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六)跨学科实践活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六)跨学科实践活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8 21:5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六)
跨学科实践活动
类型一 实验装置类模型制作
1.【跨学科·模型制作类】(2023山东阳信月考)吸烟有害健康。为了直观地认识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模型模拟吸烟。关于这个模拟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挤压饮料瓶时,瓶内气压升高,模拟的是吸气过程
B.模型中笔筒模拟了呼吸系统的气管,饮料瓶模拟了呼吸系统的肺
C.实验过程中,发现面巾纸卷变成黄色、笔筒被熏黄,这说明呼吸道对空气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D.实验过程中,无论挤压力度和次数如何变化,饮料瓶中仍残留大量烟雾,这说明呼气时并不能将肺内的有害气体全部排出
2.【跨学科·模型制作类】【探究实践题·装置创新】(2022河南平顶山期末)在学习完“眼和视觉”的知识后,小雨和同学共同合作,制作了一个有弹性可变焦的水透镜,利用物理实验室的光具座及配件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变焦水透镜上的注射器模拟的是眼球的睫状体,对水透镜模拟的
     起调节作用。光具座上的“F光源”模拟外界物体,物像落在光屏上,则光屏模拟眼球的    。
(2)若模拟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应向内推注射器,此时水透镜凸度变    。
(3)人眼球中的感光细胞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   
  传到      ,形成视觉。
(4)有同学认为该模型可进一步完善,他在“F光源”和水透镜之间安装了一个废弃的显微镜光圈,光圈大小可调节,以此来模拟眼球的虹膜对
    大小的调节。
类型二 结构类模型制作
3.【跨学科·模型制作类】(2023福建蕉城期中)某同学采用简易材料(如泡沫、纸板等)制作小肠结构模型,下列建议不正确的是(  )
A.建议把泡沫锯成凹凸不平的形状,充当小肠皱襞
B.建议在皱襞上插一些针状物,充当绒毛
C.可以在纸板上画一些红色和蓝色的线条,表示绒毛内的血管
D.建议将小肠结构模型的内部制作平整些,让模型更好看
4.【跨学科·模型制作类】【探究实践题·装置创新】(2023河南平顶山一模)某同学尝试利用蓝色和红色的毛线(代表血管)、乒乓球、吸管等物品制作了肺泡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模型中,乒乓球模拟肺泡,吸管模拟气管
B.若气体从乒乓球进入吸管中,此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若蓝线代表流静脉血的血管,那么蓝线是肺静脉
D.模型的不足之处是毛线不是中空的,而血管是中空的
5.【跨学科·模型制作类】(2023福建涵江期中)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利用随处可见的废旧物品制作各种模型,常常可使复杂深奥的知识变得简单直观。在做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后,某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废旧电线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三种血管关系的模型,模型中,①是红色电线,②是蓝色电线,③是细铜丝。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一模型中,③模拟的是    ,其有利于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      。
(2)如果用这一模型模拟体循环中的三种血管,且血流方向是①→③→②,则模型中①模拟的血管内流    血。
(3)如果用这一模型模拟肺循环中的三种血管,且①内流动脉血,则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4)仔细推敲,该模型也还存在一些缺陷,如:与模拟的对象(即血管)相比,电线和细铜丝的内部都没有    。
6.【跨学科·模型制作类】(2022浙江温州中考)在学习了“泌尿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肾单位模型”,以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肾单位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 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 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 二 能模拟肾小球中不同成分的滤过作用,效果明显 能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某同学利用橡皮管、漏斗、水、相同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1)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写出其中一种成分:       。
(2)若该模型能模拟肾单位功能,则形成的“尿液”将从部位    中流出。(选填图中序号)
(3)根据评价表,该模型“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答案全解全析
1.A 挤压饮料瓶时,瓶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瓶内气体排出,模拟的是呼气过程,A错误。
跨学科解读 本题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制作实验装置,模拟香烟烟雾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实践。
2.(1)晶状体 视网膜 (2)大 (3)视神经 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 (4)瞳孔
解析 (1)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中的水透镜模拟的是眼球的晶状体,光屏模拟的是眼球的视网膜。(2)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因此,若模拟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应向内推注射器使水透镜凸度变大。(3)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形成视觉。(4)显微镜的光圈大小可调节,以此来模拟眼球的虹膜对瞳孔大小的调节。
跨学科解读 本题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制作实验装置,通过可变焦水透镜来模拟眼球成像过程,有助于理解视觉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实践。
3.D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内壁并不是光滑的平面,D错误。
跨学科解读 本题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理解小肠结构特点,实现了跨学科实践。
4.C 在肺循环中,肺动脉内流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脉血。若蓝线代表流静脉血的血管,则蓝线代表肺动脉,C错误。
跨学科解读 本题通过用毛线、乒乓球等制作肺泡模型,可加深学生对肺泡结构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理解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5.(1)毛细血管 物质交换 (2)动脉 (3)②→③→① (4)空腔
解析 (1)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2)如果用这一模型模拟体循环中的三种血管,且血流方向是①→③→②,则①模拟动脉,内流动脉血。(3)如果这一模型模拟肺循环中的三种血管,且①内流动脉血,则①是静脉,②是动脉。故图中用序号和箭头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是:②→③→①。(4)血液之所以能在血管内循环流动,是因为血管是有空腔的,而电线和细铜丝是没有空腔的。
跨学科解读 本题通过用废旧电线制作三种血管关系模型,可加深学生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实践。
6.(1)血细胞(或大分子的蛋白质) (2)③ (3)使用不同大小颗粒模拟不同成分,并在部位①处戳出若干小孔,使代表尿素等物质的小颗粒能滤过,代表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的大颗粒不能滤过
解析 (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则该颗粒可表示血细胞或大分子的蛋白质。(2)若该模型能模拟肾单位功能,则形成的“尿液”将从部位③肾小管末端流出。(3)对“指标二”的建议:使用不同大小颗粒模拟不同成分,并在部位①处戳出若干小孔,使代表尿素等物质的小颗粒能滤过,代表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不能滤过。
跨学科解读 本题通过制作肾单位结构模型,使尿液的形成过程形象化,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实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