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古代文化常识——立足多读积累,做好3个结合
【考情调研】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是非常复杂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科举考试、古代教育(官学、私学)、古代官职(机构设置、职务变迁、职能、待遇)、姻亲制度、风俗礼仪(典章制度、王位传承、丧葬、节日、庙号、谥号、年号)、姓名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典籍辞书等。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①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②。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③。”坚曰:“但④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⑤。遂麾⑥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注】曰:“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①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②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③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 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教考结合,注重积累
(一)词语释义
①屯:
②拒:
③万全:
④但:
⑤然:
⑥麾:
(二)特殊句式
①盖坚为垂所陷明矣。
②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
(三)语句翻译
①斯安足以论兵法也?
译文:
②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
译文:
③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译文:
真题演练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
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
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
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
B.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
C.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
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译文:
(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译文: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对文史常识的复习,关键是靠平时的阅读积累,要在大量的阅读与训练中形成对古代文化语境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可通过有意识地分门别类的整理,集中记忆,加强识记。当然,在高考上遇到不太了解的文史常识时,也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合理推断。
易误点1 常考古代文化知识积累不够
典例 请判断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并指出错误之处。
1.给事中,为加官名,加此号得以出入宫禁,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每日上朝谒见。
2.国,战国时公卿及汉以后王侯的封地;家,古代卿大夫的统治区域;国家,“国”和“家”的合称。
3.刺史,古代官名,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后来成为一州的军事长官。
4.首辅,明代首席大学士的习称,明代典制中虽未明文规定其名,但习惯上称内阁主要柄政者为首辅。
5.明经,汉代察举制中选举官员的科目之一,由于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得名。
6.搢绅,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
7.河朔,泛指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相传汉武帝曾在此建立城池,名为朔方。
8.章句,章节句子;也指研究分析古书章节句读。
9.举子业,即举业,指科举时代为应试而准备的学业,明清以后也专指八股文。
10.城郭,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古义是指内城和外城,现在泛指城或城市。
11.疏,封建社会大臣向帝王或上司进言使用的一种文书。
12.食邑,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即采邑。
13.篆字,篆书字体,是汉字字体之一,分为大篆和小篆,汉时多用于庄重场合。
14.博士,指通晓古今、能言善辩之人;也指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后世沿置。
15.羽林,指汉代禁卫军,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意,为皇帝护卫。
16.考课,是对在职官吏的政绩和功过的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17.谥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
18.幕客,幕府中的僚属,因古代以西东分宾主,故又称“西宾”“西席”,主人称为“东家”。
19.仪同,仪同三司的简称,享有与“三公”同等的待遇,南北朝时授予的人数甚多。
20.言官,封建官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考核评定各级官吏的得失。
21.邸报,汉唐时的地方长官,皆在京师设邸,邸中传抄诏令奏章之属,以通报诸侯、藩镇。后世又称朝廷的官报为“邸报”。
22.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读书人的称呼,如贾谊《过秦论》中的“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23.太学,古代的大学,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汉武帝元朔五年,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
24.卤簿,古代帝王外出巡行时扈从的仪仗队,后也用于后妃、太子、王公大臣等。
25.白衣,古代无功名的人的代称。犹言平民、老百姓。
26.冠礼,中国古代男性的成年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
27.废立,古时指帝王废置皇后、太子或诸侯,也可以指大臣废除旧君,另立新君。
28.大计,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
29.大戮,古代的一种刑罚,指杀死犯人并陈尸示众,古代也称之为枭首、凌迟等。
30.入阁,明清时期作为宰辅的官员,他们以殿阁大学士的身份进入内阁参与国家机要事务。
31.赠官,指古代皇帝加封对朝廷有重大贡献的官员官职勋位。
32.笏,朝笏,君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比画或在上面记事,以备遗忘。
33.移疾,指居官者因为身体患病而被迫辞职。古人还常用致仕、致事等指官员辞职归家。
34.恩荫,指封建社会朝廷根据官员的政治地位授予其子孙亲戚官职的一种制度。
35.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域名,最初是监察区的性质,后转化为行政区。
36.经筵,帝王为到宫中讲论经史的大臣特设的御前宴席。
37.监国,古代国君外出时,太子留守,监督国事。
38.行在,“行在所”的简称。皇帝或大臣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或大臣出行所到之地。
39.玺书,古代用印章封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40.太牢,指古代祭祀宴会时,牛、羊、豕三种牲畜具备。
答:
易误点2 不据语境,推断不准
文化常识选择的“3结合”
结合语境 要锁定该专有名词出现的语境,尽量从语义相关处推断。
结合教材 遇到专有名词时,要尽量关联教材,链接教材语境。
结合生活 当遇到陌生的文化知识词语时,不妨进行生活常态化、共识性话语的联想。
典例1 (名师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盛度,字公量。契丹寇边,(盛度)奉使陕西,绘《西域图》,言:“酒泉、张掖、武威、燉煌、金城五郡之东南,有郡、有军、有守捉,襟带相属,烽火相望,其为形势备御之道至矣。今复绘山川、道路、壁垒、区聚,为《河西陇右图》,愿备上览。”知扬州。暴感风眩,以太子少傅致仕,卒。真宗祀汾阴,仁宗在藩邸,诏掌起居笺奏及留司章奏。
(节选自《宋史·盛度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烽火,古代边防通信的重要手段,烽火燃起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
B.壁垒,古代指军营周边的围墙,泛指防御工事,现多用来比喻对立的事物和界限。
C.扬州,古时又称广陵、维扬,“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即指此地。
D.藩,古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后来借指京畿附近的重要城市。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1.李熹,字季和,上党铜齍人也……皇太子立,以熹为太子太傅。自魏明帝以后,久旷东宫,制度废阙,官司不具,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诸官并未置,二傅并摄众事。熹在位累年,训道尽规。以年老逊位。(节选自《晋书·李熹传》)
2.郭惟贤,字哲卿,晋江人……主事董基谏内操被谪,惟贤救之,忤旨,调南京大理评事。给事中阮子孝、御史潘惟岳等交章救。帝怒,夺俸有差。 (节选自《明史·郭惟贤传》)
3.(刘)弘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侃、初等累战破昌,前后斩首数万级。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 (节选自《晋书·刘弘传》)
4.颜睟,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 (节选自《宋史·颜睟传》)
下列对文言语段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是( )
A.太子太傅,《周礼》中的“三公”之一,后来逐渐成为虚衔。李熹任此职时也属虚衔。
B.夺俸,俸即俸禄,是官员所得到的薪金,夺俸是对有过失的官吏采取的一种惩罚措施。
C.守宰,泛指各级官员,“守”是州府地方长官,“宰”是辅佐国君的百官之长。
D.解褐,同“释褐”,意为脱去粗布衣服,文中指因做官而摆脱贫贱,这与借指贫贱的“衣褐”相对。
【技法点拨】
1.拆分选项成独立的信息点。 把选项内容拆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信息点。如【典例1】的C项,可以拆分为“古时又称广陵、维扬”“‘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即指此地”两个信息点,考生在判断时,要确保每个信息点都是正确的。
2.拆分词语,理解词义。有些古代文化知识可以通过拆分词语后,根据词语的意思初步判断其正误。如【典例2】 中第二个语段的“夺俸”,从字面意思分析,就是“夺去俸禄”的意思,这显然是一种惩罚措施。
3.依托语境判断正误。高考选取的古代文化知识有些是考生平时常见但容易犯错的,有些是考生比较生疏但可依据其所在语句进行判断的。如【典例2】 中第三个语段的“守宰”,从字面上看,“守”,太守,“宰”,宰相,然而把其带入所在语句,显然不符合“荆部守宰多阙”这一语境。
4.联系生活常识和教材知识进行推断。如【典例1】的C项,“广陵”“维扬”“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等都是教材中学过的内容。
5.选项中有关文本内容的相关分析,要注意细节。 如【典例2】中第一个语段,判断太子太傅是不是“虚衔”,要找到相关依据;【典例2】中第四个语段,文本中没有“摆脱贫贱”的相关内容。
【选择运用“4技巧”】
技巧1 调动积累,认定错项
古代文化知识点多面广,涉及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天文地理、宗法礼俗、历法刑法、音乐典籍等,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门别类地积累记忆。答题时,要调动平时所学知识,特别是课本中出现的知识,以便触类旁通。
技巧2 利用语境,巧妙排除
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内涵比词典中的解释更丰富,故需结合语境才能具体理解。如全国卷Ⅰ《宋史·曾公亮传》中“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中的“首相”,显然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应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结合语境,才能知道“首相”的具体内容。
技巧3 剖析语素,分析结构
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婉辞、比喻义、引申义等。如“建储”一词,联系“建都”一词,“建”应是设立、确立,动词;联系“王储”一词,“储”应是已经确定继承皇位等最高统治权的人,名词。“建储”一词为动宾结构,意义为“立皇太子”。
技巧4 遇生判对,灵活运用
因为高考题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所以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作为应选答案的设置,如果出现较生疏的古代文化知识,一般把它作为正确选项看待。
应用体验
[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①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②攻魏,子③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④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⑤子之行也!”重⑥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⑦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⑧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⑨借兵者,以⑩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 非能强于 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 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 也?以其西为 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 ,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 便 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 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 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 ?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 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 且亟 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 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教考结合,注重积累
词语释义
①夜:
②且:
③子:
④之:
⑤愿:
⑥重:
⑦之:
⑧以:
⑨敢:
⑩以:
兵:
于:
岁:
何:
为:
许诺:
效:
便:
悉:
因:
利:
说:
众:
亟:
因:
真题演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译文: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译文:
14.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
探究突破——文化常识,考查的是积累与传承
现场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仁宗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幼端重沉静,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①。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太祖尝命分阅章奏,独取切②军民利病③者白④之。或⑤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⑥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⑦以全⑧。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⑨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⑩高燧,阴谋 夺嫡,谮 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 ,驰上之。而俨先潜 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 ,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 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成祖践阼,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 。四方水旱饥馑 ,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 谗构 。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乎?”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十年,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 ,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
二十二年即帝位,大赦天下,壬午,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于所产地计直 市 之,科派病 民者罪不宥 。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 愆纠缪”,谕 以协心赞务 ,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 。癸酉,诏有司:“条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辛巳,崩于钦安殿,年四十有八。
赞曰: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 之年,涵濡 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 隆哉。(选编自《明史·本纪》)
材料二 先是,仁宗尝与侍臣论科举之弊。
杨士奇曰:“科举当兼取南、北士。”仁宗曰:“北人学问远不逮 南人。”士奇曰:“长才大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仁宗曰:“然则将何如?”士奇曰:“试卷例缄其姓名,请于外书‘南’‘北’二字,如当取百人,则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才,皆入彀 矣。”仁宗曰:“然。如是,则北方学者亦感奋 兴起。”(选编自《明史纪事本末》)
教考结合,注重积累
词语释义
①辍:
②切:
③利病:
④白:
⑤或:
⑥拊:
⑦赖:
⑧全:
⑨慧黠:
⑩党:
阴谋:
谮:
缄:
潜:
无何:
发:
庶政:
馑:
隙:
构:
伏诛:
计直:
市:
病:
宥:
绳:
谕:
赞务:
闻:
假:
涵濡:
比:
逮:
入彀(ɡòu):
感奋:
真题演练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讳,是指加在君主、尊长的名字前,不直称其名,以示尊敬的一种礼节。
B.践阼,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的主阶称阼阶,故践阼又指即帝位。
C.敕,汉朝时指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南北朝以后则专指皇帝诏令。
D.科举,中国古代的考试选拔制度,明代科举分三级,会试由吏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宗受命分阅奏章时,专取有关军民利弊的奏章陈述;监国时,遇到水旱灾荒,总是及时遣使赈济。
B.朱高煦、朱高燧为了夺取继承权,勾结党羽屡屡污蔑构陷仁宗,仁宗不但不计较,反而为高燧开脱,使其免罪。
C.成祖起兵后,仁宗凭借万人抵抗五十万军队,守住北平城;仁宗看穿朝廷离间之计,巧妙利用黄俨,积极应对保全自身。
D.仁宗广开言路,善于纳谏,赐给蹇义等人“绳愆纠缪”银章,便于重臣及时发现仁宗过失,直接进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指示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
译文:
(2)条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
译文:
14.杨士奇提出了哪些科举改革的措施?请分条概括。
答:
就题点拨
对古代文化常识专门设题考查,在高考试卷中皆有出现。就现有题例分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梳理常见的文化常识
对史传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和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的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类梳理,并且追求精准的记忆,这是破解难题过程中的关键。
2.分析题例设误方式
分析现有题例中已经使用了的设误方式,并预测来年高考卷可能出现的新的设误方式,有利于识别陷阱,准确答题。
3.掌握几种常见的设误方式
(1)扩大范围。(如解说“太子”,扩大范围说“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2)跳脱背景。(如解说“嗣位”,本来是嫡长子继位,却说成“最年长的儿子”继位,忽略嫡庶。)
(3)张冠李戴。(如将对“庙号”的解说弄成对“谥号”的解说。)
(4)以今释古。(如将“中国”的今义说成“中国”的古义。)
4.比较筛选错误项
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缩小确定范围,推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
[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
(一)官职制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
[拓展]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
5.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拓展] “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
[拓展] “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
[拓展] “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10.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
[拓展] “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夺情”是指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别称“夺情”。
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
[拓展]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备。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14.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
15.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
[拓展]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委婉语。
16.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
(二)皇室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7.统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称为“皇帝”,又称为“天子”。古人认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儿子,其政权是受天命建立的。( )
[拓展] “皇帝”始于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之名,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此后,历代封建君主均称为“皇帝”,俗称皇上。
18.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
19.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
20.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帝王之女皆称公主,始于战国。汉代以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姐妹称“长公主”。公主封地称邑,以后各代基本上都沿用汉代的这种称谓。( )
21.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
22.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
[拓展]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其他儿子不能称太子。
23.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
24.驸马历代专指皇帝的女婿,非实官,清代称为“额驸”。 ( )
[拓展] 驸马,是驸马都尉的简称。西汉武帝时始置,主要职责是掌管皇帝副车之马,原为皇帝的近侍官。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才加此称号,已非实官。
(三)中央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25.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名称为“三公”。但朝代不同、时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 )
[拓展] 三公,始于周朝,或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汉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唐宋沿用此称。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已无实际职权,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誉。
26.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辅佐朝政;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事务。 ( )
27.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
28.太师,西周始置,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春秋时晋楚沿用,战国后废,汉又设置,位在太傅之上。( )
29.司徒,春秋时负责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贡赋。汉时,主管教化。( )
30.枢密使,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机密,其后掌权的宦官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所以,至唐昭宗时开始改为士人任职。( )
31.中书令,历代多为宦官担任,负责宣诏命。司马迁获刑后,曾任此职。( )
[拓展] 中书令,汉武帝始置,西汉后期改为中谒者令,魏晋为中书省的长官之一。南北朝时期,中书令多为有文学名望的人。至唐代,非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宋制略同。元代中书令权位尤重,明代废除。
32.参政,唐初以参知政事为他官参与宰相事务的官职名,宋以资历较浅之官与宰相同议朝政,称为参知政事。( )
[拓展] 参政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均为中央最高政务长官。宋代范仲淹、欧阳修和王安石等都曾任此职。
33.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很重要。 ( )
34.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
35.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
36.我国战国时期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一直沿袭至清代。主要职责是对百官进行纠察弹劾。( )
[拓展] 西汉时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府,后改称御史台。历代御史台的长官称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明代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清代沿袭。
37.我国历代都有史官。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虽然名称各异,但职能大体相似。( )
38.“补阙”原意为补救过失,在唐代属于门下省。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并举荐人员。( )
[拓展] 唐代门下省称为“左省”,中书省为“右省”,故补阙在门下省为“左补阙”,在中书省为“右补阙”,与“拾遗”合称“遗补”。
39.“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
40.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
(四)地方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1.秦统一后,郡县制正式形成,成为后来各个朝代地方行政单位的基础。郡的长官称郡守,由朝廷任命;郡下设县,县内以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汉承秦制,把郡守改称“太守”。和郡平行的还有“国”,也称“诸侯王国”,设官全仿中央。( )
42.唐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称州或郡,长官是刺史或太守。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叫府,长官叫尹或少尹。唐初中央派官员出巡各州,监察地方行政,称为黜陟使,有权罢免或提升地方官吏。职权和汉代的州刺史相似。 ( )
43.宋代的州由中央派官员前往管理,称为“知州”,与之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州、府、军、监以上的行政单位是路。路设经略安抚司掌军权,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 )
44.明清省下设道,长官是道员,称分守道、分巡道,俗称道台。道下设府,长官称知府,掌一府之政。府下设州,长官称知州;州下设县,长官称知县。( )
45.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 )
[拓展] “知”是主持的意思,唐代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初用京官知县事管理一县的行政,有戍兵驻县,兼管兵事。明清沿用不改。
46.司马,西周始置,主要掌管军政和军赋。司马常作为官员的贬降之职。如《琵琶行并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47.提辖,主管军队武装、训练、督捕盗贼、维护地方治安等。宋代州郡多设提辖兵马一官。( )
(五)官职任免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8.“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 ( )
[拓展] “征”是皇帝特聘;“辟”是官府或高官聘用;“任”又称“保”,指高官保任其子弟为官;“除”有“除旧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是正常授官,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迁”指官职晋升或调动。
49.“转、徙、出、入”这几个词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 ( )
[拓展] 这几个词都指官员调动,其中“转”“徙”泛指调动,“出”专指调离京师,“入”专指调入京师。
50.古代任官,还有摄官、兼官、加官、试守的制度。“摄”是代行职守;“兼”指兼职,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或“平”。( )
[拓展] 汉代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而到了唐宋,以低职兼高职为“守”,以高职兼低职为“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51.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
[拓展] 有三种情况直称姓名:自称;用于介绍或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52.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
53.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
54.号,与名和字没有根本区别,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 )
[拓展] 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是由自己取定。号,又叫别号、表号。
55.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死后会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
56.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
57.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
[拓展]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58.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
[拓展] 《汉书》记载,十月汉武帝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认为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那一年为“元狩元年”。
59.“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
60.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又作“家严”“家君”;“家母”,又作,“家慈”;舍弟、舍妹、舍侄。( )
[拓展] “先父”“先母”是尊称逝去父母的称呼。
61.古人称对方时,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常用“令”“尊”“贤”等敬辞。其中“令”用以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等;“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尊称平辈或晚辈,如“贤郎”(对方的儿子)、“贤弟”等。( )
62.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
63.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岁的男子。( )
[拓展] “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其他如“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人三十岁;“不惑”指人四十岁,“知天命”指人五十岁;“花甲”指人六十岁;“古稀”指人七十岁;“耄耋”指人八九十岁;“期颐”指人一百岁。
三、礼仪习俗
(一)宗法礼仪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64.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因其地位最高,又称“宗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
65.冬至之日,最高统治者都会祭天,因为他们认为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一直延续到清代;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社稷等。( )
66.“封禅”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 )
[拓展] “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67.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
68.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仪式称“朝仪”,是体现一代帝王之尊及典制完备的重要标志,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
[拓展] 各朝对朝仪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等级区别。一般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泛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69.古代诸侯会定期朝见天子叫“朝聘”。每年派大夫朝见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为“朝”。( )
70.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置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
[拓展] 长揖,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拱,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71.祖道,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荆轲刺秦王》)中的“祖”就是“祖道”,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
72.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 ( )
73.膜拜,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
74.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 “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 )
75.古代祭祀或祭拜用纯色全体牲畜和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叫“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所以这类牺牲称为“牢”。( )
[拓展] 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 “太牢”。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用羊、豕各一,称为“少牢”。
76.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独居,以示虔诚。这些活动叫 “斋戒”。斋戒时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 )
77.纨绔子弟代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因为纨是一种细而有光泽的绢帛;绔是套裤,是套在最外面御寒的。穷人一般穿不起绔,而富贵人家子弟不仅穿纨,还讲究“纨绔”。 ( )
78.古人称已嫁出的女子回娘家省父母为“归宁”,也指男子归省父母。( )
79.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
(二)节日习俗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80.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又称元日、新春、新正等。春节习俗是庆贺过去的一年,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
[拓展] (1)古时候,人们把谷物的成长周期称为 “年”。民间一般从上年的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来年的正月十五都称为“春节”。(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81.元宵节,古称上元节、灯节。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好的收成。吃元宵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元宵节的习俗还有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灯、迎紫姑、走百病等。( )
