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登泰山记》课件(共5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2《登泰山记》课件(共5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8 12:5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3张PPT)
姚鼐
泰山壮丽之景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 “天下第一山”之称。
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古代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
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泰山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事、记人、记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
《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
《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①碑记:古代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登泰山记》属于山水游记。“泰山”点明浏览地点,“登”表明侧重于叙述、描写游泰山经过和所见所感。
作者
姚鼐(1731—1815),字 ,一字梦谷,室名 ,学者称他为惜抱先生。清代桐城人。所编 ,历来负有盛誉。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著有 。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櫆,刘师承方苞,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 。(1200多人,历时200多年)
关于桐城派,这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 ,刘大櫆和姚鼐则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 ”。姚鼐是桐城派的 ,他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
姬传
惜抱轩
《古文辞类纂》
《惜抱轩诗文集》
桐城派
方苞
桐城三祖
集大成者
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四库全书》初稿完成。姚鼐以自己病羸、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表示辞官:
告老、解官、乞骸骨、
请老、乞身、移病、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古人退休年龄一般是70岁
汶(wèn)水 南麓(lù) 砌(qì)石
磴(dèng) 徂(cú)徕(lái) 晦(huì)日
绛(jiàng)色 若偻(lǚ) 石罅(xià)
膝(xī)盖 樗(chū)蒱(pú)
重要字音:
理清文章思路
交待泰山位置
记述登山经过
描绘日出美景
返记人文景观
补写自然景观
自学指导和检测
对照教材课下注释、资料书翻译内容,对段落中【重点字词句】标注。
理解文意·第一段
泰山之 阳,汶水西流;其 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 其南北 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南面
名作状,向西
北面
名作状,向东
山南面山谷的水
山北面山谷的水

分界
判断句
明确: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代词,指泰山
结构助
词,的
代词,代阳谷和阴谷
文化常识积累
口诀:
山南水北为阳 ,
山北水南为阴。
尝试说出这些地名的由来:
衡阳 湘阴 淮阴 汉阴
衡阳(南岳衡山之南) 湘阴(湘江之南)
淮阴(淮河之南) 汉阴(汉江之南)
粟者,民之所种
点评精讲
〈动〉 1. 充任,担任:~之无愧。
2. 掌管,主持:~权。~政。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
4. 面对着:~机立断。首~其冲。
5. 相称,相配:旗鼓相~。
6. 应该:老~益壮。
7. 抵挡:万夫不~之勇。螳臂~车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9. 对等;相当于:旗鼓相~ ;门~户对
〈介〉在
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连> 假使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当 dāng
思考:这是从什么视角去写泰山?“皆”字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
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
俯瞰的视角。写出泰山的雄浑,而不是云沾雾罩的空灵。“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的两个“皆”字,顿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
北面
南面
济水
汶水

西
古长城
日观峰

阳,山南水北谓之阳。
阴:山北水南谓之阴。
南北分流——汶水、济水(面)
南北分界——古长城 (线)
最高之处——日观峰 (点)
概括第一段内容,并分析第一段写作思路。
总写泰山的地理位置与环境:
作用: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铺垫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界限
古义:到达;
今义:重提另一件事

