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直线与角 单元作业设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直线与角 单元作业设计(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18 20:4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学科第四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 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数学 七年级 第一学期 沪科版 直线与角
单元 组织 方式 团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 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几何图形 第 4.1(P131-134)
2 线段、射线、直线 第 4.2(P135-138)
3 线段的长短比较 第 4.3(P139-142)
4 角 第 4.4(P143-144)
5 角 第 4.4(P144-146)
6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第 4.5(P147-152)
7 用尺规作线段与角 第 4.6 (153-156)
8 小结与评价 第157
二、单元分析
(一) 新课标要求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直线与角》,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他们是几何 图形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与性质;角的概念与大小比较;两个基 本作图的作法。
第一部分是几何图形的认识, 通过实物和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 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概念,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介绍几何图形在图 案、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应用。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线段、射线、直线等概念 的意义和它们的表示方法,并初步运用实践操作与简单说理的分式介绍“两点 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等性质。第三部分认识 度、分、秒等角的度量单位,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角度的有关计 算,了解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以及余角、 补角的概 念及性质。第四部分是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做一个角等于已知 角,这是两个最基本、最简单的尺规作图。
(二)教材分析
本章是学生从小学学习“直观几何”到初中“抽象几何”的过渡章节。是 学习几何的基础,是初步认识几何图形和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是 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的出发点之一。所以,要多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 学生展开想象,强调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要是学生学会如何 把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区分一些相近的概念以及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运用 等方面的学习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重在直观感知,不追求概念的形式化表 述,避免拔高与复杂化。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的认识 和理解,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本章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小学已有的生活 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 学习资料,让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做 好几何知识的过渡环节。
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规律来看: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原型进行教学, 重视学生基本识图、作图能力份训练。让学生通过观察、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 识和感受,从中发现几何图形,归纳出常见几何体的基本特征。正确的识图和 画图,是几何入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要有步骤地进行识图和画图的 训练,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并要求学生正确的应用画图工具,掌握正确的画 法。重视学生几何语言的训练和培养,采用“几何模型(实例) -几何图形-文 字表述-符号表述”顺序呈现。教师语言和板书要严谨和规范,指导学生阅读课 文,多让学生去说,应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
三、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1.通过观察身边的物体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 面、直线和点。
2.能够准确区分和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 的和、差与线段中点的意义。掌握如下基本事实: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距离。
3.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
与差;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换算。理解余角、补角和角的平分线的概 念,掌握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
4.会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5.学习根据几何语句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用几何语句描述简单的几何图
形,逐步实现几何图形与文字表述符号语言的融会贯通。
四、单元作业设计整体思路
1.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每个学生因个体差异,导致他们在学 习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如果还是按照常规的作业布置模式,会导致优生 重复做简单的作业, 既浪费时间,也消磨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对于后进生来 说,他们跟不上,对于中难度的题目不会做,长期会打击题目的积极性。所 以,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帮助每位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增强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数学的热情。因此,基于“双减”政策和 五项管理规定的要求下,我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平时的测试进行综合评估, 对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A 、B 、C 。A层次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生, B层次为 基础扎实但需要提高的中等生, C层次为数学学习信心不足的后进生。学生层 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学情,随时调整学生所在的层 次,从而推动学生的竞赛意识,激活班级学习数学的优良学风。
2.依据学情,设计分层作业。 设计三种不同层次的作业类型: A 、B 、C 。 A类型作业主要是基础题型,帮助后进生巩固复习当堂的数学基础知识点。 B类 型作业是中等题型,能够帮助中等生在扎实基础上进行提高。 C类型作业是综 合性探究性题型,帮助优等生提升数学素养。
3.灵活组合,提高学习效率, 控制数学作业时间。为了最大实现分层作业 的优势,控制学习时间,学生在选择适合自己类型作业的同时,教师鼓励学生 尝试多项选择。
C层次学生: A类型作业(必做), B类型作业(选做);
B 层次学生: A + B类型作业(必做) , C类型作业(选做); A层次学生: B + C类型作业(必做), 开放式作业(选做)。
对于每次层次的学生必须完成自己需要完成的题目(必做),同时鼓励学 生积极挑战其他层次的题目。所以教师要将所有的题目呈现给学生,以便学生
在做好自己该完成的题型后,会自觉查看其他题型。基于时间管理的要求,每 题教师要预设学生完成的时间,从而计算出每天的数学作业的总时间。
4.设计丰富的题型,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在设计题目时,除了常规的选择 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解答题以外,需要设计一些其他形式的题目。如:思维 导图、手抄报、动手实践、整理错题、学生自己出题或者讲题,制作教具等 等,教师可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学习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 作业的多样化和实用化。这些作业的设计,形式灵活,完成时间不做硬性要 求,有些可以在延时课完成,有些可以利用学生的假期时间,如:周作业,月 作业,假期作业等,尽量不占用学生平时的学习时间。
5.及时反馈,批改、评价多元化。 差异化作业完成后,最重要的就是及时 的评价,而及时订正,是学生进步的最重要环节。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采用 创新化的评价方式。赋分法,按点给分,甚至给点“友情分”,都会给学生莫大 的鼓舞;语言激励,采用激励性质的评语或者紧跟潮流的网络热词,或是一副 简笔画,都会鼓励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当面讲评,对于后进生,最好 进行当面讲评,并且再给一次机会进行书写或者口述做题的思路,教师再及时 点评,会理科点燃后进生学习数学的火苗。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提高了作业完 成的质量,也是后续设计单元测试题的重要依据。
五、课时作业设计
4.1 几何图形
作业 1.【A:基础题】
1.作业内容
(1) 如图,这些图形中是平面图形的是______,是立体图形的是_______.
