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下册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下册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8 17:0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体会文章逻辑严密、用词严谨的语言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
了解屠呦呦的科学研究历程 ,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3.审美鉴赏与创造
领会好奇心和兴趣对科学探索与发现的重要意义。
4.文化传承与理解
感受科学的价值与魅力,体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感和奉献精
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屠呦呦的科学研究历程
难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学习过程】
任务一:课前积累区
一、作者介绍
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于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其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1951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学习,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2017年,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二、背景介绍
这篇文章是根据屠呦呦2011年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以及
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的。这是自拉斯克奖设立以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 世纪,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拉斯克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得到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该奖项于1946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及其夫人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三、知识链接
1.青蒿素:
青蒿素(Artemisinin)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也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
2.疟疾:
俗称打摆子,中医称“正疟”、温疟。是一种以周期性寒战和高热为主要症状的严重疾病,通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给人。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四、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青蒿( ) 疟( )疾 瑰( )宝 精髓( )
肆虐( ) 羟( )基 砒( )霜
2.识记成语
(1)沧海一粟:
(2)细枝末节:
3.选一选(从下列各句后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
(1)发言人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中方本着开放、透明和负责任态度,同世卫组织就全球病毒溯源保持 沟通与合作。(紧密 密切)
(2)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先后赴沈阳、大连进行现场调研和 ,并与居民群众、医务人员、志愿者、下沉干部等进行交流,看望战斗在一线的防控人员。(引导 指导)
4.判一判(判断下列各句中,词语运用正误,错误的说明原因。)
(1)“我只是沧海一粟!”钱学森反复强调,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实验,是几千名科学技术专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个科学家独立的创造。( )
(2)县委巡察办主要负责人表示,“巡察发现问题,要善于从细枝末节发现疑点,层层剥茧’掌握证据,深挖细查,着力发现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
(3)孩子们的心灵是清澈的,他们眼中的世界更是五彩斑斓的。( )
(4)有些人即使跟王阳明学了很长一段时间,也还是觉得王阳明的学问高深莫测,似乎永远也学不完。( )
(5)法国当地时间8月12日17点45分,遭遇袭击后,在重症监护室顽强抗争了数日的张朝林最终撒手人寰,永远离开了深爱的亲人。( )
(6)截至11月,美国三大股指均创出了历史新高,日经225指数也迎来了近30年的高点,但上证指数却始终畏葸不前。( )
任务二:课中导学区
微任务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默读全文,结合文章里的小标题,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
微任务二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研读引言部分:
1.哪些因素促成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2.为什么先写研究工作的背景而不直接写研究工作的过程?
研读第一部分:
3.把引用的内容“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删掉好不好?
研读第二部分:
4.发现青蒿素的初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研读第三部分:
5.作者为什么把“几个报告”和自己的报告并提?
研读第四部分:
6.青蒿素的“发展和超越”具体指的是什么?双氢青蒿素有哪些优势?
研读第五部分:
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为什么
微任务三 质疑探究,合作交流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开创了中国原创研究新时代,但还有人不服,认为屠呦呦的研究太简单,就是将农村清明节挂在门上的青蒿杆泡在酒里做研究。对此,你怎么看?