[拓展]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唐寅《元宵》)
82.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
83.清明节,据传为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仿效。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四日到六日之间。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
[拓展] (1)寒食,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2)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84.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
[拓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85.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 )
[拓展]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86.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
[拓展]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87.重阳节,《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
[拓展]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天文地理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88.古人以天为干,以地为支。天干常用来表示次序,地支可用来表示时间。把天干地支依次组合,配成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 )
[拓展]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了古代纪年历法。
89.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既望”是每月望日之后的几天,这时候,月亮看起来很圆。阴历每月初一称“朔”,每月最后一天称“晦”。( )
[拓展] 既望,有时专指阴历十六日。苏轼《赤壁赋》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晦朔,庄子《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句,就是说生命极短的朝菌不知道阴历三十到初一的时间变化。
90.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也就是以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现在常说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时,即23点至1点。( )
91.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
92.流火,流,下行;火,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
93.东曦,古代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 )
94.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 )
95.“江河”专指长江、黄河。“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又称“江左”。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如《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
96.山东,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
97.关东,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关西,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关中,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关内,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关外,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或居庸关以北一带地区。( )
98.“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粤”,也叫“百越”。( )
99.“九州”“海内”都是我国古代的旧称。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
100.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
101.“中原”即中州、中土,是区别于边疆地区的说法。狭义指今河南及其附近地区;广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
[拓展]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中原”特指当时沦陷于金人的淮河以北地区。
102.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
103.“塞外”又名塞北、朔北、漠南,古代指外长城以北,即今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的北部及河北外长城以北一带。( )
104.“阳关”,一般指西汉所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的阳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 )
[拓展]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即指此。俗语“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中的“阳关”也指此。
105.“姑苏”是江苏苏州的别称,因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唐代诗人张继有《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其中的姑苏城即苏州。( )
106.“长安”是我国古都之一,汉高帝五年置县,七年定都。汉城在今西安西北,周围二十五公里。唐末迁都洛阳后,在长安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
107.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隋唐以后简称“辅”。三秦,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
五、教育科举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08.“科举”即分科考试以取仕。始于隋唐,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实行分级考试,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
109.“举人”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一类考生,是没有学历的人。( )
[拓展] 在唐代“举人”是指没有学历的人。明清以秀才、举人、进士表示三级科举身份。明清时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参加乡试取中的第一名举人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元”。
110.中国古代历代各级官府都会直接举办和管理学校,称为“官学”。由政府提供“廪膳”,选派教师,指定教材,监选生员。( )
[拓展] “官学”与“私学”相对,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中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属中央官学,如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元明清的太学、国子监等。
111.在中国古代,学校都称为“庠”“序”,主要是教授知识,为国家培养人才。( )
[拓展] 夏代称学校为“校”,商代为“序”,周代为“庠”。称谓不同,分工也不同。“庠”的主要功能是养育、培育,“校”的主要功能是教授知识,“序”的主要功能是学习“射”这门技艺。秦代以后此称不再使用。
112.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称为“国子监”,同时又是国家最高学府。( )
113.我国古代藏书、校书、讲学的地方称为“书院”,主要是校勘经典、辨明典章、收罗人才。( )
[拓展] 书院始于唐代,宋代书院大兴。以白鹿洞、嵩阳、应天府、岳麓四大书院最为著名。
114.中国科举时代,学校里的幼童称为“童生”。( )
[拓展] 明清科举考试,凡考试未合格,没被称为秀才以前,无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又称文童、儒童。
115.优秀的人才称为“秀才”,俗称“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称。( )
[拓展] “秀才”原为优秀的人才,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唐初有秀才科,后停废;宋代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称府州县学生为秀才。
116.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泛称贡士,唐以后亦称科举制度为贡举。( )
[拓展] 清代科举中参加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其第一名称会元。贡士均需参加殿试,殿试后根据成绩排名,由皇帝赐予进士出身。
117.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
118.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
119.明清时期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称为“大比”。乡试是科举考试的开端,所以称为大比。乡试之年称为大比之年。( )
[拓展] “比”是考核的意思。明清以前,大比泛指科举考试。
120.明清时期在省城,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因于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试、秋闱,考中者为举人。举人参加的科举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季举行,也叫春试、春闱,因其由礼部主办,又称为礼闱。( )
121.科举时代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因在皇宫内大殿上举行而被称为“殿试”,亦称廷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 )
122.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 )
六、生活文化
(一)服饰、器物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23.冠冕是贵族男子的头衣,平民男性的头发则以头巾为主,贵族则在冠之下附巾。如葛巾、幅巾、纶巾等。( )
[拓展] 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在亲人和乡贤的祝福下,将头发梳起来,并带上冠固定头发,从此就是成年人了。男子年满二十称为“弱冠”。
124.笄,是簪的古称。将头发梳起来,用笄固定住。古代女子十五岁则被称作“及笄”。( )
125.古代将上下身分为两件的衣服,总称“衣裳”,这里的“衣”和“裳”是两个词,“衣”指上身的衣服,“裳”指下身的衣服,也叫“裙”。( )
[拓展] 女子服饰中,短上衣叫“襦”。把裙子穿在襦外面,就成了襦裙。在裙子外面又加了一件上衣叫作“袄”,以袄掩裙,袄可长可短,在明代最为常见。
126.短褐,用麻或毛捻成线编织的粗衣,不但重,无光华,而且不暖。对地位低下的人来说,则为平时所穿,因此“短褐”成了平民的标志。( )
127.袖,又称“袂”,古语“联袂”就是连在一起拉着手的意思。( )
[拓展] “联袂”是一同做某件事的意思。“挥袂”则是挥手的意思。由此可见,古代常常用袂来代指手。
128.黔首,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即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 )
129.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故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布衣、麻衣,借指平民。( )
[拓展] 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布衣之交,即贫贱之交。
130.青衫,黑色的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
131.“笏”又称“笏板”,当纸张还没有发明的时候,文字都记录在上面,上朝的时候可以提醒自己重要的事情。( )
[拓展] 缙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
132.“席”是跪坐时用的垫子。这是由于最初中国人是席地而坐的,坐的时候,比较庄重的坐姿是跪坐。( )
(二)饮食、灶具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33.“觥”是古代一种椭圆形,三足或四足的盛酒器,上部或侧面有提梁;“筹”本来是竹片或木片,用来计数,华丽些的也可以用象牙等珍贵材料制作。后来指在喝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 )
134.“鼎”用于煮肉和盛肉。鼎有圆形三足和方形四足两种,现存的鼎中,最著名的要数后母戊鼎。青铜鼎非常贵重,非大贵族不能使用。( )
135.“箪”是一种像小筐的竹器,古代用它来盛饭。( )
[拓展] 语出《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称赞颜回安贫乐道,只能吃一竹筐饭,喝一瓢水,却仍然能自得其乐。
(三)交通出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36.在中国周代,马车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根据马的数量。可以对车有不同的称呼:骈就是两匹马拉车,骖就是三匹马拉车,驷就是四匹马拉车。( )
[拓展] 据说“天子驾六”,只有天子才能乘坐六匹马拉的车子。由于四马拉车最为常见,所以用驷来代指马车。“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表示说出口的话,即使是驾着四匹马拉的车子也无法追回来。
137.古代的轿子叫肩舆或腰舆,其区别是肩舆上肩抬,而腰舆抬在腰间。最早叫“辇”,本来是人推的车。后来成为专用的车或者轿子。( )
[拓展] 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别国的王孙公主被“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可见当时的辇还不是皇帝专用。
138.“轼”是指马车前部栏杆上的一块横木,“辙”是指车在泥土路上碾过的痕迹。( )
139.最初的田猎是一种非常严肃的军事和祭祀活动,后来田猎的制度消失,对贵族们来说,打猎成了休闲活动。( )
(四)古代刑罚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40.刺配:脸上刺了字,发放送往远地充军。刺,即黥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上字,用墨染上颜色;配,发往远地充军。( )
[拓展] 黥刑又称墨刑,以刀刻凿人面(体)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汉以前,墨刑主要施于犯人面、额之上,适用于较轻的罪犯;以后,墨刑间或有之,主要用于逃奴、窃盗和辅助刑。
141.刖刑,又称剕刑,指砍去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的酷刑。( )
[拓展] 从膑刑演变而来。膑刑是去掉犯人的膝盖骨,犯人受膑刑后不能行走,受刖刑即断足后,装上假肢仍可行走,故刖刑轻于膑刑。
142.笞刑,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背部或臀部。笞刑打十至五十下。杖刑,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杖刑打五十至一百下。( )
143.戮刑,戮有羞辱和耻辱之意。戮刑视为奇耻大辱。戮分为生戮和死戮。生戮即先将犯人示众。然后再杀死;死戮是先将人杀死,然后再陈尸示众。( )
144.宫刑又称腐刑,是仅次于死刑之刑。因犯人阉割后畏风须暖,要在蓄火如蚕室之宫刑狱中将养百日,所以宫刑也叫作隐宫、下蚕室。( )
145.炮烙:下面点火把铜器烧热,让人赤脚在上面走,使人掉进火中烧烫而死。汤镬:把人放入大鼎或大镬,用滚汤将人活活煮死的酷刑。菹醢:把人剁成肉泥,制成肉酱。( )
146.车裂即五马分尸,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块。凌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是一种肢解的惩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 )
即学即练
1.中国的姓氏起源种类很多,如“李”姓,原为“理”,源于皋陶任尧时大理职务(司法官),子孙为之,后为姓氏。推测“北门”一姓来源于祖先的( )
A.封国 B.居住地
C.爵号 D.部族
2.中国古代地名的由来多种多样,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朝廷将明州改称宁波,下列哪个选项最可能是宁波得名的原因( )
A.年号 B.方位
C.避讳 D.特产
3.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选项属于干支纪年的是( )
A.“元和十年”《琵琶行并序》
B.“赵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C.“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梅花岭记》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4.史书上说:“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秦封(鞅)于商,故号商君。”据此判断商姓来源于( )
A.自然的崇拜 B.母亲的族性
C.因功而得到的封地 D.所在地方的地名
5.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6.在人与人交往中,礼貌称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称、谦称、雅称、婉称”等书面语,下面属于他人母亲雅称的是( )
A.椿萱 B.萱堂
C.泰山、泰水 D.巾帼
7.在中国古代,名、字与号是有区别的: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下列选项中属于称“号”的是( )
A.李太白 B.杜子美
C.苏轼 D.青莲居士
8.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9.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为“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东汉被称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 )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土德
10.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11.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若请你写一篇《端午节简介》,下列四组关键词,你会取用的应是( )
A.柳条 粽子 春耕 屈原
B.月亮 月饼 团圆 嫦娥
C.菊花 九层糕 敬老 齐景公
D.艾叶 粽子 龙舟 屈原
12.2008年,中国政府将清明节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原本是( )
A.纪念庆贺节日 B.岁时农事节日
C.宗教祭祀节日 D.西方传统节日
13.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春以正月始。古孟、仲、季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所以在阴历中,又利用其给一年十二个月依次命名。依此推算,《宋史》“己卯,诏每岁以季秋亲祠明堂”中所写的“季秋”,应是中国古代阴历的( )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十一月
14.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15.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据《百家姓》中的排序“赵钱孙李”,“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排第一。由此可推断出《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
A.西周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6.《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分别是( )
A.谥号、年号、年号 B.庙号、谥号、年号
C.年号、尊号、庙号 D.尊号、谥号、庙号
17.农历的干支纪年一直沿用至今,1958年,用干支纪年法应该指的是农历的( )
A.己丑年 B.己未年
C.戊戌年 D.戊午年
18.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19. “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专题二 古代文化常识——立足多读积累,做好3个结合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教考结合,注重积累
(一)词语释义
答案:①驻扎,驻守 ②抵御;抵挡 ③万无一失 ④只管
⑤正确,对 ⑥指挥
(二)特殊句式
答案:①“为……所……”表示被动。②状语后置句。
(三)语句翻译
答案:①这些人哪里能谈论兵法呢?②军队有分兵有聚合,使用何法以适宜为贵。前代的事迹中,谁是擅长这一兵法的人呢?③这些得与失的事迹,足以作为万代的借鉴。
真题演练
10.解析:主观型文言断句。“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的意思是“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句意完整连贯,故“胜敌”后应断开;“不亦……乎”是反问句式,“乎”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不亦难乎”可译作“不也是困难的吗”,语意完整,故需在“乎”后断开;“苻坚之类”作“是也”的主语,两者之间不应断开,故应在“苻坚”前断开。
答案:EFG
11.解析: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错误,这两个“片”都是小、稍少之意。
答案:C
12.解析:理解文意。“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错,根据材料二中的“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可知,苻坚战例是失,吴汉战例是得,唐太宗认为可以作为万代借鉴的是这两个战例的得失。
答案:D
13.答案:(1)请您稍稍后退,让将士们得以展开战斗,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观战,不是很愉快吗!
(2)古人临阵时出奇兵,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是变化的方法吗?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大凡作战,如果兵力对比我众敌寡,不可在险狭之地与敌交战,一定要选择平坦开阔之地做战场。部队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这样(作战)没有不胜利的。兵法上说:“指挥大军作战,要能控制部队进退。”东晋太元年间,前秦帝苻坚率领大军进驻寿阳,在淝水一岸摆好阵势,同晋将谢玄(隔水)对峙。谢玄派人对苻坚说:“你率军长途跋涉踏入我境,却临水列阵,是不想同我迅速作战。请您稍稍后退,让将士们得以展开战斗,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观战,不是很愉快吗!”苻坚的部下都说:“应当依仗淝水,不让晋军渡河上岸。我军兵多,对方兵少,这样做一定会万无一失。”苻坚说:“只管退军,让他们渡河,(趁其渡河之时)我率领几十万骑兵朝河中行进,逼近并歼灭他们。”苻融也赞成这样做。于是苻坚指挥秦军后撤,(不料)部队因此大乱而不能停止。于是,谢玄与谢琰、桓伊等人,率领八千精兵渡过淝水。谢玄和谢琰进兵与秦军在淝水之南激战,苻坚部队溃败。
材料二 唐太宗问:“古人临阵时出奇兵,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是变化的方法吗?”李靖答:“前代的战斗,多是凭借小智谋战胜没有智谋的人,凭借微小长处战胜没有长处的人,这些人哪里能谈论兵法呢?如谢玄(在淝水)击破苻坚,不是谢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坚不善于用兵的缘故。”唐太宗回过头命侍臣挑选出《谢玄传》来阅览,说:“苻坚哪些地方处理得不好呢?”李靖答:“我看《苻坚载记》上说:‘(淝水之战)前秦各军都溃败了,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独自得到保全。苻坚率领千余名残兵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慕容垂杀掉苻坚,没有实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秦军的混乱。慕容垂一军独自得到保全,苻坚被慕容垂陷害就很明显了。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不也是困难的吗?所以我说没有智谋,苻坚这一类人就是这样。”唐太宗问:“军队有分兵有聚合,使用何法以适宜为贵。前代的事迹中,谁是擅长这一兵法的人?”李靖答:“苻坚统率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战败,这是用兵能合却不能分导致的。吴汉讨伐公孙述,和副将刘尚分兵驻扎,相距二十里,公孙述来攻打吴汉,刘尚出兵合击,大败公孙述,这是用兵能分而又能合导致的。”唐太宗说:“是的。这些得与失的事迹,足以作为万代的借鉴。”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易误点1
典例 答案:3.“军事长官”说法错误,应为军政长官,即地方军事行政长官,不仅仅是军事长官。7.河朔,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11.“大臣向帝王或上司进言”说法错误,不包括“上司”。17.“谥号”说法错误,应为“庙号”。20.“考核评定各级官吏的得失”不属于言官的主要职责。22.“黔首”是对百姓的称呼。29.枭首,斩头并悬挂示众。凌迟,古代一种极残酷的死刑,又称“剐刑”。这两种都是古代的酷刑,但不是大戮的别称。31.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33.移疾,指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36.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38.行在,专指皇帝所在的地方,不包括大臣。
易误点2
典例1 解析:理解A、B两项中“烽火”“壁垒”的意思可以从盛度绘《西域图》《河西陇右图》,介绍西域的地势、军事部署等内容进行推断。由“相望”“备御之道”可知,“烽火”是边防军事的通信手段,古代边境报警时燃烧烟火,依靠“相望”传递信息;“壁垒”是一种军事防御工事。C项,由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可知,“扬州,古时又称广陵”正确。“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语出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有“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其中的“维扬”也就是扬州。D项,由“真宗祀汾阴,仁宗在藩邸”可知,此时真宗在位,仁宗在“藩邸”。古时皇帝从诸皇子中择嫡长子或最优秀的皇子作为皇位继承人,而其余的皇子则会被安排到全国各地做藩王,所以选项中“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正确。同时联系历史上的“藩镇割据”能确定选项中“借指京畿附近的重要城市”是错误的。
答案:D
典例2 解析:A项“李熹任此职时也属虚衔”错误。从当时的局势及后文“二傅并摄众事”可知,李熹被起用为太子太傅时,二傅一起管理政事,所以太子太傅并非虚衔。B项正确。从字面上看“夺俸”即夺去俸禄,是一种惩罚措施。从语境“给事中阮子孝、御史潘惟岳等交章救”“帝怒”来看,“夺俸”是因为在皇上看来这些官员都做错了事情。C项“‘宰’是辅佐国君的百官之长”错误。从前文“(刘)弘遣南蛮长史……进据襄阳……荆土平”可知,“荆”应为地名。“时荆部守宰多阙”的意思是“荆部”缺少“守宰”,根据语境,这里的“宰”与“守”意思相同,都属于地方官员。D项“文中指因做官而摆脱贫贱”错误。原文未提及颜衎身处贫贱之家。解褐,同“释褐”,意为脱去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指开始进入仕途。“衣褐”借指贫贱者,与“解褐”并不相对。
答案:B
应用体验
教考结合,注重积累
词语释义
答案:①名词作状语。在夜里,连夜 ②将要 ③您,对人的尊称 ④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⑤希望 ⑥重视,郑重 ⑦去,到
⑧表目的,来 ⑨谦辞,冒昧地 ⑩因为 军队 介词,比
每年 为什么 作为 同意,应允 献,献出 有利的,适宜的 尽其所有,倾其全部 凭借 好处
同“悦”。喜欢,高兴 多 快 于是
真题演练
10.解析:“歃盟”的意思是歃血结盟,“于秦”表示歃血结盟的对象,作状语,故“歃盟于秦”中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的意思是“这就是我所说的效忠于大王”,语意完整,其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B项。故选C。
答案:C
11.解析:“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错误,《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的意思是“所受的蒙蔽”,两者词义不同。
答案:C
12.解析:“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错误,原文说的是“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意思是“魏王说:‘我希望您去做这件事!’”,由此可知是魏王希望孟尝君出使诸侯,而不是孟尝君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
答案:A
13.答案:(1)我国已连续两年歉收,现在又要远涉数千里去帮助魏国,将怎么办呢?
(2)燕国不援救魏国,魏王就会屈节割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撤退。
14.解析: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由题干可知,此题考查的内容是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游说策略。然后据此在文中寻找相关语句。游说赵王的语句是“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民亦且岁死矣”,游说燕王的语句是“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综合以上语句可知,游说赵王主要是以唇亡齿寒的道理来使赵王明白其中利害关系;游说燕王主要是威逼,让燕王明白不出兵相救将会导致什么恶果。
答案:①对赵国采用的游说策略是让赵王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指出如果赵王不借兵,那么秦魏就会结盟,这样赵国就会失去屏障,直面秦国的威势。②对燕国采用的游说策略是威逼,提醒燕王魏国会在秦国离开后组织四国兵力攻打燕国,那时燕国就会危在旦夕。
【参考译文】
秦国将要攻打魏国,魏王听到了这个消息,连夜召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攻打魏国,您为我谋划一下,该怎么办呢?”孟尝君说:“(如果)有诸侯的救援,那么魏国就能转危为安。”魏王说:“我希望您去做这件事。”(魏王)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孟尝君到了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向大王)借兵去解救魏国。”赵王回答说:“我不能(借兵给你)。”孟尝君说:“我冒昧地借兵,是效忠于大王。”赵王说:“能听听你的说法吗?”孟尝君说:“赵军并不比魏军强大,魏军也并不比赵军弱。然而赵国的土地没有连年受到威胁,百姓也没有年年死亡;可魏国的土地却连年受到威胁,老百姓年年死亡,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魏国在西边做赵国的屏障。现在赵国不救魏国,魏国就会与秦国结盟,那赵国就将直接与强大的秦国相邻了,赵国土地也将每年受到威胁,百姓也将每年大量死亡。这就是我所说的忠于大王的意思。”赵王于是同意派兵十万,战车三百辆。(孟尝君)又北上拜见燕王说:“现在秦军将要攻打魏国,希望大王救援。”燕王说:“我国已连续两年歉收,现在又要远涉数千里去帮助魏国,将怎么办呢?”孟尝君说:“远赴数千里之外帮忙,这是有利于燕国的。现在魏王一出国门就看见秦军,即使想跋涉几千里驰援别人,可以做到吗?”燕王还是没有同意。孟尝君说:“我献妙计给大王,(但)大王不用我的良策,我只得离开。恐怕天下局势就要大变了。”燕王说:“我能知道会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吗?”(孟尝君)回答说:“燕国不援救魏国,魏王就会屈节割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撤退。秦军撤离魏国后,魏王会联合韩国、魏国的军队,又向西借秦国的军队,再依靠赵国军队,以四国之兵来攻打燕国,大王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燕国是千里驰援好,还是一出南门就看见四国攻燕的军队好呢?而且(四国军队到燕国的)距离很近运输也方便,大王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燕王说:“你可以回国复命了,我愿听从你的意见。”于是派出士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随孟尝君。魏王非常高兴,说:“您这么快就借到了燕、赵的大军。”秦王大为恐慌,割地与魏国讲和。魏王于是让燕、赵的军队回国,并封赏了孟尝君。
探究突破
教考结合,注重积累
词语释义
答案:①中间停顿,停止 ②贴近,切中 ③利弊,利害 ④禀告,报告 ⑤有的 ⑥同“抚”,抚慰 ⑦依赖,依靠 ⑧保全 ⑨聪慧灵敏 ⑩结伙 暗中策划 诬陷,中伤 封闭 秘密地
没有多久 打开 各种政务 原指蔬菜没有收成,后指荒年 机会 诬陷,陷害 被处死刑 计算货物的价值
交易 损害 宽恕,原谅 纠正 告诉,吩咐 协助处理事务 报告上级 借 滋润,浸渍 同等,相比
及,赶上 彀中,指弓箭射程之内。后以“入彀”比喻人才入其掌握,被笼络网罗 因受感触而精神振奋
真题演练
10.解析:本句意为:当靖难之师兴起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北京,保全了城市,帮助了军队。此后成祖登基,年年出兵北征,仁宗于东宫监国,朝中没有什么积压的事务。“居守”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皇子或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中间不能断开。“其后”做时间状语,修饰“成祖乘舆”,不能断开。
答案:ACDEGI
11.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D项“会试由吏部主持”错误。会试,科举考试名目之一。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因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春试或春闱。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答案:D
12.解析: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C项,文中相关信息为“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C项“巧妙利用黄俨”无从谈起,于文无据。
答案:C
13.解析:(1)“指示”译为“指着奏章给他看”。“忽”译为“疏忽、忽略”。“顾”译为“只是”。“渎”译为“冒犯”“亵渎”皆可。(2)条,分条陈述,列出。“政令之不便民者”定语后置,译为“不利于百姓的政策命令”。“以闻”译为“上报”“向上级或朝廷、皇上汇报”“让上级或朝廷、皇上知道(听到)”。“被灾”译为“受灾”“遭灾”均可。罪,惩处,判罪。
答案:(1)太祖指着奏章给他看,说:“你疏忽这些了吗?”他回答说:“不敢疏忽,只是(考虑到)小过失不值得冒犯皇上。”
(2)分条陈述对百姓不利的政策法令上报,凡是遭遇灾害却不立即请求赈济的,惩处他。
14.答案:①试卷封住姓名后需标注“南”“北”二字。②兼取南北,南方占六成,北方占四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仁宗皇帝,叫朱高炽,是明成祖长子。仁宗幼年时端重沉静,勤奋好学,跟从儒臣讲经论史,滔滔不绝。洪武二十八年(1395)被册封为燕世子。太祖曾命令他分阅奏章,他专取有关军民利弊的奏章陈述。有的有文字错误就不奏述。太祖指着奏章给他看,说:“你疏忽这些了吗?”他回答说:“不敢疏忽,只是(考虑到)小过失不值得冒犯皇上。”
成祖起兵,世子留守北平,善于抚慰士卒,用万余人抗拒李景隆五十万人,北平城因此得以保全。起初,郡王高煦、高燧都以聪明灵敏而得宠于明成祖。高煦又因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与高燧结党营私,暗中谋划夺取嫡长子的继嗣地位,诬陷(共144张PPT)
专题二 古代文化常识
——立足多读积累,做好3个结合
【考情调研】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是非常复杂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科举考试、古代教育(官学、私学)、古代官职(机构设置、职务变迁、职能、待遇)、姻亲制度、风俗礼仪(典章制度、王位传承、丧葬、节日、庙号、谥号、年号)、姓名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典籍辞书等。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一 节
[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①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②。玄使谓苻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③。”坚曰:“但④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⑤。遂麾⑥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注】曰:“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①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②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③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 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教考结合,注重积累
(一)词语释义
①屯: .
②拒: .
③万全: .
④但: .
⑤然: .
⑥麾: .
驻扎,驻守
抵御;抵挡
万无一失
只管
正确,对
指挥
(二)特殊句式
①盖坚为垂所陷明矣。
.
②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
.
“为……所……”表示被动。
状语后置句。
(三)语句翻译
①斯安足以论兵法也?
译文: .
②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
译文: .
③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译文: .
这些人哪里能谈论兵法呢?
军队有分兵有聚合,使用何法以适宜为贵。前代的事迹中,谁是擅长这一兵法的人呢?
这些得与失的事迹,足以作为万代的借鉴。
真题演练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答案:EFG
解析:主观型文言断句。“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的意思是“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句意完整连贯,故“胜敌”后应断开;“不亦……乎”是反问句式,“乎”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不亦难乎”可译作“不也是困难的吗”,语意完整,故需在“乎”后断开;“苻坚之类”作“是也”的主语,两者之间不应断开,故应在“苻坚”前断开。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
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
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
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
答案:C
解析: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错误,这两个“片”都是小、稍少之意。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
B.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
C.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
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答案:D
解析:理解文意。“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错,根据材料二中的“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可知,苻坚战例是失,吴汉战例是得,唐太宗认为可以作为万代借鉴的是这两个战例的得失。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译文: .
