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中考考纲研读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安徽中考考纲研读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3 13:2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同心协力·备战中考

—2015中考考纲研读
蚌埠新城实验学校
顾庆悦一、研读考纲,做到方向明确以稳为主
稳中有变1.编写说明中少了“语文学业考试允许使用
《新华字典》” 商务出版社考题预测:“波澜起伏”的“伏”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再查( )划。在“波澜起伏”一词中意思应选( )。(a.隐藏 ; b.低下去; c.屈服; d.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2.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二部分阅读
第6条2013年的内容是:“知道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并做出判断。(B)”
2014、15年的内容是:“区分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并做出判断。(C)”
第10条2013年的内容是:“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B)”
2014、15年的内容是:“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B)”3.例证性试题
第一部分 语文积累
(2)三个单段的选词填空变成了语段式选词填空
(4)默写杜牧的《赤壁》变成了默写杜甫的《望岳》的后四句。(2013年已经考查了《钱塘湖春行》后四句)
提醒大家复习时长诗的默写不能仅仅停留在名句上,另外首颔颈尾的概念要区分清楚。
古诗文的默写有可能由简单的记忆性考查即补充上句或下句(2008-2014),改为理解性填空。3.例证性试题
第二部分阅读
叙事散文《系在风筝上的……》变为写景散文《故乡红叶》。
第四部分语文综合运用增添了“规范用字”的考查。规范用字考题预测:
看拼音写汉字,并工整的书写在规定的格子内,如:
阅读下面文字,请将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青春年华,最值得珍惜。这无价的光阴要用来做最有意义的事,万万不能等到diāo? líng之时,再独自感伤,追悔莫及!青春,需要守望,需要zhàn? fàng,更需要圆满人生价值!考题预测:
按要求填空。
(1)“党”的起笔是__________;“戈”的未笔是______________。
(2)“狐”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3)“稻”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4)“肺”有_______画,最后一画是________。
(5)“碑”有_______画,第十一画是________。
?考题预测:
错别字纠正,口语交际放在“综合实践”中考查
汉字是汉文化的标志。但是,在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汉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必维护汉字的尊严,培养对汉字的尊重之情,XX中学初一(6)班决定举行“使用规范汉字”的语文活动,请你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探究问题并发表见解。
在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深入调查,列举了汉字使用中不规范的现象,诸如:写错别字、滥用繁体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用谐音借用的成语、使用不规范的网络文字……
①探究一:造成以上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的原因比较多,请你说出其中一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探究二:使用不规范汉字,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试拟写一则“使用规范汉字”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附录:
优秀古诗文篇目:
古文:《鱼我所欲也》、《出师表》、《三峡》不再考查;
古诗:《蒹葭》、《饮酒》、《行路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游山西村》、《山坡羊·潼关怀古》不再考查;4.附录:
课外读物:
删除《安徒生童话》、《骆驼祥子》、《鲁兵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增加《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红岩》、《繁星·春水》
提醒大家关注《伊索寓言》和《繁星·春水》曾经列入,后删除,现又增加。名著阅读由简单的常识性知识和内容了解是否可能改为理解性知识,考查了人物形象分析?
二、研读考题,做到心中有数难易程度
考试形式
试卷结构
分值安排安徽省近5年中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篇目古诗文默写:
1.大漠孤烟直, 。
2.《小石潭记》中,作者坐在小石潭边突出的感受是: 。
3.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 , ”表达了收复河山,建功立业的理想;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 , ”展现了以身献国,痴心不改的情怀。
4.默写《泊秦淮》
5.默写《观刈麦》的后四句
6.默写《使至塞上》颔联和颈联
7.默写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上阕或下阕
?安徽省近5年中考语文试卷“语段综合”考点分析?安徽省近5年中考语文试卷“语文综合运用”考点分析?安徽省近5年中考语文试卷“阅读”文体、分值及题量分析记叙文阅读
以“散文”为例,重点关注
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
借景抒情式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主要考查内容:
1.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对文章中运用材料的分析、对作品主旨的概括、对作者情感的揭示。
2.鉴赏作品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景物形象;一是分析形象特征,二是把握作者突出形象地技巧。
3.品味文章语言:包括语句的本意、比喻义、潜在意义以及句子与段落、与文章主题之间的关系,还包括语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
4.文章的表达技巧:主要是分析运用某种技巧的效果、好处、作用,也包括文章在行文布局方面的匠心及其效果。 要 素:1.景:景物的特点 2.情:作者的内在情感 3.意:文章的主旨
考题预测:
  1.概括文章内容
  2.通读全文,分析形象(景、物)的特征:
  3.根据形象的特征,把握情和意:
  4.理清思路和结构:
  (1)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顺序,或观察点角度的变化,或先描写画 面,刻画环境,后抒发情感
(2)咏物散文:由物后及人
  5.赏析语言及艺术手法:
  (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2)咏物散文---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象征说明文阅读
重点关注科普说明文
主要考查内容:
1.理解说明的内容,能明确说明的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准确地概括中心意思。
  2.了解说明的顺序,主要掌握三种说明顺序,并能领会说明顺序的综合运用。
  3.了解说明的方法,主要了解七种说明方法,能从文章中找出这些方法,并能简要说明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4.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主要体会语言的准确性。考题预测:
1.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3.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4.说明顺序 类型: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5.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出“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6.概括信息 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
7.文段作用 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古文阅读:
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空乏:(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
翻译下列句子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译文:
(这两题多为课下注解出现的实词、虚词,重点句子)
文章内容理解的考查
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六位历史人物在艰苦磨难中被举用并成就了非凡业绩的事例?
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
如考查对比阅读,重点是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安徽省近5年中考语文试卷“写作”分析“六个一”的写作要求:
1.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2.一个精彩的开头
3.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4.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5.一个完美的结尾
6.一个清晰、整洁的卷面
文体上,中考仍侧重于记叙文,要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写真事、抒真情。整洁
美观
有效三、研读阅卷,做到精益求精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正!
预祝语文学科在2015年中考再创佳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