(2)下列图形可大致归类为( )
A.柱体 B.多面体 C.椎体 D.球体
(3) 如图所示的螺丝可以看成是( )
A.圆柱和圆锥的组合体
C.圆锥和棱柱的组合体
B.圆柱和棱柱的组合体
D.棱柱和棱锥的组合体
(4)将下列实物与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
圆柱 圆锥 正方体 长方体 球体
(5) 利用熟悉的几何图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班徽.
作业要求:假期作业,寒假期间完成即可.C 类学生必做,其他学生选做下. 学期上交作业,评选优秀作业张贴在教室的展板上.
2.时间要求 (5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 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 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 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 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 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 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 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 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答案正确。 B 等, 解法思路有创新, 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作业第(1)题: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是几何图形的两大分支,此题可培 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第(2)题:立体图形有不同的分支,需要学生准确辨 认.此题强化学生对概念的辨识意识以及培养化归思想;第(3)题:本题设计 意在让学生把立体图形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普遍性,又 能获得数学亦能应用于生活的启发性;第(4)题:生活实例中处处可见数学, 此题既可强化学生的数学模型感,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兴趣.第(5)题: 本题设计让同学们感受几何图形的美学价值,真切体会到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 中的使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设计所获得的成就感.下周上交 作业,评选优秀作业张贴在教室的展板上.
5.答案及解析
(1)【答案】 ①③④;②⑤⑥
(2)【答案】 C
(3)【答案】 B
解析:螺丝由螺母和螺钉组成,看里面的螺钉是一个圆柱体。而外面的两
个螺母是六棱住的形状,因此螺丝是圆柱和棱柱的组合体,故答案选B
(4) 【答案】
(5) 略
作业二【B:中等题】
1.作业内容
(6)把图(1)中的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图(2)中的某个几何 体,请用直线连一连.
(7) 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分别标有数字 1,2,3,4,5,6,根据图中 该正方体A ,B ,C 三种状态所显示的数字,可推出“ ”处的数字是________.
(8) 一只蚂蚁从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的顶点A 沿着棱爬向顶点B ,只能经过 三条棱,其走法有( )
A.5 种 B.6 种 C.7 种 D.8 种
2.设计时间 (8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 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 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 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 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 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 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 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 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答案正确。 B 等, 解法思路有创新, 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作业第(6)题:平面图形通过动态旋转可得到相应的立体图形,此题将平 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联系起来,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涵,也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 象能力;第(7)题:正方体六个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辨认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 间想象能力.本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思维想象,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具有探究性 和实践性,对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有帮助;第(8)题:本题既需要学 生对立体图形的组成要素有所了解,又需要学生有一题多解的思维方法,可扩 宽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结合动手的参与,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5.答案及解析
(6) 【答案】
(7)【答案】 6
解析: 由A 、B 、C 可知, 1 周围四个面分别是 2、3、4、5,可得 1 和 6 相 对,然后根据与 5 相邻的是 1、3、4、6 确定出 2 与 5 相对,最后可得 3 和 4 相
对,再根据 3 在上面, 5 在右面推断出“?”处是 6.
(8) 【答案】 6 种
解析:可以沿着以下路线走: A — C — D — B ;A — C — H — B ;A — E
— D — B ;A — E — F — B ;A — G — H — B ;A — G — F — B .
作业 3【C:实践探究题】
(
(9) 根据图 1 所示的手工图纸,做出五个正多面体模型.
)①
② 根据你的操作,填写下表:
名称 面数(f) 顶点数(v) 棱数(e) F+v+e
正四面体
正六面体
正八面体
正十二面体
正二十四面体
③从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④人类在不断地求知中脱颖而出一批批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正是因为 他们的创造和创新能力为人类的生活和生命带来诸多福音,世界才会不断发 展。同学们,通过(1)中你做的某一模型,想象一下将来你若是其中一位科学 或发明大师,你将根据手中的模型为世界创造什么奇迹?请大胆尝试,通过联 想并结合相关知识和材料动手做一实物模型,并向老师同学展示、讲解你的创 作.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把图纸剪下来,用胶水黏 合,直观的数出面数、顶点与棱数的关系,初步了解欧拉公式,对于学有余力 的学生,鼓励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可继续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创造 创新意识.
作业要求:周作业,一周以内完成即可.A 类学生必做,其他学生选做.
