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以青年奋进助力强国(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以青年奋进助力强国(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8 13:1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文主题训练--------以青年奋进助力强国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
——习近平
材料二: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新时代青年更须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青春的能动力和爆发力跑出人生加速度。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或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生力,是我们的青春姿态,是时代的奋进姿态,更是民族的不朽姿态。
以上材料对新时代青年仍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亚洲雄风震天吼,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奋力追赶的中国。
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亚洲雄风再次唱响,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发展壮大的中国。
社会的变革,祖国的发展,国家的强盛,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奋斗和奉献。青年应勇立时代潮头,凝聚奋进力量,努力绽放青春风采。
请以“青春的风采”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感情真实;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辛夷坞说:“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习主席寄语青年学生:“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
作为正值青春、风华正茂的高一新生,对于青春,你最想表达什么呢?青春像故事一样曲折有趣,青春像风帆一般勇往直前,青春代表着力量与希望,青春需要踏实与奋进。请结合以上材料至少选择两人的名言联想与思考,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明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4月23日,由我国自主研发、世界领先的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线运行,创造了高铁动车组列车明线交会速度的世界纪录。
5月6日,“墨子号”创造了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的新世界纪录。
5月15日,“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在珠峰上创造了海拔9032米的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5月20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
……
2022年上半年,我国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激动人心的成绩,激发了更多的爱国青年不懈奋进,立志在助力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贡献青春,建立功勋。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青春,奋进”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例文:
青春奋进的步伐,与祖国同向同行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青春最深情的告白,是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在我们的脑海中,应该怎样定义青春?习总书记曾指出:“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青春,是人生中最激昂、最亮丽的时光,青春充满了希望和光明。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春年华,应该怎样实现青春价值?
青春的价值在于努力奋斗,勇于拼搏。
奋斗是青春最绚丽的底色。青春之时不应好逸恶劳,而应奋力前行,否则就会丧失活力与激情。青春应当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使命感;有承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决心。在不断的努力与奋斗中磨炼意志品质。更应把握时代契机,顺应历史潮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向党和人民展现自己蓬勃向上、开拓创新的风采,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激扬自己的青春。
青春的希望在于力求创新,完善自我。
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寄予了青年一代。我们青年要积极学习“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本领,打好创新基础,用青春的进步证实“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峥峥誓言。我辈青年,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止步的前进姿态,去成就精彩辉煌的人生,去走好不一样的新时代长征路。
