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3 古诗三首 寒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3 古诗三首 寒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8 17:5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寒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寒食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寒食节及其习俗,理解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理解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导入:泱泱华夏,历尽千帆归来,优秀文化,代代传承。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寒食》。
历史背景:《寒食》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是唐朝时期,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或者两天。
在大历十才子中,最为著名的要数韩翃和李益了。李益因为与霍小玉的爱情而更加闻名,还有“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的名句。而韩翃因这首《寒食》被唐德宗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是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中唐时期,宦官作威作福,权势显赫。几任昏君都宠信宦官,导致宦官权势熏天,败坏朝纲,排斥朝臣。当时很多正直的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此诗也因此而作。
(2)学生分享积累的有关节日的诗词,教师总结,引出课题——《寒食》,同学们齐读诗题。
根据预学单,帮韩翃完成“人事档案”。教师补充韩翃资料。
作者: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解诗题:文章题目是《寒食》,寒食指的是什么?你了解寒食节的哪些知识?学生根据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回答。教师补充寒食节的视频资料。
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或者两天。后来,寒食节逐渐地被清明节所取代。
读诗文、明节奏:
(1)指生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强调“侯”的字形。与形近字“候”区分。巧记:五侯不分家,中间没有竖。把这个字工整地写在课堂生成单的方框内。
(3)指生读古诗,试着读出节奏,读出古诗词的韵味。
(4)齐读古诗。
晓诗意,悟诗情:
(1)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理解诗意。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相补充。教师深入小组了解学习情况。
(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师生共同梳理、补充、完善。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诗句。
前两句写京城春色。“春城无处不飞花”是烩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好处在于, 写出了暮春时节人人眼中所见、人人笔下所无的特有景致。“春城”指春天的长安城,造语新颖,音调谐和,给人以美感。“无处不”是用双重否定表肯定, 表达效果较直述语气更为强烈; 若换成“春城处处皆飞花”,势必索然寡味。“飞花”指随风飞舞的柳絮, 杜甫《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是其用字所本, 有人解作“落红无数”, 不妥。就因果关系来看,首句实承次句而来,正因为“寒食东风御柳斜”,所以才“春城无处不飞花”。在这春光浓丽的寒食节,东风吹拂,御柳夭斜,枝头柳絮,漫天遍地, 轻扬曼舞, 才使得偌大的长安城无处不飞花。
春天到处万紫千红, 可写的景物甚多, 诗人仅选取了 “御柳飞花”这一最富有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 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真可谓“动人春色不须多” 了。在描写时, 诗人避免了直接陈述, 用因果倒置手法来突出“飞花”,用双重否定句来强调“飞花”,取得了一波三折、情致宛转的艺术效果。诗人在柳上着一“御”字, 显示出描写的是皇家宫苑的柳树, 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 “汉宫”。
后两句写当日情事, 时间由白昼移至傍晚。寒食禁火, 一般百姓家中夜间也不许点灯, 但是贵族阶层却获准例外。“日暮汉宫传蜡烛”, 在傍晚时分, 皇帝已派人将蜡烛颁赐到贵族家中了。挨家挨户地颁赐, 所以说“传”。谁人有权领受皇帝赐烛的殊荣 “轻烟散入五侯家”。蜡烛质量愈高,烟子愈少,所以说“轻烟”。这 “轻烟”是皇帝恩泽的象征,领受它的是皇帝最宠幸的“五侯”。“五侯”本是汉朝典故。西汉成帝时, 外戚王谭等五人同日封侯,世称五侯, 见《汉书 ·元后传》。东汉顺帝时, 外戚梁冀之子及叔父五人封侯,世称梁氏五侯, 见《后汉书·陈蕃传》。东汉桓帝时,封宦官单超等五人为侯,亦号五侯, 见(后汉书·单超传)。总之,五侯不是指外戚, 就是指宦官。诗人在这里当然不会是仅仅咏题汉事,而是以古喻今。安史乱后以来, 宦官专擅朝政, 政治日趋腐败, 有如汉末之世。此诗显然暗寓讽谕之意, 清代诗论家吴乔曾予以评说: “唐之亡国由于宦者握兵, 实代宗授之以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 只 ‘五侯’ 二字见意, 唐诗之通于 《春秋》 者也。” ( 《围炉诗话》 卷一) 这是说此诗具有 “惩恶而劝善” 的 “春秋笔法”。
四、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了解了寒食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