(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译文: .
请您稍稍后退,让将士们得以展开战斗,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观战,不是很愉快吗!
古人临阵时出奇兵,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是变化的方法吗?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大凡作战,如果兵力对比我众敌寡,不可在险狭之地与敌交战,一定要选择平坦开阔之地做战场。部队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这样(作战)没有不胜利的。兵法上说:“指挥大军作战,要能控制部队进退。”东晋太元年间,前秦帝苻坚率领大军进驻寿阳,在淝水一岸摆好阵势,同晋将谢玄(隔水)对峙。谢玄派人对苻坚说:“你率军长途跋涉踏入我境,却临水列阵,是不想同我迅速作战。请您稍稍后退,让将士们得以展开战斗,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观战,不是很愉快吗!”苻坚的部下都说:“应当依仗淝水,不让晋军渡河上岸。我军兵多,对方兵少,这样做一定会万无一失。”苻坚说:“只管退军,让他们渡河,(趁其渡河之时)我率领几十万骑兵朝河中行进,逼近并歼灭他们。”苻融也赞成这样做。于是苻坚指挥秦军后撤,(不料)部队因此大乱而不能停止。于是,谢玄与谢琰、桓伊等人,率领八千精兵渡过淝水。谢玄和谢琰进兵与秦军在淝水之南激战,苻坚部队溃败。
材料二 唐太宗问:“古人临阵时出奇兵,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是变化的方法吗?”李靖答:“前代的战斗,多是凭借小智谋战胜没有智谋的人,凭借微小长处战胜没有长处的人,这些人哪里能谈论兵法呢?如谢玄(在淝水)击破苻坚,不是谢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坚不善于用兵的缘故。”唐太宗回过头命侍臣挑选出《谢玄传》来阅览,说:“苻坚哪些地方处理得不好呢?”李靖答:“我看《苻坚载记》上说:‘(淝水之战)前秦各军都溃败了,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独自得到保全。苻坚率领千余名残兵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慕容垂杀掉苻坚,没有实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秦军的混乱。慕容垂一军独自得到保全,苻坚被慕容垂陷害就很明显了。
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不也是困难的吗?所以我说没有智谋,苻坚这一类人就是这样。”唐太宗问:“军队有分兵有聚合,使用何法以适宜为贵。前代的事迹中,谁是擅长这一兵法的人?”李靖答:“苻坚统率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战败,这是用兵能合却不能分导致的。吴汉讨伐公孙述,和副将刘尚分兵驻扎,相距二十里,公孙述来攻打吴汉,刘尚出兵合击,大败公孙述,这是用兵能分而又能合导致的。”唐太宗说:“是的。这些得与失的事迹,足以作为万代的借鉴。”
第 二 节
对文史常识的复习,关键是靠平时的阅读积累,要在大量的阅读与训练中形成对古代文化语境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可通过有意识地分门别类的整理,集中记忆,加强识记。当然,在高考上遇到不太了解的文史常识时,也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合理推断。
易误点1 常考古代文化知识积累不够
典例 请判断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并指出错误之处。
1.给事中,为加官名,加此号得以出入宫禁,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每日上朝谒见。
2.国,战国时公卿及汉以后王侯的封地;家,古代卿大夫的统治区域;国家,“国”和“家”的合称。
3.刺史,古代官名,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后来成为一州的军事长官。
4.首辅,明代首席大学士的习称,明代典制中虽未明文规定其名,但习惯上称内阁主要柄政者为首辅。
5.明经,汉代察举制中选举官员的科目之一,由于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得名。
6.搢绅,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
7.河朔,泛指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相传汉武帝曾在此建立城池,名为朔方。
8.章句,章节句子;也指研究分析古书章节句读。
9.举子业,即举业,指科举时代为应试而准备的学业,明清以后也专指八股文。
10.城郭,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古义是指内城和外城,现在泛指城或城市。
11.疏,封建社会大臣向帝王或上司进言使用的一种文书。
12.食邑,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即采邑。
13.篆字,篆书字体,是汉字字体之一,分为大篆和小篆,汉时多用于庄重场合。
14.博士,指通晓古今、能言善辩之人;也指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后世沿置。
15.羽林,指汉代禁卫军,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意,为皇帝护卫。
16.考课,是对在职官吏的政绩和功过的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17.谥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如某祖、某宗。
18.幕客,幕府中的僚属,因古代以西东分宾主,故又称“西宾”“西席”,主人称为“东家”。
19.仪同,仪同三司的简称,享有与“三公”同等的待遇,南北朝时授予的人数甚多。
20.言官,封建官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考核评定各级官吏的得失。
21.邸报,汉唐时的地方长官,皆在京师设邸,邸中传抄诏令奏章之属,以通报诸侯、藩镇。后世又称朝廷的官报为“邸报”。
22.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读书人的称呼,如贾谊《过秦论》中的“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23.太学,古代的大学,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汉武帝元朔五年,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
24.卤簿,古代帝王外出巡行时扈从的仪仗队,后也用于后妃、太子、王公大臣等。
25.白衣,古代无功名的人的代称。犹言平民、老百姓。
26.冠礼,中国古代男性的成年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
27.废立,古时指帝王废置皇后、太子或诸侯,也可以指大臣废除旧君,另立新君。
28.大计,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
29.大戮,古代的一种刑罚,指杀死犯人并陈尸示众,古代也称之为枭首、凌迟等。
30.入阁,明清时期作为宰辅的官员,他们以殿阁大学士的身份进入内阁参与国家机要事务。
31.赠官,指古代皇帝加封对朝廷有重大贡献的官员官职勋位。
32.笏,朝笏,君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比画或在上面记事,以备遗忘。
33.移疾,指居官者因为身体患病而被迫辞职。古人还常用致仕、致事等指官员辞职归家。
34.恩荫,指封建社会朝廷根据官员的政治地位授予其子孙亲戚官职的一种制度。
35.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域名,最初是监察区的性质,后转化为行政区。
36.经筵,帝王为到宫中讲论经史的大臣特设的御前宴席。
37.监国,古代国君外出时,太子留守,监督国事。
38.行在,“行在所”的简称。皇帝或大臣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或大臣出行所到之地。
39.玺书,古代用印章封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40.太牢,指古代祭祀宴会时,牛、羊、豕三种牲畜具备。
答: .
答案:3.“军事长官”说法错误,应为军政长官,即地方军事行政长官,不仅仅是军事长官。7.河朔,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11.“大臣向帝王或上司进言”说法错误,不包括“上司”。17.“谥号”说法错误,应为“庙号”。20.“考核评定各级官吏的得失”不属于言官的主要职责。22.“黔首”是对百姓的称呼。29.枭首,斩头并悬挂示众。凌迟,古代一种极残酷的死刑,又称“剐刑”。这两种都是古代的酷刑,但不是大戮的别称。31.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33.移疾,指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36.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38.行在,专指皇帝所在的地方,不包括大臣。
易误点2 不据语境,推断不准
文化常识选择的“3结合”
结合语境 要锁定该专有名词出现的语境,尽量从语义相关处推断。
结合教材 遇到专有名词时,要尽量关联教材,链接教材语境。
结合生活 当遇到陌生的文化知识词语时,不妨进行生活常态化、共识性话语的联想。
典例1 (名师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盛度,字公量。契丹寇边,(盛度)奉使陕西,绘《西域图》,言:“酒泉、张掖、武威、燉煌、金城五郡之东南,有郡、有军、有守捉,襟带相属,烽火相望,其为形势备御之道至矣。今复绘山川、道路、壁垒、区聚,为《河西陇右图》,愿备上览。”知扬州。暴感风眩,以太子少傅致仕,卒。真宗祀汾阴,仁宗在藩邸,诏掌起居笺奏及留司章奏。
(节选自《宋史·盛度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烽火,古代边防通信的重要手段,烽火燃起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
B.壁垒,古代指军营周边的围墙,泛指防御工事,现多用来比喻对立的事物和界限。
C.扬州,古时又称广陵、维扬,“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即指此地。
D.藩,古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后来借指京畿附近的重要城市。
答案:D
解析:理解A、B两项中“烽火”“壁垒”的意思可以从盛度绘《西域图》《河西陇右图》,介绍西域的地势、军事部署等内容进行推断。由“相望”“备御之道”可知,“烽火”是边防军事的通信手段,古代边境报警时燃烧烟火,依靠“相望”传递信息;“壁垒”是一种军事防御工事。C项,由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可知,“扬州,古时又称广陵”正确。“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语出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有“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其中的“维扬”也就是扬州。D项,由“真宗祀汾阴,仁宗在藩邸”可知,此时真宗在位,仁宗在“藩邸”。古时皇帝从诸皇子中择嫡长子或最优秀的皇子作为皇位继承人,而其余的皇子则会被安排到全国各地做藩王,所以选项中“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正确。同时联系历史上的“藩镇割据”能确定选项中“借指京畿附近的重要城市”是错误的。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1.李熹,字季和,上党铜齍人也……皇太子立,以熹为太子太傅。自魏明帝以后,久旷东宫,制度废阙,官司不具,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诸官并未置,二傅并摄众事。熹在位累年,训道尽规。以年老逊位。(节选自《晋书·李熹传》)
2.郭惟贤,字哲卿,晋江人……主事董基谏内操被谪,惟贤救之,忤旨,调南京大理评事。给事中阮子孝、御史潘惟岳等交章救。帝怒,夺俸有差。 (节选自《明史·郭惟贤传》)
3.(刘)弘遣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侃、初等累战破昌,前后斩首数万级。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 (节选自《晋书·刘弘传》)
4.颜睟,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 (节选自《宋史·颜睟传》)
下列对文言语段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是( )
A.太子太傅,《周礼》中的“三公”之一,后来逐渐成为虚衔。李熹任此职时也属虚衔。
B.夺俸,俸即俸禄,是官员所得到的薪金,夺俸是对有过失的官吏采取的一种惩罚措施。
C.守宰,泛指各级官员,“守”是州府地方长官,“宰”是辅佐国君的百官之长。
D.解褐,同“释褐”,意为脱去粗布衣服,文中指因做官而摆脱贫贱,这与借指贫贱的“衣褐”相对。
答案:B
解析:A项“李熹任此职时也属虚衔”错误。从当时的局势及后文“二傅并摄众事”可知,李熹被起用为太子太傅时,二傅一起管理政事,所以太子太傅并非虚衔。B项正确。从字面上看“夺俸”即夺去俸禄,是一种惩罚措施。从语境“给事中阮子孝、御史潘惟岳等交章救”“帝怒”来看,“夺俸”是因为在皇上看来这些官员都做错了事情。C项“‘宰’是辅佐国君的百官之长”错误。从前文“(刘)弘遣南蛮长史……进据襄阳……荆土平”可知,“荆”应为地名。“时荆部守宰多阙”的意思是“荆部”缺少“守宰”,根据语境,这里的“宰”与“守”意思相同,都属于地方官员。D项“文中指因做官而摆脱贫贱”错误。原文未提及颜衎身处贫贱之家。解褐,同“释褐”,意为脱去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指开始进入仕途。“衣褐”借指贫贱者,与“解褐”并不相对。
【技法点拨】
1.拆分选项成独立的信息点。 把选项内容拆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信息点。如【典例1】的C项,可以拆分为“古时又称广陵、维扬”“‘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即指此地”两个信息点,考生在判断时,要确保每个信息点都是正确的。
2.拆分词语,理解词义。有些古代文化知识可以通过拆分词语后,根据词语的意思初步判断其正误。如【典例2】 中第二个语段的“夺俸”,从字面意思分析,就是“夺去俸禄”的意思,这显然是一种惩罚措施。
3.依托语境判断正误。高考选取的古代文化知识有些是考生平时常见但容易犯错的,有些是考生比较生疏但可依据其所在语句进行判断的。如【典例2】 中第三个语段的“守宰”,从字面上看,“守”,太守,“宰”,宰相,然而把其带入所在语句,显然不符合“荆部守宰多阙”这一语境。
4.联系生活常识和教材知识进行推断。如【典例1】的C项,“广陵”“维扬”“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等都是教材中学过的内容。
5.选项中有关文本内容的相关分析,要注意细节。 如【典例2】中第一个语段,判断太子太傅是不是“虚衔”,要找到相关依据;【典例2】中第四个语段,文本中没有“摆脱贫贱”的相关内容。
【选择运用“4技巧”】
技巧1 调动积累,认定错项
古代文化知识点多面广,涉及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天文地理、宗法礼俗、历法刑法、音乐典籍等,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门别类地积累记忆。答题时,要调动平时所学知识,特别是课本中出现的知识,以便触类旁通。
技巧2 利用语境,巧妙排除
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内涵比词典中的解释更丰富,故需结合语境才能具体理解。如全国卷Ⅰ《宋史·曾公亮传》中“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中的“首相”,显然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应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结合语境,才能知道“首相”的具体内容。
技巧3 剖析语素,分析结构
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婉辞、比喻义、引申义等。如“建储”一词,联系“建都”一词,“建”应是设立、确立,动词;联系“王储”一词,“储”应是已经确定继承皇位等最高统治权的人,名词。“建储”一词为动宾结构,意义为“立皇太子”。
技巧4 遇生判对,灵活运用
因为高考题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所以一般不会把冷僻的专有名词作为应选答案的设置,如果出现较生疏的古代文化知识,一般把它作为正确选项看待。
应用体验
[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①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②攻魏,子③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④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⑤子之行也!”重⑥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⑦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⑧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⑨借兵者,以⑩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 非能强于 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 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 也?以其西为 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 ,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
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 便 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 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 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 ?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 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 且亟 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 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教考结合,注重积累
词语释义
①夜: .
②且: .
③子: .
④之: .
⑤愿: .
⑥重: .
⑦之: .
⑧以: .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连夜
将要
您,对人的尊称
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希望
重视,郑重
去,到
表目的,来
⑨敢: .
⑩以: .
兵: .
于: .
岁: .
何: .
为: .
许诺: .
效: .
便: .
谦辞,冒昧地
因为
军队
介词,比
每年
为什么
作为
同意,应允
献,献出
有利的,适宜的
悉: .
因: .
利: .
说: .
众: .
亟: .
因: .
尽其所有,倾其全部
凭借
好处
同“悦”。喜欢,高兴
多
快
于是
真题演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答案:C
解析:“歃盟”的意思是歃血结盟,“于秦”表示歃血结盟的对象,作状语,故“歃盟于秦”中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的意思是“这就是我所说的效忠于大王”,语意完整,其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B项。故选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答案:C
解析:“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错误,《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的意思是“所受的蒙蔽”,两者词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
答案:A
解析:“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错误,原文说的是“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意思是“魏王说:‘我希望您去做这件事!’”,由此可知是魏王希望孟尝君出使诸侯,而不是孟尝君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译文: .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译文: .
我国已连续两年歉收,现在又要远涉数千里去帮助魏国,将怎么办呢?
燕国不援救魏国,魏王就会屈节割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撤退。
14.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对赵国采用的游说策略是让赵王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指出如果赵王不借兵,那么秦魏就会结盟,这样赵国就会失去屏障,直面秦国的威势。②对燕国采用的游说策略是威逼,提醒燕王魏国会在秦国离开后组织四国兵力攻打燕国,那时燕国就会危在旦夕。
解析: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由题干可知,此题考查的内容是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游说策略。然后据此在文中寻找相关语句。游说赵王的语句是“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民亦且岁死矣”,游说燕王的语句是“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综合以上语句可知,游说赵王主要是以唇亡齿寒的道理来使赵王明白其中利害关系;游说燕王主要是威逼,让燕王明白不出兵相救将会导致什么恶果。
【参考译文】
秦国将要攻打魏国,魏王听到了这个消息,连夜召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攻打魏国,您为我谋划一下,该怎么办呢?”孟尝君说:“(如果)有诸侯的救援,那么魏国就能转危为安。”魏王说:“我希望您去做这件事。”(魏王)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孟尝君到了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向大王)借兵去解救魏国。”赵王回答说:“我不能(借兵给你)。”孟尝君说:“我冒昧地借兵,是效忠于大王。”赵王说:“能听听你的说法吗?”孟尝君说:“赵军并不比魏军强大,魏军也并不比赵军弱。然而赵国的土地没有连年受到威胁,百姓也没有年年死亡;可魏国的土地却连年受到威胁,老百姓年年死亡,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魏国在西边做赵国的屏障。
现在赵国不救魏国,魏国就会与秦国结盟,那赵国就将直接与强大的秦国相邻了,赵国土地也将每年受到威胁,百姓也将每年大量死亡。这就是我所说的忠于大王的意思。”赵王于是同意派兵十万,战车三百辆。(孟尝君)又北上拜见燕王说:“现在秦军将要攻打魏国,希望大王救援。”燕王说:“我国已连续两年歉收,现在又要远涉数千里去帮助魏国,将怎么办呢?”孟尝君说:“远赴数千里之外帮忙,这是有利于燕国的。现在魏王一出国门就看见秦军,即使想跋涉几千里驰援别人,可以做到吗?”燕王还是没有同意。孟尝君说:“我献妙计给大王,(但)大王不用我的良策,我只得离开。恐怕天下局势就要大变了。”燕王说:“我能知道会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吗?”(孟尝君)回答说:“燕国不援救魏国,魏王就会屈节割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撤退。
秦军撤离魏国后,魏王会联合韩国、魏国的军队,又向西借秦国的军队,再依靠赵国军队,以四国之兵来攻打燕国,大王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燕国是千里驰援好,还是一出南门就看见四国攻燕的军队好呢?而且(四国军队到燕国的)距离很近运输也方便,大王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燕王说:“你可以回国复命了,我愿听从你的意见。”于是派出士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随孟尝君。魏王非常高兴,说:“您这么快就借到了燕、赵的大军。”秦王大为恐慌,割地与魏国讲和。魏王于是让燕、赵的军队回国,并封赏了孟尝君。
探究突破——文化常识,考查的是积累与传承
现场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仁宗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幼端重沉静,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①。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太祖尝命分阅章奏,独取切②军民利病③者白④之。或⑤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⑥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⑦以全⑧。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⑨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⑩高燧,阴谋 夺嫡,谮 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 ,驰上之。而俨先潜 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 ,世子所遣使亦至。
成祖发 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成祖践阼,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 。四方水旱饥馑 ,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 谗构 。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乎?”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十年,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 ,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
二十二年即帝位,大赦天下,壬午,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于所产地计直 市 之,科派病 民者罪不宥 。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 愆纠缪”,谕 以协心赞务 ,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 。癸酉,诏有司:“条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辛巳,崩于钦安殿,年四十有八。
赞曰: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 之年,涵濡 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 隆哉。(选编自《明史·本纪》)
材料二 先是,仁宗尝与侍臣论科举之弊。
杨士奇曰:“科举当兼取南、北士。”仁宗曰:“北人学问远不逮 南人。”士奇曰:“长才大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仁宗曰:“然则将何如?”士奇曰:“试卷例缄其姓名,请于外书‘南’‘北’二字,如当取百人,则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才,皆入彀 矣。”仁宗曰:“然。如是,则北方学者亦感奋 兴起。”(选编自《明史纪事本末》)
教考结合,注重积累
词语释义
①辍: .
②切: .
③利病: .
④白: .
⑤或: .
⑥拊: .
⑦赖: .
⑧全: .
⑨慧黠: .
⑩党: .
中间停顿,停止
贴近,切中
利弊,利害
禀告,报告
有的
同“抚”,抚慰
依赖,依靠
保全
聪慧灵敏
结伙
阴谋: .
谮: .
缄: .
潜: .
无何: .
发: .
庶政: .
馑: .
隙: .
构: .
伏诛: .
计直: .
市: .
暗中策划
诬陷,中伤
封闭
秘密地
没有多久
打开
各种政务
原指蔬菜没有收成,后指荒年
机会
诬陷,陷害
被处死刑
计算货物的价值
交易
病: .
宥: .
绳: .
谕: .
赞务: .
闻: .
假: .
涵濡: .
比: .
逮: .
入彀(ɡòu): .
感奋: .
损害
宽恕,原谅
纠正
告诉,吩咐
协助处理事务
报告上级
借
滋润,浸渍
同等,相比
及,赶上
彀中,指弓箭射程之内。后以“入彀”比喻人才入其掌握,被笼络网罗
因受感触而精神振奋
真题演练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答案:ACDEGI
解析:本句意为:当靖难之师兴起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北京,保全了城市,帮助了军队。此后成祖登基,年年出兵北征,仁宗于东宫监国,朝中没有什么积压的事务。“居守”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皇子或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中间不能断开。“其后”做时间状语,修饰“成祖乘舆”,不能断开。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讳,是指加在君主、尊长的名字前,不直称其名,以示尊敬的一种礼节。
B.践阼,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的主阶称阼阶,故践阼又指即帝位。
C.敕,汉朝时指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南北朝以后则专指皇帝诏令。
D.科举,中国古代的考试选拔制度,明代科举分三级,会试由吏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D项“会试由吏部主持”错误。会试,科举考试名目之一。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因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春试或春闱。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宗受命分阅奏章时,专取有关军民利弊的奏章陈述;监国时,遇到水旱灾荒,总是及时遣使赈济。
B.朱高煦、朱高燧为了夺取继承权,勾结党羽屡屡污蔑构陷仁宗,仁宗不但不计较,反而为高燧开脱,使其免罪。
C.成祖起兵后,仁宗凭借万人抵抗五十万军队,守住北平城;仁宗看穿朝廷离间之计,巧妙利用黄俨,积极应对保全自身。
D.仁宗广开言路,善于纳谏,赐给蹇义等人“绳愆纠缪”银章,便于重臣及时发现仁宗过失,直接进谏。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C项,文中相关信息为“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C项“巧妙利用黄俨”无从谈起,于文无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指示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
译文: .
(2)条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
译文: .
