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小学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人说话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嘴唇 B.喉咙 C.声带
2.用刚刚敲击后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 )。
A.平静无波 B.冒出气泡 C.产生波纹
3.停止撞击后,大钟仍“余音不止”。这是因为( )。
A.回声
B.人的错觉
C.虽然撞击停止,但大钟仍在振动
4.发生地震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质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很好地( )。
A.通风 B.传热 C.传声
5.如图所示,用同一根橡皮筋拉成长度不一的三种情况,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最低的是( )。
A. B. C.
6.如图,往真空的玻璃钟罩里逐渐加入空气,钟罩里的铃声会( )。
A.越来越响 B.越来越轻 C.不变
7.在制作我的小乐器活动中,我们应该先完成( )环节。
A.设计 B.制作 C.展示
8.猫的耳朵会转动、耳郭大,周围出现声音时,不用转头,只要转动耳朵就能听到。猫的耳郭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声音 B.传播声音 C.没有作用
9.向热水瓶中倒水,声音会随着水位上升,越来越( )。
A.高 B.低 C.强
10.按压手机上的音量键,调整的是声音的( )。
A.高低 B.强弱 C.高低和强弱
11.在平衡膳食宝塔图中,最底层的食物是( )。
A.奶制品 B.谷薯类 C.蔬菜
12.口琴的簧片长短、薄厚和宽窄各不相同。吹口琴时,( )的簧片发出的声音较低。
A.长、厚、宽 B.短、厚、宽 C.长、薄、窄
13.在平静状态下,普通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是( )。
A.8次左右 B.20次左右 C.60次左右
14.100米跑时,同学们身体出现的反应是( )。
A.呼吸深,频率不变,心跳快
B.呼吸深,频率增加,心跳快
C.呼吸浅,频率增加,心跳慢
15.记录一天的食物,胡萝卜羊肉馅饺子一般记为( )。
A.一种食物 B.三种食物 C.两种食物
16.人体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胃 B.肺 C.心脏
17.将苹果在白纸上实验,发现白纸上会留下痕迹,这说明( )。
A.蛋白质 B.水分 C.脂肪
18.( )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承担着运输人体内营养和废物的作用。
A.蛋白质 B.脂肪 C.水分
19.口腔中能起到润滑作用的是( )。
A.舌头 B.臼齿 C.唾液
20.米饭、馒头经过一段时间咀嚼会( )。
A.消失 B.有甜味 C.越来越硬
二、读图与作图题(第23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21.请将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现象与相应的解释用直线连接起来。
钓鱼时河岸边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觉到振动 声音可以通过液体传播
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 声音停止振动,声音就会消失
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 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
22.将下面的食物与其营养功能进行连线。
米饭 丰富糖类 提供能量
花生 丰富脂肪
牛肉 丰富蛋白质 身体组成成分
黄瓜 丰富维生素
食盐 丰富无机盐 调节身体机能
23.小贝有四支完全相同的试管,他慢慢地往试管中加水,发现试管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于是,小贝梳理了很多关于试管和声音的相关知识。
(1)在试管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试管的玻璃壁 B.试管中的水 C.试管中的空气
(2)取一支试管,先轻轻吹奏,再用力吹奏,比较两次声音强弱,( )。
A.轻轻吹奏声音强 B.用力吹奏声音强 C.两次声音强弱相同
(3)关于吹气时发出声音高低和试管水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量越多,水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B.水量越多,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C.水量越多,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4)小贝发现用筷子敲击装水的试管也可以发出声音,此时声音主要是( )振动产生的。
A.试管的玻璃壁 B.试管中的水 C.试管中的空气
(5)小贝用同样的力从左往右敲击试管上部,发出的声音是(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没有变化
三、实践探究题(第25题第(3)小题10分,其余每空2分,共36分)
24.肺活量是肺功能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数据显示,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2600mL,女生在900-2000mL。小宇(男)想知道自己的肺活量,却发现家里没有肺活量测量器,想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工具,找到袋子、吹嘴、吸管、夹子、刻度尺、记号笔和剪刀等工具进行制作并测量。
(1)小宇应选择合适袋子:在家里找到两种袋子(如上图),你觉得他应该选择的是 (填字母),你的理由是 。
(2)制作刻度:他还制作了刻度条,并贴在袋子外面,你觉得0刻度应该贴在 。(选填“靠近袋口”或“袋子底部”)
(3)把吹嘴和吸管安装在袋口,将袋口 。(选填“密封”或“不用密封”)
(4)吹气:排除袋内空气后往里面吹气,你觉得吹气的正确方法是( )。
A.轻轻吸气,轻轻呼出
B.深吸一口气,用力呼出
C.深吸深呼三次
(5)如果测量之前没有将袋内空气排除干净,会造成测量结果( )。
A.无影响 B.偏大 C.偏小
(6)读数:快速收紧袋口,折叠,读出鼓起部分的读数。小宇三次的测量结果分别是:2400mL、2500mL、2600mL,你觉得他的肺活量应该记为 ,你认为他的肺活量 (填“达标”或“不达标”)。
(7)一般来说,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肺活量 ,且每分钟心跳次数比平常人也要 (填“多”“少”或“相同”)。
25.小明在学了《声音》单元后,想根据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个小乐器。他选择了铁条作为发声的材料,并将长短不同的同种铁条进行了固定,如下图是他制作的小琴,以下是他敲击过程中的发现。
