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试剂的保存错误的是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保存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应配用玻璃塞
C.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D.液溴要用水封于细口玻璃瓶中
2.NH3还原NO的反应历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中有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B.转化②中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C.转化③中每消耗1molO2,则生成4molFe3+ D.该转化的总反应为6NO+4NH3=5N2+6H2O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磁性氧化铁的化学式:Fe2O3 B.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
C.Ti:中子数为26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4.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甲烷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B.N2的电子式:
C.Cl-的结构示意图为 D.C2H4和CH4互为同系物
5.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CO2 B.HCl C.NH3 D.MgCl2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沸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B.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向硫酸中加入等量氢氧化钡:
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碳酸氢钠溶液:
7.下列事实不能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的是
A.Cl2比S更容易与氢气化合 B.HClO的酸性比H2SO3的酸性强
C. D.HCl比H2S热稳定性更强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其中C为Y、Z组成的双原子分子,A和B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元素位于第ⅥA族
B.B是非电解质
C.B和C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Z的最高正化合价数高于Y的最高正化合价数
9.X、Y、Z、M、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Y、Z、M同周期,X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Y的一种同位素可用于考古工作的年代测定,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Q是纯碱中的一种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难溶于水
B.M与Q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非金属性:M>Z>Y
D.性质很稳定,通常用作保护气
10.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N+He→O+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O在自然界中能稳定存在)
A.N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ⅤA族 B.O可用作示踪原子研究化学反应历程
C.H是氢元素的一种核素 D.He非常稳定是因其化学键稳定
11.2016年11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公布了人工合成的第113、115、117和118号元素。其中118号元素Og是由美国与俄罗斯科学家合作合成的,其质量数为29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18 B.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18
C.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76 D.该原子可表示为Og
12.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新出土了多达500多件重要文物,如黄金而具、丝绸“黑炭”、青铜神树、陶瓷碎片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考古时利用“C测定文物的年代,的中子数为8
B.黄金面具、青铜神树的成分均为纯金属
C.丝绸转化为“黑炭”的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D.三星堆中含有大量的陶瓷碎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13.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Na2S B.HCl C.Na2SO4 D.BaCl2
14.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的是
A.图Ⅰ: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B.图Ⅱ:用于制备Fe(OH)3胶体
C.图Ⅲ:除去混在Cl2中的HCl气体
D.图Ⅳ:验证Al(OH)3是否溶于强碱
15.瑞德西韦是抗击新冠病毒肺炎重要药物之一,其化学式为C27H35N6O8P,下列有关组成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氢有三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1H、2H、3H
B.C、N、O、P四种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都等于它们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在P原子中,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D.氧元素有一种核素,则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二、填空题
16.回答下列问题:
(1)的俗名为: 。
(2)HCl的电子式为: 。
(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4)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
(5)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的离子方程式: 。
17.阅读教材P14页倒数第一自然段和P15页内容,完成表格。
族 元素 性质 存在
ⅡA族元素 (碱土金属元素) 、 、 、 锶(Sr)、钡(Ba)、镭(Ra) ①物理共性:单质都呈 色,具有良好的 性。 ②化学共性:单质呈强还原性,R-2e-→R2+ 在自然界中都以 态存在