太祖指着奏章给他看,说:“你疏忽这些了吗?”他回答说:“不敢疏忽,只是(考虑到)小过失不值得冒犯皇上。”
分条陈述对百姓不利的政策法令上报,凡是遭遇灾害却不立即请求赈济的,惩处他。
解析:(1)“指示”译为“指着奏章给他看”。“忽”译为“疏忽、忽略”。“顾”译为“只是”。“渎”译为“冒犯”“亵渎”皆可。(2)条,分条陈述,列出。“政令之不便民者”定语后置,译为“不利于百姓的政策命令”。“以闻”译为“上报”“向上级或朝廷、皇上汇报”“让上级或朝廷、皇上知道(听到)”。“被灾”译为“受灾”“遭灾”均可。罪,惩处,判罪。
14.杨士奇提出了哪些科举改革的措施?请分条概括。
答案:①试卷封住姓名后需标注“南”“北”二字。②兼取南北,南方占六成,北方占四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仁宗皇帝,叫朱高炽,是明成祖长子。仁宗幼年时端重沉静,勤奋好学,跟从儒臣讲经论史,滔滔不绝。洪武二十八年(1395)被册封为燕世子。太祖曾命令他分阅奏章,他专取有关军民利弊的奏章陈述。有的有文字错误就不奏述。太祖指着奏章给他看,说:“你疏忽这些了吗?”他回答说:“不敢疏忽,只是(考虑到)小过失不值得冒犯皇上。”
成祖起兵,世子留守北平,善于抚慰士卒,用万余人抗拒李景隆五十万人,北平城因此得以保全。起初,郡王高煦、高燧都以聪明灵敏而得宠于明成祖。高煦又因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与高燧结党营私,暗中谋划夺取嫡长子的继嗣地位,诬陷世子。正好朝廷赐给世子诏书,想离间父子二人。世子没有启封,驰马上报成祖。
然而,黄俨已经先秘密地告诉成祖说:“世子与朝廷通好,使者都已经到了。”不久,世子派遣的使者也到了。成祖打开诏书一看,长叹一声说:“差点杀掉我的儿子。”成祖登基,以北平为北京,仍命世子居守。永乐二年(1404),立为皇太子。成祖屡次北征,命他监国,裁决平民政事。四方水旱灾荒,往往遣使赈恤,因而仁德的名声大振。而高煦、高燧与其党徒时时找机会讲太子的坏话。有人问太子:“你也知道有讲你坏话的人么?”朱高炽回答说:“不知道,我只知道尽自己作为儿子的职责罢了。”永乐十年(1412),黄俨等谋立高燧为皇太子,事情暴露后被诛灭,高燧因得太子解救而幸免。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朱高炽即皇帝位。在全国颁布大赦令,九月壬午日,命令从今起,官吏所用物料在所产地计算价值买卖,科派损害百姓的罪不饶恕。九月戊戌日,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枚,上写“绳愆纠缪”,要他们同心协力参与重要事务,凡有阙失应当说明的,均用此印密封上报。十一月癸酉日,下诏有关官吏:“分条陈述对百姓不利的政策法令上报,凡是遭遇灾害却不立即请求赈济的,惩处他。”五月辛巳日,死于钦安殿,终年四十八岁。
评论:当靖难之师兴起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北京,保全了城市,帮助了军队。此后成祖登基,年年出兵北征,仁宗于东宫监国,朝中没有什么积压的事务。仁宗在位一年,用人行政,美不胜书。假使老天让他多活些年头,润泽百姓,休养生息,其功德造化之盛,难道不是能与汉朝的文帝、景帝媲美么?
材料二 在此之前,仁宗曾与侍臣谈论科举取士的弊端。
杨士奇说:“科举应当兼取南、北之士。”仁宗说:“北方人的学问远赶不上南方人。”士奇说:“有优异才能、能干大事的人,都出自北方,南方人虽很有才华,但大多华而不实。”仁宗说:“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办呢?”士奇说:“试卷照例遮封他们的姓名,请在外面书写‘南’‘北’二字,比如应当录取一百人,那么从南方录取六十人,从北方录取四十人,这样南北方人才,尽在掌握之中了。”仁宗说:“太好了。像这样,那么北方的学子也会受感触而精神振奋,奋发学习。”
就题点拨
对古代文化常识专门设题考查,在高考试卷中皆有出现。就现有题例分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梳理常见的文化常识
对史传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和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的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类梳理,并且追求精准的记忆,这是破解难题过程中的关键。
2.分析题例设误方式
分析现有题例中已经使用了的设误方式,并预测来年高考卷可能出现的新的设误方式,有利于识别陷阱,准确答题。
3.掌握几种常见的设误方式
(1)扩大范围。(如解说“太子”,扩大范围说“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2)跳脱背景。(如解说“嗣位”,本来是嫡长子继位,却说成“最年长的儿子”继位,忽略嫡庶。)
(3)张冠李戴。(如将对“庙号”的解说弄成对“谥号”的解说。)
(4)以今释古。(如将“中国”的今义说成“中国”的古义。)
4.比较筛选错误项
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缩小确定范围,推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
● [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 ●
一、官职沿革
(一)官职制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
√
√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
[拓展]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
√
√
5.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拓展] “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
×
√
√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
[拓展] “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
[拓展] “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
√
10.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
[拓展] “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夺情”是指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别称“夺情”。
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
√
×
√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
[拓展]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备。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14.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
15.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
[拓展]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委婉语。
16.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
√
√
×
√
(二)皇室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7.统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称为“皇帝”,又称为“天子”。古人认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儿子,其政权是受天命建立的。( )
[拓展] “皇帝”始于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之名,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此后,历代封建君主均称为“皇帝”,俗称皇上。
18.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
×
√
19.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
20.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帝王之女皆称公主,始于战国。汉代以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姐妹称“长公主”。公主封地称邑,以后各代基本上都沿用汉代的这种称谓。( )
21.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
√
√
√
22.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
[拓展]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其他儿子不能称太子。
23.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
24.驸马历代专指皇帝的女婿,非实官,清代称为“额驸”。 ( )
[拓展] 驸马,是驸马都尉的简称。西汉武帝时始置,主要职责是掌管皇帝副车之马,原为皇帝的近侍官。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才加此称号,已非实官。
×
×
×
(三)中央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25.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名称为“三公”。但朝代不同、时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 )
[拓展] 三公,始于周朝,或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汉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唐宋沿用此称。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已无实际职权,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誉。
26.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辅佐朝政;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事务。 ( )
√
√
27.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
28.太师,西周始置,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春秋时晋楚沿用,战国后废,汉又设置,位在太傅之上。( )
29.司徒,春秋时负责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贡赋。汉时,主管教化。( )
30.枢密使,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机密,其后掌权的宦官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所以,至唐昭宗时开始改为士人任职。( )
√
√
√
√
31.中书令,历代多为宦官担任,负责宣诏命。司马迁获刑后,曾任此职。( )
[拓展] 中书令,汉武帝始置,西汉后期改为中谒者令,魏晋为中书省的长官之一。南北朝时期,中书令多为有文学名望的人。至唐代,非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宋制略同。元代中书令权位尤重,明代废除。
32.参政,唐初以参知政事为他官参与宰相事务的官职名,宋以资历较浅之官与宰相同议朝政,称为参知政事。( )
[拓展] 参政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均为中央最高政务长官。宋代范仲淹、欧阳修和王安石等都曾任此职。
×
√
33.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很重要。 ( )
34.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
35.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
36.我国战国时期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一直沿袭至清代。主要职责是对百官进行纠察弹劾。( )
[拓展] 西汉时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府,后改称御史台。历代御史台的长官称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明代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清代沿袭。
√
√
×
√
37.我国历代都有史官。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虽然名称各异,但职能大体相似。( )
38.“补阙”原意为补救过失,在唐代属于门下省。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并举荐人员。( )
[拓展] 唐代门下省称为“左省”,中书省为“右省”,故补阙在门下省为“左补阙”,在中书省为“右补阙”,与“拾遗”合称“遗补”。
39.“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
40.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
√
×
√
×
(四)地方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1.秦统一后,郡县制正式形成,成为后来各个朝代地方行政单位的基础。郡的长官称郡守,由朝廷任命;郡下设县,县内以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汉承秦制,把郡守改称“太守”。和郡平行的还有“国”,也称“诸侯王国”,设官全仿中央。( )
42.唐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称州或郡,长官是刺史或太守。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叫府,长官叫尹或少尹。唐初中央派官员出巡各州,监察地方行政,称为黜陟使,有权罢免或提升地方官吏。职权和汉代的州刺史相似。 ( )
43.宋代的州由中央派官员前往管理,称为“知州”,与之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州、府、军、监以上的行政单位是路。路设经略安抚司掌军权,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 )
√
√
√
44.明清省下设道,长官是道员,称分守道、分巡道,俗称道台。道下设府,长官称知府,掌一府之政。府下设州,长官称知州;州下设县,长官称知县。( )
45.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 )
[拓展] “知”是主持的意思,唐代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初用京官知县事管理一县的行政,有戍兵驻县,兼管兵事。明清沿用不改。
46.司马,西周始置,主要掌管军政和军赋。司马常作为官员的贬降之职。如《琵琶行并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47.提辖,主管军队武装、训练、督捕盗贼、维护地方治安等。宋代州郡多设提辖兵马一官。( )
√
×
√
√
(五)官职任免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8.“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 ( )
[拓展] “征”是皇帝特聘;“辟”是官府或高官聘用;“任”又称“保”,指高官保任其子弟为官;“除”有“除旧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是正常授官,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迁”指官职晋升或调动。
×
49.“转、徙、出、入”这几个词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 ( )
[拓展] 这几个词都指官员调动,其中“转”“徙”泛指调动,“出”专指调离京师,“入”专指调入京师。
50.古代任官,还有摄官、兼官、加官、试守的制度。“摄”是代行职守;“兼”指兼职,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或“平”。( )
[拓展] 汉代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而到了唐宋,以低职兼高职为“守”,以高职兼低职为“行”。
×
×
二、姓名称谓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51.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
[拓展] 有三种情况直称姓名:自称;用于介绍或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52.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
53.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
√
√
√
54.号,与名和字没有根本区别,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 )
[拓展] 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是由自己取定。号,又叫别号、表号。
55.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死后会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
56.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
57.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
[拓展]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
√
√
√
58.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
[拓展] 《汉书》记载,十月汉武帝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认为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那一年为“元狩元年”。
59.“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
60.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又作“家严”“家君”;“家母”,又作,“家慈”;舍弟、舍妹、舍侄。( )
[拓展] “先父”“先母”是尊称逝去父母的称呼。
√
√
√
61.古人称对方时,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常用“令”“尊” “贤”等敬辞。其中“令”用以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等;“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尊称平辈或晚辈,如“贤郎”(对方的儿子)、“贤弟”等。( )
62.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
√
√
63.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岁的男子。( )
[拓展] “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其他如“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人三十岁;“不惑”指人四十岁,“知天命”指人五十岁;“花甲”指人六十岁;“古稀”指人七十岁;“耄耋”指人八九十岁;“期颐”指人一百岁。
×
三、礼仪习俗
(一)宗法礼仪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64.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因其地位最高,又称“宗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
65.冬至之日,最高统治者都会祭天,因为他们认为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一直延续到清代;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社稷等。( )
√
√
66.“封禅”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 )
[拓展] “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67.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
68.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仪式称“朝仪”,是体现一代帝王之尊及典制完备的重要标志,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
[拓展] 各朝对朝仪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等级区别。一般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泛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
√
√
69.古代诸侯会定期朝见天子叫“朝聘”。每年派大夫朝见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为“朝”。( )
70.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置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
[拓展] 长揖,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拱,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
√
71.祖道,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荆轲刺秦王》)中的“祖”就是“祖道”,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
72.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 ( )
73.膜拜,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
74.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 “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 )
75.古代祭祀或祭拜用纯色全体牲畜和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叫“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所以这类牺牲称为“牢”。( )
[拓展] 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 “太牢”。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用羊、豕各一,称为“少牢”。
√
√
√
√
√
76.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独居,以示虔诚。这些活动叫 “斋戒”。斋戒时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 )
77.纨绔子弟代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因为纨是一种细而有光泽的绢帛;绔是套裤,是套在最外面御寒的。穷人一般穿不起绔,而富贵人家子弟不仅穿纨,还讲究“纨绔”。 ( )
78.古人称已嫁出的女子回娘家省父母为“归宁”,也指男子归省父母。( )
79.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
√
√
√
√
(二)节日习俗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80.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又称元日、新春、新正等。春节习俗是庆贺过去的一年,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
[拓展] (1)古时候,人们把谷物的成长周期称为 “年”。民间一般从上年的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来年的正月十五都称为“春节”。(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
81.元宵节,古称上元节、灯节。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好的收成。吃元宵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元宵节的习俗还有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灯、迎紫姑、走百病等。( )
[拓展]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唐寅《元宵》)
82.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
√
√
83.清明节,据传为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仿效。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四日到六日之间。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
[拓展] (1)寒食,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2)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
84.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
[拓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85.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 )
[拓展]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
√
86.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
[拓展]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87.重阳节,《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
[拓展]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
四、天文地理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88.古人以天为干,以地为支。天干常用来表示次序,地支可用来表示时间。把天干地支依次组合,配成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 )
[拓展]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了古代纪年历法。
√
89.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既望”是每月望日之后的几天,这时候,月亮看起来很圆。阴历每月初一称“朔”,每月最后一天称“晦”。( )
[拓展] 既望,有时专指阴历十六日。苏轼《赤壁赋》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晦朔,庄子《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句,就是说生命极短的朝菌不知道阴历三十到初一的时间变化。
90.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也就是以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现在常说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时,即23点至1点。( )
91.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
√
√
√
92.流火,流,下行;火,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
93.东曦,古代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 )
94.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 )
95.“江河”专指长江、黄河。“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又称“江左”。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如《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
√
√
√
√
96.山东,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
97.关东,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关西,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关中,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关内,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关外,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或居庸关以北一带地区。( )
98.“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粤”,也叫“百越”。( )
99.“九州”“海内”都是我国古代的旧称。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
100.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
√
√
√
√
√
101.“中原”即中州、中土,是区别于边疆地区的说法。狭义指今河南及其附近地区;广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
[拓展]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中原”特指当时沦陷于金人的淮河以北地区。
102.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
103.“塞外”又名塞北、朔北、漠南,古代指外长城以北,即今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的北部及河北外长城以北一带。( )
104.“阳关”,一般指西汉所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的阳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 )
[拓展]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即指此。俗语“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中的“阳关”也指此。
√
√
√
√
105.“姑苏”是江苏苏州的别称,因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唐代诗人张继有《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其中的姑苏城即苏州。( )
106.“长安”是我国古都之一,汉高帝五年置县,七年定都。汉城在今西安西北,周围二十五公里。唐末迁都洛阳后,在长安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
107.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隋唐以后简称“辅”。三秦,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
√
√
√
五、教育科举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08.“科举”即分科考试以取仕。始于隋唐,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实行分级考试,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
109.“举人”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一类考生,是没有学历的人。( )
[拓展] 在唐代“举人”是指没有学历的人。明清以秀才、举人、进士表示三级科举身份。明清时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参加乡试取中的第一名举人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元”。
√
×
110.中国古代历代各级官府都会直接举办和管理学校,称为“官学”。由政府提供“廪膳”,选派教师,指定教材,监选生员。( )
[拓展] “官学”与“私学”相对,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中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属中央官学,如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元明清的太学、国子监等。
111.在中国古代,学校都称为“庠”“序”,主要是教授知识,为国家培养人才。( )
[拓展] 夏代称学校为“校”,商代为“序”,周代为“庠”。称谓不同,分工也不同。“庠”的主要功能是养育、培育,“校”的主要功能是教授知识,“序”的主要功能是学习“射”这门技艺。秦代以后此称不再使用。
√
×
112.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称为“国子监”,同时又是国家最高学府。( )
113.我国古代藏书、校书、讲学的地方称为“书院”,主要是校勘经典、辨明典章、收罗人才。( )
[拓展] 书院始于唐代,宋代书院大兴。以白鹿洞、嵩阳、应天府、岳麓四大书院最为著名。
114.中国科举时代,学校里的幼童称为“童生”。( )
[拓展] 明清科举考试,凡考试未合格,没被称为秀才以前,无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又称文童、儒童。
115.优秀的人才称为“秀才”,俗称“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称。( )
[拓展] “秀才”原为优秀的人才,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唐初有秀才科,后停废;宋代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称府州县学生为秀才。
√
√
×
×
116.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泛称贡士,唐以后亦称科举制度为贡举。( )
[拓展] 清代科举中参加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其第一名称会元。贡士均需参加殿试,殿试后根据成绩排名,由皇帝赐予进士出身。
117.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
118.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
119.明清时期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称为“大比”。乡试是科举考试的开端,所以称为大比。乡试之年称为大比之年。( )
[拓展] “比”是考核的意思。明清以前,大比泛指科举考试。
√
√
√
√
120.明清时期在省城,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因于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试、秋闱,考中者为举人。举人参加的科举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季举行,也叫春试、春闱,因其由礼部主办,又称为礼闱。( )
121.科举时代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因在皇宫内大殿上举行而被称为“殿试”,亦称廷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 )
122.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 )
√
√
√
六、生活文化
(一)服饰、器物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23.冠冕是贵族男子的头衣,平民男性的头发则以头巾为主,贵族则在冠之下附巾。如葛巾、幅巾、纶巾等。( )
[拓展] 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在亲人和乡贤的祝福下,将头发梳起来,并带上冠固定头发,从此就是成年人了。男子年满二十称为“弱冠”。
124.笄,是簪的古称。将头发梳起来,用笄固定住。古代女子十五岁则被称作“及笄”。( )
√
√
125.古代将上下身分为两件的衣服,总称“衣裳”,这里的“衣”和“裳”是两个词,“衣”指上身的衣服,“裳”指下身的衣服,也叫“裙”。( )
[拓展] 女子服饰中,短上衣叫“襦”。把裙子穿在襦外面,就成了襦裙。在裙子外面又加了一件上衣叫作“袄”,以袄掩裙,袄可长可短,在明代最为常见。
126.短褐,用麻或毛捻成线编织的粗衣,不但重,无光华,而且不暖。对地位低下的人来说,则为平时所穿,因此“短褐”成了平民的标志。( )
127.袖,又称“袂”,古语“联袂”就是连在一起拉着手的意思。( )
[拓展] “联袂”是一同做某件事的意思。“挥袂”则是挥手的意思。由此可见,古代常常用袂来代指手。
√
√
√
128.黔首,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即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 )
129.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故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布衣、麻衣,借指平民。( )
[拓展] 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布衣之交,即贫贱之交。
130.青衫,黑色的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
131.“笏”又称“笏板”,当纸张还没有发明的时候,文字都记录在上面,上朝的时候可以提醒自己重要的事情。( )
[拓展] 缙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
132.“席”是跪坐时用的垫子。这是由于最初中国人是席地而坐的,坐的时候,比较庄重的坐姿是跪坐。( )
√
√
√
√
√
(二)饮食、灶具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33.“觥”是古代一种椭圆形,三足或四足的盛酒器,上部或侧面有提梁;“筹”本来是竹片或木片,用来计数,华丽些的也可以用象牙等珍贵材料制作。后来指在喝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 )
134.“鼎”用于煮肉和盛肉。鼎有圆形三足和方形四足两种,现存的鼎中,最著名的要数后母戊鼎。青铜鼎非常贵重,非大贵族不能使用。( )
135.“箪”是一种像小筐的竹器,古代用它来盛饭。( )
[拓展] 语出《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称赞颜回安贫乐道,只能吃一竹筐饭,喝一瓢水,却仍然能自得其乐。
√
√
√
(三)交通出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36.在中国周代,马车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根据马的数量。可以对车有不同的称呼:骈就是两匹马拉车,骖就是三匹马拉车,驷就是四匹马拉车。( )
[拓展] 据说“天子驾六”,只有天子才能乘坐六匹马拉的车子。由于四马拉车最为常见,所以用驷来代指马车。“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表示说出口的话,即使是驾着四匹马拉的车子也无法追回来。
√
137.古代的轿子叫肩舆或腰舆,其区别是肩舆上肩抬,而腰舆抬在腰间。最早叫“辇”,本来是人推的车。后来成为专用的车或者轿子。( )
[拓展] 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别国的王孙公主被“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可见当时的辇还不是皇帝专用。
138.“轼”是指马车前部栏杆上的一块横木,“辙”是指车在泥土路上碾过的痕迹。( )
139.最初的田猎是一种非常严肃的军事和祭祀活动,后来田猎的制度消失,对贵族们来说,打猎成了休闲活动。( )
√
√
√
(四)古代刑罚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40.刺配:脸上刺了字,发放送往远地充军。刺,即黥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上字,用墨染上颜色;配,发往远地充军。( )
[拓展] 黥刑又称墨刑,以刀刻凿人面(体)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汉以前,墨刑主要施于犯人面、额之上,适用于较轻的罪犯;以后,墨刑间或有之,主要用于逃奴、窃盗和辅助刑。
141.刖刑,又称剕刑,指砍去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的酷刑。( )
[拓展] 从膑刑演变而来。膑刑是去掉犯人的膝盖骨,犯人受膑刑后不能行走,受刖刑即断足后,装上假肢仍可行走,故刖刑轻于膑刑。
√
√
142.笞刑,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背部或臀部。笞刑打十至五十下。杖刑,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杖刑打五十至一百下。( )
143.戮刑,戮有羞辱和耻辱之意。戮刑视为奇耻大辱。戮分为生戮和死戮。生戮即先将犯人示众。然后再杀死;死戮是先将人杀死,然后再陈尸示众。( )
144.宫刑又称腐刑,是仅次于死刑之刑。因犯人阉割后畏风须暖,要在蓄火如蚕室之宫刑狱中将养百日,所以宫刑也叫作隐宫、下蚕室。( )
√
√
√
145.炮烙:下面点火把铜器烧热,让人赤脚在上面走,使人掉进火中烧烫而死。汤镬:把人放入大鼎或大镬,用滚汤将人活活煮死的酷刑。菹醢:把人剁成肉泥,制成肉酱。( )
146.车裂即五马分尸,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块。凌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是一种肢解的惩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 )
√
√
即学即练
1.中国的姓氏起源种类很多,如“李”姓,原为“理”,源于皋陶任尧时大理职务(司法官),子孙为之,后为姓氏。推测“北门”一姓来源于祖先的( )
A.封国 B.居住地
C.爵号 D.部族
答案:B
2.中国古代地名的由来多种多样,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朝廷将明州改称宁波,下列哪个选项最可能是宁波得名的原因( )
A.年号 B.方位
C.避讳 D.特产
答案:C
3.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选项属于干支纪年的是( )
A.“元和十年”《琵琶行并序》
B.“赵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C.“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梅花岭记》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答案:D
4.史书上说:“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秦封(鞅)于商,故号商君。”据此判断商姓来源于( )
A.自然的崇拜 B.母亲的族性
C.因功而得到的封地 D.所在地方的地名
答案:C
5.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答案:A
6.在人与人交往中,礼貌称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称、谦称、雅称、婉称”等书面语,下面属于他人母亲雅称的是( )
A.椿萱 B.萱堂
C.泰山、泰水 D.巾帼
答案:B
7.在中国古代,名、字与号是有区别的: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下列选项中属于称“号”的是( )
A.李太白 B.杜子美
C.苏轼 D.青莲居士
答案:D
8.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答案:D
9.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为“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东汉被称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 )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土德
答案:D
10.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答案:C
11.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若请你写一篇《端午节简介》,下列四组关键词,你会取用的应是( )
A.柳条 粽子 春耕 屈原
B.月亮 月饼 团圆 嫦娥
C.菊花 九层糕 敬老 齐景公
D.艾叶 粽子 龙舟 屈原
答案:D
12.2008年,中国政府将清明节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原本是( )
A.纪念庆贺节日 B.岁时农事节日
C.宗教祭祀节日 D.西方传统节日
答案:B
13.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春以正月始。古孟、仲、季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所以在阴历中,又利用其给一年十二个月依次命名。依此推算,《宋史》“己卯,诏每岁以季秋亲祠明堂”中所写的“季秋”,应是中国古代阴历的( )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十一月
答案:B
14.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答案:D
15.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据《百家姓》中的排序“赵钱孙李”,“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排第一。由此可推断出《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
A.西周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C
16.《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分别是( )
A.谥号、年号、年号 B.庙号、谥号、年号
C.年号、尊号、庙号 D.尊号、谥号、庙号
答案:B
17.农历的干支纪年一直沿用至今,1958年,用干支纪年法应该指的是农历的( )
A.己丑年 B.己未年
C.戊戌年 D.戊午年
答案:C
18.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答案:D
19. “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答案:B专题三 文言文概括分析——多重比对,准确概括
