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3 水资源基础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3 水资源基础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31 08:53:58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3 水资源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2023·铜山模拟) 2022年2月24日,“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渭河和汉江,描述正确的是(  )
A.汉江水量更多 B.渭河汛期更长
C.汉江结冰期更长 D.渭河含沙量更少
2.“引汉济渭”工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  )
A.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 B.水资源污染严重问题
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D.水资源年际分布不均
(2023·宿迁模拟)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回答下面小题。
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少水少 B.北方地少水多
C.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多水少
4.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的方法是(  )
A.减少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 B.大力开垦南方地区的山地
C.控制南方地区人口增长 D.尽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5.(2018八上·永顺期末)下面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6.(2021七下·鼎湖期末)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夏秋多,冬春少
C.东部多,西部少
D.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
7.(2023·黑龙江)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A.南水北调 B.大量使用地下水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8.(2023·齐齐哈尔模拟)下列地区春旱严重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9.(2023·齐齐哈尔模拟)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
A.兴修水库 B.防治水污染 C.节约用水 D.跨流域调水
(2021·吉林) 读“我国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径流量沿河的增长最大的河流是(  )
A.黄河 B.西江 C.长江 D.黑龙江
1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北丰南缺 B.南丰北缺 C.西丰东缺 D.分布均匀
12.(2021·黄石)下列工程措施中,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这一问题的有(  )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引黄济青工程
③长江三峡工程 ④黄河小浪底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读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南方地区水资源多 B.北方地区人口多
C.南方地区土地面积多 D.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少
(2021·元阳模拟) 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6年多来累计调水超过408亿立方米,1.3亿多人直接受益。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东线一期工程从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出发通过(  )
A.黄河向北输水 B.淮河向北输水
C.京杭运河向北输水 D.滦河向北输水
15.下列省区中中线工程没有经过的是(  )
A.湖北省 B.山西省 C.河南省 D.河北省
16.东线、中线输水的目的地都是华北平原。该地水资源紧张的自然原因是(  )
A.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较少
B.耕地面积广大,多旱地,灌溉用水多
C.人口城市集中生活工业用水多
D.重工业比重大,水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17.(2021八上·定南期末)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C.修建水库可以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D.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主要是跨流域调水
(2021八上·乾县期末)从建国到现在,我国已建成水库总计约8.7万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我国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北方的内河运输 B.节约水资源
C.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 D.发展淡水养殖业
19.下列功能,水库具备的是(  )
①防洪 ②发电 ③灌溉 ④城市供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2020·昆明)有关我国水、土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人均耕地、林地资源丰富
B.林地主要分布非季风区
C.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D.水资源西北向东南递减
21.(2020·德州)读南水北调东线、中线示意图,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方案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输水线路,中线水质最好
②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或沿线湖泊输水,黄河以北可自流
③该工程东线、中线可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④中线沿途经过了四川盆地、秦岭和华北平原
⑤东线、中线都经过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由于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
1.汉江为黄河支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水量大。A正确;
渭河为黄河支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汛期比汉江短。B错误;
汉江位于南方地区,河流没有结冰期。C错误;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D错误;
故答案为:A。
2.引汉济渭工程是将汉江的水输送到渭河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的给水量。主要是为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的特点。故答案为:C。
【答案】3.D
4.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空间分布特点:东部季风区降水多,河流数量多;西部非季风区降水少,河流数量少(东多西少)南部雨季长,河流多;北部雨季短河流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
3.我国南北方水土不平衡,北方地区地多水少,南方地区地少水多。故答案为:D。
4.我国水土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缓解空间分布不均的方式为跨流域调水。故答案为:D。
5.【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 ,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 ,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水资源丰富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距海洋近,降水丰富;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是我国的主要缺水带。
6.【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部多,西部少属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AC错误;
B、夏秋多,冬春少属于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B错误;
D、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特点是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7.【答案】C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D、南水北调和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主要措施,AD错误;
B、大量使用地下水会造成地面下沉,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B错误;
C、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修建水库,C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中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兴建了大量水库,如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长江干流上的三峡水利枢纽等,用于调控水量,蓄水发电,提高防洪、抗旱和航运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
8.【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华北平原由于降水集中于夏季,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春季小麦返青,农业需水量大;河流少,流量小;工业、生活用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导致春旱严重,A正确;与华北平原相比,我国东北平原春季有大面积且较深厚的积雪融水的水源补充; 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小;东北平原河流较多,水量较为充足,春早没有华北平原严重;东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南方地区,降水丰沛,春早不严重,BCD错误;故选A。
【点评】华北平原春旱严重,该地区春旱形成的自然原因是:3-5月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少。
9.【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均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答案】10.C
11.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点评】(1)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
(2)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其径流量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地区缺水尤为严重。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严重不足。
10.由图可知,我国的各大河流中,径流量沿河增长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尤其是从中游开始增长显著,长江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河,故答案为:C。
11.我国的水资源受降水的影响,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在空间上具有南丰北缺、东丰西缺的特点,故答案为:B。