答案及解析:
名称 面数(f) 顶点数(v) 棱数(e) f+v-e
正四面体 4 4 6 2
正六面体 6 8 12 2
正八面体 8 6 12 2
正十二面体 12 20 30 2
正二十四面体 20 12 30 2
规律: f+v-e=2,即正多面体的面数+顶点数-棱数=2.
4.2 线段、射线、直线
作业 1【A:基础题】
1.作业内容
(1)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和区别
名称 图 形 表示方法 界限 端点个 数 长度可否度量
线段
射线
直线
(2) 手电筒发射出来的光线,类似于几何中的 ( )
A. 线段 B. 射线 C. 直线 D. 折线
(3) 下列语句规范的是( )
A. 直线a ,b相交于点n B. 直线AB ,CD相交于点M
C. 直线ab ,cd相交于点M D. 直线A ,B相交于点M
(4) 如图,平面内有四个点A ,B ,C ,D.
①画直线AC ,BC;
②画射线BA ,BD,射线BD交直线AC于点0;
③连接AD ,CD;
④所作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5)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 收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例子, 记录在笔
记本上.作业要求: 周作业,一周内完成即可.C 类学生完成.
2.时间要求 (5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 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 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 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 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 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 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 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 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答案正确. B 等, 解法思路有创新, 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作业 (1) 掌握本节的重点知识,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和联系. (2) 从实物出发 0,区分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并加深对其理解.了解数 学来源于现实生活. (3) 巩固直线和点的表示方法,直线可以用两个大写字母 或者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点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4) 巩固线段、射线、直线 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并通过画图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巩固. (5) 本题设计 意在让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加深对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理解, 培养后进生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
5.答案与解析:
(1) 本题重点考查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和联系答案:
名 称 图 形 表示方法 界限 端点个 数 长度可否 度量
线 段 线段 AB或 BA、线段 a 两方有界 两个 可以
射 线 射线 OA 一方有界 一方无限 一个 不可以
直 线 直线 CD或 DC、直线 m 两方无界 无 不可以
(2)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现实中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应用.
(3)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直线和点的表示方法,直线可以用两个大 写字母或者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点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4) 答案: ①②③如图所示 解析:本题考查现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以及它们的画法.①②③根据线段,直线,射线的定义画出图形; ④根据两个不 同的端点确定一条线段,数出线段条数答案.
④图中的线段有AB ,AD ,A0 ,AC ,B0 ,BD ,BC ,C0 ,CD ,D0,共 10
条线段.
作业 2【B:中等题】
1.作业内容
(6) 如图所示,直线l上依次有A ,B ,C三个点.
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直线l上共有 条射线, 条线段.
②在直线l上增加一个点,共增加了 条射和 条线段.
③如果在直线l上增加到n个点,则共有 条射线, 条线段.
(7) 观察下列图形(无三直线共点)找出规律,并解答问题.
①5 条直线相交(无三直线共点),有______个交点,平面被分成______ 块;
②n条直线相交(无三直线共点),有__________个交点,平面被分成 __________块;
③一张圆饼切10刀(不许重叠),最多可得到多少块饼?
2.时间要求: 10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 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 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 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 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 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 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 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 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答案正确. B 等, 解法思路有创新, 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6)本题重点考查同一直线上的点组成线段条数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归纳 总结,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7) 此题考查平面内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
是寻找规律的题型,找到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与解析
(6) 答案: ①6 ,3 ;②2 ,3 ;③2n ,n(n 1)
解析: ①以A ,B ,C为端点的射线各自有2条,因而共有射线6条;线段有 AB ,AC ,BC,共有线段3条.②由分析得:增加一个点增加2条射线,增加3条 线段.③每一点对应2条射线,所以n个点对应2n条射线;线段条数: 1 + 2 + 3 + + (n 1) = n(n 1).
(7) 答案:①10;16 ;② ;[ + 1] ;③将圆饼切10刀,即n = 10,最多可得饼 + 1 = 56(块).
解析: 此题考查平面内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寻找规律的题型,找到n 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是解题的关键. ①要探求相交直线的交点的最
多个数,则应尽量让每两条直线产生不同的交点.根据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 点,画第五条直线时,应尽量和前面四条直线都产生交点,即增加4个交点,则 有6+ 4 = 10个交点,平面被分成11+ 5 = 16块; ②根据已知条件,求得n条直
线相交,最多有1 + 2 + 3 + + (n 1) = 个交点;平面被分成
[ + 1]块; ③将n = 10代入上式即可求解.
作业 3【C:实践探究题】
(8) 蚌埠市龙实验学校七二班的同学为了研究同一条直线上点的个数与其 组成线段个数的关系,做了如下的探究: 在班级中选取 5 位同学,让他们站成
一排.
①【观察思考】如果把每个同学看做一个点,请同学们结合所学过的知识画 出相应的图形,观察图中一共有多少条线段
②【构建模型】如果这 5 个同学每两个人握手一次,共握手多少次
③【拓展应用】如果这 5 个点表示 5 个不同的车站,一辆客车往返于这五个 站点,需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请同学们设计车票.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题构建了数学模型,初步培养学生用一般的数学理 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 类学生必做, B 、C类学生选做.前 2 问可在延时课上
开展研究,最后一问学生周末在家完成,选择优秀的作业在班级展览.