(1)轻轻敲击a铁条与用力敲击a铁条,小明发现两次发出的声音 不变, 改变,因为敲的力度越大,铁条振动的 (填“幅度”或“频率”)会越大。
(2)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如图5根铁条,声音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3)请利用吸管材料,其它材料自选,设计制作能发出“1-5”音阶的简易吸管乐器。
①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示意图,并标注相应材料的名称。
②请写出你设计的小乐器中所运用的科学知识。(至少2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我们人类说话是靠声带的振动发声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弹吉他,是弦振动发声,说话是声带振动发声,敲鼓是鼓面振动发声,吹笛子是空气柱振动发声。
2.【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音叉的振动传递给水面,从而产生波纹。
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停止撞击后,大钟仍“余音不止”。这所以因为虽然撞击停止,但大钟仍在振动。
4.【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发生地震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质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很好地传声。
5.【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用同一根橡皮筋拉成长度不一的三种情况,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橡皮筋被扯得越小、越松,振动速度就越慢, 所以发出声音最低的是A。
6.【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空气可以传声,往真空的玻璃钟罩里逐渐加入空气,钟罩里的铃声会越来越响。
7.【答案】A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自制小乐器分为四个步骤,依次为设计、制作、演奏和改进。在制作我的小乐器活动中,我们应该先完成设计环节。
8.【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所以猫的耳郭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声音。
9.【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向热水瓶中倒水,声音是由于热水瓶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随着水位上升,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声音会越来越高。
10.【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人们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强弱。所以按压手机上的音量键,调整的是声音的强弱。
11.【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平衡膳食宝塔”结构图: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谷类食物(淀粉)位居底层;蔬菜和水果(维生素)居第二层;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蛋白质)位于第三层;奶类和豆类食物(糖类)合居第四层。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脂肪)和食盐。所以在平衡膳食宝塔图中,最底层的食物是谷薯类。
12.【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所以口琴的簧片长短、薄厚和宽窄各不相同。吹口琴时,长、薄、窄的簧片发出的声音较低。
13.【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我们在平静状态下一分钟大约呼吸20次左右。
14.【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血液。所以呼吸和心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氧气和血液。
15.【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要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回忆。重复吃的要分多次记。根据对食物记录的认识,吃了胡萝卜羊肉馅饺子,在卡片上记录食物时应为胡萝卜、羊肉和面三种食物。
16.【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中转站,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17.【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如果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里面含有脂肪,如花生、瓜子、动物内脏等。将苹果在白纸上实验,发现白纸上会留下痕迹,这说明苹果中含有水分。
18.【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承担着运输人体内营养和废物的作用。
19.【答案】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功能各不相同。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舌头可以搅拌食物并协助吞咽,唾液的作用是湿润食物。
20.【答案】B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米饭、馒头经过一段时间咀嚼会有甜味。
21.【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钓鱼时脚步声会把鱼吓跑,是因为液体可以传声,并且声音的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觉到振动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是因为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控制,加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说明声音停止振动,声音就会消失。