12.【答案】D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不均的特点,在空间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时间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为解决我国我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特点,我国采取了兴修水库等措施,如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均可以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南水北调和引黄济青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故答案为:D。
【点评】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13.【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丰富于北方地区,土地面积与耕地面积北方高于南方,两地人口相近。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耕地积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北方是旱地,南方是水田。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
【答案】14.C
15.B
16.A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输水到天津;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东线工程开工最早,最大优点是有现有的京杭大运河可以作为河道,缺点是需要动力提水,耗费大量能源,水质较差。
(2)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利用地势自流到北京天津。中线工程以解决沿线100多个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要供水对象,兼顾农业及其它用水,建成以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3)华北平原缺水严重的原因有:①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②水资源南多北少,而土地资源是北多南少;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展迅速,用水量较大;④水浪费、污染严重。
14.由图可知,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是从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取水,沿着京杭运河一路向北到达天津,故答案为:C。
15.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从湖北省出发,一路经过河南、河北两省后到达北京,中间没有经过山西省,故答案为:B。
16.东线和中线的目的地都是华北平原,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少且集中在7、8两个月,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导致该地区水资源十分缺乏,耕地、人口多和重工业发达是社会经济原因,故答案为:A。
17.【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受降水时间分配不均的影响,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故A正确。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故B正确。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C错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主要是跨流域调水,故D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大,从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2)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生活中节约用水。
【答案】18.C
19.D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1)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生活中节约用水。
(2)水库是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是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建成后,可以得到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殖、旅游等一系列综合效益。有时天然湖泊也称为水库(天然水库)。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大小划分,分为小型、中型、大型水库等。
18.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一方面通过兴建水库等蓄水工程,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一方面通过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C符合题意。选C。
19.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城市供水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故D符合题意。选D。
20.【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林地都很少,故A错误。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故B错误。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故C正确。水资源的分布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
21.【答案】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关于南水北调的叙述,方案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输水线路,西线水质最好;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或沿线湖泊输水,黄河以北可自流;该工程东线、中线可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中线沿途经过了汉江谷地、秦岭和华北平原;东线、中线都经过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故答案为:B。
【点评】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一路向北输水到天津;另一路向东输水到烟台、威海。东线工程最大优点是有京杭大运河可以作为河道,缺点是需要动力提水,耗费大量能源,水质较差。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利用地势自流到北京天津;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1 / 12023~2024学年度粤教版初中地理八上3.3 水资源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2023·铜山模拟) 2022年2月24日,“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渭河和汉江,描述正确的是(  )
A.汉江水量更多 B.渭河汛期更长
C.汉江结冰期更长 D.渭河含沙量更少
2.“引汉济渭”工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  )
A.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 B.水资源污染严重问题
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D.水资源年际分布不均
【答案】1.A
2.C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由于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
1.汉江为黄河支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水量大。A正确;
渭河为黄河支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汛期比汉江短。B错误;
汉江位于南方地区,河流没有结冰期。C错误;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D错误;
故答案为:A。
2.引汉济渭工程是将汉江的水输送到渭河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的给水量。主要是为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的特点。故答案为:C。
(2023·宿迁模拟)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回答下面小题。
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少水少 B.北方地少水多
C.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多水少
4.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的方法是(  )
A.减少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 B.大力开垦南方地区的山地
C.控制南方地区人口增长 D.尽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答案】3.D
4.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空间分布特点:东部季风区降水多,河流数量多;西部非季风区降水少,河流数量少(东多西少)南部雨季长,河流多;北部雨季短河流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
3.我国南北方水土不平衡,北方地区地多水少,南方地区地少水多。故答案为:D。
4.我国水土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缓解空间分布不均的方式为跨流域调水。故答案为:D。
5.(2018八上·永顺期末)下面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 ,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 ,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水资源丰富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距海洋近,降水丰富;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是我国的主要缺水带。
6.(2021七下·鼎湖期末)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夏秋多,冬春少
C.东部多,西部少
D.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部多,西部少属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AC错误;
B、夏秋多,冬春少属于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B错误;
D、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特点是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7.(2023·黑龙江)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A.南水北调 B.大量使用地下水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答案】C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D、南水北调和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主要措施,AD错误;
B、大量使用地下水会造成地面下沉,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B错误;
C、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修建水库,C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中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兴建了大量水库,如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长江干流上的三峡水利枢纽等,用于调控水量,蓄水发电,提高防洪、抗旱和航运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
8.(2023·齐齐哈尔模拟)下列地区春旱严重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华北平原由于降水集中于夏季,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春季小麦返青,农业需水量大;河流少,流量小;工业、生活用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导致春旱严重,A正确;与华北平原相比,我国东北平原春季有大面积且较深厚的积雪融水的水源补充; 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小;东北平原河流较多,水量较为充足,春早没有华北平原严重;东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南方地区,降水丰沛,春早不严重,BCD错误;故选A。
