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件(共37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件(共37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8 19: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以工匠精神
雕琢时代品质
李斌
1、学习新闻评论的文体特点。
学习目标
2、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
3、分析文章语言特色,感受语言魅力。
4.感悟“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最早提出“工匠精神”一词。他曾呼吁:“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最好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中国制造 ( Made in China )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因为快速发展的中国和他庞大的工业制造体系,这个标签可以在广泛的商品上找到,从服装到电子产品……中国制造是一个全方位的商品,它不仅包括物质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内涵。由于各行各业普遍追求短平快和效益制胜,缺乏“工匠精神”,中国制造一度成为廉价制造的代名词。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工匠精神”入选《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为“工匠精神”。
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生只为一事来。
2016年有一档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央视纪录片大火,为我们呈现了一群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复师,默默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国宝”。他们用自己的一辈子来诠释“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牢固信仰。
现代中国需要工匠精神。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儿,这太牛了,现在我们的年轻人可能做不到,三年跳两次槽,一年跳三次槽。这就是为什么年轻观众会一下被打中,都说“献出我的膝盖”、“跪了”。那种耐下心来,不急不躁不赶地去做一件事,这样的气质现在太稀缺了。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文体。”(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
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新闻要有时效性和针对性,这是与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
其次要有倾向性,要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还要有公众性,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要有论理性,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观点必须正确、全面、新鲜。
最后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论述精当,文采斐然,这是主要特征。
新闻评论的主要表现方法
(1)夹叙夹议
对一件事发表看法的文章,它既要写事又要写看法,所以,夹叙夹议就成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2)亦理亦情:
论述文体,在对事件作出理性评判和分析时,并不排斥动之以情的作用。
新闻评论的构成和写作思路
(2)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 种论证方法。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导
(1)构成:新闻事实、观点、立场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新闻评论的标题,往往就是作者的基本观点。它通常由若干概念组成,是一个具有特定逻辑关系的判断。文章正文, 则是对此观点的具体阐发。
请同学们将标题拆解为若干词语,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
任务一:研读标题拆解标题,提炼文章基本观点
概念层级:“工匠精神”“时代品质”“雕琢”。
观点层级:“工匠精神”为什么能够“雕琢”“时代品质”? 如何“雕琢”?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本文基本观点是工匠精神能够丰富或提升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内涵与境界。
任务二:梳理行文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段落 概括内容
第1段 开篇先总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是 ,接着用企业家的话引出本文 这个话题。
第2段 第二段先点出今天的“匠”是 、 、 的代名词,然后从 、 、 三个角度指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和意义。
第3段 指出工匠精神具有 的力量,对中国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第4段 阐述了工匠精神的 ,也回答了 的问题。
第5段 总结全文,再次点明工匠精神对个人、企业、国家的意义,并号召 。
段落 概括内容
第1段 开篇先总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是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 ,接着用企业家的话引出本文 工匠精神这个话题。
第2段 第二段先点出今天的“匠”是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然后从个人、企业、国家三个角度指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和意义。
第3段 指出工匠精神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对中国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第4段 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也回答了如何践行工匠精神的问题。
第5段 总结全文,再次点明工匠精神对个人、企业、国家的意义,并号召人人践行工匠精神。
1.请同学们说说 自己所熟悉的工匠有哪些?
建筑大师鲁班、机械专家马钧、铸剑能人欧冶子、纺织高手黄道婆、庄子笔下的“庖丁”……
任务三: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工匠”前世
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
—— (东汉) 许慎《说文解字》
周人尚文采,古虽有车,至周而愈精,故一器而工聚焉。如陶器亦自古有之。舜防时, 已陶渔矣,必至虞时,瓦器愈精好也。
—— (明) 徐光启《考工记解》
按《说文解字》的解释,工匠指的是有“技”之“巧人”,“百工”都是有“技” 之“巧者”。古代的“工匠”,是指在某一领域 技艺高超,并不断追求技艺精进的人物。
“工匠”今生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3D 技术、机器人 在技艺上早已超越了人工技艺。那么,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
现代社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类在技艺上已无法匹敌机 械,但是“工匠”身上所积淀的“工匠精神”却超越了“手工技艺”层面, 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工匠精神”中包含了一些特别的东西,超越一般技艺、具有更高层级的精神性的东西。
2.“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请大家结合文本内容,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其发展的层级。
提示 :研读课文第 2—4 段,从时间维度提取整合文本信息,用最精准的词语进行概括。
初级阶段 :较为原始的含义主要是指 “专业技艺”。如课文第 2 段,今天的“匠”,已成为 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中级阶段 :指 “职业操守”,从“术”开始上升为“道”。如课文第 2 段,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从来都有职业品质、 专业精神的差别。第 4 段,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 内涵又远不限于此。
高级阶段 :“生命哲学”是 “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如课文第 4 段,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由此看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工匠精神”的第一阶段会被超越,但第二、第三阶段始终能够塑造我们的精神,影响我们的社会。
作者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到里、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逻辑严谨,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之上,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体现出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灵魂的眼光与深度。