解析与答案: ①如图, 图中一共有 = 10(条)线
段. ②共握手10次. ③每两个车站往返需要2种车票,尽管票价一样,但方向不 一样,所以有10 × 2 = 20(种)不同的车票,即需要准备20种不同的车票.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
作业 1【A:基础题型】
1.作业内容
(1) 如图,从A地到B地有多条道路.一般地,人们会走中间
的直路,而不会走其他曲折的路,这是因为 (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垂线段最短
(2) 如图,点A ,B ,C ,D是直线l上的四点,根据图空.
AB + BC = ;
BD BC = ;
AC + = AD;
AD = CD.
(3) 说一说: 如何找到一条绳子的中点呢?
(4) 如图,点D是线段AB的中点,点C是线段AD的中点,若CD = 1 ,求AB
的长.
(5) 如图,已知C为线段AB的中点, D在线段BC上,且AD = 7 ,BD = 5,
求线段CD的长.
2.时间要求 (10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 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 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 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 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 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 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 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 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答案正确. B 等, 解法思路有创新, 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作业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考查, 进一步加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 理解. (2) 巩固线段的和与差计算问题.初步了解几何中运用代数运算的手段解 决问题. (3)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加深对于线段中点的理解. (4)先通过条件 点 C 是线段 AD 的中点, CD=1,算出 AD=2,再通过条件点D 是线段 AB 的中点算 出 AB=4.本题目的让学生掌握中点在简单的线段计算中的运用. (5) 因为AD = 7 ,BD = 5,所以AB = AD + BD = 12.因为C是AB的中点,所以AC = AB = 6,所以CD = AD AC = 7 6 = 1.本题目的让学生初步掌握利用几何语言进 行简单的推理,以及利用几何语言表述线段的中点及和差问题.
5.答案与解析:
(1) 【答案】 A
(2) 【答案】 AC ,CD ,CD ,AC
(3) 【答案】 此题是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唯一.如:用尺子量;将绳子
对折等.
(4) 【答案】 4 【解析】解:因为点C是线段AD的中点, CD = 1,所以 AD = 2CD = 2,因为点D是线段AB的中点,所以AB = 2AD = 4.
(5) 【答案】 1
【解析】解:因为AD = 7 ,BD = 5,所以AB = AD + BD = 12.因为C是
AB的中点,所以AC = AB = 6,所以CD = AD AC = 7 6 = 1.
作业 2【B:中等题型】
1.作业内容
(6) 情境一: 如图, 我校教学楼到图书馆,总有少数同学不走人行道而横
穿草坪,这是为什么呢 试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说明这个问题;
情境二:如图, A ,B是河流l两旁的两个村庄,现要在河边修一个抽水站 向两村供水,问抽水站修在什么地方才能使所需的管道最短 请在图中表示出抽 水站点P的位置,并说明你的理由.
(7) 如图,已知线段AB = 36,点C 、D分别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满足 AC: CD :DB = 2 :3 :4,点K是线段CD的中点,求线段KB的长.
(8) 已知点A ,B ,C在同一条直线上,点M ,N分别是AC ,BC的中点.
①如图,若点C在线段AB上, AC = 6cm ,CB = 4cm,求线段MN的长; ②若点C在线段AB上,且AC + CB = acm,试求MN的长度,并说明理由; ③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AC BC = bcm,猜测MN的长度,写出你 的结论,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2.时间要求(15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 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 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 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 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 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 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 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 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答案正确. B 等, 解法思路有创新, 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6) 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一步理解“两点之间,线 段最短”这一基本事实. (7) 设AC = 2X,则CD = 3X ,DB = 4X,根据AB = AC + CD + DB列方程9X(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 36求得X = 4,根据点K是线段 CD的中点得到KD = CD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 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另外感受方程思想在几何中 的运用,初步学习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8) ①根据“点M 、N分别是 AC 、BC的中点”,先求出MC 、CN的长度,再利用MN = CM + CN即可求出 MN的长度即可, ②当C为线段AB上一点,且M ,N分别是AC ,BC的中点,则 存在MN = a ,③点在AB的延长线上时,根据M 、N分别为AC 、BC的中点, 即可求出MN的长度.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线段中点的性质,线段 的和差.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难点,难度较大. 学生课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做 到第几问即可.
5.答案与解析
(6) 【答案】解:情境一 横穿草坪是为了所走路程最短. 因为两点之间 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情境二 点P的位置如图.
理由: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7) 【解析】设AC = 2X,则CD = 3X ,DB = 4X,根据AB = AC + CD + DB列方程9X(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 36求得X = 4,根据点K是线段CD的中点 得到KD = CD即可得到结论.
【答案】解:设AC = 2X,则CD = 3X ,DB = 4X,
∵ AB = AC + CD + DB,
∴ AB = 9X(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 36,
∴ X = 4,
∵点K是线段CD的中点,
∴ KD = CD = 6,
∴ KB = KD + DB = 22.
