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第16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候课】跟学生交流读书方法。
【导入】欣赏电影
幻灯1:帝王心语
上课!刚才同学们所看视频中的字幕,来源于一代帝王朱元璋的《皇明祖训》。
幻灯2:皇明家训
这不仅他对历代帝王治国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他的治国心得。作为开国帝王,他是如何居安思危、巩固统治的?
幻灯3:课文标题
今天,我们走进历史,学习——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去品读他开国创业的故事,去感悟大明王朝的政治风云!
下面,我们齐读一下课文板块:
幻灯4:学习板块
学生齐读板块:昔日布衣创帝业、居安思危强君权、同室操戈燕王胜、继往开来永乐兴(燕王读音)
过渡语:朱元璋是继汉高祖刘邦之后,又一个布衣皇帝。说他是“布衣”,要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
幻灯5:布衣皇帝
【板块1】昔日布衣创帝业
师:朱元璋贫苦农民出身,做过和尚。他的人生为什么会发生巨大转折呢?阅读课文第一段开头部分,回答——
生: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饥寒交迫的农民,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不断壮大。
师:朱元璋后来居上,成长为起义的领袖,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了自己的政权——明朝。学习朝代的建立,我们要抓住关键信息。阅读课文,标注出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等。
生:阅读课文,标注知识要点。
师:请一位同学介绍下明朝建立的情况。
生: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京师,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师:朱元璋定国号为洪武,历史上又称他为“洪 ( http: / / www.21cnjy.com )武皇帝”。朱元璋称帝后,派军挥师北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统治。从一介布衣到开国皇帝,他曾感慨地写到:帆饱已知风力劲,舵宽方觉水情雄。他踌躇满志地开始了自己的治国之路。
请看大屏幕——
幻灯6:旧制弊政
师: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明太祖继承元朝的行省制度,在中央和地方建立了怎样的行政机构?
在地方——
生:地方设行中书省。
在中央——
生:中央设中书省,
师:采用元朝旧制,不久问题就暴露出来。
幻灯:问题1
师:先看地方,暴露了怎样的问题?
【材料一】(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元朝行省制度有什么弊端?
师:行省长官有哪些权利?
齐答: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
师:这说明什么?
生:地方官员的权利太大了,权利集中。
师:再看中央,又出现什么问题?
【材料二】中书省:(丞相)胡惟庸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生杀升降……先阅内外诸司
奏章,对己不利者,匿不上报。
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什么社会问题?
生:丞相飞扬跋扈,势力很大。
师:丞相的权力,简称相权;皇帝的权利简称皇权或君权。相权与君权之间出现了——
生:矛盾冲突。
师:对!这是皇帝绝不容许的!从地方到中央问题十分突出,让朱元璋下定决心改革行政机构。
幻灯7:机构改革
师:阅读课文,说一说他采取了怎样的改革措施?
在地方——
生1: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于中央的三司,分别管理民主、刑狱和军政。
在中央——
生2: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的手里。
师:朱元璋机构改革的理念独特,集权于上,分权于下;改革的效果也十分明显,政令通畅,君权加强。
特别是,废除了秦朝以来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从此,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大大加强了君权。
下面,我们欣赏一组漫画——
幻灯8:漫画君臣
师:君臣之礼,从坐着交流,到站着启奏,再到跪着面君。从表面上看,是君臣之间礼仪形式的变化,而实际上反映的是君权的不断加强。
常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机构简化后的朱元璋,却是——
幻灯9:内阁学士
生:星存而出,日入而息。
师:明太祖披星戴月,政务繁忙。丞相被废除以后,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200多件,处理军国大事400多件,忙得不可开交。
他深切感受到自己“不可一日无辅臣”!于是他另设官职——
生:殿阁大学士。
师:明太祖让殿阁大学士收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奏章、协助办理政务,但不参与具体的政务。通过改革机构,从地方到中央都只听命于皇帝一人。然而,明太祖仍日夜保持警戒之心,正如《皇明祖训》中说:日则观人语动,夜则寻禁严密 。
我们看他是如何日夜监视官员言行的?
请看大屏幕——
幻灯10:监视官员
我们看一则小故事,请一位同学讲读一下屏幕文字——
生: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
师:大学士在家里,关上门请客吃饭。结果呢,吃的什么饭,喝的什么酒,跟谁在一起,皇帝却了如指掌。
朱元璋为什么会有“宋濂家宴图”。同位之间交流一下。
生:交流。
师:请大胆猜想。
生:猜测——
教师:到底谁说的对?我们来看段视频,进行历史揭秘。
幻灯11:《国宝档案》
师:明太祖时期,锦衣卫直接归皇帝指挥,它有什么权利?
生:锦衣卫原来是侍卫亲军,后来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幻灯12:法理内外
师:锦衣卫由皇帝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锦衣卫法理之内,执行国法;法理之外,排除异己。这会造成怎样的社会影响?