ⅤA族 (氮族元素) 、 、砷(As)、锑(Sb)、铋(Bi)、镆(Mc) 为非金属元素, 为金属元素、Mc为放射性元素,最高价均为 价。 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或游离态存在
副族和Ⅷ族 (过渡元素) 第3~12列 全部为 元素,具有良好的 性
18.下图是短周期元素①~⑤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1)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族,其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③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是10,表示该核素的符号是 。
(3)非金属性:④ ⑤(填“>”或“<”),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其原因: 。
(4)②、⑤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重要的用途,用电子式表示它的形成过程 。
(5)下列关于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在同周期中,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
c、在同主族的元素中,①的金属性最强
19.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与石墨、红磷与白磷之间的关系是 ,满足这种关系的物质还包括 (请列举一例)。
(2)碘元素的一种核素I可用于治疗肿瘤。该核素的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20.将0.1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mL 2 mol·L-1的H2SO4中,然后再滴加1 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
(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当V1=160mL时,则金属粉末中,n(Mg)= mol
(2)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 (NaOH)= mL
21.将16.1g氯化铵固体与足量熟石灰混合加热,使之充分反应,能制得氨气 升(标准状况)?将此气体通入100mL氯化铝溶液,恰好将溶液中的Al3+完全沉淀,求氯化铝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要有计算过程)
22.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并分属四个周期的前20号主族元素。B、C相邻且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D、E能形成化合物。
(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2)A与B、C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稳定性相对强弱为 (用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
(3)科学研究发现化合物BC具有“扩张血管和增强免疫力、记忆力”的功能,故它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明星分子”。一定条件下该“明星分子”可转化为化合物B,C与另一种常见的红棕色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温同体积条件下,该反应完全转化后,容器内反应前后的压强比为 。
2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检验化学理论正确与否的试金石。根据下列问题设计合适的实验:
(1)某同学为验证元素N、C、S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已略去夹持装置),有同学认为这个装置不一定能证明C与Si的非金属性强弱,原因是 ,改进的方法为 。
(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S,从下图 (仅略去夹持装置)中选取装置并按气流方向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为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 。
(3)根据(2)的实验方案,某同学认为把Cl2通入NaBr溶液中可证明非金属性:Cl>Br。这种方案 (填“能”或“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A.钠易与氧气、水反应,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的密度大,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中,故A正确;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易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是一种矿物胶,会将玻璃塞与试剂瓶黏在一起,因此保存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应配用橡皮塞,故B错误;
C.硝酸银见光会分解,因此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故C正确;
D.液溴易挥发,因此液溴要用水封于细口玻璃瓶中,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D
解析:A.转化①中NH3中的一个N-H键断裂,有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故A正确;
B.转化②中生成了氮气,有非极性键的形成,故B正确;
C.转化中Fe2+被氧气氧化为Fe3+。生成1molFe3+,转移1mol电子。消耗1molO2,转移4mol电子,则生成4molFe3+,故C正确;
D.该转化中,参加反应的除了NO和氨气外,还有氧气,故D错误;
故选D。
3.C
解析:A.Fe2O3是铁红的化学式,磁性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3O4,选项A错误;
B.气体摩尔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压强不同,气体摩尔体积不同,因此气体的摩尔体积不一定为22.4L/mol,选项B错误;
C.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因此Ti的中子数为48-22=26,选项C正确;
D.Na失去1个电子得到Na+,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4.A
解析:A.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空间填充模型为,A正确;
B.N2的电子式:,B错误;
C.Cl-为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C错误;
D.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C2H4和CH4结构不同,不互为同系物,D错误;
故选A。
5.D
解析:A.CO2的结构式为O=C=O,含有极性共价键,故A不符合题意;
B.HCl的结构式为H Cl,含有极性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
C.NH3是氮和三个氢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