22.【答案】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六大类: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维生素及水,食物的营养成分有利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牛肉有丰富的蛋白质;米饭有丰富的糖类;食盐有丰富的无机盐;黄瓜有丰富的维生素;花生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调节身体的机能,是长身体的材料,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糖类:提供给我们活动的能量;维生素:调节身体的机能;矿物质,是长身体的材料;脂肪:提供给我们活动的能量。
23.【答案】(1)C
(2)B
(3)C
(4)A
(5)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在试管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试管中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取一支试管,先轻轻吹奏,振动幅度较小,声音较弱;再用力吹奏,振动幅度较大小,声音较强;所以比较两次声音强弱,用力吹奏声音强,轻轻吹奏声音弱。
(3)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水量越多,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小贝发现用筷子敲击装水的试管也可以发出声音,此时声音主要是试管的玻璃壁振动产生的。
(5)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水量越多,试管的玻璃壁振动速度越慢,声音就越低。所以小贝用同样的力从左往右敲击试管上部,发出的声音是越来越低。
24.【答案】(1)A;气体不容易泄露
(2)袋子底部
(3)密封
(4)B
(5)B
(6)2600mL;达标
(7)大;少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我们选择是长条形塑料袋,理由是形状规则,方便测量。
(2)制作刻度:他还制作了刻度条,并贴在袋子外面,你觉得0刻度应该贴在袋子底部。
(3)把吹嘴和吸管安装在袋口,将袋口密封,防止气体泄露,导致测量结果不精确。
(4)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排除袋内空气后往里面吹气,深吸一口气,用力呼出。
(5)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测量肺活量的时候,如果没有排空简易肺活量计上一次的气体,测量结果会偏大。
(6)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肺活量应该记为2600mL,选取最大值。
(7)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一般来说,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肺活量大,且每分钟心跳次数比平常人也要少。
25.【答案】(1)高低;强弱;幅度
(2)dbeca
(3)①材料就是吸管
②空气振动发声。
空气柱越长,振动频率低,发出的声音低;空气柱短,振动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高。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轻轻敲击a铁条与用力敲击a铁条,贴条的振动幅度变化,所以两次发出的声音强弱会变化,高低却不变。
(2)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铁条越短,声音越高,铁条越长,声音越低,所以声音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从短到长,即dbeca。
1 / 1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小学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人说话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嘴唇 B.喉咙 C.声带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我们人类说话是靠声带的振动发声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弹吉他,是弦振动发声,说话是声带振动发声,敲鼓是鼓面振动发声,吹笛子是空气柱振动发声。
2.用刚刚敲击后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 )。
A.平静无波 B.冒出气泡 C.产生波纹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音叉的振动传递给水面,从而产生波纹。
3.停止撞击后,大钟仍“余音不止”。这是因为( )。
A.回声
B.人的错觉
C.虽然撞击停止,但大钟仍在振动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停止撞击后,大钟仍“余音不止”。这所以因为虽然撞击停止,但大钟仍在振动。
4.发生地震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质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很好地( )。
A.通风 B.传热 C.传声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发生地震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质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很好地传声。
5.如图所示,用同一根橡皮筋拉成长度不一的三种情况,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最低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用同一根橡皮筋拉成长度不一的三种情况,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橡皮筋被扯得越小、越松,振动速度就越慢, 所以发出声音最低的是A。
6.如图,往真空的玻璃钟罩里逐渐加入空气,钟罩里的铃声会( )。
A.越来越响 B.越来越轻 C.不变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空气可以传声,往真空的玻璃钟罩里逐渐加入空气,钟罩里的铃声会越来越响。
7.在制作我的小乐器活动中,我们应该先完成( )环节。
A.设计 B.制作 C.展示
【答案】A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自制小乐器分为四个步骤,依次为设计、制作、演奏和改进。在制作我的小乐器活动中,我们应该先完成设计环节。
8.猫的耳朵会转动、耳郭大,周围出现声音时,不用转头,只要转动耳朵就能听到。猫的耳郭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声音 B.传播声音 C.没有作用
【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所以猫的耳郭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声音。