【考情调研】 新高考全国卷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每个选项均由“概括+分析”两部分构成,主要从人、时、地、事等几个方面设误,要求考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人物形象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因此,在分析判断选项表述正误时,应明确设误点,进行针对性比对。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①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弗听。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曰:“①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②之无礼。我与③在前,吾是以不乐。”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④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贰⑤焉。”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②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令其宗庙不祓除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⑥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⑦城,吾知子不违⑧也。其⑨表⑩子之闾,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③此礼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教考结合,注重积累
(一)词语释义
①袒裼:
②遇:
③与:
④万乘:
⑤自贰:
⑥悬:
⑦薄:
⑧不违:
⑨其:
⑩表:
(二)语句翻译
①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
译文:
②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令其宗庙不祓除而社稷不血食也。
译文:
③此礼之所用也。
译文:
真题演练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穷,指困窘、困厄,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穷冬烈风”的“穷”意思相同。
B.出入,表示“大约”,与《愚公移山》中“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意思不同。
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
D.绝世,指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耳遭到曹君的无礼对待,叔瞻预见到这件事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主张杀掉重耳以杜绝后患,曹君没有听从叔瞻的建议。
B.釐负羁参与了接见重耳的活动,为曹君对重耳无礼感到忧心忡忡,他妻子问明原委后,积极帮他出主意,釐负羁听取了她的意见。
C.离开曹国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国、秦国,秦穆公念在过去晋献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译文:
(2)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
译文: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的主要设错方式有:①无中生有; ②张冠李戴,主要指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动作行为的主体(往往承前省略)出现错误;③错解词义;④遗漏关键信息。比对分析法是解答此类试题较好的方法之一。
易错角度1 张冠李戴
考场易误 张冠李戴 对选项中将原文某人物的事、说的话“移花接木”到另一个人物身上不能分辨,导致对象错位。
误解形象 看不出命题者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的信息,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纠错方法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纠错即练】
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选项]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 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选项]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易错角度2 不辨时间地点,时序错乱
考场易误 时序颠倒 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空间错位 把不同空间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
纠错方法 分析时特别注意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纠错即练】
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选项] 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选项]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易错角度3 忽略关键词语,曲解文意
考场 易误 曲解文意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
归纳不全 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
纠错方法 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纠错即练】
5.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
[选项] C.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6.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选项] D.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
易错角度4 内容比对粗心,辨析不出增、 减内容
考场 易误 无中生有 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观点等内容,使选项的分析概括于文无据。
以偏概全 将原文对某一个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表范围或程度以及其他类的词语,故意扩大或缩小判断对象的范围。
纠错方法 辨析时应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是否有故意添加而原材料未涉及的内容或词语,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
【纠错即练】
7.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无不染。若以之不复入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廷从之。
[选项] C.彪之讲究实效,维护朝廷秩序。永和末年流行传染病,他见各类官员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指出这样做的危害,朝政因此恢复。
8.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
[选项] A.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易错角度5 句间关系不明,出现因果混乱
考场易误 改变因果 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或将因果关系改变成了其他关系。
事件杂糅 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杂糅混编,或把多个人做的事说成一个人做的,故意制造事实的混乱状态。
纠错方法 辨析时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事件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关系是否恰当。
【纠错即练】
9.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选项]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10.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
[选项] B.将军接受任命后,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
专题三 文言文概括分析——多重比对,准确概括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教考结合,注重积累
(一)词语释义
答案:①袒、裼都指脱去衣服,露出上身 ②对待;款待 ③参与
④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帝王 ⑤自别于人 ⑥吊、挂在空中 ⑦同“迫”。迫近;接近 ⑧依从,不反抗 ⑨表示祈使。当,可 ⑩做好标记
(二)语句翻译
答案:①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君主有福的时候我赶不上,灾祸来了一定会连累我。
②继承王位的儿子不成器,我怕这将会使晋国的宗庙得不到打扫,土神和谷神不能受享祭品。
③这是釐负羁从前对待晋公子有礼貌的作用啊。
真题演练
10.解析:主观型文言断句。首先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出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大概意思是君应该杀了晋公子。然后分析句法结构,结合句意断句:“遇之无礼”是“状语(遇之)+中心词(无礼)”结构的句子,意思是“对他没有礼貌”,其后应断开。“彼”应指“遇之”中的“之”,即重耳,“有时反国而起兵”是一个由连词“而”连接的动词性短语,用来陈述主语“彼”,“起兵”后应断开。“即恐为曹伤”的意思是“那恐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而“君不如杀之”是一个“主语(君)+状语(不如)+谓语(杀)+宾语(之)”结构的句子,因此“君不如”前应该断开。
答案:BFG
11.解析: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识记文化常识。A项,“穷冬烈风”的“穷”是“极”的意思,与文中表示“困窘、困厄”的“穷”意思不同。B项,“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是“出来进去”的意思。D项,“绝世无双”的“绝世”是“冠绝当世”的意思。
答案:A
12.解析:理解文意。“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错误。根据原文“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可知,重耳要求曹君把叔瞻从城墙上吊下来,他将杀掉叔瞻并陈尸示众。
答案:D
13.答案:(1)这个人如果返回晋国,一定会惩罚对他无礼的人,那么曹国就首当其冲了。
(2)于是釐负羁在壶里装上黄金,用食物把壶装满,又在壶上加了块玉璧,在夜间派人送给晋公子重耳。
【参考译文】
从前晋公子重耳出国流亡,经过曹国的时候,曹君趁重耳脱去上衣裸露身体时观看他连在一起的肋骨,当时曹国的大夫釐负羁和叔瞻侍候在曹君跟前。叔瞻对曹君说:“我看晋公子,不是普通之人。您对他没有礼貌,他如果有机会回国当了君主而起兵,那恐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曹君没听叔瞻的劝谏。釐负羁回到家中闷闷不乐,他的妻子问他说:“夫君从外面回来而有不高兴的神色,为什么呢?”釐负羁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君主有福的时候我赶不上,灾祸来了一定会连累我。今天我们的国君召见晋公子,他对待晋公子没有礼貌。我当时也参与接见,因此才闷闷不乐。”他的妻子说:“我看晋公子,将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他身边的随从,也都将成为大国的卿相。现在他走投无路而出国流亡,经过曹国时,曹国对待他没有礼貌。这个人如果返回晋国,一定会惩罚对他无礼的人,那么曹国就首当其冲了。您为什么不先表明自己和曹君不一样呢?”釐负羁说:“好。”于是釐负羁在壶里装上黄金,用食物把壶装满,又在壶上加了块玉璧,在夜间派人送给晋公子重耳。晋公子重耳接见了使者,拜了两拜,接受了他的食物,推却了他的玉璧。晋公子从曹国到楚国,从楚国到秦国。进入秦国三年,秦穆公召集大臣们商量说:“从前晋献公和我结交,各国诸侯没有不知道的。晋献公不幸谢世,到现在大约十年了。继承王位的儿子不成器,我怕这将会使晋国的宗庙得不到打扫,土神和谷神不能受享祭品。像这种情况我们再不去平定,就不符合和人交朋友的原则了。我想帮助重耳让他回到晋国,怎么样?”大臣们都说:“好。”秦穆公便起兵,动用了兵车五百辆,精锐骑兵两千,步兵五万人,辅助重耳回到晋国,让他登上王位做了晋国的君主。重耳登上王位才几年,便起兵去攻打曹国了。他为此而派人去告诉曹君说:“把叔瞻从城墙上吊下来,我将要杀了他把他陈尸示众。”又派人告诉釐负羁说:“军队压城,我知道您不会反抗我。请在您住的里巷门上做好标记,我将根据您的标记下达命令,命令军队不要侵犯。”曹国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带着他们的亲戚来到釐负羁居住的里巷里来请求保护的有七百多家。这是釐负羁从前对待晋公子有礼貌的作用啊。曹国,是个弱小的国家,而且夹在晋国、楚国之间,曹君的危险处境就好像堆叠起来的蛋一样,他却用没有礼貌的态度来对待晋公子,这便是他断绝世系传承的原因啊。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纠错即练
1.[分析] (×)根据原文“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可知,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的是“谢混”而不是“谢弘微”。
【参考译文】
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穷俭约,但嗣父产业很丰盈,他只接受了嗣父的数千卷书,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谢混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和同族兄弟的儿子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为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起宴饮相处,住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富有才华,能言善辩,谢弘微常常用简要的话使他们信服,谢混特别敬重和珍视他,称他为微子。
2.[分析] (×)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根据原文介绍契丹人的做法,官吏们怕生事,曾公亮认为赵滋有勇有谋,并举荐给朝廷,派遣他下达旨意,应该是皇上派遣赵滋去契丹传达旨意,并非曾公亮“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
【参考译文】
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派赵滋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
3.[分析] (×)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选项中的“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错,由原文“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可知,文帝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非常满意,且感慨自己比不上贾谊,没过多久,任命贾谊做了梁怀王太傅。“感慨自己比不上贾谊”在“任命贾谊做了梁怀王太傅”之前,选项表述颠倒了时间顺序,故错误。
4.[分析] (×)由“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可知被侵占掠夺的是天水郡,不是蜀地。
【参考译文】
曹真去世后,宣帝接替曹真的职位,便任命鲁芝为参骠骑军事,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犯掠夺,人口减少,盗贼四起,鲁芝竭力镇守防卫,改造城市,几年时间恢复了旧时边境。升任广平太守。天水各族百姓都非常仰慕他的美德,老幼到皇宫上书,请求留下鲁芝。
5.[分析] (×)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金人前来归顺”说法错误,原文“金人来归燕”的意思是金人来朝归还燕地。
【参考译文】
宣和元年,授予王安中尚书右丞一职;宣和三年,王安中担任左丞。金人来朝归还燕地,朝廷谋求帅臣,王安中请求前往。王黼在皇上面前称赞他,皇上授任他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燕山府知府,辽降将郭药师任同知府事。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为骄横。靖康初年,谏官弹劾王安中勾结王黼、童贯以及不稽查郭药师违反朝廷命令之事,王安中被免去现任官职,任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被降级授任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在随州居住;又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
6.[分析] (×)“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错误,原文说“激驸马都尉王诜曰……诜怒”,曾布只是挑拨了王诜,让王诜生纯礼的气,没有挑唆王诜诬告纯礼。“最终遭到免职”说法错误,由原文“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可知,纯礼只是被降职,并没有免职。
【参考译文】
纯礼沉稳坚毅刚强正直,曾布畏惧他,挑拨驸马都尉王诜说:“皇上想要升任你为承旨,范右丞不同意。”王诜发怒。恰逢王诜招待辽国使者,纯礼主持宴会,王诜诬告他动不动就直称皇上名字,纯礼被罢免为端明殿学士、颍昌府知府,提举崇福宫。
7.[分析] (×)观点概述不当且表述中存在无中生有的信息。“彪之讲究实效”观点概述不当,从王彪之谏言对“旧制”的作用看,王彪之谏言表现的是他敢于纠正“旧制”。“不愿到任办公”中的“不愿”属无中生有,原文为“百官多列家疾,不入”,按照“旧制”,家有时疾的官员“不准”入宫,不是“不愿”。
【参考译文】
永和末年,天下多发瘟疫。按照旧例,朝臣家中有人得流行病,如果三人以上染病,即使本人未病,百日之内也不准入宫。此时,文武百官多称家有人染病,不入朝理事。王彪之又进言道:“瘟疫之年,没有哪一家没有染病的。如果因此就不再入宫,那恐怕连近侍也无人充当,皇宫将会空无一人了。”朝廷听从了王彪之的意见。
8.[分析] (×)从以偏概全的角度设误。选项“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错,该句对应原文“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有两个限制词语“或”“数”,对时间和范围进行了限制,而选项中去掉了这两个限制,变得绝对化了,故A项与原文不符。
【参考译文】
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了。一切疾病不考虑病的时间长短轻重,药一旦入口不奏效,立即就摒弃不用。至于巫术,反复试验十几次没有效果,也不悔改,并且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沉痛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最终没有一句话是归罪于巫师的。所以功劳永远归于巫师,而失败永远归于医生。奏效不奏效,巫师总是受到上等的赏赐而医生总是在他之后。所以医生稍稍想要急于求利、取信于人,就一定要借助邪气魅惑的征兆来作为表象(迷惑人),即使是大智之人也很少不被迷惑。更严重的是沅湘之地是用人来祭祀不该祭拜的鬼,求取好处,遭受严重的刑罚却不怨恨,因而巫术的祸害已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不能解决了。从医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胜过巫术了,即使有好的医生也不能施展他的才能,来成就他的威名,而且学医的人一天天地懈怠,所以有时在几个郡的广大地区寻找一个好医生都不能得到。
9.[分析] (×)事件杂糅,“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分析错误,根据原文“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可知,是苏轼上书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同时”表述也不够准确。
【参考译文】
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到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常要多些。”于是收集盈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的五十两黄金,来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聚钱粮来抵御疫病。
10.[分析] (×)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原文中将军接受任命后,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临敌作战,专心一意。因此,智谋之士都愿意为他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意为他殊死战斗。原文是因果关系,B项变成了并列关系。
【参考译文】
主将已经接受任命,参拜并向国君报告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预,军队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子有异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疑虑重重,意志不坚定就不能迎敌应战。我既已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胜不敢活着回来,希望您也垂示一句赐予我行使权力的话。国君如果不答应我的要求,我不敢接受担任主将的任命。”国君应允之后,主将就辞别国君率军出征。从此军中一切事务,不听命于国君,而全部听命于主将,临敌作战,专心一意。这样,就能使智谋之士都愿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殊死战斗,士气昂扬直冲霄汉,行动迅速如快马奔驰,兵未交锋而敌人就已降服。(共46张PPT)
专题三 文言文概括分析
——多重比对,准确概括
【考情调研】 新高考全国卷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每个选项均由“概括+分析”两部分构成,主要从人、时、地、事等几个方面设误,要求考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人物形象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因此,在分析判断选项表述正误时,应明确设误点,进行针对性比对。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一 节
[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①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弗听。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曰:“①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②之无礼。我与③在前,吾是以不乐。”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④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贰⑤焉。”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
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②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令其宗庙不祓除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⑥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⑦城,吾知子不违⑧也。其⑨表⑩子之闾,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③此礼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教考结合,注重积累
(一)词语释义
①袒裼: .
②遇: .
③与: .
④万乘: .
⑤自贰: .
⑥悬: .
⑦薄: .
⑧不违: .
⑨其: .
⑩表: .
袒、裼都指脱去衣服,露出上身
对待;款待
参与
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帝王
自别于人
吊、挂在空中
同“迫”。迫近;接近
依从,不反抗
表示祈使。当,可
做好标记
(二)语句翻译
①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
译文: .
②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令其宗庙不祓除而社稷不血食也。
译文: .
③此礼之所用也。
译文: .
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君主有福的时候我赶不上,灾祸来了一定会连累我。
继承王位的儿子不成器,我怕这将会使晋国的宗庙得不到打扫,土神和谷神不能受享祭品。
这是釐负羁从前对待晋公子有礼貌的作用啊。
真题演练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答案:BFG
解析:主观型文言断句。首先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出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大概意思是君应该杀了晋公子。然后分析句法结构,结合句意断句:“遇之无礼”是“状语(遇之)+中心词(无礼)”结构的句子,意思是“对他没有礼貌”,其后应断开。“彼”应指“遇之”中的“之”,即重耳,“有时反国而起兵”是一个由连词“而”连接的动词性短语,用来陈述主语“彼”,“起兵”后应断开。“即恐为曹伤”的意思是“那恐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而“君不如杀之”是一个“主语(君)+状语(不如)+谓语(杀)+宾语(之)”结构的句子,因此“君不如”前应该断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穷,指困窘、困厄,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穷冬烈风”的“穷”意思相同。
B.出入,表示“大约”,与《愚公移山》中“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意思不同。
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
D.绝世,指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
答案:A
解析: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识记文化常识。A项,“穷冬烈风”的“穷”是“极”的意思,与文中表示“困窘、困厄”的“穷”意思不同。B项,“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是“出来进去”的意思。D项,“绝世无双”的“绝世”是“冠绝当世”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耳遭到曹君的无礼对待,叔瞻预见到这件事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主张杀掉重耳以杜绝后患,曹君没有听从叔瞻的建议。
B.釐负羁参与了接见重耳的活动,为曹君对重耳无礼感到忧心忡忡,他妻子问明原委后,积极帮他出主意,釐负羁听取了她的意见。
C.离开曹国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国、秦国,秦穆公念在过去晋献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答案:D
解析:理解文意。“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错误。根据原文“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可知,重耳要求曹君把叔瞻从城墙上吊下来,他将杀掉叔瞻并陈尸示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译文: .
(2)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
译文: .
这个人如果返回晋国,一定会惩罚对他无礼的人,那么曹国就首当其冲了。
于是釐负羁在壶里装上黄金,用食物把壶装满,又在壶上加了块玉璧,在夜间派人送给晋公子重耳。
【参考译文】
从前晋公子重耳出国流亡,经过曹国的时候,曹君趁重耳脱去上衣裸露身体时观看他连在一起的肋骨,当时曹国的大夫釐负羁和叔瞻侍候在曹君跟前。叔瞻对曹君说:“我看晋公子,不是普通之人。您对他没有礼貌,他如果有机会回国当了君主而起兵,那恐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曹君没听叔瞻的劝谏。釐负羁回到家中闷闷不乐,他的妻子问他说:“夫君从外面回来而有不高兴的神色,为什么呢?”釐负羁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君主有福的时候我赶不上,灾祸来了一定会连累我。今天我们的国君召见晋公子,他对待晋公子没有礼貌。我当时也参与接见,因此才闷闷不乐。”他的妻子说:“我看晋公子,将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他身边的随从,也都将成为大国的卿相。
现在他走投无路而出国流亡,经过曹国时,曹国对待他没有礼貌。这个人如果返回晋国,一定会惩罚对他无礼的人,那么曹国就首当其冲了。您为什么不先表明自己和曹君不一样呢?”釐负羁说:“好。”于是釐负羁在壶里装上黄金,用食物把壶装满,又在壶上加了块玉璧,在夜间派人送给晋公子重耳。晋公子重耳接见了使者,拜了两拜,接受了他的食物,推却了他的玉璧。晋公子从曹国到楚国,从楚国到秦国。进入秦国三年,秦穆公召集大臣们商量说:“从前晋献公和我结交,各国诸侯没有不知道的。晋献公不幸谢世,到现在大约十年了。继承王位的儿子不成器,我怕这将会使晋国的宗庙得不到打扫,土神和谷神不能受享祭品。像这种情况我们再不去平定,就不符合和人交朋友的原则了。我想帮助重耳让他回到晋国,怎么样?”大臣们都说:“好。”秦穆公便起兵,动用了兵车五百辆,精锐骑兵两千,步兵五万人,辅助重耳回到晋国,让他登上王位做了晋国的君主。
重耳登上王位才几年,便起兵去攻打曹国了。他为此而派人去告诉曹君说:“把叔瞻从城墙上吊下来,我将要杀了他把他陈尸示众。”又派人告诉釐负羁说:“军队压城,我知道您不会反抗我。请在您住的里巷门上做好标记,我将根据您的标记下达命令,命令军队不要侵犯。”曹国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带着他们的亲戚来到釐负羁居住的里巷里来请求保护的有七百多家。这是釐负羁从前对待晋公子有礼貌的作用啊。曹国,是个弱小的国家,而且夹在晋国、楚国之间,曹君的危险处境就好像堆叠起来的蛋一样,他却用没有礼貌的态度来对待晋公子,这便是他断绝世系传承的原因啊。
第 二 节
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的主要设错方式有:①无中生有; ②张冠李戴,主要指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动作行为的主体(往往承前省略)出现错误;③错解词义; ④遗漏关键信息。比对分析法是解答此类试题较好的方法之一。
易错角度1 张冠李戴
考场易误 张冠李戴 对选项中将原文某人物的事、说的话“移花接木”到另一个人物身上不能分辨,导致对象错位。
误解形象 看不出命题者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的信息,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纠错方法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纠错即练】
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选项]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分析] (×)根据原文“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可知,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的是“谢混”而不是“谢弘微”。
【参考译文】
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穷俭约,但嗣父产业很丰盈,他只接受了嗣父的数千卷书,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谢混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和同族兄弟的儿子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为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起宴饮相处,住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富有才华,能言善辩,谢弘微常常用简要的话使他们信服,谢混特别敬重和珍视他,称他为微子。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 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选项]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分析] (×)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根据原文介绍契丹人的做法,官吏们怕生事,曾公亮认为赵滋有勇有谋,并举荐给朝廷,派遣他下达旨意,应该是皇上派遣赵滋去契丹传达旨意,并非曾公亮“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
【参考译文】
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派赵滋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
易错角度2 不辨时间地点,时序错乱
考场易误 时序颠倒 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空间错位 把不同空间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
纠错方法 分析时特别注意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纠错即练】
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选项] 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分析] (×)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选项中的“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错,由原文“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可知,文帝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非常满意,且感慨自己比不上贾谊,没过多久,任命贾谊做了梁怀王太傅。“感慨自己比不上贾谊”在“任命贾谊做了梁怀王太傅”之前,选项表述颠倒了时间顺序,故错误。
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选项]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分析] (×)由“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可知被侵占掠夺的是天水郡,不是蜀地。
【参考译文】
曹真去世后,宣帝接替曹真的职位,便任命鲁芝为参骠骑军事,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犯掠夺,人口减少,盗贼四起,鲁芝竭力镇守防卫,改造城市,几年时间恢复了旧时边境。升任广平太守。天水各族百姓都非常仰慕他的美德,老幼到皇宫上书,请求留下鲁芝。
易错角度3 忽略关键词语,曲解文意
考场 易误 曲解文意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
归纳不全 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
纠错方法 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纠错即练】
5.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
[选项] C.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分析] (×)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金人前来归顺”说法错误,原文“金人来归燕”的意思是金人来朝归还燕地。
【参考译文】
宣和元年,授予王安中尚书右丞一职;宣和三年,王安中担任左丞。金人来朝归还燕地,朝廷谋求帅臣,王安中请求前往。王黼在皇上面前称赞他,皇上授任他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燕山府知府,辽降将郭药师任同知府事。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为骄横。靖康初年,谏官弹劾王安中勾结王黼、童贯以及不稽查郭药师违反朝廷命令之事,王安中被免去现任官职,任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被降级授任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在随州居住;又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
6.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选项] D.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
[分析] (×)“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错误,原文说“激驸马都尉王诜曰……诜怒”,曾布只是挑拨了王诜,让王诜生纯礼的气,没有挑唆王诜诬告纯礼。“最终遭到免职”说法错误,由原文“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可知,纯礼只是被降职,并没有免职。
【参考译文】
纯礼沉稳坚毅刚强正直,曾布畏惧他,挑拨驸马都尉王诜说:“皇上想要升任你为承旨,范右丞不同意。”王诜发怒。恰逢王诜招待辽国使者,纯礼主持宴会,王诜诬告他动不动就直称皇上名字,纯礼被罢免为端明殿学士、颍昌府知府,提举崇福宫。
易错角度4 内容比对粗心,辨析不出增、 减内容
考场 易误 无中生有 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观点等内容,使选项的分析概括于文无据。
以偏概全 将原文对某一个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表范围或程度以及其他类的词语,故意扩大或缩小判断对象的范围。
纠错方法 辨析时应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是否有故意添加而原材料未涉及的内容或词语,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
【纠错即练】
7.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无不染。若以之不复入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廷从之。
[选项] C.彪之讲究实效,维护朝廷秩序。永和末年流行传染病,他见各类官员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指出这样做的危害,朝政因此恢复。
[分析] (×)观点概述不当且表述中存在无中生有的信息。“彪之讲究实效”观点概述不当,从王彪之谏言对“旧制”的作用看,王彪之谏言表现的是他敢于纠正“旧制”。“不愿到任办公”中的“不愿”属无中生有,原文为“百官多列家疾,不入”,按照“旧制”,家有时疾的官员“不准”入宫,不是“不愿”。
【参考译文】
永和末年,天下多发瘟疫。按照旧例,朝臣家中有人得流行病,如果三人以上染病,即使本人未病,百日之内也不准入宫。此时,文武百官多称家有人染病,不入朝理事。王彪之又进言道:“瘟疫之年,没有哪一家没有染病的。如果因此就不再入宫,那恐怕连近侍也无人充当,皇宫将会空无一人了。”朝廷听从了王彪之的意见。
8.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
[选项] A.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分析] (×)从以偏概全的角度设误。选项“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错,该句对应原文“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有两个限制词语“或”“数”,对时间和范围进行了限制,而选项中去掉了这两个限制,变得绝对化了,故A项与原文不符。
【参考译文】
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了。一切疾病不考虑病的时间长短轻重,药一旦入口不奏效,立即就摒弃不用。至于巫术,反复试验十几次没有效果,也不悔改,并且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沉痛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最终没有一句话是归罪于巫师的。所以功劳永远归于巫师,而失败永远归于医生。奏效不奏效,巫师总是受到上等的赏赐而医生总是在他之后。所以医生稍稍想要急于求利、取信于人,就一定要借助邪气魅惑的征兆来作为表象(迷惑人),即使是大智之人也很少不被迷惑。更严重的是沅湘之地是用人来祭祀不该祭拜的鬼,求取好处,遭受严重的刑罚却不怨恨,因而巫术的祸害已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不能解决了。从医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胜过巫术了,即使有好的医生也不能施展他的才能,来成就他的威名,而且学医的人一天天地懈怠,所以有时在几个郡的广大地区寻找一个好医生都不能得到。
易错角度5 句间关系不明,出现因果混乱
考场易误 改变因果 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或将因果关系改变成了其他关系。
事件杂糅 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杂糅混编,或把多个人做的事说成一个人做的,故意制造事实的混乱状态。
纠错方法 辨析时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事件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关系是否恰当。
【纠错即练】
9.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选项]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分析] (×)事件杂糅,“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分析错误,根据原文“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可知,是苏轼上书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同时”表述也不够准确。
【参考译文】
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到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常要多些。”于是收集盈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的五十两黄金,来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聚钱粮来抵御疫病。
10.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
[原文] 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
[选项] B.将军接受任命后,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
[分析] (×)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原文中将军接受任命后,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临敌作战,专心一意。因此,智谋之士都愿意为他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意为他殊死战斗。原文是因果关系,B项变成了并列关系。
【参考译文】
主将已经接受任命,参拜并向国君报告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预,军队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子有异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疑虑重重,意志不坚定就不能迎敌应战。我既已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胜不敢活着回来,希望您也垂示一句赐予我行使权力的话。国君如果不答应我的要求,我不敢接受担任主将的任命。”国君应允之后,主将就辞别国君率军出征。从此军中一切事务,不听命于国君,而全部听命于主将,临敌作战,专心一意。这样,就能使智谋之士都愿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殊死战斗,士气昂扬直冲霄汉,行动迅速如快马奔驰,兵未交锋而敌人就已降服。专题四 文言翻译重点突破——译句信达雅,轻松得高分
【考情调研】 文言语句翻译中的关键点:一是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二是重要的文言虚词,即《考试大纲》中规定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三是文言句式,即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四是词类活用,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意乃决,因问准曰:“今虏骑驰突,而天雄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则河朔皆虏境也。孰为可守?”准以王钦若荐,且曰:“宜速召面谕,授敕俾行。”钦若至,未及有言,准遽曰:“主上亲征,非臣子辞难之日,参政为国柄臣,当体此意。”钦若惊惧不敢辞。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败。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击其游骑。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真题演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B.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C.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D.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衅鼓,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取血涂在鼓上以举行祭祀仪式。
B.庙社,庙指宗庙,社指社稷,庙社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朝廷。
C.闰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
D.辎重,文中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契丹军队南侵宋朝,面对强致,寇准坚决反对退避内地,提出应当严惩主张避战的大臣,并力促皇上御驾亲征。
B.寇准举荐主张避战的王钦若镇守天雄军,并告诫钦若:皇上决定亲征,臣子不可辜负圣意。钦若惊惧不敢推辞。
C.契丹军队屡次侵犯宋朝,先攻威虏、顺安军,又攻北平砦及保州,而后又合兵攻定州,均遭到宋军迎头痛击。
D.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译文:
(2)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译文: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丢分警示:
考场上,文言文翻译丢分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实词不落实,句子不通顺”。具体表现在答题时没有“得分点”意识,重点考查的词语翻译不准,有遗漏,句式特点翻译不到位,虚词语法作用没体现,脱离语言环境等。所以,答题时必须有得分点意识,一定要把这几个“点”译清楚,才能得满分!