任务三:课后检测区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童年时期的他并未显示出明显过人之处,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按部就班完成学业。他对鸟类学抱有极大的兴趣,因此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动物学。
B.刘教授对学生使用网络用语不仅不赞一词,而且还会严厉批评,他认为网络语言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以及对汉语的规范发展都极为不利。
C.库克自2011年接替乔布斯担任苹果公司CEO时就感觉自己如临深渊,在公司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D.屠呦呦被称“三无教授”,她毫不在乎,兢兢业业,对科学执着追求,锲而不舍。为了检验药物的效果,屠呦呦甚至亲自口服药物。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是浙江宁波人,其名字源于《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B.星期天,我和同学去看电影,一进电影院,屏幕上就出现《夏洛特烦恼》五个大字。
C.建筑的新奇美观与节能环保并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关键是在项目设计方案阶段,就要像重视建筑外观设计一样,重视建筑的生态和节能设计。
D.她反复品味着数学老师的话,不知道老师的话是赞美,是奉承,还是讽刺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屠呦呦兴高采烈地回到北京,满以为胜利在望,不想一连串儿的麻烦在等着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用于人类。有人背着屠呦呦,把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带有挥发性的东西喂给猫狗吃,让军代表看猫狗食后抽风的模样,以证实屠呦呦所制药物的危害性。有人还就相信了这种诽谤。
①接着有人贴出大字报
②公开声称屠呦呦实验工艺有问题
③烧毁很多设备
④首先是在屠呦呦中午离开实验室时
⑤实验室内莫名其妙地着了一把大火
⑥青蒿提取物有毒
A.③①②⑤⑥④   B.④②①⑥③⑤
C.③④⑥⑤①②   D.④⑤③①②⑥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65年,人类分离出第一株人的冠状病毒。由于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其外膜上有明显的棒状粒子突起,使其形态看上去像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冠状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感染。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33℃时生长良好,但35℃就使之受到抑制。由于这个特性,冬季和早春是该病毒疾病的流行季节。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点和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冠状病毒科分为冠状病毒和环曲病毒两个属。在2002年冬到2003年春肆虐全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SARS病毒,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一种。研究表明,引发这次肺炎的冠状病毒并不是人们已知的两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年1月,专家组认为,武汉暴发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
5.下面是某校生物社团学生负责人李明给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写的一封信,其中有几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尊敬的屠奶奶:
您好!
作为当今国际中医界霸主,您能够应允忝列本社顾问,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为本社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我们十分感激。本社广大中医学佼佼者恳请您不吝赐教。
敬祝编安。
生物社团 李明
2023年×月×日
(1)将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
(2)将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
(3)将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
(4)将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
(5)将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
6.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4分)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1)研究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24个字)
(2)最终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2个字)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第一课时导学案学生版
参考答案
任务一:课前积累区
四、预习检查
1.明确:(1) 蒿(hāo) (2) 疟(nüè) (3) 瑰(ɡuī)  髓(suǐ) (4) 虐(nüè)
(5) 羟(qiǎnɡ)  (6) 砒(pī)
2.明确:(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细枝末节:细小的树枝,不大的环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3.明确:(1)密切 (2)指导
4.明确:(1) (√) (2) (√) (3) (√) (4) (ד高深莫测”指“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而语境是说王阳明的学问渊博“似乎永远也学不完”,应该用“深不可测”。) (5) (√)
(6) (ד畏葸不前”指畏惧退缩,不敢前进,强调因畏惧而不敢前进,与语境不符,应该用“徘徊不前”。)
任务二:课中导学区
微任务一
1.明确:结合小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①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抗疟功效的;②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是如何把青蒿素从分子变成药物的;③青蒿素的发现是如何影响世界的;④关于青蒿素的发展与超越;⑤中医药学的贡献
2.明确:①用小标题领起各部分内容,简明概括。本文用五个小标题提纲挈领概括了青蒿素从发现到制成药物经过的不同阶段,介绍了中医药学对人类作出的贡献。让读者一目了然。②采用了“总—分—总”、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顺序行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第二部分总写发现、提取青蒿素的经过,第三、四、五部分具体写研究工作的过程,第六部分总括中医药学的贡献,结构严谨。先写青蒿素的研究普及,再写对双氢青蒿素的认识以及它们的联合应用,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符合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前五部分写青蒿素的贡献,最后一部分写中医药学的贡献,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顺理成章,升华了文章内容。
