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素养综合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素养综合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9 12:4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3山东台儿庄一模)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践行“关爱自然”的理念,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  )
A.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
B.电视机不用时经常处于待机状态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D.抓捕野生动物关入笼中当宠物饲养
2.【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四川资阳中考)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
A.多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B.少开私家车,控制尾气排放
C.使用新能源,减少煤炭使用
D.使用塑料袋,方便外出购物
3.(2023河南洛阳期末)2022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投资我们的星球”,呼吁人们提高日常生活中的绿色消费意识。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  )
A.为减少害虫危害,加大农药施用量
B.为减少环境污染,实行垃圾分类
C.为减少纸张浪费,倡导无纸化办公
D.为减少尾气排放,推广电动汽车
4.(2023江西中考)以下行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
A.节约使用水电资源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学习宣传环保知识
D.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5.【时事热点·碳中和】(2023湖南怀化中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
A.植树造林
B.绿色出行
C.随意焚烧垃圾
D.使用清洁能源
6.【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3山东泰山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酸雨对玉米幼苗叶片生长的影响”,将萌发的玉米种子播入花盆(土壤pH为6.8)中,每组3盆,每盆8粒,待玉米幼苗出土5天后,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据表可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实验过程 喷淋 液体 清水 pH=5.6 的模拟 酸雨 pH=4.5 的模拟 酸雨 pH=3.6 的模拟 酸雨 pH=2.5 的模拟 酸雨
喷淋 方法 每次喷淋以叶片滴液为准,每周喷淋3次。定时给各组幼苗浇等量清水,浇水与喷淋酸雨错开进行。
实验 天数 25天
A.实验变量是雨水酸性的强弱
B.1组是该实验的对照组
C.为减小误差,每组用3盆、每盆用8粒玉米种子做实验
D.实验进行25天后,2组叶片受害率最高
7.(2022山东桓台期中)引起酸雨和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分别是 (  )
A.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C.盐酸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氮气
8.下表为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得的一些信息(“√”表示能够存活,“—”表示不能存活):
pH 6.6~7.0 6.1~6.5 4.6~6.0 3.0~4.5
种 类 湖红点鲑 √ √ — —
小口黑鲈 √ √ — —
黑头呆鱼 √ — — —
牛蛙胚胎 √ √ √ —
小龙虾 √ √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研究的是水体pH变化对部分生物的影响
B.水体pH为3.0~4.5时,最适合这些生物生存
C.上述生物中,牛蛙胚胎在水体pH变化时存活范围最大
D.水体pH发生变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9.(2023山东淄博五中月考)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
A.增加植被覆盖率
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用碱性物质中和酸雨
D.通过净化装置,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0.(2021湖北宜昌中考)据报道,包括旅游景点大堡礁在内的多处珊瑚大面积死亡,多名生物学家研究原因,初步结论是由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导致的。低碳生活,人人有责,以下做法你会选择哪些在今后生活中践行 (  )
①多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
②纸张双面使用
③关闭电视时不关闭电源
④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⑤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
11.(2021辽宁营口中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国向世界阐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此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过量的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B.开展陡坡种粮、退耕还林还草行动,改善生态环境
C.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
12.【学科素养·态度责任】【新独家原创】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有关人与自然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加速温室效应
B.大规模的填海造田可以解决耕地较少的问题
C.我们要保护好我国的珍稀动植物
D.数字化的合理使用有利于人类更好地保护环境
13.(2023山东临淄期中)据报道,我国市场上现销售的冰箱,一半以上是“绿色冰箱”。我国从2010年开始逐步淘汰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冰箱,代之以“绿色冰箱”。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绿色冰箱”就是绿颜色的冰箱,颜色美观大方
B.“绿色冰箱”省电、节能,可以降低使用成本
C.氟利昂资源有限,造价成本太高
D.“绿色冰箱”有利于保护臭氧层
14.面对《流浪地球》我们选择希望;面对《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选择可持续发展。以下说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  )
A.吃野味去!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B.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藻类死亡
C.大自然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15.(2022山东荣成十六校联盟期中)下列不属于酸雨造成的危害的是 (  )
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使水体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C.腐蚀金属建筑物
D.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跨学科·数学】(10分)汽车尾气排放是空气中PM2.5的重要源头之一。通过调研可知,在北京,每天高峰时段约有34%的车在路上堵着,六环以内每小时PM2.5的排放量约为1吨。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某中学的同学们在市政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车流量较大) 中午(车流量较小) 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设置的实验变量是      。
(2)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的数据进行怎样的处理?     。
(3)该探究实验的同学们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请你将题表中“下班时段”的数据也进行相应处理,并用柱状图表示。
(4)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
(5)根据实验结论,请你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17.【学科素养·探究实践】(15分)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一定值时,葫芦藓就不能生存了。某燃煤发电厂的烟囱中有二氧化硫排放,为研究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离烟囱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放置种有250株葫芦藓的相同花盆,由近至远分别编号为1组、2组、3组、4组、5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内,葫芦藓植株死亡数目统计如表(单位:株)。请据此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离烟囱距离) 6天 12天 18天 24天 30天
1组(50米) 72 145 208 250 —
2组(100米) 57 128 187 193 250
3组(150米) 49 113 164 172 250
4组(200米) 41 93 149 168 224
5组(250米) 34 79 107 154 182
(1)该研究小组想探究的问题是                    ?