(8) 【解析】 (1)根据“点M 、N分别是AC 、BC的中点”,先求出MC 、CN 的长度,再利用MN = CM + CN即可求出MN的长度即可, (2)当C为线段AB上一点,且M ,N分别是AC ,BC的中点,则存在MN = a , (3)点在AB的延长线上时,根据M 、N分别为AC 、BC的中点,即可求出MN的长 度.
【答案】解: (1) ∵ AC = 6Cm,点M是AC的中点,
∴ CM = 0.5AC = 3Cm,
∵ CB = 4Cm,点N是BC的中点,
∴ CN = 0.5BC = 2Cm,
∴ MN = CM + CN = 5Cm,
∴线段MN的长度为5Cm,
(2)MN = a,
当C为线段AB上一点,且M ,N分别是AC ,BC的中点,则存在MN = a, (3)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时,如图:
则AC > BC,
∵ M是AC的中点,
∴ CM = AC,
∵点N是BC的中点,
∴ CN = BC ,∴ MN = CM CN = (AC BC) = b.
4.4 角 (第一课时)
作业 1【A:基础题】
1.作业内容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大于0°小于90°的角是锐角; B. 等于90°的角是直角;
C. 大于90°的角是钝角; D. 平角小于直角;
(2) 如图所示, 由点 O 引射线 OA,OB,OC,则这三
条射线组成 个角,分别是 ,其中 用字
母表示为 , 用字母表示为 .
(3) 下列说法:①一条直线便是一个平角.②由两条射
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③周角就是一条射线.④由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旋转,始边 与终边重合而形成的图形叫周角.其中正确的是 .
(4)填空:若射线表示北偏东,则射线表
示 方向,射线表示 ,射线表
(

).
2.时间要求(5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 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 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 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 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 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 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 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 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答案正确. B 等, 解法思路有创新, 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作业(1) 此题考查了角的相关概念,理解和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 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 本题主要考查角的基本概念;角有种表示 方法。(3)通过概念的理解与辨别,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4) 本题主要 考查方向角的概念,用方位角描述方向时,通常以正北或正南方向为角的始 边,以对象所处的射线为终边,故描述方位角时,一般先叙述北或南,再叙述 偏东或偏西.
5.答案及解析:
(1)答案:选 B. 解析: 根据锐角、钝角、直角、平角的含义进行解答: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直角:等于90°的 角;平角:等于180°的角.
(2)答案:有 3 个.分别是 , ,,其中 用字母表示为 ,用字母表示为 .
(3)答案: ④正确.解析: ①一条直线便是一个平角.错误,缺少顶点.② 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错误,不严谨,可能存在两条射线不相交的情 况.③周角就是一条射线.错误, 由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旋转,始边与终边重合而 形成的图形叫周角.
(4)答案:西北; 西偏南 ,南偏东;解析: 射线位于北偏西 45°角,即西北方向.射线表示 (西偏南), 射线表示 (南偏东)
作业 2【B:中等题】
1.作业内容
(5) 如图,在此图中小于平角的角的个是 .
(6) 爸爸问小明: “一个方桌有四个角,如果锯掉一个
角,还剩几个角”小明的正确回答应是 .
(7) 观察下图,
①这些图形中分别有几个角?
②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③有n条射线时共有几个角?
④应用这一规律还能解决哪些类似问题? 请同学们设计一道题目。 2.时间要求 (10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 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 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 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 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 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 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 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 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答案正确. B 等, 解法思路有创新, 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作业(5)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考
察学生对平角的理解,以及角的表示方法。(7)培养学生探索数角的规律,感 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探索问题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5. 答案及解析:
(5)答案: 11.小于平角的角,度数小于 180°,考察学生对平角概念的 理解.
(6)答案:解: 3 个或 4 个或 5 个角.
(7)解: ①个, 个, 个, 个.
②如题图所示,当一个角里的射线条数增加时,角的个数也在增加.
③有条射线时共有个角.
④答案不唯一,如直线上有个点,共构成条线段.
作业 3【C:实践探究题】
(8)【实践操作】让学生用一副三角板的内角,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多少 个度数不同的角?与同学交流.
作业要求: 3 分钟。 A 类学生必做, B、C 类学生选做。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答案:12 个.
4.4 角 (第二课时)
作业 1【A:基础题】
1.作业内容
(1) 如图,用量角器测量∠A0B,可以读出∠A0B的度数为( )
A. 45 B. 55
(2)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B. C.
(
C
.
125

)D. 135
(
B
).
(
D
).
(3) (1)把转化为用度、分、秒表示为 .
(2)把转化为用度表示为 .
(4) 计算:
; ; .
2.时间要求 (8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 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 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 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 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 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 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 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 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答案正确. B 等, 解法思路有创新, 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作业(1)巩固量角器的使用, 直接从量角器中读数即可解答. (2)本题主 要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度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根据 度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逐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求解. (3)考察角度相邻单位是 六十进制,要注意与数相邻计数单位的十进制区分开. (4)考察角度相邻单位 是六十进制的计算问题,巩固度分秒间的换算.
5.答案及解析
(1) 答案:B. 解析:直接从量角器中读数即可解答.