3.挖掘“雕琢”一词的深义,能够帮助我们 理解古老的“工匠精神”对于我们的时代所具 有的深远意义。那么“雕琢”究竟有何含义呢?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论语 · 学而》
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 ;治之已精, 而益求其精也。
——朱熹注《论语 · 学而》
“雕琢”的原始含义即雕刻玉石,具有鲜明的精细劳动的特征。朱熹将其深化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如此,“雕琢”就突破 了手工技艺层面,具有了追求完美的精神活动特征,并进一步发展为一种影响甚至改变现实的力量。
4.既然“雕琢”蕴含着影响、改变现实的巨大力量,那么,古老的“工匠精神”究竟如何“雕琢”,或者说如何影响和改变我们这个时代的品 质呢?阅读课文 3—4 段,针对如下两个句子展开讨论。
①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②工匠精神里蕴藏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
提示 :第①句话要注意分句之间的逻辑顺序。第②句抓住“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两个词语在意义表达上的不同角度。
①主要从三个层面阐释了“工匠 精神”对时代的影响——
“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突出了“工匠精神”主要在制造技术层面发挥作用,并且其效果是“强筋健骨”,说明“工匠精神”能够提升产品的质量、性能。
“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突出了“工匠精神”在继承传统民族精神上发挥的积极作用,体现了高度的传统文化自信。
“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则进一步强调“工匠精神”可以凝聚国家力量,加强民族认同。
“工匠精神”对时代的影响在上述三个层面是不断深入、不断推进的。
②表现为“求真”与“求善”两个维度。“求真”是“格物”而“致知”,“求善”则是“正心”而“诚意”,最终实现对人自身生命的完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新闻评论在表述观点时具有言简意赅、点到为止的特点,不需要做详细阐述。因为丰富的新闻人物与事件已经为观点做出了注解。所以,我们在阅读新闻评论时,要能从三言两语的短语中读出丰富的内容。
通过梳理,我们对 “工匠精神”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它是一个不断向人生更高境界攀登的过程。
绘制“工匠精神”层级图。按照梳理的“工匠精神”发展历程,小组 合作,绘制一个工匠精神层级图。要求以“匠” 字为开头创设三个词语,能够准确概括三重境界的特点,并做出解释。
提示:“工匠精神”包括三种境界,创设的词语要能够表现上升过程。
新闻评论非常注重评论角度。《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在选择评论角度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本单元的几篇人物通讯都呈现出丰富的新闻价值,请你选择其中一篇,选择合适的评论角度,写一篇新闻评论。
提示 :科学家袁隆平身上体现的创造性劳动、 大胆质疑精神、服务社会的情怀等都是极有价值的评论角度 ;售货员张秉贵作为杰出劳动者,他突出的劳动技能、业绩和劳动模范的奉献精神正是时代所需 ;科学家钟扬的事迹也启发我们:何为“探界”,怎样“探界”,科学家的“探界”品格对于时代具有怎样的精神引领作用。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引用论证
引用这些内容,并加以分析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匠精神分析论述,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躲进小楼成一统”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技进乎道、超然达观
定义:把已知事物与跟它有某种相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
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类比论证
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对比论证
定义: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加以对比,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边破边立,写出工匠精神的力量之大。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古冠今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定。
假设论证
定义:针对所列举的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
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有力
写出工匠精神的内涵
如“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手法:排比
作用:
1.增强气势,调节音律,读起来朗朗上口
2.增强了表达效果,
写人:人物刻画更加细致
写景:可以将景色写得更细致入微,收到层次清楚,描写细腻之效。
说理:可将道理说得更充分,增加说服力
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充沛
三、语言之妙
手法?作用?
1.高精尖、炫彩酷
2.“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
“躲进小楼成一统”
“废寝忘食”“出类拔萃”……
使用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词,使人们更容易接受
语言典雅凝练,言简意赅,善用成语
本文通过对工匠精神的具体阐述,揭示了工匠精神对个人,国家,民族的重大意义,进而倡导全社会践行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主旨归纳
作文素材
学以致用
原文语句 论证方法 效果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对比论证 先否定,再肯定,说理更加严谨
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类比论证 说理客观,不绝对
“只有……才”和“只要……就”(对比分析)
倘若没有……怎能有…… 假设论证 有推理的力量
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平凡的世界 由因溯果,强调因的重要性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①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爱岗是敬业的基础,而敬业是爱岗的升华。
②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顾名思义,精益求精,是指一件产品或一份工作,本来做得很好了,很不错了,但还不满足,还要做得更好,达到极致。“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③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如果说“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传统的“工匠精神”的内涵,那么,“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则主要体现于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之中。“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是现代“工匠精神”的要义。
④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灵魂。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继承,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一盘散沙,只手难握;茕茕孑立,孤掌难鸣;
滴水汇流,蔚为壮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拓展延伸
现如今,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回归。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工匠精神”回归?
(1)宣传“工匠精神”。这样,才能使全社会快速形成滋养“工匠精神”的舆论环境与社会氛围。
(2)树立工匠典型。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社会风尚。
(3)形成相应体制。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
(4)厚植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使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30 多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
拓展积累:大国工匠掠影
王津是故宫文物钟表修复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时,修好一座钟表要花上他好几年时间,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丝一毫误差。
拓展积累:大国工匠掠影
拓展积累:大国工匠掠影
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他錾刻的“纯银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錾刻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