突破一 增强4个意识,突破翻译瓶颈——文言重点题,对点谨慎译
四个意识:
传主意识 圈点标画,弄清传主所言所行,理清人物、事件前后关系,确保胸中有全局。
语境意识 上挂下联,弄清所译句子前后语境,把握语言要素,便于推测语意。
采分意识 准确锁定关键字词,依据语境,联系教材、成语以及所学知识,准确翻译。
通顺意识 留、换、调、删、补,译完再通读,符合当今的语言习惯,通顺流畅。
一、传主意识——弄清是谁做了什么事
【阅卷反馈】
据阅卷经验,考生翻译句子的时候,很多人弄不清人物、事件的关系,甚至因为不清楚古人称呼名、字的习俗,或者不习惯古人命名的奇特,导致把名字当做一般实词、虚词进行硬译,闹出笑话,因而丢分,相当可惜!
【知识点拨】
古文中,传主姓名首次出现往往全称,以后再出现即简称,或称官职,或称名,或称表字,或称号。由于古人名字大多单音,往往容易使考生混淆,强行翻译,导致失误。例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籍”就是项羽的名,如果不知其故,强行翻译,就会丢分。
【考题例释】
典例1 阅读下面文字,翻译画线的句子。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译文:
二、语境意识——分清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知识点拨】
所谓内部语境,是指主要词语所在的句子;所谓外部语境,是指该句所在的段落或文章。翻译时,既要考虑内部语境,也要弄清这个句子所处的外部语境,才能全面理解,准确翻译。
(一)利用语境补充省略成分
文言文语段中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很常见,主谓宾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最常见。翻译时,有的省略部分如果不补,就会影响表达的通顺或句子的逻辑,这种情况下,语境就可以提供帮助。
【考题例释】
典例2 阅读下面文字,翻译画线的句子。
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明朝)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
译文:
(二)利用语境获取“句意分”
高考文言翻译评分标准中,把握句子大意一般有4分的分值。如果画线句子句意晦涩难懂,我们难以破解采分点,把握语境能帮助我们理解并翻译句子的大意,进而获得句意分。
【考题例释】
典例3 阅读下面文字,翻译画线的句子。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琼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文襄以仪同开府,引为刑狱参军,每加勉劳。
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译文:
(三)利用语境突破难点词
翻译句子的关键,在于难点字词的把握,只要难点字词攻克,其他词义就能迎刃而解,语境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文章表述的大意及侧重点。
【考题例释】
典例4 阅读下面文字,翻译画线的句子。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以治干称。……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塘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
译文:
三、采分意识——锁定关键实词、虚词、句式
【阅卷反馈】
高考句子翻译评分标准:(1)关键字词得分:2分;(2)句子大意基本通顺:2分。
很多考生没有采分点意识,没抓住关键字词、特殊句式准确翻译,写得多得分少,徒劳无功。
【知识点拨】
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总是选择那些含有关键词语和带有特殊语法现象(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的句子来考查,并将其作为评卷的“采分点”。高考常见的采分点是: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常见18个虚词、特殊句式。考生翻译时必须要强化“采分点”意识,能判断出“采分点”并将其落实到位,这样翻译才最有价值和意义。
【考题例释】
典例5 阅读下面文字,翻译画线的句子。
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孙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
译文:
四、通顺意识——留、换、调、删、补,译完再通读
【知识点拨】
翻译句子,最忌硬译。如果其中出现不符合现代语言习惯、语法规范的词语搭配、语法错误问题,就要根据一轮复习所学的“留、换、调、删、补”等翻译技巧,译完再通读一遍,使句子通顺。
即 学 即 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杨廷麟,字伯祥,清江人。崇祯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勤学嗜古,有声馆阁间,与黄道周善。十年冬,皇太子将出阁,充讲官兼直经筵。廷麟具疏让道周,不许。明年二月,帝御经筵,问保举考选何者为得人。廷麟言:“保举当严举主,如唐世济、王维章乃温体仁、王应熊所荐。今二臣皆败,而举主不问。是连坐之法先不行于大臣,欲收保举效,得乎?”帝为动色。
其冬,京师戒严。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意主和议,冀纾外患,而廷麟痛诋之。嗣昌大恚,诡荐廷麟知兵。帝改廷麟兵部职方主事,赞画象升军。象升喜,即令廷麟往真定转饷济师。无何,象升战死贾庄。嗣昌意廷麟亦死,及闻其奉使在外,则为不怿者久之。
顺治二年,南都破,江西诸郡惟赣州存。唐王手书加廷麟吏部右侍郎,刘同升国子祭酒。同升自雩都至赣,与廷麟谋大举。乃偕巡抚李永茂集绅士于明伦堂,劝输兵饷。九月,大兵屯泰和,副将徐必达战败,廷麟、同升乘虚复吉安、临江。加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赐剑,便宜从事。十月,大兵攻吉安,必达战败,赴水死。会广东援兵至,大兵退屯峡江。已而万元吉至赣。十二月,同升卒。
三年正月,廷麟赴赣,招峒蛮张安等四营降之,号龙武新军。廷麟闻王将由汀赴赣,将往迎王,而以元吉代守吉安。无何,吉安复失,元吉退保赣州。八月,水师战败,援师悉溃。及汀州告变,赣围已半年,守陴者皆懈。十月四日,大兵登城。廷麟督战,久之,力不支,走西城,投水死。(节选自《明史·杨廷麟传》)
(1)是连坐之法先不行于大臣,欲收保举效,得乎?
译文:
(2)嗣昌大恚,诡荐廷麟知兵。
译文:
(3)及闻其奉使在外,则为不怿者久之。
译文:
(4)乃偕巡抚李永茂集绅士于明伦堂,劝输兵饷。
译文:
(5)招峒蛮张安等四营降之,号龙武新军。
译文: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然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译文: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宪宗即位,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頔素闻其名,既谒见,群危言激切,頔甚悦,奏留充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宰相武元衡、李吉甫皆爱重之,召入为吏部郎中。元衡辅政,举群代己为中丞。群奏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吉甫以羊、吕险躁,持之数日不下,群等怒怨吉甫。
群性狠戾,颇复恩雠,临事不顾生死。是时征入,云欲大用,人皆惧骇,闻其卒方安。
(选自《旧唐书·窦群传》,有删改)
译文:
突破二 规避6大易误点,务须字字落实——避开陷阱,高分在于细致
文言文翻译是一个综合考查文言积累、语法知识、文化素养以及阅读思辨能力的重点题型,分值大,出错多。根据阅卷反馈,考生在翻译时容易出现六大失误点,造成失分,殊为可惜。下面一一分解,强化矫正。
易误点1 以今律古,不伦不类
文化背景的古今差异是文言文翻译的一道藩篱,文言文翻译忌讳用现代思维看待古代文化,而应力图还原其本真的文化,避免失真,这对考生的文化修养提出了要求。
典例1(谭澄)至则葬暴骸,修焚室,赈饥贫,集逋亡,民心稍安。
(《元史·谭澄传》)
[考场答卷] 谭澄到任后,掩埋暴露在外的尸骸,修理焚尸炉,赈济饥饿贫寒的百姓,召集逃亡的人,民心渐渐安定。
[失分评析] “焚尸炉”是一个具有浓厚现代色彩的词汇,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纳粹德国的惨无人道,这一现代化的设施在元代还未出现,况且原文是“修焚室”,何来“炉”之说?
[我的答案]
典例2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袁)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延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后汉书·赵壹传》)
[考场答卷] 袁逢就收紧衣服走下堂来,拉着赵壹的手,请他坐在上位,于是问他西方的事,非常高兴。
[失分评析] 上述译文在两个地方以现代眼光解析了原文:一是将“敛衽”解释为现代的“收紧衣服”,古人“敛衽”是“将衣襟夹于带间”,以示敬意,也可译为“整理衣襟”;“西方”也不等同于今天所说的“西方”,前文有交代,“赵壹……汉阳西县人也”,句中所说“西方”即指“西县”。
[我的答案]
[总结] 像上述这些古代专有名词、固定用语和特殊表达,由于其存在的文化背景、社会状态均已发生变化,今人极易以当代眼光视之。除此外,古今异义词如“孤”“妻子”“非常”“中国”“无论”“其实”“交通”等,偏义复词如“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死生,昼夜事也”等,互文用法如“草行露宿”“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也极易以今律古。
克服以今律古,关键是要做到两点:一是有严谨的态度,碰到疑难不要想当然,要勤思考,勤翻书;二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文言根基厚实,传统文化的浸润充分,以今律古的概率将大为降低。
易误点2 表达无据,错解原意
高考文言文翻译一般要求直译,直译应尽量尊重原文,“原意重现”,但并非抛弃变通,否则极易造成表达失据。考生考场上丢分大概有四种情形:
(一)似是而非,字面“硬译”
典例3(吴遵路)又广属郡常平仓储畜至二百万,以待凶岁。
(《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考场答卷] (吴遵路)又将本郡常平仓储备的粮食扩大到两百万石,用来等待灾年。
[失分评析] “以待凶岁”的“待”字面意思确实是“等待”义,但将“以待凶岁”译成“用来等待灾年”显然是不妥的,因为“等待灾年”的潜台词是“希望灾年到来”,这样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这里的“待”应酌情译为“防备”。
[我的答案]
[总结] 译文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斟酌字句,该抠则抠,宜变则变。
(二)不知句读,逐字“串译”
典例4 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
[考场答卷] 当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人都是宰相,吕夷简很不喜欢他们。
[失分评析] 显然,误译是将原文句读为“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而正确句读是“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误译将宰相一职安错了对象。
[我的答案]
[总结] 由此可见,正确句读是正确译文的先决条件,翻译时不妨心、口、手联动,平时应加强句读方面的训练。
(三)不看结构而“横译”
典例5 (吴遵路)迁工部郎中,坐失按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降知洪州。(《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考场答卷] 吴遵路升任工部郎中,因为失去蕲州王蒙正,所以犯死罪关进工部监狱,被降为洪州知州。
[失分评析] 此句翻译的难点是“蕲州王蒙正故入
部吏死罪”。“坐”,因、由于,介词。“坐”领起的内容是“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它们合起来作“失按(按,审察;失按即失察)”的原因状语,而误译明显没有理清原句结构,依从原文亦步亦趋。
[我的答案]
[总结] 翻译时有必要对原文多读几遍,做一点语法分析。
(四)不辨词语而“曲译”
典例6 (赵)彦深后被沙汰停私,门生藜藿,(袁)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北齐书》卷四二)
[考场答卷] 赵彦深后来被淘汰罢官回家,只有他的学生藜藿和袁聿修由于以前的交情,探问他,和他交往。
[失分评析] 译文之误出在“门生”一词上。“门生”可当“学生”解,但此处不宜。赵彦深既然是“沙汰停私”,免不了门庭冷落,杂草丛生。原文中“门生”是两个词,“门”即“门庭”,“生”即“生长”。
[我的答案]
[总结] 对关键词语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结构、意义、色彩等,是正确译文必不可少的准备。
易误点3 语境不合,自相矛盾
与现代汉语一样,古汉语也讲语境。遵循语境,则可为译文带来便利;背离语境,则极容易造成误译。语境不合有种种表现,试看以下两例:
典例7 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晋书·山涛传》)
[考场答卷] 山涛早年丧父,生活贫困,气量狭小,清高不同一般。
[失分评析] 译者把“介然不群”译为“清高不同一般”,实际上“介然不群”应该是对山涛的褒扬(“介然”的真正意思是“耿介,坚贞”)。既然如此,“少有器量”应该与“介然不群”般配,将其译为“气量狭小”明显前后冲突,从而造成语境的断裂。结合前后文,“少有器量”的“少”应是“年少”之意,“少有器量”意为“年少时就有度量”,这样前后内容才自成一体。
[我的答案]
典例8 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隋书·卷四十一·苏威》)
[考场答卷] 当初,苏威的父亲在西魏,由于国家财力不够,制定了征税的法律,颇受称道推重。
[失分评析] 既然是在“国用不足”的情况下制定的征税之法,按常情理解,应该是课以重税之法,这样的法令可能会受到统治阶层的欢迎,但绝不会受到大多数百姓的欢迎,所以,将“颇称为重”译为“颇受称道推重”是非常可疑的;而且,如果“颇称为重”是“颇受称道推重”的意思,那么,通常的表达是“颇为称重”而非“颇称为重”。基于这样的推断,我们有理由否定上面的译文。“颇称为重”正确意思是“被认为是征收重税的法令”。
[我的答案]
[总结] 上述两例或前后抵牾,或有悖情理。由此获得的警示是:文言文翻译必须树立整体意识,反对割裂语境。具体操作时要瞻前顾后而不能一叶障目,要全面观照而不能断章取义。
易误点4 文白夹杂,简古不通
有些考生在翻译时,往往有个别的词语翻译不彻底或未翻译,导致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典例9 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郑渶)家者,遣人索之。渶加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明史》)
[考场答卷] 使者来了,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置其一半不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至行”感应的结果。
[失分评析] “置其一半不打开”文白混杂,读者还是不知道具体含义,应彻底干脆地用白话翻译。“认为是‘至行’感应的结果”中的“至行”何意呢?读者也不清楚,这样阅卷老师就会觉得考生不会翻译而有忽悠之嫌。
[我的答案]
[总结] 在翻译时,一定要一一对译,尽量将文言句子中的每个字都拆解成现代汉语的词语,这样就减少了个别词语未翻译或语句翻译不彻底的现象。比如上面的“置”解释成双音节词语“丢下”;“至行”为双音节词语,每个字均解释成双音节词语,即“崇高”(至)、“德行”(行)。
易误点5 该补不补,句意含糊
古汉语常见主语、谓语、宾语及介词等成分省略的现象,如果我们翻译时该补不补,整句话的意思就不能清晰连贯。
典例10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后汉书·吴汉传》)
[考场答卷]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等到被召见,于是受到亲近信任。建武二年,吴汉被封为广平侯。
[失分评析] “召见”是何人召见,“亲信”是受何人亲近信任,都没有补出,语意模糊。再从后面“封汉为广平侯”来看,是被皇帝召见。另外,“封汉为广平侯”一句,明显主语是“皇帝”,因此最好翻译成“(皇帝)封吴汉为广平侯”。
[我的答案]
[总结] 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省略句式,一个句子在翻译时务必关注是否省略了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按照现代汉语基本句子成分来审查。另外,一旦确定有省略成分,一定要补充出来,并且要将补充的内容用小括号圈起来,这样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补充的成分。
易误点6 该调不调,语序颠倒
古汉语常见句子倒装现象,我们翻译时要调整过来,使之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与现代语言习惯。否则,该调不调,语言不合规范也会影响句意的理解。
典例11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隋书·循吏》)
[考场答卷] 彦光没有定罪,带他到州立学校,让他观看孔子庙(图像)。
[失分评析] “彦光弗之罪”是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把前置的宾语调到宾语的位置;“令观于孔子庙”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该把状语提前。只有这样做,翻译出来的句子才符合语法规范,表达的意思才明确、清楚、流畅。
[我的答案]
即 学 即 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陶渊明传
萧 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①,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②,曰:“吾尝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皁③。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皁。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④。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⑤王业渐隆,不复肯仕。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节选自《笺注陶渊明集》,有删改)
【注】 ①弦歌:据《论语·阳货》记载,孔子门徒子游任武城宰,以弦歌为教民之具。后因以“弦歌”为出任邑令之典。②秫:黏性的高粱,多用来酿酒。③皁(jīng):粳稻,稻谷的一种。④舁(yú)篮舆:抬竹轿。⑤宋高祖:南朝宋武帝刘裕。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属文”中“属”指连缀,与《赤壁赋》中“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中“属”含义不同。
B.“州召主簿,不就”与“三径就荒”(《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就”字含义不同。
C.“志不及也”与“农人告余以春及”(《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及”字含义相同。
D.“聊欲弦歌”与“相对默然,不复聊赖”(《促织》)两句中的“聊”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博学多识,他擅长写文章,《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的形象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B.陶渊明曾做过州祭酒,但时间不长就辞职回家了;州里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前去任职;朝廷征召他做著作郎,他也不去。
C.陶渊明素爱饮酒,他曾下令让吏员在官府的公田上种了五十亩高粱以备酿酒;他曾将颜延之馈赠的两万钱全都送至酒家。
D.陶渊明率真任情,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自己如果喝醉了,就叫客人先回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译文:
(2)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译文:
5.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田园?请结合文段和《归园田居(其一)》分析。
答:
专题四 文言翻译重点突破——译句信达雅,轻松得高分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真题演练
1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句意为:九月,契丹大举入侵进犯,当时因为契丹敌寇深入中原,朝廷内外都震惊害怕,召集群臣询问应对策略。王钦若,是临江人,请求皇帝驾临金陵暂避。陈尧叟,是阆州人,请求皇帝驾临成都暂避。“入寇”是入侵之意,“时”作后句的时间状语,应在“时”前断开,排除A、D。“王钦若/临江人”“陈尧叟/阆州人”是两个判断句,“临江人”和“阆州人”均为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B。故选C。
答案:C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错误,闰月加于某月之后叫“闰某月”。故选C。
答案:C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D.“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错误。原文“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可见,并非宋朝皇帝主动议和,而是契丹主动议和。故选D。
答案:D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注意以下关键词:(1)每:常常。纵:纵容,纵使。剽掠:抢劫掠夺。小:稍微。辄:就。引去:撤退。徜徉:徘徊游荡。(2)货财:货物钱财。故事:先例,旧例。宜:应该。许:答应。
答案:(1)常常纵使游动骑兵抢劫掠夺,稍稍失利就撤退,来回游荡没有斗志。
(2)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
【参考译文】
九月,契丹大举入侵,当时因为契丹敌寇深入中原,朝廷内外都震惊害怕,召集群臣询问应对策略。王钦若是临江人,请求皇帝驾临金陵暂避。陈尧叟是阆州人,请求皇帝驾临成都暂避。皇帝用这件事去询问寇准,寇准说:“不知道是谁替陛下筹划这两种策略?”皇帝说:“你姑且判断这两个方法是否能行,不要询问是谁出的计策。”寇准说:“我想要找到这个献策之人,斩杀他,用他的血涂鼓行祭,然后北伐中原罢了!陛下英明神武,将军大臣团结协作,如果陛下御驾亲征,敌人应当自己逃跑;不这样的话,用奇计来阻挠他们的阴谋,坚守城池来使他们军队疲敝,彼劳我逸,我方自然得到胜算。为什么要抛弃宗庙社稷,想要驾临楚地、蜀地?如果所到之地人心崩溃,敌人乘胜深入腹地,天下还可以再保住吗?”皇帝的心意就此决定,于是问寇准说:“如今敌人骑兵奔驰突袭,而天雄军是我朝重镇,万一陷落,那么河朔之地就都会成为敌人的地盘。谁能够来守卫天雄军呢?”寇准就把王钦若推荐给皇帝,并且说:“应该赶快召见他当面晓喻,授予他敕令,让他立即行动。”王钦若到了宫中,还没来得及说话,寇准就突然说:“主上亲征,不是臣子以困难而推辞之时,您是国家的重臣,应该能体会这个道理。”王钦若又惊又怕不敢推辞。闰月乙亥日,凭借参知政事的身份,王钦若做天雄军判官兼任都部署。契丹国主隆绪和他的母亲萧氏派遣他们统领军队的顺国王萧挞览攻打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打败了他们,斩杀了偏将,获取了他们的军用物资。又进攻北平砦和保州,再次被州砦兵打败。萧挞览与契丹国主以及他的母亲联合攻打定州,宋兵在唐河抵抗,攻打他们的游骑兵。契丹于是在阳城淀驻军,号称有二十万人,常常放纵游骑剽掠抢夺,稍有不利就退去,徘徊犹疑没有斗志。这时,以前的将领王继忠向契丹说与宋朝和好的好处,契丹认为他说的对,派遣李兴议和。皇帝说:“我哪里想要穷兵黩武呢,只想要停止战争。如果你们答应通和,立即就派遣使者。”冬季十月,派曹利用拜访契丹军。十二月庚辰日,契丹派遣韩杞拿着议和文书和曹利用一起前来,请求合盟。曹利用说契丹想要得到关南的土地。皇帝说:“他们所说的归还土地的事极其没有道理,如果一定要求得到此地,我应当与他们决战!如果想要获得钱财,汉朝也曾拿玉帛赐给单于,有此旧例,应该答应他们。”契丹依然觊觎关南土地,派遣他们的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拿着议和文书再次来商议。皇帝不允许而离开。曹利用最终以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结成盟约而回。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突破一 增强4个意识,突破翻译瓶颈——文言重点题,对点谨慎译
典例1 解析:这个句子的主语是“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这是人名的称呼方式——称官职和称姓名。了解了这个,对贾生遭受陷害的现实会有全面的认识,利于翻译句子。
答案: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参考译文】
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孝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设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初步制定了所有这些事项的礼仪法度,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制。孝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各项法令的修改审定,以及诸侯全都到自己的封地上去,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出的。于是孝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于是,孝文帝后来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而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典例2 解析:画线句子中,前一分句省略了主语“清军”,后一分句省略了“踪”的宾语或“迹”的定语“仰妻子”。
答案:(清军)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很紧急,追踪(他们的)行迹直到沈通明的家。
典例3 解析:画线句子有较多理解障碍,但所译句子的后文语境意思比较容易理解:后来淮北闹饥荒,又请求和淮南通商买粮,于是商人得以往来,彼此都得到好处,水陆运输便利,货物直达黄河以北。由“旧制……”和“后……”可知,画线句子的大意应与后文意思相反。我们可以根据前后相关的语境,推断所译句子的大意,能对译的对译,不能对译的根据语境表述大体意思,这样也可以。
答案:以前制度规定淮河为禁区,不允许商贩随意渡河。淮南闹饥荒,他请求(允许)到淮北买粮。
典例4 解析:画线句有两个难点词“清洁”“剧职”。“清洁”很明显是古今异义词,不能直接按现代汉语翻译,根据前文语境“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推断,“清洁”为“清正廉洁”之义;而“剧职”通过前文“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后文“朕使卿智,不使卿力”推断,“剧”为“繁重”之义,“职”为“职务、任务、工作”之义,“剧职”译为“繁重的任务”。前后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灵活推断难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准确含义和用法。
答案:高祖赞赏他清正廉洁,特别礼待他。每次朝见,他都请求承担繁重的任务来为朝廷效力。
典例5 解析:本句的采分标准:①不吾索:宾语前置;②面:当面;③庶或:或许;④句子基本通顺,大意正确。
答案:金人虽然没有索要我,我也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二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万一可以成功。
即学即练
1.解析:(1)“是”,这;“得乎”,怎么做得到呢?“不行于大臣”,状语后置句。(2)“恚”,愤怒;“诡”,假装;“知兵”,懂得军事。(3)“则”,表顺承;“怿”,高兴。(4)“偕”,偕同;“于”,在;“劝”,劝说。注意补出省略成分。(5)“降”,使动用法;“之”指代“峒蛮张安”和他的四营兵。
答案:(1)这样的连坐法不先在大臣中实行,想收到保举的效果,怎么做得到呢?