青春的意义在于立鸿鹄之志,做有为之事。
“广大青年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身奋斗。”这是习总书记对我们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我们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同时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搭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谱写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青春奋进的步伐,与祖国同向同行,这就是青春真正的内涵。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作文材料一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并借助其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等精神内涵,来助力我们的青春发展,让我们的青春在创新与奋斗中绽放出夺目光彩。这则材料也和本卷语言文字运用I在内容上有关联,学生可以联系相关内容拓宽写作思路,思考如何才能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材料二旨在引导广大青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立志做“敢担当、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由此可见,本次作文题以“青春”为核心,要求学生思考青春与创新、奋斗等精神内核的关系,以及个人青春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写作时应当注意紧紧围绕青春展开,对此可以畅谈与青春相关的感受;可以表达对青春的思考;可以思考青春与创新、青春与奋斗、青春与家国等方面的关系,来明确青春的意义,实现青春的价值,让青春发出“夺目光彩”。行文中可先论述美好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一代肩负时代使命,个人发展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然后从青年人自身角度出发,论述青春时代理应把人生价值的实现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自己个体的力量融入青年大集体,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最后升华主题,新时代青年要传承奋斗精神,坚定强国有我的信念,勇担民族重任,激扬青春之光,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不论青春之路是坎坷还是繁华,永远保持奋进的姿态,用奋斗拥抱时代,用青春之火点燃未来。论证过程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运用典型例证和引证的方法。
立意:
1.青春逢盛世,奋斗谱华章。
2.勇于创新突破,铸就青春辉煌。
3.心怀家国梦,青春有大成。
4.团结协作,青春出彩。
5.自力更生,成就青春。
2.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借鲁迅先生的名言引出了关键词“生力”,所谓“生力”,指的是可以将深林辟成平地、在旷野栽种树木、在沙漠开掘井泉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生力是从个人角度看,指的是个人不畏困难、勇于开拓的勇气和能力。对于当代青年人来说更多的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而勇立潮头的创造力和奋进的精神状态,是在逆境中迎难而上的勇气。当我们在时代巨变的环境下能够不畏惧,迎接挑战,这样才能够走出困境,有所成就。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山脊,会看到一片又一片沙漠,在感到绝望或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具备创造力、生发力,敢想敢拼,才能开拓荒土,草木成林。从时代、民族、国家发展来看,生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前行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具备奋斗、拼搏、创造的能力,才能够生产、发展。因此材料说,生力,是我们的青春姿态,是时代的奋进姿态,更是民族的不朽姿态。
材料由此启示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不断探索创新,激发生力,奋勇向前,敢想敢干,不惧挫折困境,体现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精神、奋进精神。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生力的内涵与实质,激发生力的重要意义,如何激发出生力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述“激发生力的重要意义”时,可以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等角度切入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如何激发出生力”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辩证分析,如青年一代应志存高远,心怀家国,于为国奉献中激发出生力;青年一代应敢想敢做,勇于攻坚克难,于挑战中激发出生力等。
