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
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用一个平面截正方体,截面图形可能是()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梯形
C.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五边形
D.正七边形
2.若双曲线C以两条坐标轴为对称轴,y=
x是其一条渐近线,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3
A月
B号
c.写
D或
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0-z中,点A(1,3,0),B(0,3,-1),则()
A.直线AB∥坐标平面xOy
B.直线AB⊥坐标平面xOy
C.直线AB∥坐标平面xOz
D.直线AB⊥坐标平面xOz
4.已知m=(2,4,6)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n=((L,4,b)是平面B的一个法向量,且平面x/1平
面B,则向量a=((1,0,-)在方上的投影向量为()
A.开
B.
C.
D.
5.设ab,c分别是△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则直线
sinA●x+a●y-c-0与bx-sinB●y叶sinC=0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重合
C,垂直
D.相交但不垂直
6,如图,在三棱柱ABC~AB1C中,E、F分别是BC、CC,的中点,G为△ABC的重心,则G示
=()
A丽号c+号还
B.丽号C号
c.号+c号d
D.寻西号C号a
7.已知向量d=(1,0,3),单位向量满足d+2=23,则d,的夹角为
()
B
c月
D
3
8.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中,E为棱B1C1的中点,动点P沿着棱DC从点D向点C移动,
对于下列四个结论:
①存在点P,使得PA1=PE:
②存在点P,使得BD1⊥平面PA1E:
③△PA1E的面积越来越小:
④四面体A1PB1E的体积不变,
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A.1
B.2
C.3
高二数学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0分)
9.已知,6,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若x aty btz c=0,则x=y=z=0
B.,b,c两两共面,但a,。c不共面
C.一定存在实数x,y,使得a=xbyc
D.,日-。,c+2名一定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10.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D中,E为AC的中点,则(
A.
=120
B.BD1⊥AC
C.BD1⊥EB1
D.∠BB1E=45°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0中,椭圆号+卡=1e>b>0)上布在点P,使餐P网=2Pg引小
其中、F,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可能为()
A方
1
0
1
12,有很多立体图形都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其中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
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因其最早由阿基米德研究发现,故也被称作阿基米德体如图,这是
一个棱数为24,棱长为V2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可以看成
是由一个正方体截去八个一样的四面体所得若点E为线段BC上的动
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存在点E、使得A、F、D、E四点共面;
B.存在点E,使DE⊥DF:
C.存在点E,使得直线DE与平面CDF所成角为:
D.存在点E,使得直线DE与直线AF所成角的余弦值
10
三、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a=(-2,13),五=(-1,2,1),若a⊥(a-16,则元=
14.若方程V16一子-x一m=0有实数解,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
15,二面角a-1-B的棱上有两个点A、B,线段BD与AC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并且
垂直于棱1,若AB=4,4C=6,BD=8,CD=2√17,则平面a与平面B的夹角为一
6.已知双曲线衫-片=1(@>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5,过耳作直线1与双曲线的
左、右两支分别交于么B两点,设P为线段的中点,若0叫=Pg-品,则双甜线
的离心率为
高二数学高二第三次月考数学答案 19.
1--8.C DCBCACC 9. ABD 10. ABC 11. AB 12. ABD
2 3
13. 2 14. -4≤m≤4 2 15. 60°16.
3
17. 解 : (1) 由 图 形 知 = =
.
(Ⅱ)由题设条件
∵ =
,
∴ , .
18..(1)证明:过点 作 ⊥ 于点 ,
∵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 平面 ,
∴ ⊥平面 ,又 平面 ,∴ ⊥ .
∵ ⊥平面 , 平面 ,∴ ⊥ .
∴ ∩ = , , 平面 ,∴ ⊥平面 .
(2)由(1)知 ⊥ , ⊥ , ⊥ ,设 = 1,
则 = 2 2, = 1.
1 1
∵ 为 中点,∴ = + = + + ,
2 2
1 1 10
= + + = 1 + 8 + 1 =
2 2 2
1
∴ = + 2 + = 4
2
2 5
cos = =
5
∴ 与
2 5
夹角的余弦值为 .
5
1 2
{#{QQABIQYQggiAAhAAARgCQQUYCgCQkBGCACoOAEAEsAIAgANABAA=}#}
所以 AG= AC,λ= 时,AF= AP,所以 = ,所以 FG∥PC,
又因为 PC 平面 BEF,FG 平面 BEF,所以 PC∥平面 BEF;
(Ⅱ)解: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DC= ,所以∠BAD= ,
又DC=2BC=4,所以BD= =2 ,
2 2 2
所以 BD +AD =AB ,所以 BD⊥AD,
又因为 PD⊥面 ABCD,BD、AD 平面 ABCD,所以 PD⊥AD,PD⊥BD;
分别以 DA、DB、DP 为 x、y、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平面 PBD 的一个法向量为 =(1,0,0),
A(2,0,0),B(0,2 ,0),E(1,0,0),P(0,0,4), =(﹣2,0,4), =
λ =(﹣2λ,0,4λ),λ∈(0,1),
=(﹣1,0,0), = ﹣ =(﹣2λ+1,0,4λ), =(1,﹣2 ,0),
设平面 BFE 的一个法向量为 =(x,y,z),则 ,
令 y=1,得 x=2 ,z= ﹣ , =(2 ,1, ﹣ ),
则|cos< , >|= = = ,
令 1﹣ =0,解得 λ= ,
所以 λ= 时,平面 BFE 与平面 PBD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最小.
22.(Ⅰ)证明:取 BC 的中点 M,连接 DM,连接 AC,交 BE 于点 G,交 BM 于点 H,则 G、
H 是 AC 的三等分点,
3 4
{#{QQABIQYQggiAAhAAARgCQQUYCgCQkBGCACoOAEAEsAIAgA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