(2)嗣昌大为恼火,就假装推荐说廷麟懂得军事。
(3)后来听说他当时出使在外地没死,因此心里很多天都不痛快。
(4)于是(杨廷麟)又和巡抚李永茂一起,把当地绅士召集到明伦堂里,劝他们出钱粮充作兵饷。
(5)(杨廷麟)把峒族人张安等四营兵招降,改称龙武新军。
【参考译文】
杨廷麟,字伯祥,是清江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改选庶吉士,授职编修,他勤于学习,酷爱古典,在翰林院中很有名望,跟黄道周友好。十年冬天,皇太子即将外就封藩,朝廷拟让廷麟充任讲官兼经筵直讲。廷麟撰写了一篇奏疏推让道周,崇祯皇帝不允许。第二年二月,崇祯皇帝在经筵上问保举跟考选哪一样更能取得理想的人才。廷麟说:“保举应对保举者严格要求,像唐世济、王维章是由温体仁、王应熊推荐的。现在他们俩都倒台了,可是对保举他们的人却不加追究。这样的连坐法不先在大臣中实行,想收到保举的效果,怎么做得到呢?”崇祯皇帝听了这话脸色都变了。
这年冬天,京师戒严。当时兵部尚书杨嗣昌的意见主张议和,希望能借机消除外患,可是廷麟狠狠地攻击了他。嗣昌大为恼火,就假装推荐说廷麟懂得军事。崇祯皇帝改用廷麟为兵部职方主事,让他去象升的部队里当参谋。象升很高兴,就让廷麟到真定去转运粮饷增发兵力。不久,象升在贾庄战死。嗣昌料定廷麟也死掉了,后来听说他当时出使在外地没死,因此心里很多天都不痛快。
顺治二年(1645),南京失守,江西各郡只有赣州保全下来。唐王亲撰命令加廷麟为吏部右侍郎,刘同升为国子祭酒。同升从雩都来到赣州,与廷麟商议大举起兵。于是(杨廷麟)又和巡抚李永茂一起,把当地绅士召集到明伦堂里,劝他们出钱粮充作兵饷。九月,大清兵驻扎在泰和,守城的副将徐必达战败后,这边廷麟、同升乘机收复了吉安、临江。唐王于是提升他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赐给他尚方宝剑,给他见机行事的权力。十月,大清兵攻打吉安,必达战败后投河自杀。正好广东的援兵到来,大清兵于是撤退到峡江。后来万元吉来到赣州。十二月,同升死了。
三年正月,廷麟亲赴赣州,把峒族人张安等四营兵招降,改称龙武新军。廷麟得知唐王将从汀州来赣州,打算前往迎接,让元吉代守吉安。不久,吉安又失陷了,元吉退保赣州。八月,官兵的水军战败,援兵全部溃退了。到汀州发生兵变时,赣州之围已经有半年了,在城墙上防守的士兵都泄了气。十月四日,大清部队强力登城。廷麟指挥部队作战,时间长了,招架不住,败退回城西,跳河自杀了。
2.解析:“爽然”,古今异义词,此处译为“茫然若失的样子”; “乃”,于是;“饷”,作动词,译为“给……吃”; “非……”, 表否定的判断。
答案: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参考译文】
老人开门恭敬地迎接茂先进入,茂先看到这些藏书记载的都是秦汉以前和海外各国的事情,大多是自己没听说过的,像《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这些书也都在这里。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茂先为此在这里逗留了两三天才出来,对老人说道:“过段时间我多带点吃的再来拜访,到时我要看遍群书。”老人笑笑,什么也不说,送茂先出去。茂先刚一出门,门外的石头突然自行闭合。茂先回头看着石头,只见到杂草藤萝,绕着石头而生,石头上的苔藓也严丝合缝。茂先呆呆地站着看了良久,对着石头拜了两次后离去。
3.解析:偏义复词“恩雠”“生死”及“复”“临事”等的翻译。
答案:窦群性情狠毒暴戾,喜欢复仇,碰到事情不考虑死的危险。
【参考译文】
宪宗即位,(窦群)调任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出任唐州刺史。节度使于素来闻知他的名声,谒见时,窦群言语率直激切,于很喜欢,奏请朝廷授窦群留任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服金鱼袋。宰相武元衡、李吉甫都喜欢和器重窦群,召他入朝任吏部郎中。后武元衡任辅政大臣,举荐窦群顶替自己做御史中丞。窦群奏请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李吉甫认为羊、吕二人阴险浮躁,接到奏表数日不予批复,窦群等人因此愤恨李吉甫。
窦群性情狠毒暴戾,喜欢复仇,碰到事情不考虑死的危险。当时召他入朝,说要重用,朝中人人惊骇,听说他死了方才心安。
突破二 规避6大易误点,务须字字落实
——避开陷阱,高分在于细致
典例1 答案:谭澄赴任后,掩埋抛弃在外的将士遗骸,修缮好被烧毁的房屋,赈济饥贫的百姓,召集逃亡的民众,百姓才渐渐安定下来。
典例2 答案:袁逢就将衣襟夹于带间走下堂来,拉着赵壹的手,请他坐在上位,于是问他西县的事,非常高兴。
典例3 答案:(吴遵路)又将本郡常平仓储备的粮食扩大到两百万石,用来防备灾年。
典例4 答案:当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人,都是宰相吕夷简所不喜欢的人。
典例5 答案:(吴遵路)升任工部郎中,因对蕲州王蒙正原来的部吏犯下死罪(一事)失察,被降为洪州知州。
典例6 答案:赵彦深后来被淘汰罢官回家,门庭生了杂草,唯独袁聿修由于以前的交情,慰问他,和他交往。
典例7 答案:山涛早年丧父,生活贫困,年少时就有度量,卓然不群。
典例8 答案:当初,苏威的父亲在西魏,由于国家财力不够,制定了征税的法律,被认为是征收重税的法令。
典例9 答案: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德行感应的结果。
典例10 答案:吴汉为人质朴、厚道,不善言辞,等到被(刘秀)召见,就被刘秀亲近信任。建武二年,(刘秀)封吴汉为广平侯。
典例11 答案:梁彦光不降罪于他,带领他到州学,让他在孔子庙里面观看。
即学即练
1.解析:“渊明不解音律”是主谓结构,后面断开;“无弦琴”是名词“一张”,这两个构成一个定语后置句,中间不能断开;“每酒适”的意思是“每次酒后快意”,“适”后断开;“辄抚弄以寄其意”语义完整,中间不能断开。
答案:BDF
2.解析:C项,“两句中的‘及’字含义相同”理解错误。第一个“及”为动词,意为“比得上”;第二个“及”为动词,意为“至,到”,二者含义不同。
答案:C
3.解析:“种了五十亩高粱”错,由原文“公田悉令吏种秫,……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可知,应是用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用五十亩种稻谷。
答案:C
4.解析:(1)“此力”,这个佣人;“薪水”,名词用作动词,砍柴打水;“此亦人子也”,判断句;“善遇”,友好对待。
(2)“安”,安心、满足;“勤苦”,勤劳清苦;“同志”,志趣相投。
答案:(1)现在派给你这个佣人,(让他)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
(2)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
5.答案:①生性淡泊,以入仕为苦。②世事浑浊,不愿同流合污。
【参考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也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就有高雅的志趣,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超脱世俗的拘束,卓尔不群,率真任情。曾经写作《五柳先生传》以自比,当时的人称这篇文章为实录。(陶渊明)父母年老,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陶渊明)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请解职归家。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前去任职。(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竟得了羸疾(慢性虚弱性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文教昌明的时代,为什么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让檀道济离开。
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做邑令,用俸禄作为隐居生活的费用,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任命他为彭泽县令。(陶渊明)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仆人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难以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你这个佣人,(让他)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陶渊明)下令让吏员在官府的公田上全部种上高粱,他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儿女们坚持要求种稻谷。于是用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用五十亩种稻谷。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岂能为五斗米的俸禄向乡里小儿弯腰鞠躬(丧失尊严)啊!”当天就解下印绶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并序》。朝廷征召他为著作郎,他没有前去任职。
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没有办到。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栗里间邀请他。陶渊明有脚疾,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竹轿。到了以后,(陶渊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儿,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什么抵触。
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他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常常去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他。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两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家,以便来了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的一天,(陶渊明)在房子边上的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把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酒后快意,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守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熟了,陶渊明就取下头上的葛巾滤酒,滤完,又把头巾戴在头上。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陶渊明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自己作为后代又屈居人下,自从宋高祖的基业渐渐兴盛,他再也不愿意做官。
元嘉四年将要接受朝廷的征召,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共68张PPT)
专题四 文言翻译重点突破
——译句信达雅,轻松得高分
【考情调研】 文言语句翻译中的关键点:一是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二是重要的文言虚词,即《考试大纲》中规定的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三是文言句式,即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四是词类活用,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一 节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意乃决,因问准曰:“今虏骑驰突,而天雄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则河朔皆虏境也。孰为可守?”准以王钦若荐,且曰:“宜速召面谕,授敕俾行。”钦若至,未及有言,准遽曰:“主上亲征,非臣子辞难之日,参政为国柄臣,当体此意。”钦若惊惧不敢辞。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
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败。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击其游骑。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真题演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B.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C.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D.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句意为:九月,契丹大举入侵进犯,当时因为契丹敌寇深入中原,朝廷内外都震惊害怕,召集群臣询问应对策略。王钦若,是临江人,请求皇帝驾临金陵暂避。陈尧叟,是阆州人,请求皇帝驾临成都暂避。“入寇”是入侵之意,“时”作后句的时间状语,应在“时”前断开,排除A、D。“王钦若/临江人”“陈尧叟/阆州人”是两个判断句,“临江人”和“阆州人”均为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B。故选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衅鼓,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取血涂在鼓上以举行祭祀仪式。
B.庙社,庙指宗庙,社指社稷,庙社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朝廷。
C.闰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
D.辎重,文中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错误,闰月加于某月之后叫“闰某月”。故选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契丹军队南侵宋朝,面对强致,寇准坚决反对退避内地,提出应当严惩主张避战的大臣,并力促皇上御驾亲征。
B.寇准举荐主张避战的王钦若镇守天雄军,并告诫钦若:皇上决定亲征,臣子不可辜负圣意。钦若惊惧不敢推辞。
C.契丹军队屡次侵犯宋朝,先攻威虏、顺安军,又攻北平砦及保州,而后又合兵攻定州,均遭到宋军迎头痛击。
D.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D.“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错误。原文“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可见,并非宋朝皇帝主动议和,而是契丹主动议和。故选D。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译文: .
(2)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译文: .
常常纵使游动骑兵抢劫掠夺,稍稍失利就撤退,来回游荡没有斗志。
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注意以下关键词:(1)每:常常。纵:纵容,纵使。剽掠:抢劫掠夺。小:稍微。辄:就。引去:撤退。徜徉:徘徊游荡。(2)货财:货物钱财。故事:先例,旧例。宜:应该。许:答应。
【参考译文】
九月,契丹大举入侵,当时因为契丹敌寇深入中原,朝廷内外都震惊害怕,召集群臣询问应对策略。王钦若是临江人,请求皇帝驾临金陵暂避。陈尧叟是阆州人,请求皇帝驾临成都暂避。皇帝用这件事去询问寇准,寇准说:“不知道是谁替陛下筹划这两种策略?”皇帝说:“你姑且判断这两个方法是否能行,不要询问是谁出的计策。”寇准说:“我想要找到这个献策之人,斩杀他,用他的血涂鼓行祭,然后北伐中原罢了!陛下英明神武,将军大臣团结协作,如果陛下御驾亲征,敌人应当自己逃跑;不这样的话,用奇计来阻挠他们的阴谋,坚守城池来使他们军队疲敝,彼劳我逸,我方自然得到胜算。
为什么要抛弃宗庙社稷,想要驾临楚地、蜀地?如果所到之地人心崩溃,敌人乘胜深入腹地,天下还可以再保住吗?”皇帝的心意就此决定,于是问寇准说:“如今敌人骑兵奔驰突袭,而天雄军是我朝重镇,万一陷落,那么河朔之地就都会成为敌人的地盘。谁能够来守卫天雄军呢?”寇准就把王钦若推荐给皇帝,并且说:“应该赶快召见他当面晓喻,授予他敕令,让他立即行动。”王钦若到了宫中,还没来得及说话,寇准就突然说:“主上亲征,不是臣子以困难而推辞之时,您是国家的重臣,应该能体会这个道理。”王钦若又惊又怕不敢推辞。闰月乙亥日,凭借参知政事的身份,王钦若做天雄军判官兼任都部署。契丹国主隆绪和他的母亲萧氏派遣他们统领军队的顺国王萧挞览攻打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打败了他们,斩杀了偏将,获取了他们的军用物资。又进攻北平砦和保州,再次被州砦兵打败。
萧挞览与契丹国主以及他的母亲联合攻打定州,宋兵在唐河抵抗,攻打他们的游骑兵。契丹于是在阳城淀驻军,号称有二十万人,常常放纵游骑剽掠抢夺,稍有不利就退去,徘徊犹疑没有斗志。这时,以前的将领王继忠向契丹说与宋朝和好的好处,契丹认为他说的对,派遣李兴议和。皇帝说:“我哪里想要穷兵黩武呢,只想要停止战争。如果你们答应通和,立即就派遣使者。”冬季十月,派曹利用拜访契丹军。十二月庚辰日,契丹派遣韩杞拿着议和文书和曹利用一起前来,请求合盟。曹利用说契丹想要得到关南的土地。皇帝说:“他们所说的归还土地的事极其没有道理,如果一定要求得到此地,我应当与他们决战!如果想要获得钱财,汉朝也曾拿玉帛赐给单于,有此旧例,应该答应他们。”契丹依然觊觎关南土地,派遣他们的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拿着议和文书再次来商议。皇帝不允许而离开。曹利用最终以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结成盟约而回。
第 二 节
丢分警示:
考场上,文言文翻译丢分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实词不落实,句子不通顺”。具体表现在答题时没有“得分点”意识,重点考查的词语翻译不准,有遗漏,句式特点翻译不到位,虚词语法作用没体现,脱离语言环境等。所以,答题时必须有得分点意识,一定要把这几个“点”译清楚,才能得满分!
突破一 增强4个意识,突破翻译瓶颈——文言重点题,对点谨慎译
四个意识:
传主意识 圈点标画,弄清传主所言所行,理清人物、事件前后关系,确保胸中有全局。
语境意识 上挂下联,弄清所译句子前后语境,把握语言要素,便于推测语意。
采分意识 准确锁定关键字词,依据语境,联系教材、成语以及所学知识,准确翻译。
通顺意识 留、换、调、删、补,译完再通读,符合当今的语言习惯,通顺流畅。
一、传主意识——弄清是谁做了什么事
【阅卷反馈】
据阅卷经验,考生翻译句子的时候,很多人弄不清人物、事件的关系,甚至因为不清楚古人称呼名、字的习俗,或者不习惯古人命名的奇特,导致把名字当做一般实词、虚词进行硬译,闹出笑话,因而丢分,相当可惜!
【知识点拨】
古文中,传主姓名首次出现往往全称,以后再出现即简称,或称官职,或称名,或称表字,或称号。由于古人名字大多单音,往往容易使考生混淆,强行翻译,导致失误。例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籍”就是项羽的名,如果不知其故,强行翻译,就会丢分。
【考题例释】
典例1 阅读下面文字,翻译画线的句子。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译文: .
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解析:这个句子的主语是“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这是人名的称呼方式——称官职和称姓名。了解了这个,对贾生遭受陷害的现实会有全面的认识,利于翻译句子。
【参考译文】
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孝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设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初步制定了所有这些事项的礼仪法度,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制。孝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各项法令的修改审定,以及诸侯全都到自己的封地上去,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出的。于是孝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于是,孝文帝后来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而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二、语境意识——分清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知识点拨】
所谓内部语境,是指主要词语所在的句子;所谓外部语境,是指该句所在的段落或文章。翻译时,既要考虑内部语境,也要弄清这个句子所处的外部语境,才能全面理解,准确翻译。
(一)利用语境补充省略成分
文言文语段中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很常见,主谓宾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最常见。翻译时,有的省略部分如果不补,就会影响表达的通顺或句子的逻辑,这种情况下,语境就可以提供帮助。
【考题例释】
典例2 阅读下面文字,翻译画线的句子。
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明朝)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
译文: .
(清军)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很紧急,追踪(他们的)行迹直到沈通明的家。
解析:画线句子中,前一分句省略了主语“清军”,后一分句省略了“踪”的宾语或“迹”的定语“仰妻子”。
(二)利用语境获取“句意分”
高考文言翻译评分标准中,把握句子大意一般有4分的分值。如果画线句子句意晦涩难懂,我们难以破解采分点,把握语境能帮助我们理解并翻译句子的大意,进而获得句意分。
【考题例释】
典例3 阅读下面文字,翻译画线的句子。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琼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文襄以仪同开府,引为刑狱参军,每加勉劳。
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译文: .
以前制度规定淮河为禁区,不允许商贩随意渡河。淮南闹饥荒,他请求(允许)到淮北买粮。
解析:画线句子有较多理解障碍,但所译句子的后文语境意思比较容易理解:后来淮北闹饥荒,又请求和淮南通商买粮,于是商人得以往来,彼此都得到好处,水陆运输便利,货物直达黄河以北。由“旧制……”和“后……”可知,画线句子的大意应与后文意思相反。我们可以根据前后相关的语境,推断所译句子的大意,能对译的对译,不能对译的根据语境表述大体意思,这样也可以。
(三)利用语境突破难点词
翻译句子的关键,在于难点字词的把握,只要难点字词攻克,其他词义就能迎刃而解,语境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文章表述的大意及侧重点。
【考题例释】
典例4 阅读下面文字,翻译画线的句子。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以治干称。……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塘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
译文: .
高祖赞赏他清正廉洁,特别礼待他。每次朝见,他都请求承担繁重的任务来为朝廷效力。
解析:画线句有两个难点词“清洁”“剧职”。“清洁”很明显是古今异义词,不能直接按现代汉语翻译,根据前文语境“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推断,“清洁”为“清正廉洁”之义;而“剧职”通过前文“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后文“朕使卿智,不使卿力”推断,“剧”为“繁重”之义,“职”为“职务、任务、工作”之义,“剧职”译为“繁重的任务”。前后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灵活推断难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准确含义和用法。
三、采分意识——锁定关键实词、虚词、句式
【阅卷反馈】
高考句子翻译评分标准:(1)关键字词得分:2分;(2)句子大意基本通顺:2分。
很多考生没有采分点意识,没抓住关键字词、特殊句式准确翻译,写得多得分少,徒劳无功。
【知识点拨】
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总是选择那些含有关键词语和带有特殊语法现象(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的句子来考查,并将其作为评卷的“采分点”。高考常见的采分点是: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常见18个虚词、特殊句式。考生翻译时必须要强化“采分点”意识,能判断出“采分点”并将其落实到位,这样翻译才最有价值和意义。
【考题例释】
典例5 阅读下面文字,翻译画线的句子。
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孙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
译文: .
