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重点:
1.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难点:
感悟“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鸟儿们的天堂在哪里吗?”(稍作停顿)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个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地方,去感受那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课文《鸟的天堂》所描绘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吸引那么多鸟儿在这里生活吧!
二、生字学习,我会读:
桨(jiǎng):船桨、双桨、划桨
造句:他用力划动着船桨,使小船快速前进。
桩(zhuāng):木桩、桩子、打桩
造句:工人们正在河边打桩,为建设新桥做准备。
暇(xiá):闲暇、无暇、暇逸
造句:他在闲暇时间里喜欢阅读各种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
三、生字学习,我会写:
桨(jiǎng):由“木”和“匠”组成。先写“木”,横折钩,再写“匠”,横折钩,撇,点。
榕(róng):由“木”和“容”组成。先写“木”,横折钩,再写“容”,横折钩,竖,撇,点。
纠(jiū):由“纟”和“秋”组成。先写“纟”,撇折,撇折,提,再写“秋”,横折钩,撇,点。
耀(yào):由“光”和“夭”组成。先写“光”,横折钩,撇,点,再写“夭”,横折钩,撇,点。
桩(zhuāng):由“木”和“壮”组成。先写“木”,横折钩,再写“壮”,横折钩,撇,点。
涨(zhǎng):由“氵”和“张”组成。先写“氵”,横折钩,再写“张”,横折钩,撇,点。
塔(tǎ):由“土”和“E”组成。先写“土”,横折钩,再写“E”,横折钩,撇,点。
梢(shāo):由“木”和“少”组成。先写“木”,横折钩,再写“少”,横折钩,撇,点。
暇(xiá):由“日”和“”组成。先写“日”,横折钩,再写“”,横折钩,撇,点。
眉(méi):由“目”和“艮”组成。先写“目”,横折钩,再写“艮”,横折钩,撇,点。
抛(pāo):由“扌”和“J”组成。先写“扌”,横折钩,再写“J”,横折钩,撇,点。
四、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绘了晚饭后,气温逐渐凉爽,太阳落山,天空中留下美丽红霞的宁静景象。
在这句话中,作者通过描述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展现了晚饭后的宁静和美好。热气已经退了,意味着白天的炎热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舒适的凉爽。
此外,这段描述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观察和欣赏。作者注意到天边的红霞,这显示出他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关注和珍视。
总的来说,这句话描绘了晚饭后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色,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观察和欣赏。这也是对收获节的庆祝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的表达。
【第2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和朋友们在走过一段石子路后,很快就到达了河边,并在河边的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
此外,作者提到在河边的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这进一步证实了他们即将进行划船活动。小船是划船活动的工具,有了小船,他们就可以在河上进行划船的活动。
总的来说,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和朋友们走过石子路,到达河边,并发现了小船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即将开始划船活动的准备。这也是对收获节的庆祝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的表达。
【第3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和朋友们陆续跳上一只船,然后解开绳子,用竹竿轻轻一拨,船就开始缓缓地向河中心移动的情景。
在这句话中,作者通过描述他们陆续跳上船,解开绳子,用竹竿拨动船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开始划船活动的过程。这是一个连续的动作,首先是跳上船,然后解开绳子,最后用竹竿拨动船,使船开始移动。
此外,作者提到船缓缓地向河中心移动,这进一步证实了他们已经开始划船活动。船向河中心移动,意味着他们已经在河上进行划船的活动。
总的来说,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和朋友们开始划船活动的过程,展现了他们划船的情景。这也是对收获节的庆祝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的表达。
【第4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河面的宽广和平静,以及划船过程中桨在水里划动的声音如同乐曲般的美妙。
在这句话中,作者首先描绘了河面的宽广和平静,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这展现了他们所面对的河面景象。河面宽广、平静,有利于他们进行划船活动。
接着,作者描述了船在水面上的移动,这是他们划船活动的主体。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说明他们划船的过程很顺利。
然后,作者提到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这里,作者将桨在水里划动的声音比作乐曲,展现了划船过程中声音的美妙。桨在水里划动的声音与乐曲相似,为他们的划船活动增添了愉悦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句话描绘了河面的宽广和平静,以及划船过程中桨在水里划动的声音如同乐曲般的美妙。这表现了作者和朋友们在划船活动中享受大自然美景和声音的愉悦心情。
【第5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河面在某个地方变窄,河边的榕树茂盛,树叶绿得可爱,延伸到水面上的情景。
