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2 土地资源提升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2 土地资源提升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31 08:52:35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2 土地资源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九下·东营模拟)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两区域的分界线是秦岭一淮河一线
B.③区域少数民族主要是壮族
C.①②两区域是我国人口分布稀疏区
D.③区域农业生产主要以畜牧业为主
2.(2023·大安模拟)以下不属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是(  )
A.地区分布不均 B.后备耕地不足
C.耕地、林地比重小 D.东南多,西北少
3.(2021八上·双辽期末)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耕地 B.内蒙古高原——耕地
C.东北平原——林地 D.大兴安岭——草地
4.(2021七下·鼎湖期末)我国林地和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区 C.青藏地区 D.东北地区
(2022八上·南充期末)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及“中国土地利用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城市用地 C.林地 D.可利用草地
6.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B.中部山地、丘陵区
C.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D.西部高原、盆地地区
7.(2023七下·宜城期末)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门类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C.耕地比重大,后备资源充足
D.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多的是草地
8.(2023七下·宜城期末)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空间。读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4.54%
B.难利用的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72%
C.在我国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占百分比最大的是林地
D.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9.(2023八下·伊通月考)下列各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旱地 B.②—林地 C.③—水田 D.④—草地
10.(2023七下·霍林郭勒期末)土地资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从因地制宜角度判断下列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耕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林地
C.横断山脉—林地 D.四川盆地—难以利用土地
(2023七下·大埔期中)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各小题。
11.①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林地
12.③土地类型分布的主要地形区是(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13.与图中①、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黑河一腾冲线 B.秦岭一淮河线
C.长江流域北界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14.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B.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C.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15.(2023·黑龙江模拟)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不正确的是(  )
A.长白山地—林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耕地
C.内蒙古高原—草地 D.柴达木盆地—耕地
(2023·定远模拟)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如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保护耕地”是多届土地日的主题,我国耕地(  )
A.总量有限,人均耕地少 B.水田都分布在长江流域
C.可供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D.多分布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17.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②各类土地资源分布均匀
③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④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3八上·柳州期末)2021年8月25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表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建设用地
面积(亿亩) 19.2 12.2 42.6 39.7
18.本次公布的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中,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19.对本次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的分析,可以反映出()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B.农业用地类型单一,都是草地
C.耕地面积广大,水田为主 D.难利用土地开发为可利用土地
二、综合题
20.(2022八上·城阳期末)左图为中国地形分布图、右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从地形角度看,我国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为   和丘陵,该区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   。
(2)从气候来看,耕地和草地的分界线大致沿着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耕地主要位于   和湿润区;在干旱区和半干旱的非季风区,如果有相对充足的   ,也可以成为耕地,发展种植业,如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   (温度带〉,耕地类型为   。
(4)右图中,A土地利用类型为   ,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   (地形)。
(5)由右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21.(2020八上·定远月考)如图是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耕地中的   (“早地”或“水田”),②是耕地中的   (“旱地,或“水田”)。
(2)③是属于农业用地中的   ,主要分布在   (地形类型),④是属于农业用地中的   ,主要分布在   高原和   高原。
22.(2021八上·阳泉期末)(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探究资料 地理兴趣小组对北方某区域1998年和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 年份 耕地面积(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 气温年较差(℃) 年降水量(毫米) 河流含沙量(%) 人口(万人)
1998 4 18 33 430 1.5 30
2008 4.4 10 38 370 4.5 35
(1)根据资料说出我国北方某区域1998年至2008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
(2)分析这种变化对该地区气候、河流产生的影响。
(3)请你为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结合图例可判断出,①为南方的水田,②为北方旱地,两区域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A正确;我国壮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不是③区域,B错误;①②两区域是我国人口稠密区,C错误;③区域位于山区,以林业为主,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2.【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是: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耕地少;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土地资源的地区不平衡,耕地资源总体水平差;难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ABC属于,不合题意;东南多,西北少不属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内蒙古高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大兴安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4.【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地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散零散;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山区和丘陵地区,也属于季风区,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答案】5.D
