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烯烃 炔烃 同步练习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烯烃 炔烃 同步练习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8 17:0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烯烃 炔烃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已知有转化关系:CH3CHO C2H5OH C2H4 C2H5Br,则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A.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B.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成反应
D.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2.由两种单体加聚而成的高聚物是(  )
A.
B.
C.
D.
3.加拿大阿尔贡天文台在星际空间发现了HC9N链状分子,其结构式为:HC≡C—C≡C—C≡C—C≡C—C≡N,这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重星际有机分子,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不饱和烃
B.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处在一条直线上
C.该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
D.该分子碳、氮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4.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
①将水和溴乙烷混合加热制乙醇 ②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40℃来制取乙烯
③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取乙炔 ④苯、浓溴水和铁粉混合,反应后可制得溴苯
A.只有②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④ D.只有②④
5.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A.脱落酸 B.乙烯
C.生长素 D.甲烷
6.下列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乙烯通入溴水中
C.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B.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D.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8.下列变化中,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
A.将乙醇蒸汽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
B.苯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
C.一定条件下,将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
D.往溴水中加入四氯化碳溶液,水层褪色
9.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二羟甲戊酸()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B.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C.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发生皂化反应能生成甘油
B.乙炔、丙烯酸(CH2=CHCOOH)、醋酸乙烯酯(CH3COOCH=CH2)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C.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D.谷氨酸分子( )缩合最多可形成2种二肽(不考虑立体异构)
11.金刚烷及其衍生物在医药方面有很重要的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两种
B.金刚烷胺的分子式为C10H17N
C.金刚烷和环己烷属于同系物
D.X转化为金刚烷胺的反应为加成反应
12.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正确的(  )
A.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丙烯分子中只存在极性键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13.某烯烃经催化加氢后可得到2-甲基丁烷,则该烯烃的名称不可能是(  )
A.甲基丁烯 B.甲基丁烯
C.甲基丁烯 D.甲基丁烯
14.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与对应的反应类型不相符的是(  )
A.乙烯与溴水—加成反应 B.苯与浓硝酸—取代反应
C.乙醇与钠—置换反应 D.乙醇的燃烧—化合反应
15.关于有机物 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它的系统名称是2,4二甲基4戊烯
B.它的分子中最多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它与甲基环己烷( )互为同分异构体
D.该有机物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取代产物共有4种
16.下列变化是通过加成反应来实现的是(  )
A.CH3CH3→CH3 -CH2Br B.CH2=CH2→CH3CH2OH
C.CH4→CO2 D.CH3COOH→CH3COOC2H5
二、综合题
17.根据问题填空:
(1)化学式为C6H12的某烃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2)已知三氟苯乙烯(三个氟均连在苯环上)的分子式为C8H5F3,则它的结构除外,还有   种.
(3)写出碳原子数在10个之内(含10个),一氯代烃只有一种的烷烃的结构简式.   、   、   、   .
18.完成下列各题
(1)铵态氮肥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写出氯化铵(NH4Cl)受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烯能使溴水褪色,生成1,2﹣二溴乙烷(CH2 Br﹣CH2 Br).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同学们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乙烯性质的探究实验。
(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呈   色,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证明乙烯有   性,该反应可用于   。
(2)在适当的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烯发生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类型是   。
20.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下列物质:
(1)则1mol的该有机物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以产生     ,1mol该有机物可以跟     反应,1mol该有机物可以跟     molNaOH反应。
(2)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3)写出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     。
21.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原理为CH3CH2OH CH═CH2↑+H2O,制得的乙烯中往往混有CO2 、SO2 和水蒸气,现拟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乙烯中所含杂质气体的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为   .