(2)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你认为同学们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
(3)二氧化硫会使葫芦藓的叶迅速枯黄,是因为苔藓植物的叶大都只有   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以从其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影响其生存。因此,苔藓植物的生长情况可以监测      的程度。
(4)表中数据说明离污染源越     ,葫芦藓的受害程度越大。
(5)请根据实验结果对该发电厂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
18.【开放性试题】(15分)请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豚草原产于北美洲,现分布于我国约15个省、直辖市。豚草是一种恶性杂草,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其侵入裸地后一年即可成为优势种,生命力极强,可以遮盖土生植物,使农业减产。据实验表明,在1平方米的玉米地中,当豚草数量增加到50至100株时,玉米几乎颗粒无收。豚草的花粉可引起人的过敏反应,它是秋季花粉过敏症的主要过敏原,可引起咳嗽、哮喘甚至肺气肿。中国口岸常从阿根廷等国家进口的小麦、大豆中检出豚草种子。因此,凡由国外进口粮食引种,必须严格检疫,杜绝豚草的传入。
(1)豚草破坏性极强,在中国属于     物种。
(2)写出一条豚草对人类的危害:                    。
(3)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还有很多,请举出两个例子:  、  
   。
(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资料及所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
B.为了保护生物,对已经入侵的生物不能伤害
C.为增加粮食产量,围湖造田、毁林开荒
D.为了保护环境,应该提倡垃圾分类回收 
19.【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2山东广饶期中)(15分)春雨潇潇,滋润万物,酸雨却会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那么,酸雨会对菜豆种子的发芽率产生不利影响吗?小明选取了籽粒饱满的菜豆种子50粒,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
(1)围绕探究的问题,小明作出的假设是            。
(2)实验中,甲、乙两组的种子数目应各放入    粒而不是一粒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    ,减小实验误差。
(3)如果甲组定期喷洒用食醋和自来水配制的“酸雨”,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乙组种子应定期喷洒等量的    。
A.蒸馏水
B.自来水
C.池塘里的水
(4)实验结果:甲组的种子发芽率为5%,乙组的种子发芽率为95%。根据实验数据,该实验的结论是                  。
答案全解全析
1.C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
2.D 使用塑料袋会产生“白色污染”,会破坏生态环境。
3.A 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
4.B 废旧的电池中常含有镉、汞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对水源和土壤产生极大的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
5.C 随意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空气。
6.D 题表中未给出实验进行25天后各组叶片的受害率,因此不能判定2组叶片受害率最高。
7.B 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8.B 水体pH为3.0~4.5时,所有实验动物都不能存活,B说法错误。
9.D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10.C ③关闭电视时不关闭电源会造成电能浪费,不利于践行低碳生活。
11.B 开展陡坡种粮行动,会造成水土流失,会破坏生态环境。
12.B 大规模的填海造田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13.D 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冰箱会对臭氧层造成严重破坏,“绿色冰箱”有利于保护臭氧层。
14.D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D符合题意。
15.D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而导致的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不属于酸雨造成的危害。
16.(1)采样时段 (2)求平均值
(3)
(4)越大 (5)少开私家车(合理即可)
解析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有关,而在不同时段的车流量不同,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采样时段。(2)取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3)下班时段PM2.5的平均值为(97+98+99)÷3=98(微克/立方米)。(4)清晨时段,车流量最小,PM2.5的平均值约为20.33微克/立方米;上班时段,车流量较大,PM2.5的平均值为86微克/立方米;中午时段,车流量较小,PM2.5的平均值约为40.67微克/立方米;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98微克/立方米。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大。(5)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少开私家车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跨学科解读 此题利用数学柱状图,考查生物学知识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学生尝试跨学科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17.(1)二氧化硫浓度对葫芦藓的生活有影响吗 (2)所栽种的葫芦藓大小、长势应相同,应同时栽种,浇等量的水等(合理即可) (3)一 空气污染 (4)近 (5)对燃烧的煤炭等原料进行脱硫处理或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处理等(合理即可)
解析 (1)根据“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一定值时,葫芦藓就不能生存了”可知,该研究小组想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硫浓度对葫芦藓的生活有影响吗?(2)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因此在实验中应注意:所栽种的葫芦藓大小、长势应相同,应同时栽种,浇等量的水等,保持变量唯一。(3)苔藓植物的叶大都只由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其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从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存,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4)从题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离污染源越近,受污染的时间越长,葫芦藓死亡的数量越多。(5)由实验结果可知,葫芦藓受二氧化硫影响的时间越长,二氧化硫的浓度越大,葫芦藓死亡的数量越多。因此该发电厂应该做出一定的改进,如对燃烧的煤炭等原料进行脱硫处理或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处理等。
18.(1)外来(入侵) (2)遮盖土生植物,使农业减产(合理即可) (3)乱砍滥伐 乱捕滥杀(合理即可) (4)D
解析 (1)(2)豚草是一种恶性杂草,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其侵入裸地后一年即可成为优势种,生命力极强,可以遮盖土生植物,使农业减产。豚草的花粉可引起人的过敏反应,它是秋季花粉过敏症的主要过敏原,可引起咳嗽、哮喘甚至肺气肿。(3)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乱砍滥伐、乱捕滥杀、工业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4)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一定范围内的破坏是可以修复的,A错误;外来物种的入侵会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所以对已经入侵的生物应该快速消灭,B错误;围湖造田、毁林开荒会使生物种类迅速减少,破坏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C错误;提倡垃圾分类回收,既保护环境又能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D正确。
19.(1)酸雨对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有(或没有)影响 (2)25 偶然性 (3)B (4)酸雨对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
解析 (1)根据提出的问题:酸雨会对菜豆种子的发芽率产生不利影响吗?小明作出的假设应是酸雨对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有(或没有)影响。(2)一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3)如果甲组定期喷洒用食醋和自来水配制的模拟酸雨,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实验中与甲组形成对照的乙组,应定期喷洒等量的自来水。(4)甲组的种子发芽率为5%,乙组的种子发芽率为95%。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酸雨对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