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2 土地资源培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2 土地资源培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31 08:50:26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2 土地资源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2023七下·西安期中)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和“部分国家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  )
A.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
B.可利用草地比例最小
C.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比例均衡
D.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约居世界首位
2.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草场退化,可大量开垦草地为积地
B.大量占用耕地,发展工业
C.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D.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2023·玉溪模拟)“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及1985年与2020年四省粮食产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单一 B.北方地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
C.草地多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 D.西北地区林地广布
4.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开垦草原,增加粮食产量
B.黑龙江省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粮食生产
C.浙江省兴修水利,增加水田面积
D.广东省围海造陆,扩大耕地面积
5.(2023·邵阳模拟)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为解决粮食问题,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B.把草原、山坡开垦为耕地
C.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
D.对农田加大化肥的使用,提高粮食产量
6.(2018八上·永顺期末)我国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中,占全国土地总面积比重最大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2022八上·新干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由甲到丙反映出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A.退耕还林 B.沙漠化加剧
C.城镇建设占用 D.水土流失导致
8.如要保护该地区的耕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B.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C.平整丘陵,增加建设用地 D.禁止人口迁入,保护耕地
(2023八下·华蓥期末)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例①②③④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  )
A.水田、旱地、林地、草地 B.旱地、水田、林地、草地
C.水田、旱地、草地、林地 D.旱地、水田、草地、林地
10.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大 B.山地少、平地多
C.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D.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11.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在内陆盆地和山区发展林业
B.在城市郊区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C.在内蒙古高原扩大耕地面积
D.扩大城市规模,将耕地变成建设用地
(2023七下·鲁山期末)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次佳的国家。图为我国某年水资源、人口、耕地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2.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13.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2023七下·德庆期末)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水资源不足,土地资源丰富
B.北方土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
C.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
D.我国水资源北多南少,土地资源北少南多
15.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A.防治水土流失 B.防治水污染
C.兴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2023八下·前郭尔罗斯月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需要符合以下条件: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田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持续高产稳产的农田。据此完成问题。
16.我国必须“严守耕地红线”,主要是因为我国(  )
A.土地资源总量少 B.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C.人均耕地占有量少 D.耕地种类不齐全
17.为提高农田的耕地质量,下列不同地区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陕西一开展水土保持,修建梯田
B.吉林一退耕还林,恢复森林植被
C.江苏一节约用水,种植耐寒青稞
D.河北一占用耕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18.自然灾害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自然灾害与频发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春旱——华北平原 B.泥石流——东北平原
C.台风——青藏高原 D.洪涝——塔里木盆地
(2023七下·霍林郭勒期末) 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其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读图,下列说法符合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是(  )
A.草地面积所占比重最小
B.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D.土地利用类型的比重均衡
20.下列做法符合“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这一主题的是(  )
A.大量开垦草原为耕地
B.大量占用耕地,发展工业
C.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D.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2023七下·仁化期中)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①~④分别代表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正确的是(  )
A.①——耕地 B.②——旱地
C.③——草地 D.④——难以利用的土地
22.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广,所占比重大 B.土地利用类型多,分布均衡
C.建设用地不断扩大 D.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23.(2023·通海模拟)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图中数字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水田 B.②——草地 C.③——旱地 D.④——林地
二、综合题
24.(2021八上·伊美期末)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完成问题。
(1)图中所示资源均属于    资源(可再生/非可再生)。
(2)北方耕地应以    (旱地、水田)为主。
(3)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
(4)下列用水方式,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A.减少农药、清洁剂的使用 B.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
C.严格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D.一水多用
25.(2021八上·乾县期末)读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类型   (填“多样”或“单一”),耕地和林地所占比例   (填“大”或“小”)。
(2)   (填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名称)与   (填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名称)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
(3)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所以,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以   为主。
(4)图中利用价值较低的土地类型是   。
(5)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   。
26.(2021八上·九江期末)读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漫画甲反映了当前我国人口出生率较   (选填“高”或“低”),人口   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自2016年起,我国全面实施了“   ”政策。
(2)漫画乙反映的问题是   ;漫画丙反映的问题是   ;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漫画丁反映的问题是   ,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任答一点)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A.我国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很少,A正确;
B.我国比例最小的是工矿、城市用地等,B错误;
C.我国土地比例非常不均衡,C错误;
D.我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都不是首位,D错误;
故答案为:A。
2.A.草场退化应该退耕还林还草,保护草地,A错误;
B.要严禁乱占耕地现象,B错误;
C.要科学的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C正确;
D.不可毁林开荒,盲目扩大耕地面积,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3.B