山脚

乘,冒着
明确: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
经过
理解文意·第二段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沿着,顺着
台阶,石阶
山顶
少于,形作动
山名
再,又
明确: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谷)进山,路不到一半,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
通“又”
所说的
相当于“而”,表顺承,翻译成“就”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 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 几不可登。及 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判断句
石阶
几乎
已经
背,覆盖
像门槛一样
横,挡
名作动,照亮
停留
到达
句末助词,无实义。
等到
表顺承
似的
明确:古时登泰山,是沿着东面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半山腰处停留的云雾就像一条飘带。
所+v:……的地方
夕阳
省略主语“雪”
定语后置句,者是标志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干支
点评精讲
干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奇数位天干只能与奇数位地支相对,偶数位天干只能与偶数位地支相对,比如甲子是正确的,而甲丑则是错误的。一轮下来,只能记60次,因为干支纪年法每60年一个循环,60年为一个甲子。
干支两字相配,
用以纪年,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用以纪月,如丙寅月、丁卯月;
用以纪日,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点评精讲
干支
(1)干支纪年法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 重大 的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
(2)帝王年号纪年法
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登泰山记》)
点评精讲
古代纪年法
说明:(1)中国古代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年号,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2)中国历史上,清代用康熙年号纪年时间最长,历61年,其次是乾隆,历60年;
(3)年号的长短与社会的治乱大体上呈正比关系;
(4)在社会动荡年代,皇帝频繁更换年号,如南宋皇帝宋徽宗曾经用过大观,政和,宣和等年号。企图借更换有吉祥意义的年号来振兴国运,但最终 难免亡国的命运。
(3)王公年次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多用于春秋、战国时代,每一国的纪年法用各国国君的名字作为纪年的依据。诸如鲁哀公18年。
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4)年号和干支兼用 ,纪年时,皇帝年号在前,干支在后
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梅花岭记》)
点评精讲
古代纪年法
京师
(1)是中国古代对都城的称谓。在中国古代,国家的首都通常称为京师,近现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
因各朝代国都大多不同,京师就指代不同的城市。(《登泰山记》)“京师”指清朝国都北京。
(2). 指天子的军队。“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 《左传·庄公十一年》
(3).指朝廷。“京师知其以子故称病不朝,验问实不病。” 《史记·吴王濞列传》
点评精讲
京师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面。
(一)中心语+定语+者
(二)中心语+之+定语+者
(三)中心语+之+定语(形容词)
(四)中心语+定语(数量词)
点评精讲
定语后置
同步练习
(一)中心语+定语+者
1.客有吹洞箫者
2.求人可使报秦者
3.楚人涉江者
4.人马溺死者甚众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二)中心语+之+定语+者
1.马之千里者
2.石之铿然有声者
同步练习
(三)中心语+之+定语(形容词)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3.凌万顷之茫然
(四)中心语+定语(数量词)
1.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概括第二段内容,并思考以下内容:
1.从作者由京师来泰山的路线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旅程的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的心理?
2.找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并概括这条路线有何特点?
北面
南面
古长城
日观峰
中谷
中岭
西谷
南麓
京师
齐河
长清
泰安










天气恶劣
路途遥远
风尘仆仆
心切急切
无惧艰苦
路程:四十五里
石阶:七千有余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
(远)
(高)
(独特、险峻)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此段中的几个动词“乘、历、穿、越、至于”蝉联而下,告诉给我们哪些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① “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把作者从京师去泰安的季节、路程和地形交代得清清楚楚。
②表现了旅途的艰苦。“乘风雪”的“乘”字,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
③作者的形象特点:风尘仆仆,不辞辛苦,登山的心情迫切。 。
讨论:跟着姚鼐上泰山山巅观赏日落之景,你看到了哪些图景?请抓出其中最惊艳的词语赏析。
苍山负雪图
泰山夕照图
半山居雾图
负VS覆
以动写静 拟人
雪之厚、大
神采奕奕 坚强无畏
烛VS照
暖色调
柔和轻软
交相辉映
居VS有
以动写静
轻盈飘逸、静美朦胧
“若带”以小喻大
高俊雄伟、
苍山负雪: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由被动变为主动,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银装素裹,富有神韵。
明烛天南:“烛”是一种光化反应。晴日直射雪山,雪山又把吸收的光能反射天南,绘出积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夺目光彩,呈现出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
望晚日照城郭
汶水、徂徕如画
半山居雾:一个“居”字,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静谧,而且增强了山间云雾缭绕不绝的高峻之感,创造出云雾全然凝滞不动的静穆而奇妙的境界。
理解文意·第三段
戊申晦, 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等待
弥漫
逐渐
朔:阴历每月第一天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阴历每月十五
既望:阴历每月十六
五更
省略句,省略主语(余)

戊申日月底这一天,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掷具似的立着的东西,那是山峰
定语后置句、判断句
理解文意·第三段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 之。 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 驳色,而皆若偻。
天边
代词,指泰山
升起
承托
有的人
有的
或红或白
一会儿
同“彩”
回头看