在这句话中,作者首先描绘了河面在某个地方变窄。河面的变化为划船活动带来了新的体验,同时也展现了河流的自然风貌。
接着,作者描述了河边的榕树茂盛,树叶绿得可爱。这里,作者通过描述榕树和树叶的美丽,展现了河边景色的优美。榕树茂盛,树叶绿得可爱,为他们的划船活动提供了美丽的背景。
然后,作者提到树叶伸到水面上。这表现了树叶茂盛的景象,同时也为河面增添了一道风景线。树叶与水面的接触,使河面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作者提到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这说明榕树茂盛的枝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绿色的天篷,使得人们难以分辨出主干的位置。
总的来说,这句话描绘了河面在某个地方变窄,河边的榕树茂盛,树叶绿得可爱,延伸到水面上的情景。这展现了作者和朋友们在划船活动中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愉悦心情。
【第6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在描述河边的榕树时犯了一个错误,朋友们纠正他的错误,并表达了作者对这株大榕树的惊叹之情。
在这句话中,作者首先提到自己在描述河边的榕树时说错了话。他将许多株榕树描述成了一株榕树,这显然是一个错误。然而,朋友们并没有嘲笑他的错误,而是马上纠正了他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这展现了朋友们的友善和包容,也显示了他们对榕树的认识。
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这株大榕树的惊叹之情。他说自己见过不少榕树,但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这表现了作者对这株大榕树的赞赏和惊奇。他对这株榕树的大小感到惊讶,也显示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描述河边的榕树时犯了一个错误,朋友们纠正他的错误,并表达了作者对这株大榕树的惊叹之情。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朋友们之间的友好关系。
【第7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和朋友们划船逐渐靠近榕树,作者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这株大榕树,描述了榕树的外观特征和令人惊叹的景象。
在这句话中,作者首先提到他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这意味着他们离榕树越来越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这株大榕树。
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榕树真面目的认识。他说这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这展现了榕树的庞大和茂盛。榕树枝干众多,形成了庞大的树冠,令人惊叹。
然后,作者描述了榕树枝上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这展现了榕树独特的生长方式。榕树枝上的根须垂直向下生长,扎入泥土中,为树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最后,作者提到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这里,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榕树独特的美景。树枝垂到水面,使榕树在水面上形成了一道风景线,令人陶醉。
总的来说,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和朋友们划船逐渐靠近榕树,作者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这株大榕树,描述了榕树的外观特征和令人惊叹的景象。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景的欣赏。
【第8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榕树茂盛的景象,展现了榕树充满生命力的美丽。
首先,作者提到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这意味着榕树正处于生长的旺季,展现出了它的生机勃勃。茂盛的榕树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接着,作者描述了榕树上的绿叶层层叠叠,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这种繁密的树叶形成了一片翠绿的海洋,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
然后,作者提到这些翠绿的叶子明亮地照耀着他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作者用“新的生命在颤动”来形容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景象,使榕树显得更加生动、有活力。
最后,作者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表达了对榕树的喜爱和敬仰之情。这里的“南国的树”指的是榕树,它生长在南方,为那里的生态环境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总的来说,这句话描绘了榕树茂盛的景象,展现了榕树充满生命力的美丽。作者通过对榕树的赞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第9自然段讲解】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详细讲解
【第10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榕树茂盛的景象,展现了榕树充满生命力的美丽。
首先,作者提到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这意味着榕树正处于生长的旺季,展现出了它的生机勃勃。茂盛的榕树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接着,作者描述了榕树上的绿叶层层叠叠,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这种繁密的树叶形成了一片翠绿的海洋,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