D.MgCl2含有离子键,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6.D
解析:A.水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写成离子,正确的是Fe3++3H2O=Fe(OH)3(胶体)+3H+,故A错误;
B.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H2O,故B错误;
C.缺少Ba2+与SO反应,正确的是Ba2++2OH-+2H++SO=BaSO4↓+2H2O,故C错误;
D.滴加少量碳酸氢钠,1个HCO只能与1个OH-反应,因此离子方程式为Ca2++OH-+ HCO=CaCO3↓+H2O,故D正确;
答案为D。
7.B
解析:A.非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氢气越容易化合,故A能证明;
B.HClO和H2SO3都不是相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无法通过比较二者的酸性强弱来比较Cl和S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且H2SO3的酸性强于HClO,故B不能证明;
C.根据该反应可知氧化性Cl2>S,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故C能证明;
D.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故D能证明;
综上所述答案为B。
8.C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序数之和为16。A和B均为10电子分子,则X是H元素,其中C为Y、Z组成的双原子分子,Y是O元素、Z是N元素。
解析:A.Y是O元素,位于第ⅥA族,故A正确;
B.B是NH3,NH3自身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故B正确;
C.NH3和NO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故C错误;
D.N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O没有最高正化合价,故D正确;
选C。
9.B
【分析】X、Y、Z、M、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Y、Z、M同周期,X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则X为Be,Y的一种同位素可用于考古工作的年代测定,则Y为C,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M为O,Z为N,Q是纯碱中的一种元素,则Q为Na。
解析: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铍难溶于水,故A正确;
B.M与Q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别是过氧化钠和氧化钠,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是过氧化物,故B错误;
C.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M>Z>Y,故C正确;
D.(N2)含有氮氮三键,键能大,性质很稳定,通常用作保护气,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0.D
解析:A.N是7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ⅤA族,故A正确;
B.O在自然界中能稳定存在,O可用作示踪原子研究化学反应历程,故B正确;
C.H是氢元素的一种核素,故C正确;
D.He非常稳定是因其核外电子排布结构稳定,故D错误;
选D。
11.D
【分析】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解析:A.中子数=294-118=176,质子数为118,两者不等,故A错误;
B.中子数=294-118=176,故B错误;
C.核外电子数=质子数=118,故C错误;
D.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94,质子数为118,可表示为Og,故D正确;
故选D。
12.B
解析:A.的质量数为14,质子数为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8,A选项正确;
B.黄金面具、青铜神树的成分是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的熔合混合物,属于合金,B选项错误;
C.丝绸转为“黑炭”的过程是失去H、O元素只剩下碳元素,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正确;
D.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选项正确;
答案选B。
13.C
解析:A.Na2S中只存在Na+和S2-之间的离子键,A不合题意;
B.HCl中只存在H和Cl之间的共价键,B不合题意;
C.Na2SO4中存在硫酸根离子与Na+之间的离子键,又存在硫酸根内部S和O之间的共价键,C符合题意;
D.BaCl2中只存在Ba2+和Cl-之间的离子键,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D
解析:A.由于图Ⅰ中外面大试管温度比内套的小试管高,故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时应该将Na2CO3放在温度更高的外面大试管,A不合题意;
B.FeCl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而得不到胶体,B不合题意;
C.由于Cl2与NaOH溶液也能反应,故除去Cl2中的HCl应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而不是NaOH溶液,C不合题意;
D.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可以观察到先生成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然后沉淀又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故图Ⅳ验证Al(OH)3是否溶于强碱,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C
解析:A.氢元素三种同位素有:1H、2H、3H,故A错误;
B.O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不是+6,故B错;
C.离原子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故C正确;
D.氧元素有一种核素,该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6,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氧元素多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则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不是16,故不选D;
选C。
二、填空题
16.(1)纯碱或苏打
(2)
(3)
(4)
(5)
解析:(1)的俗名为纯碱或苏打;故答案为:纯碱或苏打。
(2)HCl是氢氯共用一对电子,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3)在水中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故答案为:。