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的样子
天边的云中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起来了,颜色纯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判断句
朔:阴历每月第一天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阴历每月十五
既望:阴历每月十六
五鼓:古代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两小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五鼓”相当于五点钟。
时间 19:00-21:00 21:00-23:00 23:00-1:00 1:00-3:00 3:00-5:00
时辰 戌时(黄昏) 亥时(人定) 子时(夜半) 丑时(鸡鸣) 寅时(平旦)
更点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姚鼐在泰山日观亭观看日出之景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写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又是如何体现的该特点?
日出前
日出时
日出后
“白若樗蒱”
“正赤如丹”
“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比喻、拟人手法
色彩、动静、远近
虚实结合、正侧结合
以拟人手法烘托出日观峰凌驾于群峰之上的雄伟气势
以色彩点染出日观峰日出之景的绚丽壮美、生机盎然
日出前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云中白若樗蒲数十列者,山也
日出时
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
回观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动静结合 + 拟人比喻
思考: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象的?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色彩点染
时间顺序
以拟人手法烘托出日观峰凌驾于群峰之上的雄伟气势
绚丽壮美
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突破困境的信心,对超拔品格的自我期许
内容技巧
情感
品味作者描写日出善于抓住景物特征的写法。
写日出之前的情景,“大风扬积雪击面”,风雪交加,云雾弥漫,不但写出“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劲急的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风力之急,气候之寒,积雪之多,使人感同身受。
以樗蒱比喻雪中的远山,拔地参天的山峰,竟然小如樗蒱。作者抓住远山又白又小的形、色特点,显得十分贴切。再从这一判断句式来看,作者先写直觉(像何物),进而判断出实际是什么(山也),完全符合观察的过程,显得十分真实。这是一幅云雾中的山的静态图。
写日出之时的景观:
着重观察描绘日出前后色彩的变化。以静衬动,是一幅流动着色彩美的动态图。从“一线异色”到“须臾成五彩”到“正赤如丹”“红光动摇承之”,写出了倏忽万变的壮美景象。一个“承”字,把旭日写得仿佛有一双巨手轻托着徐徐上升,又以汹涌着、摇动着、充满无穷生命力的红光为衬托,情景愈加显得奇丽。紧接一句“或曰:此东海也”,好像是谁突然发现,惊呼了一声,引发了我们对日出的壮观景象进行想象:原来太阳是从一片红光闪耀,涵澹澎湃的东海之中升起来的,难怪它是那样的绚丽,热烈,浑圆。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作者由东而西,由高到低,写晨曦中山峰绚丽多姿,是一幅奇异的立体风光图。没有一个字写冰雪,却使我们能够从它的形象中想象到。而“或得日,或否”的山峰,尽管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却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皆若偻”。课文注释多说一句“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是有道理的,这里以群山有如臣服于下、敬礼膜拜的姿态来反衬泰山的“五岳独尊”的巍峨气概,也使日出景象显得更加庄严。
理解文意·第四段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模糊或缺失
偏僻

赶不上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姚鼐已经看到了泰山山顶最美的日出日落之景,阅读第四段,找到他还去了泰山哪些地方?
描写了泰山的建筑和古迹的人文景观,既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历史。
岱祠
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
道中石刻
理解文意·第五六段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整的、方正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从石头的缝隙里生长出来,树顶是平的。到处是冰雪,没有瀑布,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到日观峰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缝隙
青黑色
声音和踪迹

