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教学目标】
能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说出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特点,体会王葆的童真形象。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表格梳理奶奶讲的故事并说出故事的神奇之处,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能用结合生活、大胆发问、展开想象等方法,借助思维导图,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并用口语化的语言讲给同桌听。
【教学重难点】
说出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特点,体会王葆的童真形象。
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表格梳理奶奶讲的故事并说出故事的神奇之处,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教学活动】
板块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学校一年一度的“童话节”拉开帷幕,我们四年级的活动主题是“创意故事展”。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从小到大我们听的最多的就是童话故事了。童话故事最吸引你的是什么?预设 1:童话故事都很神奇。预设 2: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有超能力。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板书课题,齐读。
了解作者
1.了解作者资料。张天翼,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他的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代表作有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宝葫芦的秘密》等。他被称为“中国式童话第一人”。
2.学生交流信息
(三)回顾内容
1.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预设 1:宝葫芦要什么有什么。预设 2:王葆想用宝葫芦解决困难。2.课文围绕王葆想得到宝葫芦写了哪几部分内容?预设:第一部分王葆自我介绍。第二部分王葆回忆小时候奶奶经常讲宝葫芦的故事。第三部分王葆幻想自己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基于此,本节课创设“童话节”的学习情境,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能更好地融入情境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板块二:品读感悟,探秘奇妙
探秘人物的奇妙
1.出示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句,说出理由。(有理有据地说出一个观点得一颗☆)
2.自主学习,圈画批注
3.汇报交流,精讲点拨
句段一:预设 1:我觉得王葆喜欢听故事,有点淘气,因为他每逢干什么事情都讲条件,要听故事。预设 2:引导学生抓住“每逢”“就得”“规矩”这几个关键词感受王葆喜欢听故事、淘气的形象。
句段二:(1)结合语句谈体会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不烫啊。冷了好一会儿了。”“那,我怕冷。”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冷,非洗不可。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预设 1:我从“一面溜开”“一面摆手”感受到他不喜欢洗脚,有点淘气、调皮。预设 2:若学生回答不全面,引导学生关注语言体会王葆淘气、调皮。联系生活经验体会。(2)分角色朗读品形象预设 1:同桌分角色练习,通过朗读展现王葆淘气的形象。预设 2:同学分角色朗读展示。
句段三:预设 1:我从王葆每次遇到困难都想要一个宝葫芦,体会到他特别爱幻想。预设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句子“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体会王葆爱幻想的特点。小结:王葆喜欢听故事、爱幻想、有点淘气,和生活中的我们一样,但不同的是他却有一个宝葫芦。4.感受人物之奇妙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楞,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楞,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1)交流传说中的宝葫芦,例如:《西游记》《葫芦娃》《济公》《八仙过海》中出现的宝葫芦。(2)总结:这些宝葫芦都被赋予了神奇的法力,无所不能,普通的王葆就有一个传说中的宝葫芦,太奇妙了。
探秘故事的奇妙
过渡:在童话中,不仅有奇妙的人物还有奇妙的故事。王葆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到十几岁,奶奶的故事到底有多神奇呢?
出示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二:默读课文 15-17自然段,结合表格梳理奶奶讲的故事,说说奶奶的故事神奇在哪里?说出你的理由。
汇报交流,精讲点拨。
宝葫芦的来源①关键词中悟神奇预设 1:宝葫芦的来源很神奇。他们有的是从神仙得到的,还有的是游到龙宫得到的。预设 2:关注王五、赵六得到宝葫芦的方式。通过抓住“劈面撞见”“远足旅行”“换衣服”“掘地”,引导学生发现他们都是在做平常事情中就得到了宝葫芦,感受宝葫芦的来源神奇。②师生合作朗读体会,读出宝葫芦神奇的来历,若朗读不到位,教师范读。
宝葫芦的本领①关键词中悟神奇预设 1:宝葫芦实现的愿望很神奇。因为有了它就能实现愿望。预设 2:请学生结合语句谈理解。引导学生关注“立刻”“马上”,体会宝葫芦本领神奇,要什么有什么,而且马上就实现。②关注“立刻”“马上”读出宝葫芦神奇的本领。小结: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平平常常的事情,经过展开想象就有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板书:结合生活展开想象神奇)
板块三: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探秘创编故事的方法
展开想象,大胆发问过渡:奶奶的故事一句话就讲完了,听起来过瘾吗?想一想怎样把故事讲得具体?再读第一个故事,你会想问些什么呢?预设:张三为什么会遇见神仙?神仙为什么给他一个宝葫芦?怎样遇见的神仙?遇见的哪位神仙......
小结:我们提出这么多问题,又展开了想象,如果加到我们的故事中肯定会更加丰富。现在我们借助思维导图也可以编故事了。(板书:大胆发问)
过渡:张天翼爷爷不仅故事编得好,而且讲得也好,再来读读这些句子,给你什么感觉?
品读语言,感受特点
学生自读语句,发现语言特点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可是我先得介绍介绍自己......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你们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后来呢?后来不用说.....读读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预设:这些句子读起来没有距离感,就像在面对面说话。若学生发现不了,想一想你在讲故事的时候怎样讲同学们愿意听?老师示范用文中的语言讲故事引读:“同学们,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小结:张天翼爷爷讲故事的语言亲切自然,我们也可以学着张天翼爷爷的口吻来讲故事。
创编故事
出示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三:请你从奶奶讲的四个故事中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借助思维导图,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并讲给同桌听。
创编故事,同桌互讲。3.自我推荐,上台展示。4.依据标准,评选“张天翼杯”童话故事大王。评价维度评价标准故事内容完整☆故事情节神奇☆讲得声情并茂☆
板块四:引发期待,推荐阅读《宝葫芦的秘密》中也有许多的普通人和平常事,却因为王葆得到一个宝葫芦产生了一段段神奇的经历,课下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注意关注神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请同学们对照导学单做出自我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