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自然灾害是自然界的异常变化而导致资源破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现象。
第六章: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P100
一、洪涝灾害
P100
洪涝灾害: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高度
0 50 200 500 1000 1500 2000 3000
比例尺 1:5000 000
若鹤壁与郑州的积水深度同样大,造成更大损失的是?
郑州积水最深,低洼处可达2m深
卫河在鹤壁段决堤,超警戒水位44cm
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一、洪涝灾害 · 概念
P100
破坏基础设施
生命财产损失
引发生态问题
道路交通受阻
影响:经济、社会、生态
一、洪涝灾害 · 影响
P100
根据下列材料,分析郑州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一、洪涝灾害 · 成因
P100
气候
地形
水系
材料一:
今年7月,河南遭遇罕见暴雨。17日20时到20日20时,郑州三天的过程降雨量为617.1mm(年平均降雨量为640.8mm ),相当于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
材料二:河南省地形、水系分布图
根据下列材料,分析郑州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太
行
伏
牛
山
郑州
山
一、洪涝灾害 · 成因
P100
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
气候
地形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水系
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大
材料三:郑州市1986、2020年卫星影像图
郑州市1986年卫星影像图
郑州市2020年卫星影像图
一、洪涝灾害 · 成因
根据材料三,分析郑州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
P100
材料三:郑州市1986、2020年卫星影像图
郑州市1986年卫星影像图
郑州市2020年卫星影像图
一、洪涝灾害 · 成因
根据材料三,分析郑州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
P100
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
围湖造田
地面硬化
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
下渗减少,蓄洪能力降低
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气候
地形
破坏植被
围湖造田
地面硬化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泄洪能力低
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
下渗减少,蓄洪能力降低
洪水频发
原因:水量不平衡(来水>去水)
水系
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大
一、洪涝灾害 · 成因
【重点识记】
二、干旱灾害
P101
二、干旱灾害 · 概念、危害
人畜饮水困难
农作物减产
影响畜牧业
引发生态问题:沙尘暴、火灾、蝗灾
干旱与旱灾的差异?
旱灾会带来什么危害?
干旱: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旱灾: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
经济
社会、生态
P101
二、干旱灾害 ·成因
中国干旱灾害分布
图例
单位/次
45
35
30
25
15
5
0 340km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分布
西北地区是我国旱灾发生最频繁的地区吗?
P101
华北地区旱灾频繁!
材料三: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材料一:
2020年3月至5月,河南旱情较常年偏重。降水较少,气温从3℃上升至17℃, 导致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缺墒严重,小麦大量减产。
材料二:冬小麦生长阶段日均需水量统计图
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分析华北地区春旱频发的原因。
2.列举缓解华北地区春旱的措施。
①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
②农作物进入生长期,需水量大
③人口密集,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
农作物进入生长期,需水量大;
人口密集,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二、干旱灾害 · 成因、措施
原因:水量供需矛盾(需水>供水)
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海水淡化
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开源 节流
【重点识记】
开源
节流
中国洪涝灾害分布
小结·气象灾害多发区
中国干旱灾害分布
洪涝: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旱灾:东部季风区(尤其是华北地区)
多洪涝区
次洪涝区
少洪涝区
最少洪涝区
图例
单位/次
45
35
30
25
15
5
0 340km
三、台风
三、台风 · 概念、结构
台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P103
三、台风 ·中国台风灾害
图示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示意图
源地:
时间:
影响地区:
源地:西北太平洋
时间:夏秋季节
影响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移动路径: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P103
三、台风 · 危害
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并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
狂风能够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
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P103
维持热量平衡
缓解高温暑情
提供淡水资源
提供风能资源
为什么有人盼着台风到来
狂风、暴雨、风暴潮
四、寒潮
寒潮: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021年12月21-22日郑州气温折线图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h)
最高气温:17℃,最低气温:1℃
四、寒潮· 概念
P104
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
发生时间:深秋-初春
四、寒潮· 概念
春季、秋季,作物处于播种、收获期,受冻害等影响大。
寒潮: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1951-2020年每月寒潮累计发生次数
P104
四、寒潮· 影响
大风、雨雪、冻害现象
农作物遭受冻害
造成畜牧业损失
破坏基础设施
不利影响
P104
四、寒潮· 影响
大风、雨雪、冻害现象
农作物遭受冻害
造成畜牧业损失
破坏城市基础设施
不利影响
带来风力资源
缓解土壤墒情
杀灭害虫
有利影响
P104
墒,指土壤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湿度
夏季风偏强
南旱北涝
夏季风偏弱
南涝北旱
华北、东北(7-8月)
华南(4-5月)
夏季风
江淮(6-7月)
寒潮: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洪涝: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旱灾:东部季风区(尤其是华北地区)
冬季风
小结·气象灾害多发区
小结·自然灾害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