立意:
1.激发青春生力,肩负时代重任。
2.展青年生力,于不可能中创造可能。
3.敢想敢做,勇于创造。
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借1990年北京亚运会与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不同,指出国家的发展、强盛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奋斗和奉献,接着表达出时代对青年的期盼——拼搏奋进,绽放青春风采。再结合题干部分“以‘青春的风采’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这一提示语,考生可明确写作方向,即展现青春风采,成就精彩人生。对于“青春的风采”,考生需要理解清楚其内涵和外延,它蕴含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如拼搏奋进、担当责任、勇于探索、永不服输、乐观自信等等。因此,考生在选材时,应注意选择贴近生活、充满正能量的事例,体现出蓬勃的青春活力。如可以写自己奋斗的过程,可以写自己学习过程中永不服输的劲头,也可以写自己勇于担当的成长经历等,以自身的成长蜕变来感悟青春,展现青春风采。
在行文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叙事技巧。比如写一次长跑比赛,就可以设置一波三折的情节,先写“我”本可以获得冠军,却在竞争对手跌倒陷入困境时,选择伸出援手从而错失冠军,但“我”却赢得尊重与喝彩,从而展现出青春风采。也可以采用插叙法、倒叙法等叙事顺序,先倒叙写“这一次,我绽放了青春风采”的这一结论,再叙述具体内容,使结构更富于变化。
在叙事过程中,也可使用描写、修辞等多种手法。如可以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突出人物在面对困难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使文章更细腻、真实。也可以借助景物描写,通过环境的变化来反映人物前后的心理变化,使文章富有深意,升华主题。
立意:
1.写“我”屡败屡战,直至成功,展现青春风采。(成长蜕变,精神品质)
2.写“我”勇于直面错误,担当责任,展现出青春的风采。(人生之悟)
3.写“我”积极帮助处于困境中的陌生人,传递温暖,展现青春风采。(人间真情)
4.例文:
青春
十七岁的天空,一片明媚,承载着我所有的快乐和忧伤,还有那莫名的惆怅……
——题记
窗外,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风,肆无忌惮地将窗外的树吹得左摇右摆。教室中,坐在角落里的我,对着试卷上那醒目的叉大大地微笑,心中却是一片苦涩。春天是属于百花的季节,夏天是属于苍鹰的季节,秋天是属于落叶的季节,冬天是属于飞雪的季节。茫然的看着四周,那么什么才是属于我的季节?心,狠狠地抽搐……
上课铃匆匆响起,老师踏着风尘快步走来。一如既往地睡觉、传纸条、开小差……反正老师永远不会注意到坐在角落里的我这卑微的差等生。
百无聊赖地看着窗外,天空蓝得近乎透明,仿佛是天使的衣袂,刚下过雨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泥土和青草的味道,甚是清新。被雨水冲刷过的树叶更显嫩绿和晶莹,颗颗调皮的小水珠留恋地挂在叶尖不肯离去。正准备移开视线,却发现一个水洼中停留着的一只俊俏的蝴蝶,有着粉色中夹杂着淡黄的羽翼,那是一种极致的美。只可惜,它是一只折翼的天使,……蓦然心中升腾起一股浓浓的悲哀,不知是为它亦或是我自己。
就在我不停怜惜的时候,它的翅膀微微抖动,然后就是无所顾忌地一番挣扎。我想,又能怎样呢?到头来还不是徒劳一场。好像是在证明给我看,它挣扎得更剧烈了,不可思议的是,它真地飞了起来。虽然在空中飘飘摇摇,几欲坠下,好像被风裹挟的一片枯叶,但它的确成功了。心弦在那一刹那绷紧,心,仿佛被什么击中,泪在瞬间滑落面颊,小小的蝴蝶哟……
我已经十七岁了,这十七年的岁月,别的同龄人都有自己的收获,而我却失去了很多很多。我不知道现在才重新开始是否为时已晚,但我知道时间从不会为谁停留,就像天使从不会为谁歌唱。所以我一定要比别人更加努力,别人可以推的责任我不能推,别人可以荒芜的年华我不能放弃……
所以,阳光明媚,春风荡漾的时候,我在努力;烈日炎炎,酷暑难耐的时候,我在努力;满树金黄,落叶飘零的时候,我在努力;北风呼啸,大雪茫茫的时候,我在努力……一直在努力,不管何时何地。终于,试卷上的红勾取代了大叉,父母的叹息变成了赞扬,老师的平和变成了热情,同学的淡漠变成了友好……一切的一切都在改变。
此时此刻,我才醒悟,原来青春本就是一个萌动的季节,一个奋发的季节,一个如花般美丽的季节。她从不会忘记任何人,她属于我们每一个人。青春似惊鸿,花季若流星,需要你紧握于自己的掌心,需要你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那青春绚丽的花蕊。
青春是世间永不凋零的花朵,美好如斯,让你、我、他永远不孤寂、不迷茫,让我们用所有的努力在这个青春的季节里绽放出自己最夺目的光彩。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共有四则,四则材料都是围绕“青春”来谈,为思考“青春”提供了不同角度的理解。这其中有对青春的内涵的解读:辛夷坞“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认为青春是脆弱的美丽的;席慕蓉“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则认为青春很短暂,却让人怀念;而在习主席看来,“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内心的青春才是永久的青春。也有对度过青春的方法的建议:雨果“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提出青春不能浪费;而习主席“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则认为青年要脚踏实地,要经得起时间的锤炼。
本题要求“作为正值青春的高一新生,你是如何理解、体验“青春”的?”此句是在前四则名言的基础上导入到具体写作论题的过渡句,隐含了青年学生对青春内涵以及怎样度过青春的思考。在题目的要求当中明确了写作的身份,是正值青春的高一学生。那么,题目也就是要求同学们思考自己的青春的内涵、价值以及努力的方向。由此可见,作文要求聚焦于考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引导考生正确认识青春的意义,不负青春韶华,从而实现青春的价值。