4.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2.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 3.农业用地分为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分为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分为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 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人均不足,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5.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6.我国可利用土地中面积最大的是草地。
3.A、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多样,A错误;
B、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B正确;
C、草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C错误;
D、我国西北地区林区分布少,D错误。
故答案为:D
4.A、 内蒙古自治区开垦草原 容易使得草场退化,A错误;
B、黑龙江平原广阔,适合粮食种植,可以发挥科技的优势,提高粮食的生产,B正确;
C、浙江省山区面积广,可以发展林业,C错误;
D、围湖造田加剧广东省的洪灾,D错误。
故答案为:B
5.【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为解决粮食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坚持走科技兴农的道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农业发展应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6.【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占比重大,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草地,适宜发展畜牧业,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答案】7.C
8.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7.由图可知, 由甲到丙城镇建筑逐渐增加,选项C正确,故答案为:C。
8.平整丘陵,增加建设用地可以保护该地区的耕地,选项C正确,故答案为:C。
【答案】9.A
10.C
11.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法神农林、牧、鱼和城乡建设,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多。
9.①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对应的是水田,②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对应的是旱地,③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和大小兴安岭地区,为林地,斯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对应的是草地,A正确。
故答案为:A
10.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但是我国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小,A错误;
B、我国山地多、平地少,B错误;
C、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北方地区人均耕地多于南方地区,C正确;
D、我国的后备耕地资源不足,D错误。
故答案为:C
11.A、在内陆盆地可以发展种植业,A错误;
B、在城市的郊区可以发展肉、乳、蛋等产业,B正确;
C、内蒙古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扩大耕地面积,C错误;
D、为了保护耕地资源,禁止将耕地变成建设用地,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2.D
13.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大,从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自然原因是降水少,季节变化大,地表径流少。人为原因是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浪费等。
(2)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能源资源优势突出。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我国能源资源实行跨区域调配,对我国水资源实行跨流域调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2.读图可知,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北方地区。依横轴百分比数据可读出北方地区人口约占40%,耕地将近60%,但水资源占比不足20%。说明北方地区水资源较为短缺,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3.A、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但人口数量多,土地资源紧缺,不适宜扩大耕地面积,A错误;
B、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大,大力缩小耕地面积不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B错误;
C、南水北调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C错误;
D、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开源节流,故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长远之策,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4.C
15.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另外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2)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分西线、中线、东线三条调水路线,此外还修建了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大入秦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14.读图分析可知, 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南方土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不足,土地资源丰富。即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16.C
17.A
18.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农牧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生态农业)
【解析】【点评】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16.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但是人均不足,而且分布很不均衡,A错误;
B、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但并不是我国必须“严守耕地红线”的主要原因,B错误;
C、我国必须“严守耕地红线”,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我们必须要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C正确;
D、我国必须“严守耕地红线”与耕地种类无关,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D错误;
故答案为:C。
17.A、陕西地区容易水土流失,可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坡地建设梯田,A正确;
B、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属于保护林地的措施,不是提高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的措施,B错误;
C、青稞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江苏不适合种植耐寒的青稞,C错误;
D、耕地资源十分宝贵,不能随意大量占用耕地资源,推进城镇化建设,D错误。
故答案为:A。
18.A、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正值冬小麦返青,玉米、棉花出苗,农业需水量大,而此时雨季未到,降水少,易发生春旱,A正确;
B、东北平原地形平坦,不易发生泥石流,B错误;
C、青藏高原距海远,地势高,基本不受台风影响,C错误;
D、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距海远,周围被群山环抱,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不易发生洪涝灾害,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9.B
20.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9.A.我国草地占比最大,A错误;
B.读图可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于世界平均水平,B正确;
C.读图可知我国土地类型多样,C错误;
D.读图可知我国土地类型比重不均衡,D错误;
故答案为:B。
20.大量开垦,乱占耕地和毁林开荒都会使得环境被破坏不可取,应该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不能胡乱开发;
故答案为:D。
【答案】21.B
2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样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21.据图可知,A、①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是林地,A错误;
B、②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是旱地,B正确;
C、③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是水田,C错误;
D、④主要分布在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是草地,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2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我国耕地面积少,所占比重小,A错误;
B、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但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B错误;
C、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面积会不断扩大,C正确;
D、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耕地数量有限,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也比较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23.【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分析可知,图中数字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①位于南方地区,是水田;②位于北方地区,是旱地;③位于东北和西南山地,是林地;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是草地。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24.【答案】(1)可再生
