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自强中国扬帆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自强中国扬帆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8 13:1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文主题训练--------自强中国扬帆行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一:3月2日,电影《厉害了,我的国》震撼上映,影片由中国侨、中国路、中国车、中国网、中国港开始,接着以全方位的视角深层次地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大国重器、创新科技、幸福小家、和谐社会、大国外交等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影片所展现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在观众中引发强烈反响,观众们纷纷为中国“点赞”。
材料二:《谢谢了,我到家》是由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最近推出的季播节目,节目围绕每位嘉宾成长经历中与家人相关的故事展开访谈,从中挖掘家庭、家风对成长的重要意义,深受观众喜爱。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一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触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工整,文面清洁。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2018年全国播出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反响。影片中,不仅记录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还展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望远镜FAST,全国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磁悬浮列车研发、5G技术等引领人们走向新时代的里程碑般的科研成果。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面对建国70周年党和国家在方方面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你有怎样的见闻、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8年3月2日,电影《厉害了,的国》震撼上映,影片由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网、中国港开始,接着以全方位的视角深层次地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大国重器、创新科技、幸福小家、和谐中国、大国外交等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影片所展现的中国精神、中国智造、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自信在观众中引发强烈反响,观众们纷纷为祖国“点赞”。
请结合上述材料,就你熟知的某一方面谈谈你的感触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那些伟大的瞬间总会被人们铭记。”记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气势磅礴的背景音乐中拉开帷幕,随着光与影的变换,一幅幅中国新时代发展的美好画卷呈现在眼前:刷新世界记录、勾勒出中国经济运行效率新版图的中国桥,穿越沙漠戈壁、总里程世界第一的中国高速公路,中国“创时代”新标志、最美铁路中国高铁,吞吐量逐年增加、位列全球首位的中国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
看了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几位观众发表了自己的观感:
甲:令人赞叹,深感自豪,深受鼓舞!
乙:没有一代代国人的艰苦奋斗,没有持续40年的改革开放,哪有今天的“厉害”?
丙:看这个电影时,我联想到早已去世的邓稼先,想起近年倒下的南仁东、黄大年、钟扬,想起耄耋之年仍在工作的黄旭华、袁隆平、王泽山,不禁潸然泪下。
丁:中国厉害了,不可忘记万千默默无闻者的功劳!
戊:在一些方面,我们的确厉害了。但还有很多方面,我们还不厉害啊!
对此,你有怎样联想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例文:
家国情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在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忧虑着处在山东、河南这两个沦陷区的几个弟弟,他们是生还是死呀!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之情。山河破碎,没有“国”哪有“家”啊!
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国”。他漂泊四川成都,尽管自己处境艰难,茅屋为秋风所破,他仍向苍天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懂得推己及人,希望温暖能普照天下。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能将温暖与幸福惠及芸芸众生,这是一种大胸怀,这是一种大境界。
小家温暖幸福只能是小家,全民温暖幸福才是大家。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生活在“家”与“国”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爱国之情。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汉,心中有国。卫律的威逼利诱,没能让他叛“汉”;李陵的软话攻心,没能让他仇“汉”;单于的漫长折磨,没有让他忘“汉”。朔风凛冽,无法冻硬他的爱国热肠;胡茄幽怨,无法软化他的爱国衷心。饮雪吞毡,就等归汉之日。就要回汉了,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的心中没有妻儿吗 不是,只不过,在他心中,“国”远比“家”重要。
“家国情怀”又表现为爱民之情。邓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赤子情怀溢于言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乡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虽素昧平生,却满含热泪地呼之为“娘”,视百姓为父母。
“家国情怀”还表现为恪尽兴国之责。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范仲淹也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社会中的每一员,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献计出力,将个人之梦融入到中国的复兴之梦。
“家国情怀”不是要我们抛却小家,忘却亲人,而是要我们推己及人,由“家”到“国”,都捧出一颗爱心来。