(2) 答案: D .解析: A.0.25° = 0.25 × 60′ = 15′ = 15 × 60′′ = 900′′ .故 该选项计算正确;
B.1.5° = 1.5 × 60′ = 90′ .故该选项计算正确;
(


)
C.1000′′ = () ° = () ° .故该选项计算正确;
D.125.45° = 125.45 × 60′ = 7527′ .故该选项计算错误.
(3)答案: 261124 ,33.24 ,
(4) 解: ..
作业评价表
作业 2【B:中等题】
1.作业内容
(5) 已知,
A.
C.
(6) 计算:
.,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B.
D.
(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看钟表,时针和分针如同兄弟俩在赛
跑,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① 如图 ①,上午8: 00这一时刻,时钟上分针与时针所夹的角度是 .
② 为了尽快战胜新冠疫情,上海某小区业主自发组织志愿者,参与消毒杀 菌工作,上午八点多在小区门口集合,出发时,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正好是重合 的.下午两点多他们回到小区,到小区时,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方向相反,正好成 一条直线.那么你知道他们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共用了多长时间吗 通过计算加 以说明.
2.时间要求(10 分钟)
3.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 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 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 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 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 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 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 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 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答案正确. B 等, 解法思路有创新, 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5)考察角的大小比较,以及度数换算。
(6)考察角度相邻单位是六十进制,即 ,,要注意与数相邻 计数单位的十进制区分开,巩固角的度分秒转化.
(7)本题借助方程思想,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能力,加强对时钟角度这一知 识点的理解.
5.答案及解析
(5)答案: C,分析: 1 = 60 ,1 = 60
(6) 【答案】解: .



(7)解: ①120
②设上午 点 分出发,下午 点 分回到小区,则

解得,
,解得,
所以,共用了小时.
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作业 1【A:基础题】
1.作业内容
(1) 如图, 为的平分线,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A.
B.
C.
D.
(2) 将一副三角尺按下列位置摆放,使和互余的摆放方式是
A. B.
C. D.
(3) 如图,直线 ,相交于点,射线 平分
,是直角。若,则 的度数 为 .
(4) 如图,将三个同样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放置,那
么三1 的度数为 .
2.时间要求 (10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 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 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 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 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 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 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 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 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答案正确. B 等, 解法思路有创新, 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作业(1)本题结合角平分线的有关知识,考察学生利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的 能力. (2)结合学生的学习工具,帮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进一步加强对余角的 认识. (3)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的定义和角平分线,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准角的 关系.由射线平分 ,,得出 ,由 是直角,得出计算即可. (4) 利用正方形的角都是直 角, 结合角的和差,即可求出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度的计算,正确理解这一 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答案及解析
(1)答案: C.分析: 由图像可知,是错误的.
(2)答案: A.分析:两角互余,和为 90 .
(3)答案: 55°.
解: 射线 OM 平分三AOC ,三AOM = 35。,:三MOC = 三AOM = 35。,
三MON 是直角, :三MON = 90。,
:三CON = 三MON 三MOC = 90。 35。= 55。.
(4)答案: 20。.分析: 解:
三BOD = 90。 三AOB = 90。 30。= 60。
三EOC = 90。 三EOF = 90。 40。= 50。
又 三1= 三BOD + 三EOC 三BOE 三1 = 60。+ 50。 90。= 20。
故答案是: 20。.
作业 2【B:中等题】
1.作业内容
(5) 如图,点在直线 上, 是的平分线, 是的平
分线,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与互余
B. 与 互余
C. 与 互补
D. 与互补
(6) 如图, 为直线上一点, ,平分, 求和的度数.
(7)【原创题】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彩纸,让同学通过折纸和剪拼的 方式,用卡纸展示出 45°角的余角, 45°角的补角.
2.时间要求(10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 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 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 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 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 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 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 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 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答案正确. B 等, 解法思路有创新, 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5)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推理、论证,解决 问题,找出错误选项. (6)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计算以及角的平分线,熟练掌 握角的计算以及角的平分线是解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可得
,即可得,然后利用角平分线 可得 . (7)一题多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借助直观形 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答案及解析
(5)答案: C.分析: 与不互补,互补时,和为 180°.
(6)答案: 23°.分析: 解: 三BOC = 46。,三BOC + 三AOB = 180。,
三AOB = 180。 46。= 134。,
三EOB = 90。, 三AOE = 134。 90。= 44。,
三AOD = 1 三AOB = 67。
OD 平分三AOB , 2 ,
三DOE = 三AOD 三AOE = 67。 44。= 23。.
(7)发散思维,答案不唯一.
作业 3 【C:拓展提高题】
(8) 如图,射线 在的内部,图中共有个角: 、
(

) (

),若其中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度数的两倍,则称射线
的奇妙线.
一个角的角平分线______这个角的奇妙线. 填是或不是
如图,若 ,射线 绕点从位置开始,以每秒
的速度逆时针旋转,当首次等于时停止旋转,设旋转的时间为 .
当为何值时,射线是的奇妙线?
若射线同时绕点以每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并与同时停止
旋转.请求出当射线是的奇妙线时的值.