【点评】华北平原春旱严重,该地区春旱形成的自然原因是:3-5月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少。
9.(2023·齐齐哈尔模拟)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
A.兴修水库 B.防治水污染 C.节约用水 D.跨流域调水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均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评】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2021·吉林) 读“我国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径流量沿河的增长最大的河流是(  )
A.黄河 B.西江 C.长江 D.黑龙江
1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北丰南缺 B.南丰北缺 C.西丰东缺 D.分布均匀
【答案】10.C
11.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点评】(1)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
(2)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其径流量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地区缺水尤为严重。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严重不足。
10.由图可知,我国的各大河流中,径流量沿河增长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尤其是从中游开始增长显著,长江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河,故答案为:C。
11.我国的水资源受降水的影响,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在空间上具有南丰北缺、东丰西缺的特点,故答案为:B。
12.(2021·黄石)下列工程措施中,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这一问题的有(  )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引黄济青工程
③长江三峡工程 ④黄河小浪底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不均的特点,在空间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时间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为解决我国我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特点,我国采取了兴修水库等措施,如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均可以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南水北调和引黄济青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故答案为:D。
【点评】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13.读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南方地区水资源多 B.北方地区人口多
C.南方地区土地面积多 D.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少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丰富于北方地区,土地面积与耕地面积北方高于南方,两地人口相近。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耕地积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北方是旱地,南方是水田。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
(2021·元阳模拟) 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6年多来累计调水超过408亿立方米,1.3亿多人直接受益。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东线一期工程从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出发通过(  )
A.黄河向北输水 B.淮河向北输水
C.京杭运河向北输水 D.滦河向北输水
15.下列省区中中线工程没有经过的是(  )
A.湖北省 B.山西省 C.河南省 D.河北省
16.东线、中线输水的目的地都是华北平原。该地水资源紧张的自然原因是(  )
A.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较少
B.耕地面积广大,多旱地,灌溉用水多
C.人口城市集中生活工业用水多
D.重工业比重大,水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答案】14.C
15.B
16.A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输水到天津;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东线工程开工最早,最大优点是有现有的京杭大运河可以作为河道,缺点是需要动力提水,耗费大量能源,水质较差。
(2)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利用地势自流到北京天津。中线工程以解决沿线100多个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要供水对象,兼顾农业及其它用水,建成以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3)华北平原缺水严重的原因有:①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②水资源南多北少,而土地资源是北多南少;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展迅速,用水量较大;④水浪费、污染严重。
14.由图可知,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是从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取水,沿着京杭运河一路向北到达天津,故答案为:C。
15.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从湖北省出发,一路经过河南、河北两省后到达北京,中间没有经过山西省,故答案为:B。
16.东线和中线的目的地都是华北平原,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少且集中在7、8两个月,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导致该地区水资源十分缺乏,耕地、人口多和重工业发达是社会经济原因,故答案为:A。
17.(2021八上·定南期末)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C.修建水库可以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D.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主要是跨流域调水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受降水时间分配不均的影响,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故A正确。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故B正确。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C错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主要是跨流域调水,故D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大,从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2)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生活中节约用水。
(2021八上·乾县期末)从建国到现在,我国已建成水库总计约8.7万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我国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北方的内河运输 B.节约水资源
C.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 D.发展淡水养殖业
19.下列功能,水库具备的是(  )
①防洪 ②发电 ③灌溉 ④城市供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18.C
19.D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点评】(1)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生活中节约用水。
(2)水库是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是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建成后,可以得到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殖、旅游等一系列综合效益。有时天然湖泊也称为水库(天然水库)。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大小划分,分为小型、中型、大型水库等。
18.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一方面通过兴建水库等蓄水工程,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一方面通过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C符合题意。选C。
19.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城市供水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故D符合题意。选D。
20.(2020·昆明)有关我国水、土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人均耕地、林地资源丰富
B.林地主要分布非季风区
C.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D.水资源西北向东南递减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林地都很少,故A错误。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故B错误。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故C正确。水资源的分布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
21.(2020·德州)读南水北调东线、中线示意图,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方案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输水线路,中线水质最好
②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或沿线湖泊输水,黄河以北可自流
③该工程东线、中线可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④中线沿途经过了四川盆地、秦岭和华北平原
⑤东线、中线都经过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解析】【分析】关于南水北调的叙述,方案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输水线路,西线水质最好;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或沿线湖泊输水,黄河以北可自流;该工程东线、中线可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中线沿途经过了汉江谷地、秦岭和华北平原;东线、中线都经过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故答案为:B。
【点评】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一路向北输水到天津;另一路向东输水到烟台、威海。东线工程最大优点是有京杭大运河可以作为河道,缺点是需要动力提水,耗费大量能源,水质较差。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利用地势自流到北京天津;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