“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家国情怀”!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一,要求考生围绕“国”做文章。或对国人深情赞美伟大祖国,或向世界隆重介绍伟大祖国赞美或介绍祖国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变化和巨大成就:或科技创新成果(包括中国桥、路、车、网、港等);或建设幸福家庭、创建和谐中国的丰功伟绩;或大国外交的巨大成就。或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等。材料二,要求考生围绕“家”做文章。或谈家庭给子女以温情的作用;或谈父母对子女关爱的重要性;或谈兄弟姐妹互相帮助的好处;或谈家风对子女成长的意义;或谈家教对子女的影响;或谈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感恩、感激;等等。题干要求考生“选择其中一则材料”写文章谈感受,建议考生从这两则材料中选择自己感受较深的一则来写,如写议论文要注意观点鲜明,论证有力,如写记叙文则要注意以小见大。
立意角度参考:
材料一:赞美祖国的富饶美丽,表达自豪感;今昔对比,赞美祖国外交的巨大成就;阐述中国精神;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等。
材料二:家风对子女成长的意义,对社会的作用;家是温暖的港湾;珍惜亲情,等等。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本题所给两则材料都可以多角度立意,考生可选择自己感受较深的一则材料,确定一个小角度,以小见大,表达对“国”或“家”的情感与认识。
2.例文:
自强中国扬帆行
曾几何时,历经多少风雨,终于五星红旗飘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空。如今,几十载岁月已逝,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迎着朝阳,代表着中国的辉煌,每天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坎坷征途上,有多少人为了辞别苦难的昨天,戎马倥偬,浴血奋战,用自己的鲜血描绘祖国的蓝图;又有多少人为了辞别坎坷的今天,用勤劳无私的双手去呼唤着朝阳,使几代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有多少先辈为了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兴荣,前赴后继,奋斗不懈,作出了可歌可泣的伟大贡献。几十年的岁月蹉跎,既有创业的欢乐、奋斗的愉悦,也有命运的悲壮咏叹,组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壮丽史诗。
七十年前,中国贫穷落后,其他列强都来欺负我们。战争,带走了多少人的生命;战争,毁了多少美满的家庭;战争,使多少人流离失所!战争,永远地留下了一道伤疤。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是他们,献出自己的生命,誓死保卫我们的家园,中国才得以解放,新中国才得以开始。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毛主席说的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是一句多么激动人心的话。我们永远不会忘怀,我们当年所受的欺凌;我们永远不会忘怀,园明园的火光;我们永远不会忘怀,扣在每个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我们永远不会忘怀,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我们也永远不会忘怀,南京三十万同胞的鲜血染红了长江。
七十年后,中国已是一个富强的大国,有960万的大地,14亿的人口。经济飞速发展:从原来的小平房到现在的科技大楼;从原来的泥泞小路到现在的柏油大道;从原来的广播小喇叭到现在的彩屏液晶电视,现在回想,这是多么令人自豪啊。随着历史的变迁,当年的疼痛也慢慢淡忘了,但这改变不了,一切都会被记录下来的。而且这一件件事例都证明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朋友们,迎着太阳,秋风送爽,让我们站在古老的长城上以一种深情,以一种豪迈,以一种庄严的仪式,端起金杯,痛饮欢庆的美酒,轻轻柔扶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共同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作文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主要表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中国区的的骄人业绩。不管是“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还是“全国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磁悬浮列车研发、5G技术等”,无不向世人展示着中国的风采。考生可结合中国的发展史,探讨一路走来的不易,也可从祖国强大的角度来歌颂爱国热情。
参考立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家自强自立激发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全国个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等等。
可用素材:
1. 两弹一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2. 恢复联合国席位
1971年10月25日,在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得到恢复。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重回联合国,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3. 载人航天
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将该项目命名为“921工程”。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之后,从“神舟六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航天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
4. 港澳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了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结束了葡萄牙在澳门442年的殖民统治。
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大大推进了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5.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整个工程分两期建成,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生命禁区”,青藏铁路建设成功解决了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千里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高寒缺氧的施工环境和对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
