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永安、漳平”三校协作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德化、永安、漳平”三校协作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8 10:26:29

文档简介

“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联考
高三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校地理小组去当地天文馆学习,天文馆大厅屏幕显示当天日出时间为06:11,日落时间为17:41;月出时间为10:34,月落时间为01:03(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2小题。
1.该校所在城市最可能是( )
A.拉萨(30 N,91°E) B.武汉(30 N,113°E)
C.成都(30 N,104°E ) D.宁波(30 N,121°E)
2.当日天文兴趣小组观察到的月相可能为( )
A. B. C. D.
图左为水库消落带示意图,图右为我国金沙江某水库示意图,当地水利部门在雨季来临前排水腾出库容以便雨季蓄洪防洪,导致该库区消落带范围扩大。据此完成3-5小题。
3.该水库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与库岸分别为( )
A.春季、北岸 B.夏季、南岸 C.秋季、北岸 D.冬季、南岸
4.水库消落带范围扩大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植被种类增加 B.水土流失加剧 C.风沙危害加重 D.地质灾害减轻
5.对该水库消落带植被生态修复中,自下而上最佳组合为( )
A.草本植物—耐旱灌木—乔木 B.乔木—耐湿灌木—草本植物
C.耐湿灌木—乔木—草本植物 D.草本植物—耐湿灌木—乔木
夏威夷高压的势力强弱冬夏季节差异显著,其势力强弱的变化会对我国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夏威夷高压势力增强时,其高压脊会西进北移,而沃克环流是影响夏威夷高压脊西进北移的重要因素之一。2022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我国南方地区气温出现历史同期最低值,同时出现大范围连续性的强降水,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下图示意该时段我国强降雨的分布范围。据此完成6-8小题。
6.夏威夷高压势力强弱的季节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 )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7.本轮南方强降水发生过程中,夏威夷高压脊线大致位于( )
A.①线附近 B.②线附近 C.③线附近 D.④线附近
8.由本轮暴雨发生的时空特点可知,该年( )
A.沃克环流较强,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B.沃克环流较弱,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C.沃克环流较弱,出现拉尼娜现象 D.沃克环流较强,出现拉尼娜现象
马德雷湖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如下图),水体较浅,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据此完成9~10题。
9.该湖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带来盐分较多 B.气候相对干旱 C.沿岸流影响大 D.湖海水量交换较大
10.在帕德雷岛南北两侧的水体出入口处,表层水流动方向通常为( )
A.由海向湖 B.南口由海向湖,北口由湖向海
C.由湖向海 D.北口由海向湖,南口由湖向海
过去几十年中,北极地表气温升高剧烈,是全球平均增温幅度的2倍以上,被称为“北极放大”。图2为“北极放大”大气驱动机制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推测“北极放大”过程中,大气环流的变化趋势是( )
A.极地高压增强 B.极地东风风力增强
C.高纬环流减弱 D.极地高空气压降低
12.下垫面加热作用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反射率减小 B.蒸发量减少 C.云量增多 D.日照时间变长
13.①的含义最可能为( )
A.太阳辐射增强 B.地面辐射增强 C.降水量增加 D.大气辐射增强
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库赛河是其接纳的最主要的地表径流。冬季湖面结冰,冰上多分布有风沙活动带来的砂砾。湖床沉积物中发育有粗细颗粒相间分布的连续、规则纹层。研究发现,细颗粒层具有流水搬运沉积特征,而粗颗粒层不具此特征。下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据此完成14-16小题。
图 3
14. 库赛湖湖滨湿地广布,其中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位于湖泊的( )
A.西北部 B.西南部 C.东北部 D.东南部
15. 湖床沉积层颗粒粗细相间反映出( )
A 湖区风力变化 B.湖盆升降变化
C.湖水温度变化 D.湖区干湿变化
16. 同一年份的粗颗粒层位于细颗粒层下部,粗颗粒层形成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中美地峡(下图)是指连接北美和南美大陆的狭窄陆地,形成时间晚于南、北美大陆,地形以山地为主,从成因看山岳地貌类型多样。中美地峡就像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一道闸门:闸门关闭前,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水可以通过该海域自由交换;闸门关闭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海水的交换受到限制。专家通过获取中美地峡两侧附近海域沉积地层的年龄、各地层形成时的海水性质和生物种群特征等信息,并进行比对,最终确定了中美地峡闸门关闭的时间。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说明中美地峡形成的原因。(6分)