(2)旱地
(3)递减
(4)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图示资源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因此应该填为:可再生资源。
(2)考查学生对于耕地类型及其分布,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是旱地,南方地区是水田,故此填空为:旱地。
(3)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合理的用水方式应该是节约用水、严禁水污染等,所以不合理的用水应该选择B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
【点评】(1)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3)我国降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降水时间空间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年际变化大。从空间上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4)本题考查正确的节水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25.【答案】(1)多样;小
(2)水田;旱地
(3)畜牧业
(4)沙漠、戈壁、高寒荒漠
(5)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和林地所占的比例小。
(2)由图可知,我国的旱地与水田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
(3)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内陆地区,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4)图中利用价值较低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生产能力低下。
(5)我国的土地资源形势紧张,我国政府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
【点评】(1)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特点如下:①土地辽阔,类型多样;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这是中国土地构成的显著特点;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④宜林地较多,宜农地较少,后备的土地资源不足;⑤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北方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其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为湿润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无结冰期;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为半湿润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河流有结冰期。
(3)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其中草地所占比重最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5)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少。近年来,由于人口大量增长和粗放的开发方式,使我国土地资源的退化状况愈趋严重。为使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我国出台了管理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即“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6.【答案】(1)低;老龄化;二孩
(2)过度放牧;土地污染;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3)水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农业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漫画甲反映了我国当前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于是我国自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2)漫画乙反映的问题是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严重;漫画丙反映了土地受到严重污染;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温带丁反映的问题是水污染,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农业化用和农药的使用等。
【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粮食短缺,居住条件差,饥饿贫困,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等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则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资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要解决人口问题,重要的是要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具体做法有改变灌溉方式,改变作物品种,选择耐旱,耗水少的作物,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降低生产耗水,在生活中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1 / 1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2 土地资源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2023七下·西安期中)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和“部分国家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  )
A.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
B.可利用草地比例最小
C.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比例均衡
D.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约居世界首位
2.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草场退化,可大量开垦草地为积地
B.大量占用耕地,发展工业
C.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D.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1.A
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A.我国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很少,A正确;
B.我国比例最小的是工矿、城市用地等,B错误;
C.我国土地比例非常不均衡,C错误;
D.我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都不是首位,D错误;
故答案为:A。
2.A.草场退化应该退耕还林还草,保护草地,A错误;
B.要严禁乱占耕地现象,B错误;
C.要科学的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C正确;
D.不可毁林开荒,盲目扩大耕地面积,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玉溪模拟)“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及1985年与2020年四省粮食产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单一 B.北方地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
C.草地多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 D.西北地区林地广布
4.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开垦草原,增加粮食产量
B.黑龙江省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粮食生产
C.浙江省兴修水利,增加水田面积
D.广东省围海造陆,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3.B
4.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2.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 3.农业用地分为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分为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分为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 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人均不足,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5.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6.我国可利用土地中面积最大的是草地。
3.A、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多样,A错误;
B、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B正确;
C、草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C错误;
D、我国西北地区林区分布少,D错误。
故答案为:D
4.A、 内蒙古自治区开垦草原 容易使得草场退化,A错误;
B、黑龙江平原广阔,适合粮食种植,可以发挥科技的优势,提高粮食的生产,B正确;
C、浙江省山区面积广,可以发展林业,C错误;
D、围湖造田加剧广东省的洪灾,D错误。
故答案为:B
5.(2023·邵阳模拟)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为解决粮食问题,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B.把草原、山坡开垦为耕地
C.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
D.对农田加大化肥的使用,提高粮食产量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为解决粮食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坚持走科技兴农的道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农业发展应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6.(2018八上·永顺期末)我国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中,占全国土地总面积比重最大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占比重大,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草地,适宜发展畜牧业,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2022八上·新干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由甲到丙反映出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A.退耕还林 B.沙漠化加剧