(4)实验室制氯气是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其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
(5)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其离子方程式;故答案为:。
17. Be(铍) Mg(镁) Ca(钙) 银白色 导电性 化合态 N(氮) P(磷) N、P、As Sb、Bi +5 金属 导电
解析:略
18.(1) 三 ⅠA 2Na+2H2O=2NaOH+H2↑
(2)
(3) > 两种元素位于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F<Cl,原子半径F<Cl,得电子能力F>Cl,非金属性F>Cl
(4)
(5)ab
【分析】根据短周期元素①~⑤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判断分别是Li、Na、O、F、Cl,据此解答。
解析:(1)②是N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ⅠA族,钠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
(2)氧元素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是10,质量数是8+10=18,则表示该核素的符号是。
(3)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F>Cl,这是由于F、Cl为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
(4)②、⑤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则用电子式表示它的形成过程为。
(5)a、Li的原子序数是3,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正确;
b、在同周期中Li是最活泼的金属,所以Li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b正确;
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在同主族的元素中,Li的金属性最弱,c错误;
答案选ab。
19.(1)同素异形体 氧气和臭氧等
(2) 72 53
解析:(1)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所以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同素异形体,红磷和白磷是磷的同素异形体,满足这种关系的还有氧气和臭氧等。
(2)该核素的质子数是53,质量数是125,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25-53=72,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53。
20.(1)0.06
(2)400
解析:(1)当V1=160mL时,此时,溶液是MgSO4、Al2(SO4)3和Na2SO4混合液,由Na+离子守恒可知,n(Na2SO4)=n(NaOH)= ×0.16L×1mol/L=0.08mol,令MgSO4为xmol,Al2(SO4)3为ymol,则:根据Mg原子、Al原子守恒有:x+2y=0.1;根据SO离子守恒有:x+3y=0.1×2-0.08,联立方程,解得:x=0.06、y=0.02;所以金属粉末中n(Mg)=0.06mol;故为: 0.06;
(2)当溶液中Mg2+、Al3+恰好沉淀完全时,此时溶液是Na2SO4溶液,根据SO 离子和Na+;离子守恒有:n(Na+)=2n(Na2SO4)=2 n (H2SO4)=2×0.1L×2mol/L=0.4mol,所以,V(NaOH)==0.4L=400ml,故为:400。
21.72 1mol/L
【分析】氯化铝溶液中通氨气有氢氧化铝生成,且氢氧化铝不能被氨水溶解,结合c=计算。
解析:已知:Ca(OH)2+2NH4ClCaCl2 + 2NH3↑ + 2H2O
2×53.5 g 2×22.4L
16.1 g V(NH3)
=,解得:V(NH3)= =6.72L;
n(NH3)= =0.3mol
AlCl3+ 3NH3 + 3H2O=Al(OH)3↓+3NH4Cl
1 3
n(AlCl3) 0.3mol
=
解得:n(AlCl3)=0.1mol,c(AlCl3)==1mol/L。
22.(1) 第二周期第ⅤA族
(2)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3)
解析: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C是短周期元素,则内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C是O元素,B、C相邻,B的原子序数比O小,则B为N,它们分属四个周期,则A为H元素,D、E能形成化合物即CaCl2,则D为,E为;
(1)据题意知,B为N,N位于第二周期第ⅤA族,化合物是属于离子化合物,之间含有离子键,电子式为;
(2)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则O的非金属性大于N,则与的稳定性:;中钙离子和过氧根离子存在离子键,过氧根内O与O存在共价键;
(3)红棕色气体是,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同温同体积条件下,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反应前后的压强比为。
23. HNO3易挥发,能使Na2SiO3溶液变浑浊 在盛有Na2SiO3溶液的洗气瓶和烧瓶之间插入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B中产生黄绿色气体,A中出现淡黄色浑浊(或其他合理答案) 能
【分析】根据酸性HNO3>H2CO3>H2SiO3,进而证明非金属性N>C>Si,因而可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来实现;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要证明非金属性Cl>S,只需证明Cl2置换出S即可;由于Cl2+2NaBr=2NaCl+Br2,可证明非金属性Cl>Br;据此解答。
解析:(1)因为硝酸具有挥发性,在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混有挥发出的硝酸,硝酸也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所以会干扰碳酸与硅酸酸性强弱的判断,为了排除硝酸的干扰,需要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硝酸蒸汽,即在盛有Na2SiO3溶液的洗气瓶和烧瓶之间插入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答案为HNO3易挥发,能使Na2SiO3溶液变浑浊;在盛有Na2SiO3溶液的洗气瓶和烧瓶之间插入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2)证明非金属性Cl>S,其反应原理为Cl2+S2-=2Cl-+S↓,装置顺序为氯气制取装置,氯气净化装置,氯气与硫化钠溶液反应装置,最后尾气吸收装置,即选取装置并按气流方向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为,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B中产生黄绿色气体,A中出现淡黄色浑浊;答案为;B中产生黄绿色气体,A中出现淡黄色浑浊。
(3)因为Cl2的氧化性强于Br2,把Cl2通入NaBr溶液中,可发生Cl2+2NaBr=2NaCl+Br2,Cl2能置换出Br2,可证明非金属性Cl>Br;答案为能,Cl2+2NaBr=2NaCl+B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