(2)装置①中,A瓶中的现象是   ,结论为   .B瓶中的现象是   ,B瓶中的作用为   .若C瓶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可得到的结论是   
(3)装置③中加入的固体药品是   ,目的是验证混合气体中含有   ,装置②中盛装的溶液是   ,目的是验证混合气中含有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①该反应中反应物为C2H5OH,生成物为CH3CHO,该反应为醇氧化为醛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②该转化中反应物为C2H4,含有碳碳双键,生成物为C2H5OH,不含有碳碳双键,属于加成反应;
③该转化中反应为为C2H4,含有碳碳双键,生成物为C2H5Br,不含有碳碳双键,属于加成反应;
综上,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依次为: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成反应,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构特点,确定反应类型。
2.【答案】A
【解析】【解答】A.单体为:、,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故A符合题意;
B.单体为、HCHO,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单体为HOOC(CH2)4COOH、NH2(CH2)6NH2,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单体为:,故A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倒推其单体。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A.该物质分子中含N元素,不属于烃类,故A符合题意。
B.因为乙炔是直线型分分子子,所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处在一条直线上,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在分子中含有很多的三键,所以该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可见该分子碳、氮原子均满足八电子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有机物命名,烃仅是碳氢化合物;
B.乙炔中碳碳三键是直线型;
C.不饱和键易加成;
D.有机物中非金属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H2电子稳定)
4.【答案】C
【解析】【解答】①将水和溴乙烷混合加热,反应缓慢,应将氢氧化钠水溶液和溴乙烷混合加热制乙醇;②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40℃得到的是乙醚,应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来制取乙烯;③可用电石和水制取乙炔;④苯、浓溴水和铁粉混合,反应缓慢,应将苯、溴和铁粉混合制溴苯。
故答案为:C。
【分析】①溴乙烷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②乙醇与浓硫酸在170℃条件下生成乙烯;③根据乙炔的制备方法分析;④苯与浓溴水不反应,苯与液溴在溴化铁作催化剂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据此分析解答。
5.【答案】B
【解析】【解答】A、脱落酸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能促使叶子脱落,但不能催熟果实,A不符合题意;
B、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主要由成熟果实产生,是唯一的气体植物激素,成熟的木瓜能够释放乙烯,促进未成熟的红柿成熟,B符合题意;
C、生长素能促进茎、芽、根生长,但不能促进果实成熟,C不符合题意;
D、植物能产生甲烷,但甲烷不能催熟果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乙烯有催熟的作用。
6.【答案】B
【解析】【解答】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生成氯代甲烷和氯化氢,发生取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通入溴水中,生成1,2-二溴乙烷,发生加成反应,故B符合题意;
C.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乙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氧化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发生取代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加成反应一般是不饱和键变为饱和键的过程,找出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物变为饱和键反应即可,乙烯与溴水的作用是加成反应
7.【答案】A
【解析】【解答】A. 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A符合题意;
B.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例如CO等,B不符合题意;
C.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不符合题意;
D. 乙烷室温下不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光照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加成反应是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B.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C.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 乙烷室温下不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光照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8.【答案】B
【解析】【解答】A.乙醇蒸汽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发生的反应为CH3CH2OH+CuOCH3CHO+Cu+H2O,乙醇发生了氧化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苯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作用下和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故B符合题意;
C.一定条件下,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故C不符合题意;
D.往溴水中加入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将溴水中的溴萃取到四氯化碳中,水层褪色,为物理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乙醇通过氧化铜被氧化成乙醛;
B.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 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生成硝基苯,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D.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使水层褪色;
9.【答案】C
【解析】【解答】A.由结构简式可知,一定条件下,二羟甲戊酸分子中含有的羧基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结构简式可知,二羟甲戊酸分子中含有的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结构简式可知,二羟甲戊酸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符合题意;
D.由结构简式可知,二羟甲戊酸分子中含有的羟基、羧基能与金属钠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1.5mol氢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弄清楚该有机物中含有些官能团,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给有机物中含有羟基,可以发生消去、取代、氧化等反应。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故A正确;
B.乙炔、丙烯酸(CH2=CHCOOH)、醋酸乙烯酯(CH3COOCH=CH2)含有双键或三键,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故B正确;
C.蔗糖为非还原性糖,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故C错误;
D.谷氨酸分子不对称,缩合最多可形成2种二肽,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脂;
B.含有双键或三键的物质能发生加聚反应;
C.蔗糖为非还原性糖;
D.谷氨酸分子不对称.
11.【答案】B
【解析】【解答】A.有机物X含有-CH2-、 两种类型的氢,所以一溴代物只有2种,有机物X分子式为C10H15Br,不饱和合度为3,可以形成含有不饱和键的溴代烃,种类大于2种,A不符合题意;
B.根据金刚烷胺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0H17N,B符合题意;
C.金刚烷分子式为C10H16,环己烷分子式为C6H12,不符合同一通式,结构不同,不属于同系物关系,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反应过程可知,该过程为取代反应,氨基取代了溴原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反应历程判断含有的官能团和结构特点,分析其具有的性质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等即可。
C、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一般出现在有机化学中,且必须是同一类物质(含有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官能团;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C﹣C、C﹣H键均为σ键,C=C中一个σ键,一个π键,则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故A正确;
B.甲基中的C原子为sp3杂化,C=C中的C原子为sp2杂化,则丙烯分子中1个碳原子是sp3杂化,2个碳原子是sp2杂化,故B错误;
C.同种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键,则丙烯中存在C﹣C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
D.由C=C双键为平面结构、甲基为四面体结构可知,丙烯分子中2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故D错误;故选A.
【分析】A.C﹣C、C﹣H键均为σ键,C=C中一个σ键,一个π键;
B.甲基中的C原子为sp3杂化,C=C中的C原子为sp2杂化;
C.同种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键;
D.由C=C双键为平面结构、甲基为四面体结构分析.