行文构思时,结合记叙文的要求,设计曲折有致的合理的情节,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可以写自己青春的迷茫、彷徨,可以写对青春的认知,可以写自己的反思,多侧面的展示自己青春路上的心路历程,从而领悟青春的力量,风华正茂的青年因正青春而奋发、努力、上进,有无尽的精彩可以展现。
立意:
1.青春很短暂,要珍惜青春。
2.把握青春年华,共享生命之光。
3.青春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4.青年要积极进取,脚踏实地。
5.例文:
以奋斗为青春增色
青春是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独幕剧,唯有坚守梦想,执着追求,才能在生命的舞台奏响人生之歌;青春是人生底色,唯有用汗水去涂抹,不忘初心,才能让青葱年华放光彩。我们恰值青春年少,必须用汗水和奋斗打开我们的青春,为自己的人生打好底色。
恰值青春的他奋斗在追梦的路上。钟扬,生物学家,他坚信一个基因改变国家、一粒种子改变未来的信念,援藏十五年,他用青春诠释努力,用奋斗绘制蓝图。苦、累他早已尝尽,可成功的甜又是那么地令人回味。“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援藏无疑是他生命中的里程碑,十五年的栉风沐雨,他在西藏播撒希望的种子;十五年的风餐露宿,他用坚守成就梦想,青春梦想起航的地方,也是用汗水铸就辉煌的起点。
恰值青春的她奔跑在逐梦途中。“文能考北大,武能打海盗,艺能拿合唱冠军”这无疑是给宋玺最贴切的评价。在青春的路上,她用耐心、恒心支撑着努力,以兴趣爱好支撑斗志,她用青春战未来,用梦想造世界。坚守、奋斗、拼搏,在青春的舞台上,她坚毅洒脱,刻苦担当。她是耀眼的,夺目的,是榜样,是当今青年所追求的榜样,她在青春放飞梦想,用奋斗点亮人生。2016年底,在远航的中国海军第25批护航编队中,宋玺作为唯一的90后巾帼陆战队员,赴亚丁湾、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她用自己的奋斗谱写了自己青春的传奇,她让自己的青春变得厚重。
奋进的青春要紧跟时代。老艺术家阎肃曾说过:“紧跟时代大潮,尽到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要做的事情。”党的十九大强调新使命、新征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也深入人心。因此,新时代的核心思想就是创新图变。西周封建是从原始社会到邦主时代的转变,秦灭六国是邦主时代到地主时代的转变,辛亥革命是地主时代到民主时代的转变。中国大地自古以来就不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广大青年更应该重拾创新精神。学习新知识,开拓新方法,创造新思维,适应新环境。紧跟时代步伐,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勇立潮头。
青春时期,唯有奋斗方可圆梦。古之学者,闻鸡起舞,目不窥园,终成饱学鸿儒流传至今;英国作家伍尔夫在精神病的百般折磨下,顽强写作,终成意识流文学的一员猛将;余建春的青春是苦的,但他坚守梦想,最终走到台前,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成果,让伪素数无处可逃。
奋斗的姿态是青春最美的样子,让我们用奋斗扩展青春的宽度,打好我们人生的底色,让我们的青春变得多彩而厚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列举了2022年上半年中国在多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如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线运行代表着新的中国速度,“墨子号”的新世界记录代表着我们在量子科学这一先锋科技的成就,“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代表我们在环境科学方面的成就,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工船“国信1号”交付代表我们在海洋与工业方面的成就。实现这些成就,离不开先辈们为我们打下的良好基础,离不开祖国给我们提供的优良环境。而作为新时代的新少年,在享受这些成果的时候,也应在感受这些成果的自豪感中,为进一步促进国家科技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进。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和国家进步的新生动力,青年要主动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向未来要答案。无数青年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他们用行动凝聚力量,以拼搏激发梦想,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该有的样子。
对此,写作时,首先应当根据材料,指出我们应当从“享受前辈青春奋进成果”的思想转换成“我辈青春应在奋进中助力国家发展”,明确我们这一代的青春责任与青春奋进姿态。对于如何奋进,可知从材料中新型复兴号、“墨子号”等科技成果,指出我们广大青年可以急国家所急,关注科技创新,肩负时代责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开拓进取提升本领,发挥个人与团体的创造力,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而奋进。当然,只要能扣住“青春”和“奋进”这两个关键词,从其他领域切入都是可以的。
立意:
1.青春是用来奋进和拼搏的。
2.把我们青春奋进献给中国梦。
3.以青年奋进助力强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