6.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类型齐全,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可利用草地,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5.根据“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可知, 我国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可利用草地,占34.48%。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根据“中国土地利用分布图”及中国地形图分析可知,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因为该地区降水丰富、土壤肥沃。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不足,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土地门类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发展农、林、牧、渔等,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耕地比重小,后备资源不足,C错误,符合题意;
D、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多的是草地,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士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8.【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A、读图可知:我国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68%+31.86%=44.54%,A正确;
B、难利用的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72%,B正确;
C、在我国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占百分比最大的是可利用草地(34.48%),C错误;
D、土地资源可循环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9.【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
A选项阴影部分是我国南方地区,对应以水田为主的耕地。A错误。
B选项阴影部分为我国北方地区,对应以旱地为主的耕地。B错误。
C选项阴影部分为东北和西南天然林区。C错误。
D选项阴影部分为西北部,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的农业分布特点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东部主要发展种植业,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油料作物是花生,糖料作物是甜菜;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四大牧区分别是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10.【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A.内蒙古高原应该发展草地,发展畜牧业,A错误;
B.长江中下游平原应该发展耕地,B错误;
C.横断山脉可以发展林地,C正确;
D.四川盆地内部资源丰富,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把农业部门布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核心,例如在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发展林业,在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的地区发展种植业,在城市郊区发展乳制品等行业。
【答案】11.B
12.B
13.B
14.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1.读图可以看出,①主要位于北方地区,应该是旱地;
故答案为:B。
12.读图可以看出,③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区,③应该是林地;
故答案为:B。
13.读图可知,①②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B。
14.A.该线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A正确;
B.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错误;
C.是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C错误;
D.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错误;
故答案为:A。
15.【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长白山地地形崎岖,不适宜耕作,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A搭配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B搭配正确;内蒙古高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草场广布,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C搭配正确;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荒漠广布,不宜耕种,D搭配错误。本题要求选择搭配不正确的一项,D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答案】16.A
17.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1)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我国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16.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耕地总量有限,人均耕地更少; 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不只分布在长江流域; 可供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多分布于地势第三级阶梯。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7.我国①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②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③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④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地区。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18.B
19.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8.由图表可知,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中,面积由大到小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所以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故答案为:B。
19.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主要有草地、建设用地、耕地、林地等,A能反映;农业用地类型多样,主要有草地、耕地、林地等,B不能反映;耕地面积较少,只占19.2亿亩, C不能反映;图表中不能出难利用土地已被开发为可利用土地,D不能反映。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0.【答案】(1)平原;耕地
(2)400;半湿润;水资源
(3)亚热带;水田
(4)林地;山地
(5)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 、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和东南丘陵。土地资源以耕地为主。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半干旱的高原山地,如果有相对充足的水资源;两者的分界线大致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南方地区,亚热带,耕地类型为水田。
(4)A区域为我国的东北林地,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区。
(5)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平原 、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
【点评】(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1.【答案】(1)水田;早地
(2)林地;山地;草地;青藏;内蒙古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1)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通过了秦岭—淮河一线,图中①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是耕地中的水田;②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是耕地中的旱地。
(2)③是属于农业用地中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山地;④是属于农业用地中的草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畜牧业主要的分布区。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①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有耕地约20亿亩,居世界第4位;林地18.7亿亩,居第世界第8位;草地43亿亩,居世界第2位。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我国为0.35公顷。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②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我国北方优质土地资源多,但降水不足,南方优质土地资源少,但水资源充足。
③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后备耕地严重不足。
22.【答案】(1)耕地面积增加了,同时林地面积明显减少
(2)气温年较差变大;年降水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大
(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由题目可知,该地区从1998年到2008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但林地面积减少,是毁林开荒的结果。(2)毁林开荒会导致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气温年较差变大;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加等。(3)针对该地区的这种变化,应该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等。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1 / 1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2 土地资源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23九下·东营模拟)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两区域的分界线是秦岭一淮河一线