6. 加入世贸组织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它标志着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也标志着中国在经过了15年的歧视待遇之后,终于享有了与其他世贸成员同等待遇的权利。
7. 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展示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
改革开放30年风雨历程,中国在世界人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一个蓬勃的新兴经济体。北京奥运会则把“文化中国”传递给了世界,“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深深地融进了传统奥运理念之中。
8、201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 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青蒿素是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抗疟新药。
9、2017年,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冲上云霄,成功完成首飞任务,圆了国人期盼半个世纪的“飞机梦”。这是中国民航最大、最显著的里程碑,它也意味着中国将跻身美、英等少数国家才能自主制造大型客机的行列中,开启国产新征程。
10、2018年,喜迎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人砥砺奋进,好事连连,成就卓著。成功发射多颗北斗导航卫星,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首飞箭”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首枚民营航天火箭发射成功,这是国内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民营火箭,也是美国以外第一枚取得飞行成功的民营火箭,是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起点。
行文结构:
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并列式等结构方式,使议论文结构完整。本文可用并列式结构,首先提出中心论点:为人为国当自强自立,其次,提出分论点,进行并列式阐述:可列举个人、民族、国家等事例。最后,总括全文,再次点题。结构上,做到首尾呼应。
3.例文:
厉害了,我的国
一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
今天,在我们的国家,在我们的社会,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举世瞩目的变化,中国人能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大航母、大飞机,中国天眼、北斗导航,“复兴号”动车350公里时速跑赢全世界,信息技术、智能生活走入寻常百姓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振奋、骄傲、自豪的变化。
在当今中国,从太空到深海,处处可见五星红旗的影子,在空中,在距离地球上亿千米的太空有我们的嫦娥二号卫星,在距离地球38万千米的月球上玉兔号月球车带来了五星红旗,在距离地球390千米的太空里有我们的神舟十一号太空飞船,在距离地球300千米的轨道上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漫步”,还有我们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战机歼20正守卫着我们的空中领土,中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C919正带着中国人的自信飞向世界。在海上,一直钢铁之师正昂首挺立,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坚定自信的守卫着祖国的浩瀚海疆,蛟龙号潜水器下潜水下7062米,蓝鲸1号钻井平台成功采集到可燃冰,一切都在彰显着中国的强大实力。在陆地,一列列中国高铁如图中国巨龙,东西南北、纵横飞驰,在大山里,中国天眼--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正注视着人类的未来。
在当今中国,环境保护已上升为基本国策,为了还人们绿水青山、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国家关闭了大量的污染企业,开启了大规模的“林水会战”,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绿水青山、清新空气,不再是奢望和憧憬。国家努力,人民也在努力,更多的市民选择绿色环保出行,骑乘公共自行车上下班,成为每个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5G时代很快到来,无现金时代“刷脸”模式已经开启,智能生活日益融入我们的工作生活。现在,您在下班前就可以遥控打开家里的智能电饭煲,一到家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在下班路上,您就可以遥控打开家里的空调,一到家就是凉爽舒适的环境;您还可以提前打开热水器,一回到家就可以洗上舒服的热水澡,扫去一身的疲劳。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信息时代、智能生活模式已经开启。
在当今中国,幸福生活越来越好,在我的老家,虽然是农村乡下,但人们已从低矮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大家的出行工具早已换成了小轿车。爷爷奶奶他们也都办了养老保险,每月按时领“工资”,奶奶总是说“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每晚奶奶都去社区广场跳广场舞,爷爷去下棋、打鼓,发自内心的笑容总是挂在爷爷奶奶脸上。
祖国正走在复兴的大道上,国家越来越强,人们越来越富,生活越来越好。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也应立下鸿鹄之志,为民族复兴而读书,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祖国正走在复兴的大道上,我骄傲,我自豪,我是一名中国人。我要大声说:厉害了,我的国!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要求围绕“厉害了,我的国”做文章,并且“就你熟知的某一方面谈谈你的感触和思考”,这就为立意的切入点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任务,旨在让考生对国人深情赞美伟大祖国或向世界隆重介绍伟大祖国的变化和成就,可以赞美并介绍祖国在党的十八大大以来的发展变化和巨大成就、科技创新成果(包括中国桥、路、车、网、港等等)和建设幸福家园创建和谐中国的丰功伟绩、我大国外交的巨大成就、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等等。
立意角度参考:赞美祖国的富饶美丽,表达自豪感今昔对比,赞美祖国外交的巨大成就;阐述中国精神;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等。