作业要求: 8 分钟。 A 类学生必做, B 类学生选做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奇妙线定义,学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理解“奇妙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也体 现了方程思想在解几何题中的应用.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是
(2)①依题意有
(a)10t = 60 + 1 60
2 ,解得 t=9;
(b)10t = 2 60 ,解得 t=12;
(c)10t = 60 + 2 60 ,解得 t=18;
故当 t为 9 或 12 或 18 时,射线 PM是∠QPN的“奇妙线”;
②依题意有
(a)10t = 1 (6t + 60) t = 5
3 ,解得 2 ;
(b)10t = 1 (6t + 60) t = 30
2 ,解得 7 ;
(c)10t = 2 (6t + 60) t = 20 3 ,解得 3 .
5 30 20
故当射线 PQ是∠MPN的奇妙线时t的值为 2 或 7 或 3 .
4.6 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作业 1【A:基础题】
1.作业内容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尺规作图是指用刻度尺和圆规作图
B.尺规中的尺是指没有刻度的尺子
C.用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不是尺规作图 D.最基本的尺规作图是作线段和角
(2) 1984 年,在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倡议下,古老雄 关更换新颜,先后修复敌楼 19 座,城墙全长 3741 米,使游览总面积达到 1.9 万平米。“城墙全长 3741 米”的长度在比例尺的作用下,在书面上可大致展示 为如下线段。你能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画出长度一样的线段吗?请展示出来。
A B
(3)世界十大自然奇观之一巧克力山,是由大大小小的山丘组成的。用平面 的角度去看每个山丘的形状近似一个三角形状。你能将图二中角的大小用尺规 作图的方式画出来吗?试一试吧.
图一
2.时间要求 (5 分钟)
图二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 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 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 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 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 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 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 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 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答案正确. B 等, 解法思路有创新, 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第(1)题:用尺规作线段等于已知线段,需要学生理解尺规作图的方法和 要求,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结合长城这一主题,增加学科联系,注重学生 全面发展;第(2)题:用尺规作角等于已知角,需要学生掌握尺规作图的要求 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文学知识的加入,体现跨学科性,增强学生 的做题兴趣,注重学科联系;第(3)题尺规作图的概念辨析选择题,让学生明 白学好数学需要重视对概念的理解.
5.答案及解析
(1)【答案】 A
解析: A 选项中尺规作图是用没有刻度的尺子和圆规作图,所以错.
(2)【答案】
(3)【答案】
作业 2【B:中等题】
1、作业内容
(4)已知∠a和线段a 、b,如图所示,按照下列程序作图:
作∠DBE=∠a;
①以B为圆心, a为半径画弧,交BD于A;
②以B为圆心, b为半径画弧,交BE于C;
③连接AC . 所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2.时间要求 (3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 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 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 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 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 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 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 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 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答案正确. B 等, 解法思路有创新, 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第(4)题: 本题不仅考察了本节课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做一条线段等于 已知线段,也为以后全等三角形的学习做铺垫。
5. 【答案】
(4)
第四单元复习作业设计
1.绘制单元思维导图,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学 生在整理题目的过程中也是对相关知识的巩固和再提升。
设计时间: 周作业,一周内完成即可。
设计对象:全班学生完成。
2. 归纳经典题目的,整理错题集。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整理经典题目和错题整理,让学生学会举一反 三的能力,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反思的能力。
设计时间: 假期作业, 寒假期间完成即可。
设计对象:全班学生完成。
3.制作角平分仪,并说一说,在制作的过程中,你有怎样的思考和发现?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制作角平分仪具有实践性,能引导学生主动和探索现 实世界。
设计时间: 假期作业, 寒假期间完成即可。
设计对象: A 类生必做,其他同学选做。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第四单元《直线与角》单元检测作业
时间: 4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 共 40.0 分)
1. 将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绕轴l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图中的
( )
A. B. C. D.
2. 下列关于直线、射线、线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直线最长,线段最短
B. 射线是直线长度的一半
C. 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D. 直线、射线及线段的长度都不能确定
3.如图所示,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CB的中点,下列选项中不正 确的是( )
A. CD = AC DB B. CD = AD BC
C. CD = AB DB D. CD = AB
4.已知∠a = 60°32′,则∠a的余角是 ( )
A. 29°28′ B. 29°68′ C. 119°28′ D. 119°68′
5.如图, C是线段AB上一点, 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 = 8cm ,BC = 2cm, 则MC的长是 ( )
A. 2 cm B. 3 cm C. 4 cm D. 6 cm
6.如图在灯塔0处观测到轮船A位于北偏西56° 的方向,同时轮
船B在南偏东17° 的方向,那么∠A0B的大小为 ( )
A. 159° B. 141° C. 111° D. 69°
7.把一副三角尺ABC与BDE按如图所示那样拼在一起,其中
A ,D ,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ABC = 60 ,∠DBE = 90 ,BM为
∠ABC的平分线, BN为∠CBE的平分线,则∠MBN的度数是
( )
A. 30 B. 45 C. 55 D. 60
8.已知点A ,B ,C在同一直线上, AB = 4 Cm ,AC = 3 Cm ,则B ,C两点之间 的距离是 ( )
A. 1 Cm B. 5 Cm C. 7 Cm D. 1 Cm或7 Cm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0 分)
9.植树时,确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从而就能确定一行树坑所在的直线, 这是因为 .