B.③区域少数民族主要是壮族
C.①②两区域是我国人口分布稀疏区
D.③区域农业生产主要以畜牧业为主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结合图例可判断出,①为南方的水田,②为北方旱地,两区域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A正确;我国壮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不是③区域,B错误;①②两区域是我国人口稠密区,C错误;③区域位于山区,以林业为主,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2.(2023·大安模拟)以下不属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是(  )
A.地区分布不均 B.后备耕地不足
C.耕地、林地比重小 D.东南多,西北少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是: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耕地少;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土地资源的地区不平衡,耕地资源总体水平差;难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ABC属于,不合题意;东南多,西北少不属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2021八上·双辽期末)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耕地 B.内蒙古高原——耕地
C.东北平原——林地 D.大兴安岭——草地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内蒙古高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大兴安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4.(2021七下·鼎湖期末)我国林地和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区 C.青藏地区 D.东北地区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地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散零散;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山区和丘陵地区,也属于季风区,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2022八上·南充期末)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及“中国土地利用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耕地 B.城市用地 C.林地 D.可利用草地
6.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B.中部山地、丘陵区
C.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D.西部高原、盆地地区
【答案】5.D
6.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类型齐全,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可利用草地,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5.根据“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可知, 我国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可利用草地,占34.48%。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根据“中国土地利用分布图”及中国地形图分析可知,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因为该地区降水丰富、土壤肥沃。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2023七下·宜城期末)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门类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C.耕地比重大,后备资源充足
D.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多的是草地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不足,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土地门类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发展农、林、牧、渔等,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耕地比重小,后备资源不足,C错误,符合题意;
D、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多的是草地,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士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8.(2023七下·宜城期末)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空间。读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4.54%
B.难利用的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72%
C.在我国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占百分比最大的是林地
D.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A、读图可知:我国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68%+31.86%=44.54%,A正确;
B、难利用的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72%,B正确;
C、在我国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占百分比最大的是可利用草地(34.48%),C错误;
D、土地资源可循环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9.(2023八下·伊通月考)下列各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旱地 B.②—林地 C.③—水田 D.④—草地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
A选项阴影部分是我国南方地区,对应以水田为主的耕地。A错误。
B选项阴影部分为我国北方地区,对应以旱地为主的耕地。B错误。
C选项阴影部分为东北和西南天然林区。C错误。
D选项阴影部分为西北部,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的农业分布特点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东部主要发展种植业,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油料作物是花生,糖料作物是甜菜;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四大牧区分别是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10.(2023七下·霍林郭勒期末)土地资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从因地制宜角度判断下列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耕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林地
C.横断山脉—林地 D.四川盆地—难以利用土地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A.内蒙古高原应该发展草地,发展畜牧业,A错误;
B.长江中下游平原应该发展耕地,B错误;
C.横断山脉可以发展林地,C正确;
D.四川盆地内部资源丰富,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把农业部门布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核心,例如在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发展林业,在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的地区发展种植业,在城市郊区发展乳制品等行业。
(2023七下·大埔期中)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各小题。
11.①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林地
12.③土地类型分布的主要地形区是(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13.与图中①、②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黑河一腾冲线 B.秦岭一淮河线
C.长江流域北界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14.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B.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C.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11.B
12.B
13.B
14.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1.读图可以看出,①主要位于北方地区,应该是旱地;
故答案为:B。
12.读图可以看出,③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区,③应该是林地;
故答案为:B。
13.读图可知,①②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B。
14.A.该线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A正确;
B.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错误;
C.是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C错误;
D.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错误;
故答案为:A。
15.(2023·黑龙江模拟)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不正确的是(  )
A.长白山地—林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耕地