9.向热水瓶中倒水,声音会随着水位上升,越来越( )。
A.高 B.低 C.强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向热水瓶中倒水,声音是由于热水瓶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随着水位上升,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声音会越来越高。
10.按压手机上的音量键,调整的是声音的( )。
A.高低 B.强弱 C.高低和强弱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人们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强弱。所以按压手机上的音量键,调整的是声音的强弱。
11.在平衡膳食宝塔图中,最底层的食物是( )。
A.奶制品 B.谷薯类 C.蔬菜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平衡膳食宝塔”结构图: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谷类食物(淀粉)位居底层;蔬菜和水果(维生素)居第二层;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蛋白质)位于第三层;奶类和豆类食物(糖类)合居第四层。第五层塔顶是烹调油(脂肪)和食盐。所以在平衡膳食宝塔图中,最底层的食物是谷薯类。
12.口琴的簧片长短、薄厚和宽窄各不相同。吹口琴时,( )的簧片发出的声音较低。
A.长、厚、宽 B.短、厚、宽 C.长、薄、窄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所以口琴的簧片长短、薄厚和宽窄各不相同。吹口琴时,长、薄、窄的簧片发出的声音较低。
13.在平静状态下,普通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是( )。
A.8次左右 B.20次左右 C.60次左右
【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我们在平静状态下一分钟大约呼吸20次左右。
14.100米跑时,同学们身体出现的反应是( )。
A.呼吸深,频率不变,心跳快
B.呼吸深,频率增加,心跳快
C.呼吸浅,频率增加,心跳慢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血液。所以呼吸和心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氧气和血液。
15.记录一天的食物,胡萝卜羊肉馅饺子一般记为( )。
A.一种食物 B.三种食物 C.两种食物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要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回忆。重复吃的要分多次记。根据对食物记录的认识,吃了胡萝卜羊肉馅饺子,在卡片上记录食物时应为胡萝卜、羊肉和面三种食物。
16.人体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胃 B.肺 C.心脏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中转站,能够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17.将苹果在白纸上实验,发现白纸上会留下痕迹,这说明( )。
A.蛋白质 B.水分 C.脂肪
【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如果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里面含有脂肪,如花生、瓜子、动物内脏等。将苹果在白纸上实验,发现白纸上会留下痕迹,这说明苹果中含有水分。
18.( )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承担着运输人体内营养和废物的作用。
A.蛋白质 B.脂肪 C.水分
【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承担着运输人体内营养和废物的作用。
19.口腔中能起到润滑作用的是( )。
A.舌头 B.臼齿 C.唾液
【答案】C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功能各不相同。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舌头可以搅拌食物并协助吞咽,唾液的作用是湿润食物。
20.米饭、馒头经过一段时间咀嚼会( )。
A.消失 B.有甜味 C.越来越硬
【答案】B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米饭、馒头经过一段时间咀嚼会有甜味。
二、读图与作图题(第23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21.请将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现象与相应的解释用直线连接起来。
钓鱼时河岸边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觉到振动 声音可以通过液体传播
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 声音停止振动,声音就会消失
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 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
【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钓鱼时脚步声会把鱼吓跑,是因为液体可以传声,并且声音的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觉到振动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是因为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控制,加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说明声音停止振动,声音就会消失。
22.将下面的食物与其营养功能进行连线。
米饭 丰富糖类 提供能量
花生 丰富脂肪
牛肉 丰富蛋白质 身体组成成分
黄瓜 丰富维生素
食盐 丰富无机盐 调节身体机能
【答案】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六大类: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维生素及水,食物的营养成分有利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牛肉有丰富的蛋白质;米饭有丰富的糖类;食盐有丰富的无机盐;黄瓜有丰富的维生素;花生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调节身体的机能,是长身体的材料,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糖类:提供给我们活动的能量;维生素:调节身体的机能;矿物质,是长身体的材料;脂肪:提供给我们活动的能量。
