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上第四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九上第四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8 16:1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上第四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所选小说均是现代名家名作,或话及与少年好友的深厚情谊,如《故乡》,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如《我的叔叔于勒》,或涉及少年成长的话题,如《孤独之旅》。文中的少年主人公,都感受了人间的冷暖和世态的炎凉,遭遇过生活的磨难后,懂得了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在猝不及防的风雨中逐渐成长。
学习这个单元,可从少年视角进入文本,抓住“对比”这一贯穿于本单元三篇小说中的重要因素来组织教学,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进而理解小说主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以及小说三要素。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
3.品味小说的语言,解析句子的深层含义,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4. 感受小说展示的人生经验,加深对社会的理解,获得成长启示。
三、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 梳理情节
【课时目标】
1.单元整体预习,积累字词与小说文体常识。
2. 梳理三篇小说的主要情节。
【教学准备】
自学微课:小说的相关文体常识。自学清单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堂
带领学生回忆七八年级学过的小说,归纳出这一类文体的三要素:人物、情节与环境。本节课,我们聚焦三篇小说的情节梳理,把握其主要内容。
二、按单自学
(一)【微课自学】
小说的文体知识: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按其人物的多少、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等几种;
按其题材,还可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等。
(二)自学清单一:
自学清单二:
三、当堂展示
(一)学生展示交流
(二)教师明确:
鲁迅的《故乡》运用多角度对比,写“我”眼中的“故乡”与儿时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的巨大反差,寄寓着作者对旧社会及其人民命运的无限关切与深沉思索。
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认钱不认人、爱慕虚荣的形象,揭示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当代作家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则是以孩子的视角反映了小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历程,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和出色的环境描写,讲述了杜小康在放鸭生活中成长的故事。
四、当堂检测
五、课外作业
课外自读:季羡林《月是故乡明》原文略
思考题:文章标题是“月是故乡明”,作者为什么写世界各地的月亮,作用是什么?
第二课时 对比情节 分析人物
【课时目标】
理清三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对比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一、导入课堂
上节课同学们整体感知了本单元三篇小说,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一起分析课文的结构层次,对比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二、按单自学
(一)【微课自学】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为了衬托人物、渲染气氛,给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2自学清单
三、当堂展示
(一)学生展示交流
(二)教师明确:
四、当堂研讨
1.阅读《故乡》,围绕“变”字,分析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2.阅读《我的叔叔于勒》,围绕“变”字,分析菲利普夫妇的人物形象。
3.阅读《孤独之旅》,行走于这段“孤独之旅”,杜小康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系列变化?
于勒的命运变化
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
菲利普夫妇人物形象
年轻时败光家产时
听说在外挣钱发财时
游船遇到已是穷光蛋时
(一)学生展示交流
(二)教师明确:
五、课外作业
思考题:对比三位主要人物,请分别用一句话做评价。如果能穿越时空对话,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第三课时 对比人物 探究主旨
【课时目标】
对比主要人物分析,分别探究其主旨。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堂
上节课布置同学们:对比三位主要人物,请分别用一句话做评价。如果能穿越时空对话,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二、按单自学
三、当堂展示交流
四、当堂检测
五、课外作业
思考题:
1.说说三篇小说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其他人物,你对他们又有什么样的评价呢?如果选择一位人物发朋友圈,你会选谁呢?为什么?
2.讨论:三位作家通过这三篇小说各自想表达什么样的写作意图呢?
第四课时 对比语言 感受风格
【课时目标】
积累金句,研读细节,对比写法,感受三位作家的语言风格。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堂
上节课,请同学们在三篇小说中,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发朋友圈,你选的谁呢,推介语是什么?为什么选他?
——生自由发言。
二、按单自学
1自学清单
2.摘录积累金句,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给了你哪些人生的启迪。
三、当堂展示
(一)学生展示交流
(二)教师明确:
四、当堂检测
(一)微课自学:三位作者简介
(二)全班研讨:
1.三位作家在各自的小说创作中,是如何运用“对比”这一写作手法的?每篇课文至少分析出三组对比元素。
2.通过细节处的研读,你更喜欢哪位作家的语言风格,为什么?
3.如果请你用对比的手法,比较三位作家,你更崇拜哪一位大作家呢?通过阅读三位名家的作品,分别给了你哪些人生的启迪?
五、课外作业
课外自读:莫泊桑《项链》原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