C.内蒙古高原—草地 D.柴达木盆地—耕地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长白山地地形崎岖,不适宜耕作,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A搭配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B搭配正确;内蒙古高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草场广布,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C搭配正确;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荒漠广布,不宜耕种,D搭配错误。本题要求选择搭配不正确的一项,D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023·定远模拟)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如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保护耕地”是多届土地日的主题,我国耕地(  )
A.总量有限,人均耕地少 B.水田都分布在长江流域
C.可供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D.多分布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17.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②各类土地资源分布均匀
③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④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16.A
17.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1)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我国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16.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耕地总量有限,人均耕地更少; 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不只分布在长江流域; 可供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多分布于地势第三级阶梯。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7.我国①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②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③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④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地区。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3八上·柳州期末)2021年8月25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表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建设用地
面积(亿亩) 19.2 12.2 42.6 39.7
18.本次公布的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中,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19.对本次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的分析,可以反映出()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B.农业用地类型单一,都是草地
C.耕地面积广大,水田为主 D.难利用土地开发为可利用土地
【答案】18.B
19.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18.由图表可知,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中,面积由大到小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所以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故答案为:B。
19.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主要有草地、建设用地、耕地、林地等,A能反映;农业用地类型多样,主要有草地、耕地、林地等,B不能反映;耕地面积较少,只占19.2亿亩, C不能反映;图表中不能出难利用土地已被开发为可利用土地,D不能反映。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20.(2022八上·城阳期末)左图为中国地形分布图、右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从地形角度看,我国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为   和丘陵,该区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   。
(2)从气候来看,耕地和草地的分界线大致沿着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耕地主要位于   和湿润区;在干旱区和半干旱的非季风区,如果有相对充足的   ,也可以成为耕地,发展种植业,如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   (温度带〉,耕地类型为   。
(4)右图中,A土地利用类型为   ,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   (地形)。
(5)由右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答案】(1)平原;耕地
(2)400;半湿润;水资源
(3)亚热带;水田
(4)林地;山地
(5)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 、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和东南丘陵。土地资源以耕地为主。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半干旱的高原山地,如果有相对充足的水资源;两者的分界线大致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位于南方地区,亚热带,耕地类型为水田。
(4)A区域为我国的东北林地,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区。
(5)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平原 、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
【点评】(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为旱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畜牧业。沙漠、戈壁、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
21.(2020八上·定远月考)如图是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耕地中的   (“早地”或“水田”),②是耕地中的   (“旱地,或“水田”)。
(2)③是属于农业用地中的   ,主要分布在   (地形类型),④是属于农业用地中的   ,主要分布在   高原和   高原。
【答案】(1)水田;早地
(2)林地;山地;草地;青藏;内蒙古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1)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通过了秦岭—淮河一线,图中①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是耕地中的水田;②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是耕地中的旱地。
(2)③是属于农业用地中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山地;④是属于农业用地中的草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畜牧业主要的分布区。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①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有耕地约20亿亩,居世界第4位;林地18.7亿亩,居第世界第8位;草地43亿亩,居世界第2位。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我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我国为0.35公顷。我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②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我国北方优质土地资源多,但降水不足,南方优质土地资源少,但水资源充足。
③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后备耕地严重不足。
22.(2021八上·阳泉期末)(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探究资料 地理兴趣小组对北方某区域1998年和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 年份 耕地面积(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 气温年较差(℃) 年降水量(毫米) 河流含沙量(%) 人口(万人)
1998 4 18 33 430 1.5 30
2008 4.4 10 38 370 4.5 35
(1)根据资料说出我国北方某区域1998年至2008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
(2)分析这种变化对该地区气候、河流产生的影响。
(3)请你为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答案】(1)耕地面积增加了,同时林地面积明显减少
(2)气温年较差变大;年降水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大
(3)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由题目可知,该地区从1998年到2008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但林地面积减少,是毁林开荒的结果。(2)毁林开荒会导致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气温年较差变大;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加等。(3)针对该地区的这种变化,应该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等。
【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