23.小贝有四支完全相同的试管,他慢慢地往试管中加水,发现试管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于是,小贝梳理了很多关于试管和声音的相关知识。
(1)在试管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试管的玻璃壁 B.试管中的水 C.试管中的空气
(2)取一支试管,先轻轻吹奏,再用力吹奏,比较两次声音强弱,( )。
A.轻轻吹奏声音强 B.用力吹奏声音强 C.两次声音强弱相同
(3)关于吹气时发出声音高低和试管水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量越多,水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B.水量越多,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C.水量越多,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4)小贝发现用筷子敲击装水的试管也可以发出声音,此时声音主要是( )振动产生的。
A.试管的玻璃壁 B.试管中的水 C.试管中的空气
(5)小贝用同样的力从左往右敲击试管上部,发出的声音是(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没有变化
【答案】(1)C
(2)B
(3)C
(4)A
(5)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在试管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试管中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取一支试管,先轻轻吹奏,振动幅度较小,声音较弱;再用力吹奏,振动幅度较大小,声音较强;所以比较两次声音强弱,用力吹奏声音强,轻轻吹奏声音弱。
(3)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水量越多,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小贝发现用筷子敲击装水的试管也可以发出声音,此时声音主要是试管的玻璃壁振动产生的。
(5)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水量越多,试管的玻璃壁振动速度越慢,声音就越低。所以小贝用同样的力从左往右敲击试管上部,发出的声音是越来越低。
三、实践探究题(第25题第(3)小题10分,其余每空2分,共36分)
24.肺活量是肺功能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数据显示,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2600mL,女生在900-2000mL。小宇(男)想知道自己的肺活量,却发现家里没有肺活量测量器,想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工具,找到袋子、吹嘴、吸管、夹子、刻度尺、记号笔和剪刀等工具进行制作并测量。
(1)小宇应选择合适袋子:在家里找到两种袋子(如上图),你觉得他应该选择的是 (填字母),你的理由是 。
(2)制作刻度:他还制作了刻度条,并贴在袋子外面,你觉得0刻度应该贴在 。(选填“靠近袋口”或“袋子底部”)
(3)把吹嘴和吸管安装在袋口,将袋口 。(选填“密封”或“不用密封”)
(4)吹气:排除袋内空气后往里面吹气,你觉得吹气的正确方法是( )。
A.轻轻吸气,轻轻呼出
B.深吸一口气,用力呼出
C.深吸深呼三次
(5)如果测量之前没有将袋内空气排除干净,会造成测量结果( )。
A.无影响 B.偏大 C.偏小
(6)读数:快速收紧袋口,折叠,读出鼓起部分的读数。小宇三次的测量结果分别是:2400mL、2500mL、2600mL,你觉得他的肺活量应该记为 ,你认为他的肺活量 (填“达标”或“不达标”)。
(7)一般来说,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肺活量 ,且每分钟心跳次数比平常人也要 (填“多”“少”或“相同”)。
【答案】(1)A;气体不容易泄露
(2)袋子底部
(3)密封
(4)B
(5)B
(6)2600mL;达标
(7)大;少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我们选择是长条形塑料袋,理由是形状规则,方便测量。
(2)制作刻度:他还制作了刻度条,并贴在袋子外面,你觉得0刻度应该贴在袋子底部。
(3)把吹嘴和吸管安装在袋口,将袋口密封,防止气体泄露,导致测量结果不精确。
(4)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排除袋内空气后往里面吹气,深吸一口气,用力呼出。
(5)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测量肺活量的时候,如果没有排空简易肺活量计上一次的气体,测量结果会偏大。
(6)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肺活量应该记为2600mL,选取最大值。
(7)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一般来说,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肺活量大,且每分钟心跳次数比平常人也要少。
25.小明在学了《声音》单元后,想根据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个小乐器。他选择了铁条作为发声的材料,并将长短不同的同种铁条进行了固定,如下图是他制作的小琴,以下是他敲击过程中的发现。
(1)轻轻敲击a铁条与用力敲击a铁条,小明发现两次发出的声音 不变, 改变,因为敲的力度越大,铁条振动的 (填“幅度”或“频率”)会越大。
(2)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如图5根铁条,声音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3)请利用吸管材料,其它材料自选,设计制作能发出“1-5”音阶的简易吸管乐器。
①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示意图,并标注相应材料的名称。
②请写出你设计的小乐器中所运用的科学知识。(至少2点)
【答案】(1)高低;强弱;幅度
(2)dbeca
(3)①材料就是吸管
②空气振动发声。
空气柱越长,振动频率低,发出的声音低;空气柱短,振动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高。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轻轻敲击a铁条与用力敲击a铁条,贴条的振动幅度变化,所以两次发出的声音强弱会变化,高低却不变。
(2)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铁条越短,声音越高,铁条越长,声音越低,所以声音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从短到长,即dbeca。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