进行了围海造田C.黄河三角洲每年向渤海推进,不断“生长”D.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融化13.(2023七上·安顺期末)造成海陆变迁最主要的原因是()A.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C.地壳变动和海平面上升D.滑坡、泥石流考点训练CD(2022七上·单县期中)2022年1月15日12时27分(北京时间),岛国汤加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并引发多种灾害,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下图中圆圈示意汤加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汤加火山喷发,主要是由于( )A.人类活动B.海平面上升C.地壳运动D.地球自转15. 汤加火山位于( )A.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C.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16.汤加火山喷发后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 )①加剧空气污染②诱发海啸灾害③导致暴雨天气④增加肥沃土壤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D考点训练www.islide.ccBA(2022七上·兴文期中)地球自形成以来,“沧海桑田”,地理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依据的是( )①非洲和南美洲有相似的古老地层②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③非洲和南美洲都有不能漂移过海的海牛和鸵鸟④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其原因是( )A.板块在这里发生碰撞B.这里火山地震活动剧烈C.板块在这里发生张裂D.周边国家不断填海造陆考点训练19.(2022七上·永春期中)冰岛是一个“冰火两重天”的国家,既有寒冷的冰原风貌,又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读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和世界局部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板块。太平洋(2)冰岛由于位于A 板块与B 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温泉,地热资源丰富;由于位于 (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形成典型的冰原风貌。考点训练19.(2022七上·永春期中)冰岛是一个“冰火两重天”的国家,既有寒冷的冰原风貌,又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读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和世界局部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亚欧美洲高考点训练www.islide.cc该模拟实验可以解释由于 板块与 板块持续的 (碰撞挤压/张裂拉伸)运动, (红海/地中海)将持续 (扩大/缩小)。(4)喜马拉雅山脉曾经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由于板块与板块的 (碰撞挤压/张裂拉伸)运动,形成世界最高大的山脉。(3)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模拟地球板块的实验,实验中蜡烛加热区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两侧运动。非洲印度洋张裂拉伸红海扩大碰撞挤压
谢谢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