C.城镇建设占用 D.水土流失导致
8.如要保护该地区的耕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B.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C.平整丘陵,增加建设用地 D.禁止人口迁入,保护耕地
【答案】7.C
8.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7.由图可知, 由甲到丙城镇建筑逐渐增加,选项C正确,故答案为:C。
8.平整丘陵,增加建设用地可以保护该地区的耕地,选项C正确,故答案为:C。
(2023八下·华蓥期末)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例①②③④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  )
A.水田、旱地、林地、草地 B.旱地、水田、林地、草地
C.水田、旱地、草地、林地 D.旱地、水田、草地、林地
10.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大 B.山地少、平地多
C.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D.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11.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在内陆盆地和山区发展林业
B.在城市郊区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C.在内蒙古高原扩大耕地面积
D.扩大城市规模,将耕地变成建设用地
【答案】9.A
10.C
11.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法神农林、牧、鱼和城乡建设,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多。
9.①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对应的是水田,②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对应的是旱地,③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和大小兴安岭地区,为林地,斯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对应的是草地,A正确。
故答案为:A
10.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但是我国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小,A错误;
B、我国山地多、平地少,B错误;
C、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北方地区人均耕地多于南方地区,C正确;
D、我国的后备耕地资源不足,D错误。
故答案为:C
11.A、在内陆盆地可以发展种植业,A错误;
B、在城市的郊区可以发展肉、乳、蛋等产业,B正确;
C、内蒙古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扩大耕地面积,C错误;
D、为了保护耕地资源,禁止将耕地变成建设用地,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3七下·鲁山期末)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次佳的国家。图为我国某年水资源、人口、耕地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2.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13.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答案】12.D
13.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大,从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自然原因是降水少,季节变化大,地表径流少。人为原因是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浪费等。
(2)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能源资源优势突出。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我国能源资源实行跨区域调配,对我国水资源实行跨流域调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2.读图可知,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北方地区。依横轴百分比数据可读出北方地区人口约占40%,耕地将近60%,但水资源占比不足20%。说明北方地区水资源较为短缺,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3.A、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但人口数量多,土地资源紧缺,不适宜扩大耕地面积,A错误;
B、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大,大力缩小耕地面积不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B错误;
C、南水北调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C错误;
D、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开源节流,故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长远之策,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3七下·德庆期末)我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水资源不足,土地资源丰富
B.北方土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
C.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
D.我国水资源北多南少,土地资源北少南多
15.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A.防治水土流失 B.防治水污染
C.兴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答案】14.C
15.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另外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2)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分西线、中线、东线三条调水路线,此外还修建了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大入秦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14.读图分析可知, 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南方土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不足,土地资源丰富。即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土地资源北多南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3八下·前郭尔罗斯月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需要符合以下条件: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田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持续高产稳产的农田。据此完成问题。
16.我国必须“严守耕地红线”,主要是因为我国(  )
A.土地资源总量少 B.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C.人均耕地占有量少 D.耕地种类不齐全
17.为提高农田的耕地质量,下列不同地区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陕西一开展水土保持,修建梯田
B.吉林一退耕还林,恢复森林植被
C.江苏一节约用水,种植耐寒青稞
D.河北一占用耕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18.自然灾害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自然灾害与频发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春旱——华北平原 B.泥石流——东北平原
C.台风——青藏高原 D.洪涝——塔里木盆地
【答案】16.C
17.A
18.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农牧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生态农业)
【解析】【点评】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16.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但是人均不足,而且分布很不均衡,A错误;
B、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但并不是我国必须“严守耕地红线”的主要原因,B错误;
C、我国必须“严守耕地红线”,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我们必须要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C正确;
D、我国必须“严守耕地红线”与耕地种类无关,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D错误;
故答案为:C。
17.A、陕西地区容易水土流失,可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坡地建设梯田,A正确;
B、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属于保护林地的措施,不是提高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的措施,B错误;
C、青稞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江苏不适合种植耐寒的青稞,C错误;
D、耕地资源十分宝贵,不能随意大量占用耕地资源,推进城镇化建设,D错误。
故答案为:A。
18.A、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正值冬小麦返青,玉米、棉花出苗,农业需水量大,而此时雨季未到,降水少,易发生春旱,A正确;
B、东北平原地形平坦,不易发生泥石流,B错误;
C、青藏高原距海远,地势高,基本不受台风影响,C错误;
D、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距海远,周围被群山环抱,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不易发生洪涝灾害,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3七下·霍林郭勒期末) 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其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读图,下列说法符合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是(  )
A.草地面积所占比重最小
B.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D.土地利用类型的比重均衡
20.下列做法符合“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这一主题的是(  )
A.大量开垦草原为耕地
B.大量占用耕地,发展工业
C.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D.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答案】19.B