10. (1)把26. 19 转化为用度、分、秒表示为 . (2)把33°14′24′′转化为用度表示为 . 11.一个角的余角与这个角的补角之和是周角的,则这个角等于 .
12.在直线MN上取A 、B两点,使AB = 10Cm,再在线段AB上取一点C,使 AC = 2Cm ,P 、Q分别是AB 、AC的中点, PQ = .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0 分)
13. (12 分) 如图,已知A ,B ,C ,D四点,请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 (保 留作图痕迹)
(1)画直线AB;
(2)画射线AC;
(3)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得CE = AB + BC;
(4)在线段BD上取点P,使PA + PC的值最小.
14. (14 分) 如图,已知线段AB上顺次有三个点C、D、E,它们把线段AB 分成2: 3: 4: 5四部分,且AB = 56cm.
(1)求线段AE的长;
(2)若M、N分别是DE、EB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
15. (14 分) 已知∠A0B = 130° ,∠C0D = 80° ,0M,0N分别是∠A0B和
∠C0D的平分线.
(1)如果0A与0C重合,且0D在∠A0B的内部,如图(a),求∠M0N的度数.
(2)如果将图(a)中的∠C0D绕点0顺时针旋转n°(0 < n < 155),如图(b).
①∠M0N的度数与旋转度数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②当n为多少时, ∠M0N为直角?
(3) (选做题) 如果∠A0B的位置和大小不变, ∠C0D的边0D的位置不变,
改变∠C0D的大小:将图(a)中的0C绕着点0顺时针旋转m。(0 < m < 100),如
图(c),∠M0N的度数与旋转度数m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序号 类型 对应单 元作业 目标 对应学 难度 完成时间
了 解 理 解 应 用
1 选择题 1 √ 易 40 分 钟
2 选择题 2 √ 易
3 选择题 2 √ 易
4 选择题 3 √ 易
5 选择题 2、5 √ 中
6 选择题 3、5 √ 中
7 选择题 3、5 √ 中
8 选择题 2、5 √ 较 难
9 填空题 2 √ 易
10 填空题 3 √ 中
11 填空题 3、5 √ 中
12 填空题 2、5 √ 较 难
13 解答题 4 √ 易
14 解答题 2、5 √ 中
15 解答题 3、5 √ 较 难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D 2. C 3.D 4. A 5. B 6.B 7. B 8. D
5. 【解析】解:由图形可知AC = AB BC = 8 2 = 6cm,
∵ M是线段AC的中点, ∴ MC = AC = 3cm.
故MC的长为3cm.故选 B.
6. 【解析】解: ∠A0B = (90° 56°) + 90° + 17° = 141° 。 故选: B。
7. 【解析】解: ∵ BM为∠ABC的平分线, BN为∠CBE的平分线,
∴ ∠CBM = ∠ABM = ∠ABC = 30° ,∠CBN = ∠CBE = × (90 + 60) = 75°, ∴ ∠MBN = ∠CBN ∠CBM = 75° 30° = 45°.
二、填空题: 9. 【答案】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10. 【答案】 26°11′ 24′′ 33. 24
11. 【答案】 75
【解析】解:设这个角为X°,由题意得90 X + 180 X = 360 × , 解得X = 75.
12. 【答案】 4
【解析】如图,因为AB = 10cm ,P为AB的中点,
所以AP = PB = 5cm.
因为AC = 2cm,所以CP = 3cm.
因为Q为AC的中点,所以QC = AQ = 1cm,
所以PQ = QC + CP = 1 + 3 = 4cm.
三、解答题: 13. 【答案】
14. 【答案及解析】解: (1)设AC = 2Xcm,则CD、DE、EB的长度分别为3Xcm、 4Xcm 、5Xcm,
由题意得, 2X + 3X + 4X + 5X = 56,
解得X = 4,
则AC 、CD 、DE 、EB的长度分别为8cm 、12cm 、16cm 、20cm, 所以AE = AC + CD + DE = 36cm.
(2)因为M是DE的中点,所以ME = DE = 8cm.
因为N是EB的中点,所以EN = EB = 10cm,
所以MN = ME + EN = 18cm.
15. 【答案及解析】解: (1)因为0M平分∠A0B ,∠A0B = 130°,
所以∠A0M = ∠A0B = × 130 = 65 .
因为0N平分∠C0D,∠C0D = 80° , 所以∠A0N = ∠C0D = × 80 = 40 , 所以∠M0N = ∠A0M ∠A0N = 65° 40° = 25°.
(2)①∠M0N = ∠C0M ∠C0N = 65° + n° 40° = n° + 25° .
②当∠M0N = 90°时, n° + 25° = 90°,解得n = 65. 故当n为65时, ∠M0N为直角.
(3)∠M0N = ∠C0M ∠C0N = 65° + m° (80° + m°) = m°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