生:……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锦衣卫无孔不入,无法无天。官员们诚惶诚恐、心惊胆战,造成了社会恐怖的局面。
不难看出,明太祖为了加强君权,想尽了一切办法。他需要的是彻彻底底、唯命是从的官员。那么,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员,明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那就是采取——
生:八股取士。
幻灯13:八股取士
师:明朝276年期间,共出了90个状元。结合课文第91页最后一段,请揭秘读书人怎样才能走上考试的成功之路。
生1:学习内容 生2:答卷文体
生3:表达观点 生4:中榜秘诀
师:要想考中做官,必须读什么书籍?
生:四书、五经
师:什么是四书?
生:《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师:什么是五经?
生:《诗》《书》《礼》《易》《春秋》
师:答卷的文体是自由的么?必须采用什么文体?
生: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要想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最好的办法就是——
幻灯: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
师:明朝时,很多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心只读圣贤书。这里的圣贤书就是指四书、五经。十年寒窗苦,可是考中者毕竟是少数人。我们来看一幅反应举人看榜的图片,你有何感触?
幻灯14:看榜百态
生:落榜的人垂头丧气,痛哭流涕;榜上有名者手舞足蹈,欢天喜地。
师:更有甚者,有的读书人无论落榜还是上榜,难以面对考生的突如其来的成功和失败,变得疯疯癫癫,不能自已,实在让人困惑、叹息。
对比隋唐时期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大量人材,促进教育和文学艺术繁荣的效果。请你谈谈明朝八股取士的影响如何?
幻灯15:八股影响
生: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真实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师:隋唐时期,皇帝感慨“天下有才之士,都为我所用了”。到了明朝时期,读书人考中做官后,却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实在是一种社会的悲哀。
正如当代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一个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意愿的社会,将是没有发展潜力的不幸社会。中国读书人的思想备受束缚,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
过渡:为了巩固统治,明太祖机关算尽。始料未及的是,在他死后不久,他的子孙之间冲破《皇明祖训》的告诫,展开了权力之争。这就是著名的——
幻灯16:靖难之役
师: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削藩”引发了什么事件?
生:靖难就是平定祸患的意思。
师:靖难之役发生在建文帝和朱棣之间,它的结果如何?
生:燕王朱棣胜利,称帝,年号永乐
师:朱棣就是明成祖,由于年号永乐,所以历史上又称他为永乐皇帝。
通过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朱棣登上皇位,他就是明成祖。他更明白加强君权的重要,采取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
幻灯17:巩固统治
师:首先,都城应天地处南方,不利于加强对北方的控制。明成祖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生:明成祖改北平为北京,于1421年迁都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师:其次,为了进一步加强君权,他是如何做的?
生:他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师:另外,为了更好的监视臣民,增设专门的特务机构,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又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以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师:明成祖时期,外有锦衣卫,内有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厂,形成了严密的厂卫特务机构。上至官僚显贵,下到普通百姓,都在他们的严密监视之下。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体现。
幻灯18:明都北京
师:迁都北京、继续削藩、设置东厂等,巩固了统治,使君权进一步加强。
明成祖营建北京城,奠定了此后几百年北京城的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北京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充分体现了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创造才能,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他在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
幻灯19:永乐兴盛
师:——
增开运河,促进南北运输。
组织编成《永乐大典》,这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文集。
派郑和下西洋,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远洋航行,比欧洲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
幻灯20:归纳总结
师:明太祖和明成祖为了加强君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同学们说一下——
幻灯21:教师总结
师:学习历史贵在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请看大屏幕——
你对朱元璋的人生故事、开国建业的经历,有什么感悟?他……他……
生:畅所欲言
课堂总结:回望明朝历史,我们感慨万千——
从一介布衣到开国皇帝,朱元璋不畏强权、敢于抗争,实现了开国建业的旷世之举。
从明太祖到明成祖,明朝统治者除旧布新、革除弊政,结束了民不聊生的黑暗局面。
明朝通过强化君权巩固统治,促进了我国统一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潜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幻灯22:课堂结束
课前自我学习与评价
1.必胜者,必自信!自信从大声说话开始。亲爱的同学,你自信吗? ( )
A.超级自信 B.自信 C.有点自信 D.不自信
2.学习历史你的好习惯主要有(多选) ( )
A.快速浏览课文预习 B.课堂专注听讲
C.听课跟老师同步 D.举手回答问题
E.一手拿笔圈画,一手翻阅课文
3.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是 ( )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
4.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主要的学习内容有(多选) ( )
A.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B.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5.阅读导入框,你了解朱元璋复杂的人生经历包括(多选) ( )
A.贫困农民 B.寺庙和尚 C.抗元斗争,起义领袖 D.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