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毛主席在花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3 20:5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藤田小学合作备课表
科目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单元 八 课时 2
课题 28.毛主席在花山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处为群众的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2、了解课文中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的具体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通过课文的具体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预习指导 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个性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
   1、听写词语:
     开辟 收获 榨油 体面
     可惜 居然 爱慕 茅亭
   2、板书:21 毛主席在花山
   3、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4、这篇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情?
  二、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
   1、用小黑板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2)“碾米”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毛主席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
    (3)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4)毛主席“夜以继日的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可他为什么还为“碾米”“送茶”这些小事操心?
    (5)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学生按自学思考题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同学按自学思考题讨论交流。
  三、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按自学思考题逐题讨论。
   1、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毛主席交给警卫员两项任务,一是“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二是“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2、“碾米”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毛主席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警卫员为了不影响毛主席的工作,请乡亲们到别处去碾米。
   3、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毛主席说服警卫员时,一共讲了三层意思。一事进行革命战争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而是“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
   4、毛主席为什么要为“碾米”“送茶”这种小事操心?
     毛主席时时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着想。虽然他工作很繁忙,但他时刻不忘群众。课文通过“碾米”“送茶”这两件事,表现了毛主席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坚持同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的思想品质。这也正是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5、你怎样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最后一句话说明老人还没有认出毛主席来,但是他可能看到过不少类似的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八路军或解放军的领导干部,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说明毛主席及其率领的革命干部已经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已经深得人心了。
  三、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课文的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
    碾米、送茶和替母女俩推碾子是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突出了毛主席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思想品质。毛主席夜以继日的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是次要的内容,课文中一带而过。
  四、通过对“毛主席在花山”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预习“读写例话”。
板 书 设 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28 毛主席在花山
                 碾米 关心群众
                 送茶 依靠群众
                 推碾 同甘共苦
教 学反 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