13.【答案】B
【解析】【解答】2-甲基丁烷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从而得到烯烃,根据2-甲基丁烷的碳链结构,可知相邻碳原子之间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有3种情况,分别得到: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不可能是2-甲基-3-丁烯,故选B;
故答案为:B。
【分析】相邻碳原子之间各消去1个氢原子形成碳碳双键,即得到烯烃。
14.【答案】D
【解析】【解答】A.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A不符合题意;
B. 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B不符合题意;
C. 乙醇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C不符合题意;
D. 乙醇的燃烧是乙醇和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化合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反应类型的特点进行判断,注意燃烧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15.【答案】C
【解析】【解答】A.它的系统名称是2,4-二甲基-1-戊烯,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碳碳双键是平面结构,故该分子中至少有4个碳共面,由于单键可以旋转,分子中最多有6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故B不符合题意;
C.它与甲基环己烷( )分子式均为C7H14,但结构不同,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符合题意;
D.该有机物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有3种不同环境的H,所以一氯取代产物共有3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机分子中,碳、碳双键相连的原子一定共面,碳、碳三建相连的原子一定共线,苯环上的碳、氢及直接连在苯环上的原子共面。
16.【答案】B
【解析】【解答】A.CH3CH3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Br,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含碳碳双键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B符合题意;
C.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故C不符合题意;
D.CH3COOH和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OC2H5和H2O,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加成反应主要是含有不饱和键形成的化学反应类型,主要是双键、三键、苯环、羰基、醛基等等
17.【答案】(1)
(2)5
(3)CH4;CH3CH3;C(CH3)4;(CH3)3CC(CH3)3
【解析】【解答】解:(1)根据乙烯的分子结构可知与C=C相连的原子在一个平面内,要保证6个碳原子在一个平面内,则另外4个碳必须直接与C=C相连,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2)三氟苯乙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 ,
故答案为:5;(3)烷烃分子中,同一个碳上的氢原子等效,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具有镜面对称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烷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该烷烃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在碳原子数n≤10的所有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分别是:甲烷、乙烷、2,2﹣二甲基丙烷以及2,2,3,3﹣四甲基丁烷,
故答案为:CH4;CH3CH3;C(CH3)4;(CH3)3CC(CH3)3.
【分析】(1)根据乙烯的分子结构可知与C=C相连的原子在一个平面内,要保证6个碳原子在一个平面内,则另外4个碳必须直接与C=C相连;(2)变换苯环上F的位置写出同分异构体判断;(3)烷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该烷烃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根据等效氢原子的判断方法来回答.
18.【答案】(1)NH4Cl NH3↑+HCl↑
(2)CH2=CH2+Br2→CH2BrCH2Br
【解析】【解答】解:(1)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 NH3↑+HCl↑,
故答案为:NH4Cl NH3↑+HCl↑;(2)乙烯含碳碳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乙烯和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
【分析】(1)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2)乙烯含碳碳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和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CH2 Br﹣CH2 Br).
19.【答案】(1)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原;检验乙烯
(2)nCH2=CH2;加聚反应
【解析】【解答】(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呈紫色,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乙烯会被酸性KMnO4氧化为CO2,KMnO4则被还原为无色Mn2+,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色,该反应证明乙烯有还原性,可用于乙烯的存在;
(2)乙烯分子中1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在适当的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中较活泼的碳碳键发生断裂,这些不饱和的C原子彼此结合形成长链大分子,变为聚乙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CH2=CH2 ,该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分析】(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呈紫色,乙烯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高锰酸钾,被高锰酸钾氧化,以此分析;
(2)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以此分析.
20.【答案】(1)1;1;1
(2)羟基、羧基
(3);加聚反应
【解析】【解答】 中含有1mol羧基、1mol羟基,能够与2mol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只有羧基与碳酸氢钠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能够与1mol碳酸氢钠反应;1mol羧基能够与1mol氢氧化钠反应,
故答案为:1;1;1;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和羧基,
故答案为:羟基、羧基; 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加聚反应。
【分析】 中含有1mol羧基、1mol羟基,能够与2mol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与1mol碳酸氢钠反应,与1mol氢氧化钠反应; 根据结构简式 判断其分子中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21.【答案】(1)④③①②
(2)品红褪色;混合气中有SO2;橙色褪去;除SO2气体;SO2被除尽
(3)无水CuSO4;水蒸气;澄清石灰水;CO2
【解析】【解答】解:(1)乙醇跟浓H2SO4温度过高反应,CH3CH2OH+4H2SO4(浓) 4SO2↑+CO2↑+7H2O+C,选用装置④;因溶液中有水,所以必须先检验水蒸气,选用装置③,放入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说明有水生成;因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碳不能,所以用装置①,A装置品红褪色,则说明有SO2气体产生,B装置吸收SO2,C装置品红不褪色,说明吸收完全;最后用装置②,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确认CO2存在,故答案为:④③①②;(2)实验时装置①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并除去二氧化硫,A瓶中装有品红溶液,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所以现象是品红褪色,说明混合气中有SO2;B装置吸收SO2,SO2+Br2+2H2O=H2SO4+2HBr,现象是橙色褪去;C装置品红不褪色,说明SO2吸收完全,故答案为:品红褪色;混合气中有SO2;橙色褪去;除SO2气体;SO2被除尽;(3)装置③的作用是检验水蒸气,用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CuSO4+5H2O═CuSO4 5H2O变蓝说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装置②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确认CO2存在,故答案为:无水CuSO4;水蒸气;澄清石灰水;CO2.
【分析】(1)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水蒸气用无水硫酸铜,因溶液中有水,所以首先检验水蒸气;因为CO2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的,而SO2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碳不能,所以,检验二氧化硫在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再通过澄清石灰水确认CO2存在;(2)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SO2能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无水硫酸铜和水作用,白色变蓝色;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