图示如下:
微任务二
1.明确:①自己热衷于中草药研究。②领悟了有关人体和宇宙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③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精髓。
2.明确:①写疟疾重新肆虐,突出研究工作的使命感。 ②写“523项目”和中医研究院的任命,突出了国家规划和院所领导的作用。③强调团队的作用,不独自贪功,客观公正。
3.明确:不好。①通过引文,读者可以更直观地领悟“渍”“绞”等古方要领对研究工作带来的启发,更形象地反映传统医书的价值。 ②省去引文,表面上看似简洁,实则使语言干瘪不生动,损减了文章的说服力。
4.明确:①研究者做志愿者,尝试提取物。②在海南对病人进行临床治疗。③分离提纯抗疟的有效成分。
5.明确:谈及对传播青蒿素的贡献时,肯定其他报告引起的“热烈反响”,不片面强调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反映了作者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6.明确:“发展”指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超越”指2002年世卫组织推荐使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优势:①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效果大大提高。②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③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④可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
7.明确:①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这一疗法极大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孩子们的生命。②青蒿素与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有明显的差异,用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而且,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③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CT)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方案。
微任务三
明确:屠呦呦的研究不简单,她从常识之中发现了真理,从简单之中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创造了不简单的巨大社会价值。她一辈子只干一件简单的事,成就了不简单的人生价值,这是值得弘扬的精神。
任务三:课后检测区
1.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高考能力层级E. A项,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语境是“大多数学生完成学业”的过程是“按部就班”使用正确;B项,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此处指不赞成,望文生义;C项,如临深渊:好像来到深水潭边,形容谨慎戒惧。语境是“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使用正确;D项,锲而不舍:形容有恒心,有毅力。也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语境是“屠呦呦兢兢业业,对科学执着追求”使用正确。故选B。
【技巧点拨】此类题型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能力。A项,句号应放到后引号外;B项,书名号要改为双引号;C项,正确;D项,无疑而问,应将问号改为逗号。故选C。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能力。本语段的答题意思是屠呦呦成功后遇到的麻烦。从“首先”一词看,④句在最前面,由此排除AC项两项;先是实验室着火,然后才会“烧毁很多设备”,故⑤句在前③句在后,又因为④中提到“实验室”这个信息,可见⑤③两句紧接4句后,由此排除了B项。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④⑤③①②⑥。故选:D。
【技巧点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文段,把握文意,分析语境,判断空格处内容与前后文的衔接。然后分析选项所给句子,辨明其间的逻辑关系。解答过程中还要抓住关联词等关键性词语分析判断语句的衔接。
4.答案:①因此命名为“冠状病毒”; ②该病毒对温度很敏感;③而是人类未知的新品种病毒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段的内容是冠状病毒,第一空前面介绍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外形,根据外形可以得知命名,第一空填写:因此命名为“冠状病毒”。第二空根据后句填写,后句提到“在33℃时生长良好,但35℃就使之受到抑制”,这表明:该病毒对温度很敏感。最后一处根据前句填写,前句提到“这次在武汉引发肺炎的冠状病毒并不是人们已知的两类”,这表明这次武汉引发肺炎的病毒是人类未知的,所以可填:而是人类未知的新品种病毒。
【技巧点拨】“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
5.答案:(1)将霸主改为大家;(2)将忝列改为屈就;(3)将绵薄之力改为指导帮助;(4)将佼佼者改为爱好者;(5)将编安改为安康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运用,重点考查谦敬词的运用。提干给出明示,这是“我校生物社团学生负责人王哲给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写的一封短信”,这是明确了双方的身份;“其中有几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这是给出要求,不但要找出,同时还要改正。如果说用来说自己的该使用谦辞,如果用来指对方的,应使用敬辞。采用应用文的形式。注意场合对象用语的得体。每改对一处1分,有其它答案合理也可给分。
6.答案:(1)研究途径: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2)最终成果:绘制成人类迁徙地图。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本题所给文段一共五句话,涉及到研究途径和研究成果的信息在最后一句话,即“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从而”之前是途径,“从而”之后是成果。考生稍加整理即可。
【技巧点拨】此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有几句话(以句号为准),每句话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筛选重点句子(或词语),归纳主要意思,最后根据字数限制组织语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