然后,作者提到这些翠绿的叶子明亮地照耀着他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作者用“新的生命在颤动”来形容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景象,使榕树显得更加生动、有活力。
最后,作者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表达了对榕树的喜爱和敬仰之情。这里的“南国的树”指的是榕树,它生长在南方,为那里的生态环境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总的来说,这句话描绘了榕树茂盛的景象,展现了榕树充满生命力的美丽。作者通过对榕树的赞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第11自然段讲解】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第12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和朋友们在榕树下泊船片刻,虽然没有看到鸟儿,但可以想象这里确实是鸟的天堂。同时,描绘了河岸湿润的景象以及他们离开榕树继续划船的情景。
首先,作者提到他们的船在榕树下泊了片刻。在这里,他们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榕树的壮观和生机勃勃。同时,这里也是鸟的天堂,许多鸟儿在这树上筑巢,农民不允许人们去捕捉它们。这表现了当地人对鸟儿的爱护和尊重。
接着,作者描述了河岸湿润的景象。岸上很湿,土地是湿的,这表明河岸经常受到河水的冲刷。在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使得土地更加湿润。这里展现了河流与河岸的密切关系,以及河水对河岸生态环境的影响。
然后,作者提到他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但等他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这表现了作者对鸟儿的期待和好奇心。虽然他没有看到鸟儿,但可以想象这里确实是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自由翱翔,欢快地歌唱。
最后,作者描述了他们离开榕树,继续划船的情景。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这展现了他们继续探索河流的决心和行动。他们离开榕树,向河中心进发,去发现更多的美景和奇妙的事物。
总的来说,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和朋友们在榕树下泊船片刻,虽然没有看到鸟儿,但可以想象这里确实是鸟的天堂。同时,描绘了河岸湿润的景象以及他们离开榕树继续划船的情景。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态环境的尊重。
【第13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在观察鸟儿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鸟儿繁多、活泼的景象的喜爱以及对画眉鸟歌声的赞美。
首先,作者提到他注意地看着鸟儿,眼睛应接不暇。这说明鸟儿非常多,活泼可爱,使得作者难以用眼睛捕捉到每一只鸟儿的动作。这里展现了作者观察鸟儿时的专注和兴趣。
接着,作者描述了看清楚了这只鸟儿,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的情景。这表现了鸟儿繁多、活泼的景象。鸟儿们在树林间欢快地飞翔,或栖息在树枝上,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然后,作者提到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他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这里展现了画眉鸟的活泼可爱以及它对人类的警觉。画眉鸟在飞翔时被他们的掌声吓到,于是又飞回了叶丛中,站在小枝上兴奋地歌唱。
最后,作者赞美了画眉鸟的歌声真好听。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画眉鸟歌声的喜爱和欣赏。画眉鸟的歌声为这片鸟的天堂增添了音乐的韵律,使得整个环境更加美好。
总的来说,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在观察鸟儿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鸟儿繁多、活泼的景象的喜爱以及对画眉鸟歌声的赞美。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鸟儿世界的热爱。
【第14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在离开榕树时的心情,表达了他对榕树及鸟的天堂的留恋和感慨。
首先,作者提到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他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这说明他们即将离开这片美丽的鸟的天堂,榕树逐渐远离他们的视线。这里展现了作者离别时对美景的留恋。
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昨天的感慨。他说昨天是他的眼睛骗了他,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表明作者在离开时才真正意识到这里确实是鸟的天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他对昨天的误解感到有些遗憾,同时也为能亲眼见证这个美丽的鸟的天堂而感到欣喜。
最后,作者再次强调了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里他对鸟的天堂的赞美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敬意和对生态环境的尊重。他认为这里是一个理想的鸟儿栖息地,鸟儿们在这里自由翱翔,欢快地歌唱。
总的来说,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在离开榕树时的心情,表达了他对榕树及鸟的天堂的留恋和感慨。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态环境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