20.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9.A.我国草地占比最大,A错误;
B.读图可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于世界平均水平,B正确;
C.读图可知我国土地类型多样,C错误;
D.读图可知我国土地类型比重不均衡,D错误;
故答案为:B。
20.大量开垦,乱占耕地和毁林开荒都会使得环境被破坏不可取,应该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不能胡乱开发;
故答案为:D。
(2023七下·仁化期中)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①~④分别代表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正确的是(  )
A.①——耕地 B.②——旱地
C.③——草地 D.④——难以利用的土地
22.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广,所占比重大 B.土地利用类型多,分布均衡
C.建设用地不断扩大 D.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答案】21.B
2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样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21.据图可知,A、①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是林地,A错误;
B、②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是旱地,B正确;
C、③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是水田,C错误;
D、④主要分布在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是草地,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2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我国耕地面积少,所占比重小,A错误;
B、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但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B错误;
C、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面积会不断扩大,C正确;
D、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耕地数量有限,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也比较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23.(2023·通海模拟)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图中数字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水田 B.②——草地 C.③——旱地 D.④——林地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分析可知,图中数字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①位于南方地区,是水田;②位于北方地区,是旱地;③位于东北和西南山地,是林地;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是草地。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二、综合题
24.(2021八上·伊美期末)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完成问题。
(1)图中所示资源均属于    资源(可再生/非可再生)。
(2)北方耕地应以    (旱地、水田)为主。
(3)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
(4)下列用水方式,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A.减少农药、清洁剂的使用 B.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
C.严格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D.一水多用
【答案】(1)可再生
(2)旱地
(3)递减
(4)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图示资源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因此应该填为:可再生资源。
(2)考查学生对于耕地类型及其分布,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是旱地,南方地区是水田,故此填空为:旱地。
(3)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合理的用水方式应该是节约用水、严禁水污染等,所以不合理的用水应该选择B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
【点评】(1)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3)我国降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降水时间空间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年际变化大。从空间上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4)本题考查正确的节水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25.(2021八上·乾县期末)读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类型   (填“多样”或“单一”),耕地和林地所占比例   (填“大”或“小”)。
(2)   (填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名称)与   (填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名称)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
(3)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所以,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以   为主。
(4)图中利用价值较低的土地类型是   。
(5)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   。
【答案】(1)多样;小
(2)水田;旱地
(3)畜牧业
(4)沙漠、戈壁、高寒荒漠
(5)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和林地所占的比例小。
(2)由图可知,我国的旱地与水田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
(3)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内陆地区,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4)图中利用价值较低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生产能力低下。
(5)我国的土地资源形势紧张,我国政府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
【点评】(1)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特点如下:①土地辽阔,类型多样;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这是中国土地构成的显著特点;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④宜林地较多,宜农地较少,后备的土地资源不足;⑤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北方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其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为湿润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无结冰期;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为半湿润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河流有结冰期。
(3)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其中草地所占比重最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5)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少。近年来,由于人口大量增长和粗放的开发方式,使我国土地资源的退化状况愈趋严重。为使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我国出台了管理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即“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6.(2021八上·九江期末)读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漫画甲反映了当前我国人口出生率较   (选填“高”或“低”),人口   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自2016年起,我国全面实施了“   ”政策。
(2)漫画乙反映的问题是   ;漫画丙反映的问题是   ;针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漫画丁反映的问题是   ,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任答一点)
【答案】(1)低;老龄化;二孩
(2)过度放牧;土地污染;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3)水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农业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漫画甲反映了我国当前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于是我国自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2)漫画乙反映的问题是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严重;漫画丙反映了土地受到严重污染;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温带丁反映的问题是水污染,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农业化用和农药的使用等。
【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粮食短缺,居住条件差,饥饿贫困,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等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则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资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要解决人口问题,重要的是要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具体做法有改变灌溉方式,改变作物品种,选择耐旱,耗水少的作物,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降低生产耗水,在生活中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