(2)列举中美地峡主要的山岳地貌类型并指出其成因。(6分)
(3)试简要说明专家研究确定中美地峡闸门关闭时间可能的推理过程。(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前进的风沙流受阻挡聚积在灌丛内部及周围,形成高度不等的突起土堆,即灌丛沙堆(b图)。在自然状态下,灌丛沙堆的发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地处农牧交错带的河套地区(a图)生态环境脆弱,灌丛沙堆广布。利用遥感技术观测到研究点附近地区近十年来灌丛沙堆显著减少,且灌丛沙堆消失后形成了较为平整的土地。走访得知,当地农民每年会引黄河水灌溉淋盐压碱,并将灌丛沙堆里的沙子掺杂在土壤中,以此来改良土壤质地和成分。
(1)分析灌丛沙堆中的沙子对改良土壤的作用。(6分)
(2)简述大量采挖灌丛沙堆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
(3)说明河套地区保护灌丛沙堆对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影响。(6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雷暴是由旺盛的积雨云所引起的,伴有闪电、雷鸣的局地强对流性天气,其形成通常要具备三个条件:不稳定大气层结、充沛的水汽和足够的抬升触发机制,当雷暴过境时,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并由于降水的拖曳作用而产生快速下沉气流。我国青藏高原是北半球同纬度地带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强烈的雷暴甚至会带来冰雹、龙卷等严重灾害,雷暴等强对流性天气预报是世界性技术难题。
材料二图为一次典型雷暴天气垂直截面图。
描述该次雷暴过境前到过境时气象要素的变化。(5分)
判断青藏高原雷暴多发的季节,并解释青藏高原是北半球同纬度地带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的这一地理现象。(6分)
(3)简析雷暴天气难以预报的原因。(6分)2023秋三校联考高三地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D 2.C 3.A 4.B 5.D 6.B 7.A 8.D 9.B 10.A 11.C 12.A 13.D 14.B 15.D 16.A
二、综合题(共52分)
17.(18分)
(1)中美地峡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2分),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下方,美洲板块隆起形成陆地(2分);连接北美和南美大陆,形成中美地峡(2分)。(每点2分,共6分)
(2)火山、褶皱山(2分,各1分);原因:板块碰撞挤压,岩层弯曲隆起形成褶皱山(2分),同时板块边缘地下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形成火山(2分)。
(每点2分,共6分)
(3)中美地峡闸门关闭前,两侧海水可以通过该海域自由交换,闸门两侧附近海域海水性质和生物种群特征相似度高(2分);闸门关闭后,两侧海水的交换受到限制,闸门两侧附近海域海水性质和生物种群特征会出现差异,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度变大(2分);专家比较找到闸门两侧附近海域海水性质和生物种群特征等开始出现明显差异信息的地层,获取该地层年龄等,确定中美地峡闸门关闭的时间(2分)(每点2分,共6分)。
18.(16分)
(1)增大土壤孔隙,减轻土壤盐渍化;(2分)使土质疏松,有利于改善盐碱土硬化板结;(2分) 灌丛植被的枯枝落叶在灌丛沙堆表面长期积累,会使沙子携带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2分) (每点2分,共6分)
(2)使固定沙丘活化,土壤风蚀强度增大,土地沙漠化程度加剧(2分);灌丛沙堆数量急剧减少,植被退化显著,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分)(每点2分,共4分)
(3)河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灌丛沙堆有利于发挥其防风固沙(防止土地荒漠化),起到生态屏障作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2分);保护灌丛沙堆从近期上看不利于增加耕地面积、改良土壤,使粮食产量下降(2分);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减轻土地退化, 保护耕地,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2分)。(每点2分,共6分)
19.(18分)
(1)变化:①风向由偏南风转换为偏北风(或东南风转换为西北风);②风速急增;
③气压猛升;④气温骤降;⑤降雨强度大且持续时间短。 (每点1分,答对4点得4分)
(2)季节:夏季。(2分)
解释:①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多变,地表受热不均,冷热差异显著,容易发生雷暴天气;(2分)
②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夏季地表对大气的加热作用更显著,对流运动活跃;(2分)
③靠近季风(靠近东亚、南亚)气候区,受夏季风水汽供给充足。(2分)
(3)原因:①空间尺度小;②突发性强;③历时短;④形成原因复杂。
(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