就熟知的某一方面谈感触和思考,比如选取创新科技的角度写中国桥,可以介绍中国制造越来越称雄世界,虽然在机器制造上,中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但是在道路桥梁轨道建设上,世界上最好的国家,非中国莫属。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桥、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等等……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创造和很多的奇迹和世界第一。中国桥梁的十大“最”:一、现存保留桥梁数量最多,二、桥梁跨度最大,三、拥有通车的最长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四、在建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五、跨度最大公铁两用大桥沪通长江大桥在2014年开工建设,2019年建成通车,六、世界上最长高铁桥京沪高铁丹阳至昆山段特大铁路桥,七、跨径最大的钢拱桥2009年通车的重庆朝天门大桥,八,首座真正意义的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桥,九、世界上第一高架桥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十、世界建桥最多的企业中铁大桥局,这些中国桥举世瞩目,令每一个中国人心生自豪,这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自信,在我们心生自豪的同时渴望自己能够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投身到祖国建设和祖国强大的潮流中去而时刻准备着,在赞美、骄傲的同时能够反思自己,激发自己和国人建设祖国的昂扬斗志,这是作文的倾向。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中国车、中国楼,不断攀越世界高度,成为精彩中国的新名片;这是不懈创新的时代,中国人用智慧和汗水浇灌梦想之花,铸就新的世界奇迹。
又如,选取大国重器这一方面,先进的机器制造已经席卷全球,它强硬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脊梁。从建立装备制造基地,到制造门类齐全的装备,中国,一批实业报国的中坚力量,肩负大国使命,冲破国际垄断,自主创造模式,让更多来自制造强国昂贵的机器价格,开始归于合理,平衡的砝码向中国制造加力,关乎国家命脉的装备制造能力,让国家的经济安全得到保障,一个新的创造时代正在开始。通过写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突出产业工人和领军人物智慧和创新,体现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
总之,不论选择哪一方面,不能忘记核心体现“厉害了,我的国”,赞美祖国的富饶美丽,表达自豪感今昔对比,赞美祖国外交的巨大成就;阐述中国精神,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等。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写作时可先依据任务梳理材料,选定角度,表明你的态度,发表你的看法或观点。然后从材料出发,引述材料,分析并提出新颖、与众不同的中心论点(标题)。再依事设问,列好提纲,分层论述。
4.例文: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此纪录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逻辑,彰显出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也展示出中国这五年来的伟大成就。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路上的伟大奋斗,彰显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进。
随着C919首飞、第一艘航母下水、天舟一号上太空递货加油、量子计算机问世、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天眼”、“墨子号”、“蛟龙号”、“天宫二号”等高新技术、产品的问世,中国人自主创新一次次刷新,科技自信一次次被点燃。
“厉害了,我的国!”
影片中把人类历史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进平台“蓝鲸2号”、玛旁雍错上迁徙的藏羚羊等全部亮相于观众眼里,从圆梦工程、科技创新、绿色中国等多方面,彰显我国乃大国风采。
再看纪录中的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口、物流、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震撼影像以及背后的故事。同时体现的中国人不怕困难、埋头苦干的工匠精神,是“中国人民伟大贡献”的奇迹。
电影反复提到诉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辈辈、一代代的人们家国相依情根植于每个人心中,每个中国人都深知成绩背后多少匠心精神与实干创业时的付出。每个人都深知,大国自信的背后是多少人的“中国梦”在奔小康路上稳步实现。
电影片中的燃,是每个观众在新时期、新时代干事创业的责任使命和对未来坦途的信心百倍,更是直达每个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和认同。
祖国事业由“跟着学”到“自主研发”到“领着跑”的系列过程,俗话说“弱国无外交”,祖国强盛了,强军事业稳固了中国版图,人民安居乐业。
“厉害了,我的国!”
【详解】试题分析:作文要想准确立意,必须认真审读材料,本次作文材料主要是对记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概括描述,简单地向我们呈现了现在中国的繁荣富强。另外,还给出了几位看了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的观众的观后感,如“甲:令人赞叹,深感自豪,深受鼓舞!”“乙:没有一代代国人的艰苦奋斗,没有持续40年的改革开放,哪有今天的‘厉害’?”等,作文时可以就电影《厉害了,我的国》,面对祖国的繁荣富强,抒写自己的联想和感悟,也可以就甲、乙、丙、丁、戊几位观众的观后感,选取其中一二阐述自己的想法或感悟。如观众甲的赞叹、自豪、鼓舞;观众乙的一代代国人的艰苦奋斗,成就了“厉害的中国”;观众丙的联想到那些早已去世的和耄耋之年仍在工作的伟人;观众丁的从“万千默默无闻者的功劳”角度抒写;以及观众戊的一分为二,辩证地看中国的发展等。写作时要选好角度,明确文体。
点睛:这是一道驱动任务型的材料作文,(1)阅读材料并审题是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的重要内容,也是写作的第一个步骤,因此需加强对学生阅读材料与分析能力的指导:第一,认真阅读材料,正确理解材料范围、内涵、主题;第二,确认文体驱动任务,即明确规定的写作文体;第三,明确内容驱动任务,即材料内容规定的写作范围与方向,在制定写作提纲时不超出材料限定的范围;第四,思维驱动任务,即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明确争议的对象、焦点,从这一着眼点入手深入地剖析材料的主旨;第五,对象驱动任务,即在阅读材料时对争议事件的感受、观点。(2)任务写作是驱动任务型写作的第二部分,而在这部分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如果未经过材料的认真阅读与深入分析,很难抓住材料核心,容易出现立意脱离材料的情况。只有紧扣材料核心立意,才能根据核心词拟题,进一步设置论点、设计写作的思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