古义:平形的、方形的
今义:面积的单位
圆形的
瀑布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交代记游人,游记常见格式
记述
从第5段中找出泰山自然景观的特点、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三多”是:多石 、石多平方、多松;
“三少”是:少土、石少圆、少杂树;
“三无”是: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以极平实简练的语句,将景物进行对比,写出泰山有别于其他名山的特征:1.泰山之冬的肃杀和静美。2.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多用短句,语言简练,准确生动,体现了桐城派文章“雅洁”的特点。
白描
对比
泰山的位置
登山的经过
山巅之所见
观日出奇景
至于泰安
由南麓登
循中谷入
越过中岭
复循西谷
遂至其巅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山水如画 居雾若带
五鼓——面迎风雪待日出
稍后——白山矗立若樗蒲
须臾——一线异色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红光承
回视——群山异色拜日观
人文之景观
自然之风貌
岱祠
碧霞元君祠
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
全文思路
这仅仅只是一次普通的泰山之游吗
【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鼐以疾还”等理由,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思考:山水游记并不少见,同学们应该也有游山玩水的经历。结合日常经历及其背景资料,思考作者的这次登山之旅有没有哪些让你觉得很与众不同(奇怪)的地方?
质疑探究
姚鼐登山有哪些不同寻常之处?
长途奔波
冬日登山
除夕登山
不走常人之路
日落日出的壮丽景象
不畏艰辛
辞旧迎新
坚持自我
希望与力量
姚鼐登泰山后,他的老师刘大櫆在《朱子颍诗集序》中对此事评价:
乙未之春,姬传(姚鼐)以壮年自刑部告归田里,道过泰安,与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慨然想见隐君子之高风。
根据文本,概括姚鼐“隐君子之高风”的具体表现。
登山时间:
登山路线:
登山所见:
不循古人不走常路,坚持自我。
雪霁观日景致奇绝,满怀希望。
除夕佳节寄情山水,坚定无畏。
【补充资料】
1. 去秋始得《四库全书》一部,阅之,其持论大不公平。鼐在京时,尚未见纪晓岚(纪昀字)猖獗若此之甚,今观此,则略无忌惮矣。岂不为世道忧邪?鼐老矣,望海内诸贤,尚能救其敝也。(姚鼐《与胡雒君书》)
2. “今检清代禁书,不但明清之间著述,几遭尽毁,乃至宋以来,皆有指摘,史乘而外,并及诗文。……始皇当日焚书之厄,决不至离奇若此!盖一面毁前人信史,一面由已伪撰以补充之,直是于古所无之文字劫也。 (孟森的《心史丛刊》 )
学术观点寡合
文化思想禁锢
政治官场腐败
幼嗜学,伯父姚范授以经文,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
18岁考中举人
33岁第六次应礼部试,中进士,
41岁,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因学识渊博被破格举荐入馆担任纂修官。
1774年,《四库全书》初编成,44岁借病辞官。
决绝
姚鼐一路风尘仆仆你,直奔泰山,他登山泰山看到的第一眼泰山壮美之景,让姚鼐从心灵的困境解脱出来。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男儿自负乔岳身, 胸有大海光明暾。
即今同立岱宗顶, 岂复犹如世上人
《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一程山水一人生,辞旧迎新迎新生。姚鼐一生,步履匆匆,人生茫茫,他从风雪中踏来,亦从风雪中归去。回顾此生,姚鼐心中的波澜和眼底的丘壑统统都化作了笔下的平淡,化成桐城派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光芒。
从山水之中获得勇气,来一场心灵的远游。
对比阅读:寄山水以突围
为什么中国古代文人都不约而同地在山水中寻求生命困境的突围?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6.23章
(2)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3)“士”作为国家根本利益的维护者、精神家园的守护者要完成其历史任务,就只能倾尽全力于理想人格的建构,把心灵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宇宙的和谐融汇起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潘知常《中国美学精神》
对比阅读:寄山水以突围
《赤壁赋》和《登泰山记》,同样写自然山水对人心境、人生的启迪和救赎,但究其根本,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览景之趣:自然山水,观照人生
苏子突围
“变与不变”“取与不取”
思想根基:道家思想是放手。
看淡得失,随遇而安,寄情山水
姚鼐释然
“独善其身”
思想根基:儒家思想之进取(修身)
其后半生讲学授课,传道受业。
坚持自我,做好当下
《赤壁赋》通过风、月、山、水等景物描绘了一幅静谧清爽的画面,借客人在月夜下的感慨抒发了人生短促、功业未成的苦闷之情,从水与月中阐明“变”与“不变”的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登泰山记》通过写山巅所见、日出奇景、自然风貌等表现泰山的雄奇和壮美,表达作者游赏泰山的喜悦,抒发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小结:
苏轼与姚鼐二人面对自然山水的不同感悟给我们的启发是:面对困难,融入山水中,我们的心胸会豁然开朗;面对困难,我们的出路也可以有多种,坚持与放弃都是一种选择,都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