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圆柱和圆锥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课文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说教材
本单元以已有的圆柱圆锥模型经验为基准,在生活实物中找出圆柱圆锥为起点,从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以及高入手,利用已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出圆柱的表面积以及圆柱的体积及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开动脑筋,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来解决相关的圆柱圆锥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层层深入的安排,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说学情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图形学习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有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作为基础,以旋转正方形纸和直角三角形纸的游戏形式切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旋转体既有平面又有了曲面的不同之处,学生的认知就有了一次全新的体验和飞跃。通过空间想象不断地提升空间观念,加强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尽可能的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观察、讨论、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点,图形相关知识前后连接,对学生后继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孩子的素养。
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方面: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数学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圆锥的底面和高,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感受不同的立体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情感目标:使学生利用数学课本制作简易的圆柱,感受圆柱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及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圆柱的形成过程,在“滚一滚”中探寻圆柱和圆锥的运动轨迹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3.能准确的找到圆柱和圆锥的高,理解圆柱和圆锥的高的不同之处。
说教法学法
动手操作、小组探究。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互动游戏:
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游戏
(一)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同学们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特征呢?
选取两名同学进行游戏,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师: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
课件出示教材图片。
(二)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
请一位同学上台找一找,找出图片中的圆柱。
谈话:说说几个图形中哪几个是圆柱?
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圆柱和圆锥?(指名学生说,如铅笔、烟囱、套管、铅锤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二、合作探究,认识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设计小组探究:
以4人小组为单位,通过数一数、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动手探究找出圆柱有什么特点,并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是怎么发现的?
小组汇报:对于圆柱,你知道有关它们的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以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为基础,去找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的,实现知识的迁移
生1、圆柱的上下一样粗。
生2、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一样的圆。
生3、圆柱有一个面是弯曲的。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圆柱、圆锥的形成和特征。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带领同学将圆柱上下摸摸,体会圆柱是直直的,告诉学生圆柱的上下粗细相同。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实物,和老师一起结合刚才的讨论探究完成老师提的问题。
①先看一看,你认为它有几个面?(3个面,其中两个面是圆柱的底面,一个是圆柱的侧面)
②再摸一摸每个面有什么特征?(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③再滚一滚,看看它的侧面有什么特征?
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形,大小相等,叫圆柱的底面,中间有一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3、认识圆柱的高
小组讨论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高,那么圆柱体有高吗?若有,它的高在哪?有几条?
汇报讨论结果:
哪是圆柱的高,谁来指一指?
想想圆柱的高在哪里?(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圆柱的高。)
思考:利用手中的圆柱猜猜圆柱的高的位置,并想想它的高有多少条吗?
课件出示:圆柱的高,带领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圆柱的高在什么位置?动态演示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使学生明确:圆柱的高长度相等,有无数条。
提问为什么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圆柱的高,而两个底面是互相平行的。)
课件出示生活中圆柱的高。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高在不同的环境中,说法是不一样的,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数学本就源于生活。)
问:你们知道圆柱是怎样形成的吗?先猜一猜
出示圆柱形成过程的动画图。(设计意图:初学立体图形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动态展示可以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帮助学生在脑海建立空间模型。)
趣味活动:
利用手中的数学课本卷出圆柱,有几种卷法,为随堂练习的第五题作准备。
(二)认识圆锥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圆柱,现在我们观察圆锥体,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和圆柱比一比,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你能发现什么?先思考,再把你看到的、想到的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观察结果。
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有一个面是曲面。圆锥有一个顶点。
思考:圆锥的高在哪里?有几条高?为什么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提问:圆锥是怎样形成的?
出示圆锥形成过程的动画图
学生上台滚动圆柱和圆锥,说说发现
生:圆柱一滚,跑远了,圆锥滚动起来始终围绕顶点打转。
(三)
1、 视频简介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总结,并完成随堂练习。
2、游戏:分析判断哪些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三、巩固练习
完成作业清单上的作业
先独立完成,再用手机拍照上传分析讲解。
5、用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卷成两个圆柱(接头处不重叠),并分别装上两个圆形底面,制成两个圆柱 ,这两个圆柱的形状( )。
A.一定相同 B.不一定相同 C.一定不相同
拓展知识:底面大小决定圆柱粗细,高决定圆柱的高矮
四、课堂小结 回顾新知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我认识了圆柱和圆锥。
2、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作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3、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说板书设计
根据六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圆柱和圆锥
底面 两个 圆 底面 一个 圆
圆柱 侧面 曲面 圆锥 侧面 曲面
高 无数条 都相等 高 一条
教学反思
1. 圆柱是继长方体、正方体之后,我们学习的一种新的立体图形。但是,在小学低年级时,学生就有所接触,学生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
2.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圆柱的认识都是感性的,而课堂教学是对圆柱进行理性的认识。在教学时,动手操作和探索研究圆柱的基本特征,是本节课的主题。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