金人虽然没有索要我,我也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二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万一可以成功。
解析:本句的采分标准:①不吾索:宾语前置;②面:当面;③庶或:或许;④句子基本通顺,大意正确。
四、通顺意识——留、换、调、删、补,译完再通读
【知识点拨】
翻译句子,最忌硬译。如果其中出现不符合现代语言习惯、语法规范的词语搭配、语法错误问题,就要根据一轮复习所学的“留、换、调、删、补”等翻译技巧,译完再通读一遍,使句子通顺。
即 学 即 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杨廷麟,字伯祥,清江人。崇祯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勤学嗜古,有声馆阁间,与黄道周善。十年冬,皇太子将出阁,充讲官兼直经筵。廷麟具疏让道周,不许。明年二月,帝御经筵,问保举考选何者为得人。廷麟言:“保举当严举主,如唐世济、王维章乃温体仁、王应熊所荐。今二臣皆败,而举主不问。是连坐之法先不行于大臣,欲收保举效,得乎?”帝为动色。
其冬,京师戒严。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意主和议,冀纾外患,而廷麟痛诋之。嗣昌大恚,诡荐廷麟知兵。帝改廷麟兵部职方主事,赞画象升军。象升喜,即令廷麟往真定转饷济师。无何,象升战死贾庄。嗣昌意廷麟亦死,及闻其奉使在外,则为不怿者久之。
顺治二年,南都破,江西诸郡惟赣州存。唐王手书加廷麟吏部右侍郎,刘同升国子祭酒。同升自雩都至赣,与廷麟谋大举。乃偕巡抚李永茂集绅士于明伦堂,劝输兵饷。九月,大兵屯泰和,副将徐必达战败,廷麟、同升乘虚复吉安、临江。加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赐剑,便宜从事。十月,大兵攻吉安,必达战败,赴水死。会广东援兵至,大兵退屯峡江。已而万元吉至赣。十二月,同升卒。
三年正月,廷麟赴赣,招峒蛮张安等四营降之,号龙武新军。廷麟闻王将由汀赴赣,将往迎王,而以元吉代守吉安。无何,吉安复失,元吉退保赣州。八月,水师战败,援师悉溃。及汀州告变,赣围已半年,守陴者皆懈。十月四日,大兵登城。廷麟督战,久之,力不支,走西城,投水死。(节选自《明史·杨廷麟传》)
(1)是连坐之法先不行于大臣,欲收保举效,得乎?
译文: .
(2)嗣昌大恚,诡荐廷麟知兵。
译文: .
(3)及闻其奉使在外,则为不怿者久之。
译文: .
(4)乃偕巡抚李永茂集绅士于明伦堂,劝输兵饷。
译文: .
(5)招峒蛮张安等四营降之,号龙武新军。
译文: .
这样的连坐法不先在大臣中实行,想收到保举的效果,怎么做得到呢?
嗣昌大为恼火,就假装推荐说廷麟懂得军事。
后来听说他当时出使在外地没死,因此心里很多天都不痛快。
于是(杨廷麟)又和巡抚李永茂一起,把当地绅士召集到明伦堂里,劝他们出钱粮充作兵饷。
(杨廷麟)把峒族人张安等四营兵招降,改称龙武新军。
解析:(1)“是”,这;“得乎”,怎么做得到呢?“不行于大臣”,状语后置句。(2)“恚”,愤怒;“诡”,假装;“知兵”,懂得军事。(3)“则”,表顺承;“怿”,高兴。(4)“偕”,偕同;“于”,在;“劝”,劝说。注意补出省略成分。(5)“降”,使动用法;“之”指代“峒蛮张安”和他的四营兵。
【参考译文】
杨廷麟,字伯祥,是清江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改选庶吉士,授职编修,他勤于学习,酷爱古典,在翰林院中很有名望,跟黄道周友好。十年冬天,皇太子即将外就封藩,朝廷拟让廷麟充任讲官兼经筵直讲。廷麟撰写了一篇奏疏推让道周,崇祯皇帝不允许。第二年二月,崇祯皇帝在经筵上问保举跟考选哪一样更能取得理想的人才。廷麟说:“保举应对保举者严格要求,像唐世济、王维章是由温体仁、王应熊推荐的。现在他们俩都倒台了,可是对保举他们的人却不加追究。这样的连坐法不先在大臣中实行,想收到保举的效果,怎么做得到呢?”崇祯皇帝听了这话脸色都变了。
这年冬天,京师戒严。当时兵部尚书杨嗣昌的意见主张议和,希望能借机消除外患,可是廷麟狠狠地攻击了他。嗣昌大为恼火,就假装推荐说廷麟懂得军事。崇祯皇帝改用廷麟为兵部职方主事,让他去象升的部队里当参谋。象升很高兴,就让廷麟到真定去转运粮饷增发兵力。不久,象升在贾庄战死。嗣昌料定廷麟也死掉了,后来听说他当时出使在外地没死,因此心里很多天都不痛快。
顺治二年(1645),南京失守,江西各郡只有赣州保全下来。唐王亲撰命令加廷麟为吏部右侍郎,刘同升为国子祭酒。同升从雩都来到赣州,与廷麟商议大举起兵。于是(杨廷麟)又和巡抚李永茂一起,把当地绅士召集到明伦堂里,劝他们出钱粮充作兵饷。九月,大清兵驻扎在泰和,守城的副将徐必达战败后,这边廷麟、同升乘机收复了吉安、临江。
唐王于是提升他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赐给他尚方宝剑,给他见机行事的权力。十月,大清兵攻打吉安,必达战败后投河自杀。正好广东的援兵到来,大清兵于是撤退到峡江。后来万元吉来到赣州。十二月,同升死了。
三年正月,廷麟亲赴赣州,把峒族人张安等四营兵招降,改称龙武新军。廷麟得知唐王将从汀州来赣州,打算前往迎接,让元吉代守吉安。不久,吉安又失陷了,元吉退保赣州。八月,官兵的水军战败,援兵全部溃退了。到汀州发生兵变时,赣州之围已经有半年了,在城墙上防守的士兵都泄了气。十月四日,大清部队强力登城。廷麟指挥部队作战,时间长了,招架不住,败退回城西,跳河自杀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然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译文: .
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解析:“爽然”,古今异义词,此处译为“茫然若失的样子”; “乃”,于是;“饷”,作动词,译为“给……吃”; “非……”, 表否定的判断。
【参考译文】
老人开门恭敬地迎接茂先进入,茂先看到这些藏书记载的都是秦汉以前和海外各国的事情,大多是自己没听说过的,像《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这些书也都在这里。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茂先为此在这里逗留了两三天才出来,对老人说道:“过段时间我多带点吃的再来拜访,到时我要看遍群书。”老人笑笑,什么也不说,送茂先出去。茂先刚一出门,门外的石头突然自行闭合。茂先回头看着石头,只见到杂草藤萝,绕着石头而生,石头上的苔藓也严丝合缝。茂先呆呆地站着看了良久,对着石头拜了两次后离去。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宪宗即位,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頔素闻其名,既谒见,群危言激切,頔甚悦,奏留充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宰相武元衡、李吉甫皆爱重之,召入为吏部郎中。元衡辅政,举群代己为中丞。群奏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吉甫以羊、吕险躁,持之数日不下,群等怒怨吉甫。
群性狠戾,颇复恩雠,临事不顾生死。是时征入,云欲大用,人皆惧骇,闻其卒方安。
(选自《旧唐书·窦群传》,有删改)
译文: .
窦群性情狠毒暴戾,喜欢复仇,碰到事情不考虑死的危险。
解析:偏义复词“恩雠”“生死”及“复”“临事”等的翻译。
【参考译文】
宪宗即位,(窦群)调任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出任唐州刺史。节度使于頔素来闻知他的名声,谒见时,窦群言语率直激切,于頔很喜欢,奏请朝廷授窦群留任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服金鱼袋。宰相武元衡、李吉甫都喜欢和器重窦群,召他入朝任吏部郎中。后武元衡任辅政大臣,举荐窦群顶替自己做御史中丞。窦群奏请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李吉甫认为羊、吕二人阴险浮躁,接到奏表数日不予批复,窦群等人因此愤恨李吉甫。
窦群性情狠毒暴戾,喜欢复仇,碰到事情不考虑死的危险。当时召他入朝,说要重用,朝中人人惊骇,听说他死了方才心安。
突破二 规避6大易误点,务须字字落实——避开陷阱,高分在于细致
文言文翻译是一个综合考查文言积累、语法知识、文化素养以及阅读思辨能力的重点题型,分值大,出错多。根据阅卷反馈,考生在翻译时容易出现六大失误点,造成失分,殊为可惜。下面一一分解,强化矫正。
易误点1 以今律古,不伦不类
文化背景的古今差异是文言文翻译的一道藩篱,文言文翻译忌讳用现代思维看待古代文化,而应力图还原其本真的文化,避免失真,这对考生的文化修养提出了要求。
典例1 (谭澄)至则葬暴骸,修焚室,赈饥贫,集逋亡,民心稍安。
(《元史·谭澄传》)
[考场答卷] 谭澄到任后,掩埋暴露在外的尸骸,修理焚尸炉,赈济饥饿贫寒的百姓,召集逃亡的人,民心渐渐安定。
[失分评析] “焚尸炉”是一个具有浓厚现代色彩的词汇,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纳粹德国的惨无人道,这一现代化的设施在元代还未出现,况且原文是“修焚室”,何来“炉”之说?
[我的答案] .
谭澄赴任后,掩埋抛弃在外的将士遗骸,修缮好被烧毁的房屋,赈济饥贫的百姓,召集逃亡的民众,百姓才渐渐安定下来。
典例2 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袁)逢则敛衽下堂,执其手,延置上坐,因问西方事,大悦。(《后汉书·赵壹传》)
[考场答卷] 袁逢就收紧衣服走下堂来,拉着赵壹的手,请他坐在上位,于是问他西方的事,非常高兴。
[失分评析] 上述译文在两个地方以现代眼光解析了原文:一是将“敛衽”解释为现代的“收紧衣服”,古人“敛衽”是“将衣襟夹于带间”,以示敬意,也可译为“整理衣襟”;“西方”也不等同于今天所说的“西方”,前文有交代,“赵壹……汉阳西县人也”,句中所说“西方”即指“西县”。
[我的答案] .
袁逢就将衣襟夹于带间走下堂来,拉着赵壹的手,请他坐在上位,于是问他西县的事,非常高兴。
[总结] 像上述这些古代专有名词、固定用语和特殊表达,由于其存在的文化背景、社会状态均已发生变化,今人极易以当代眼光视之。除此外,古今异义词如“孤”“妻子”“非常”“中国”“无论”“其实”“交通”等,偏义复词如“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死生,昼夜事也”等,互文用法如“草行露宿”“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如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也极易以今律古。
克服以今律古,关键是要做到两点:一是有严谨的态度,碰到疑难不要想当然,要勤思考,勤翻书;二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文言根基厚实,传统文化的浸润充分,以今律古的概率将大为降低。
易误点2 表达无据,错解原意
高考文言文翻译一般要求直译,直译应尽量尊重原文,“原意重现”,但并非抛弃变通,否则极易造成表达失据。考生考场上丢分大概有四种情形:
(一)似是而非,字面“硬译”
典例3 (吴遵路)又广属郡常平仓储畜至二百万,以待凶岁。
(《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考场答卷] (吴遵路)又将本郡常平仓储备的粮食扩大到两百万石,用来等待灾年。
[失分评析] “以待凶岁”的“待”字面意思确实是“等待”义,但将“以待凶岁”译成“用来等待灾年”显然是不妥的,因为“等待灾年”的潜台词是“希望灾年到来”,这样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这里的“待”应酌情译为“防备”。
[我的答案] .
[总结] 译文时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斟酌字句,该抠则抠,宜变则变。
(吴遵路)又将本郡常平仓储备的粮食扩大到两百万石,用来防备灾年。
(二)不知句读,逐字“串译”
典例4 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
[考场答卷] 当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人都是宰相,吕夷简很不喜欢他们。
[失分评析] 显然,误译是将原文句读为“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而正确句读是“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误译将宰相一职安错了对象。
[我的答案] .
[总结] 由此可见,正确句读是正确译文的先决条件,翻译时不妨心、口、手联动,平时应加强句读方面的训练。
当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等人,都是宰相吕夷简所不喜欢的人。
(三)不看结构而“横译”
典例5 (吴遵路)迁工部郎中,坐失按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降知洪州。(《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考场答卷] 吴遵路升任工部郎中,因为失去蕲州王蒙正,所以犯死罪关进工部监狱,被降为洪州知州。
[失分评析] 此句翻译的难点是“蕲州王蒙正故入
部吏死罪”。“坐”,因、由于,介词。“坐”领起的内容是“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它们合起来作“失按(按,审察;失按即失察)”的原因状语,而误译明显没有理清原句结构,依从原文亦步亦趋。
[我的答案] .
[总结] 翻译时有必要对原文多读几遍,做一点语法分析。
(吴遵路)升任工部郎中,因对蕲州王蒙正原来的部吏犯下死罪(一事)失察,被降为洪州知州。
(四)不辨词语而“曲译”
典例6 (赵)彦深后被沙汰停私,门生藜藿,(袁)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北齐书》卷四二)
[考场答卷] 赵彦深后来被淘汰罢官回家,只有他的学生藜藿和袁聿修由于以前的交情,探问他,和他交往。
[失分评析] 译文之误出在“门生”一词上。“门生”可当“学生”解,但此处不宜。赵彦深既然是“沙汰停私”,免不了门庭冷落,杂草丛生。原文中“门生”是两个词,“门”即“门庭”,“生”即“生长”。
[我的答案] .
[总结] 对关键词语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结构、意义、色彩等,是正确译文必不可少的准备。
赵彦深后来被淘汰罢官回家,门庭生了杂草,唯独袁聿修由于以前的交情,慰问他,和他交往。
易误点3 语境不合,自相矛盾
与现代汉语一样,古汉语也讲语境。遵循语境,则可为译文带来便利;背离语境,则极容易造成误译。语境不合有种种表现,试看以下两例:
典例7 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晋书·山涛传》)
[考场答卷] 山涛早年丧父,生活贫困,气量狭小,清高不同一般。
[失分评析] 译者把“介然不群”译为“清高不同一般”,实际上“介然不群”应该是对山涛的褒扬(“介然”的真正意思是“耿介,坚贞”)。既然如此,“少有器量”应该与“介然不群”般配,将其译为“气量狭小”明显前后冲突,从而造成语境的断裂。结合前后文,“少有器量”的“少”应是“年少”之意,“少有器量”意为“年少时就有度量”,这样前后内容才自成一体。
[我的答案] .
山涛早年丧父,生活贫困,年少时就有度量,卓然不群。
典例8 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隋书·卷四十一·苏威》)
[考场答卷] 当初,苏威的父亲在西魏,由于国家财力不够,制定了征税的法律,颇受称道推重。
[失分评析] 既然是在“国用不足”的情况下制定的征税之法,按常情理解,应该是课以重税之法,这样的法令可能会受到统治阶层的欢迎,但绝不会受到大多数百姓的欢迎,所以,将“颇称为重”译为“颇受称道推重”是非常可疑的;而且,如果“颇称为重”是“颇受称道推重”的意思,那么,通常的表达是“颇为称重”而非“颇称为重”。基于这样的推断,我们有理由否定上面的译文。“颇称为重”正确意思是“被认为是征收重税的法令”。
[我的答案] .
[总结] 上述两例或前后抵牾,或有悖情理。由此获得的警示是:文言文翻译必须树立整体意识,反对割裂语境。具体操作时要瞻前顾后而不能一叶障目,要全面观照而不能断章取义。
当初,苏威的父亲在西魏,由于国家财力不够,制定了征税的法律,被认为是征收重税的法令。
易误点4 文白夹杂,简古不通
有些考生在翻译时,往往有个别的词语翻译不彻底或未翻译,导致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典例9 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郑渶)家者,遣人索之。渶加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明史》)
[考场答卷] 使者来了,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置其一半不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至行”感应的结果。
[失分评析] “置其一半不打开”文白混杂,读者还是不知道具体含义,应彻底干脆地用白话翻译。“认为是‘至行’感应的结果”中的“至行”何意呢?读者也不清楚,这样阅卷老师就会觉得考生不会翻译而有忽悠之嫌。
[我的答案] .
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德行感应的结果。
易误点5 该补不补,句意含糊
古汉语常见主语、谓语、宾语及介词等成分省略的现象,如果我们翻译时该补不补,整句话的意思就不能清晰连贯。
典例10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后汉书·吴汉传》)
[考场答卷]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等到被召见,于是受到亲近信任。建武二年,吴汉被封为广平侯。
[失分评析] “召见”是何人召见,“亲信”是受何人亲近信任,都没有补出,语意模糊。再从后面“封汉为广平侯”来看,是被皇帝召见。另外,“封汉为广平侯”一句,明显主语是“皇帝”,因此最好翻译成“(皇帝)封吴汉为广平侯”。
[我的答案]
吴汉为人质朴、厚道,不善言辞,等到被(刘秀)召见,就被刘秀亲近信任。建武二年,(刘秀)封吴汉为广平侯。
[总结] 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省略句式,一个句子在翻译时务必关注是否省略了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按照现代汉语基本句子成分来审查。另外,一旦确定有省略成分,一定要补充出来,并且要将补充的内容用小括号圈起来,这样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补充的成分。
易误点6 该调不调,语序颠倒
古汉语常见句子倒装现象,我们翻译时要调整过来,使之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与现代语言习惯。否则,该调不调,语言不合规范也会影响句意的理解。
典例11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隋书·循吏》)
[考场答卷] 彦光没有定罪,带他到州立学校,让他观看孔子庙(图像)。
[失分评析] “彦光弗之罪”是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把前置的宾语调到宾语的位置;“令观于孔子庙”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该把状语提前。只有这样做,翻译出来的句子才符合语法规范,表达的意思才明确、清楚、流畅。
[我的答案] .
梁彦光不降罪于他,带领他到州学,让他在孔子庙里面观看。
即 学 即 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陶渊明传
萧 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①,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②,曰:“吾尝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皁③。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皁。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④。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⑤王业渐隆,不复肯仕。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节选自《笺注陶渊明集》,有删改)
【注】 ①弦歌:据《论语·阳货》记载,孔子门徒子游任武城宰,以弦歌为教民之具。后因以“弦歌”为出任邑令之典。②秫:黏性的高粱,多用来酿酒。③皁(jīng):粳稻,稻谷的一种。④舁(yú)篮舆:抬竹轿。⑤宋高祖:南朝宋武帝刘裕。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答案:BDF
解析:“渊明不解音律”是主谓结构,后面断开;“无弦琴”是名词“一张”,这两个构成一个定语后置句,中间不能断开;“每酒适”的意思是“每次酒后快意”,“适”后断开;“辄抚弄以寄其意”语义完整,中间不能断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属文”中“属”指连缀,与《赤壁赋》中“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中“属”含义不同。
B.“州召主簿,不就”与“三径就荒”(《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就”字含义不同。
C.“志不及也”与“农人告余以春及”(《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及”字含义相同。
D.“聊欲弦歌”与“相对默然,不复聊赖”(《促织》)两句中的“聊”字含义不同。
答案:C
解析:C项,“两句中的‘及’字含义相同”理解错误。第一个“及”为动词,意为“比得上”;第二个“及”为动词,意为“至,到”,二者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博学多识,他擅长写文章,《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的形象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B.陶渊明曾做过州祭酒,但时间不长就辞职回家了;州里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前去任职;朝廷征召他做著作郎,他也不去。
C.陶渊明素爱饮酒,他曾下令让吏员在官府的公田上种了五十亩高粱以备酿酒;他曾将颜延之馈赠的两万钱全都送至酒家。
D.陶渊明率真任情,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自己如果喝醉了,就叫客人先回去。
答案:C
解析:“种了五十亩高粱”错,由原文“公田悉令吏种秫,……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可知,应是用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用五十亩种稻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译文: .
(2)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译文: .
现在派给你这个佣人,(让他)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
解析:(1)“此力”,这个佣人;“薪水”,名词用作动词,砍柴打水;“此亦人子也”,判断句;“善遇”,友好对待。
(2)“安”,安心、满足;“勤苦”,勤劳清苦;“同志”,志趣相投。
5.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田园?请结合文段和《归园田居(其一)》分析。
答: .
生性淡泊,以入仕为苦。②世事浑浊,不愿同流合污。
【参考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也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就有高雅的志趣,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超脱世俗的拘束,卓尔不群,率真任情。曾经写作《五柳先生传》以自比,当时的人称这篇文章为实录。(陶渊明)父母年老,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陶渊明)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请解职归家。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前去任职。(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竟得了羸疾(慢性虚弱性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文教昌明的时代,为什么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让檀道济离开。
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做邑令,用俸禄作为隐居生活的费用,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任命他为彭泽县令。(陶渊明)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仆人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难以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你这个佣人,(让他)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陶渊明)下令让吏员在官府的公田上全部种上高粱,他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儿女们坚持要求种稻谷。于是用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用五十亩种稻谷。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岂能为五斗米的俸禄向乡里小儿弯腰鞠躬(丧失尊严)啊!”当天就解下印绶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并序》。朝廷征召他为著作郎,他没有前去任职。
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没有办到。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栗里间邀请他。陶渊明有脚疾,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竹轿。到了以后,(陶渊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儿,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什么抵触。
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他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常常去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他。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两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家,以便来了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的一天,(陶渊明)在房子边上的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把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
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酒后快意,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守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熟了,陶渊明就取下头上的葛巾滤酒,滤完,又把头巾戴在头上。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陶渊明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自己作为后代又屈居人下,自从宋高祖的基业渐渐兴盛,他再也不愿意做官。
元嘉四年将要接受朝廷的征召,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主观表达题——披文细读,据题作答
【考情调研】 文言文阅读中的文意简答题,从考查的能力来看,依然属于把握文本的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从设题角度看,可以是对某一问题前因后果的分析,也可以是对人物品行事迹的概括,还可以是对观点态度的理解与评价。常见问题有:因不明确问题指向而错答,因忽略文本隐性信息而错答,因不能有效提炼整合信息而错答。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真题示例
1.[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答:
2.[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
[解题步骤]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文言文简答题的出现,意在深入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概括、分析能力,对考生自身的文言素养要求更高。
1.对文言文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理解,重点考查是否“读懂”。不能照搬原文,也不能只是简单的翻译原句,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
2.考查重关键能力。主观题,由选择判断上升到文意概括高度,涉及的是考生实打实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如果说选择题有“蒙”的可能,这道主观题考查的则是考生的硬功夫,考生休想蒙混过关。
易错点1 内容概括空泛
情节是作品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命题考查概括传主主要活动轨迹和事迹。有的考生在一轮训练中阅读不仔细,概括不全面、不具体,需要在二轮复习中,加以改进提升。
【典题例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又言:“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百万斛。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欧阳修奉命出使河东时,做了哪些利民之事?请简要概括。
答:
[满分导思]
明确指向 从具体做法的角度入手概括。关键是明确以下几点:一是做事的人物“欧阳修”;二是做事的时间“出使河东时”;三是做事的性质“利民之事”;四是做事的数量“哪些”,说明不止一件。
找准对应 一是“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二是“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三是“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
提炼作答 先划分层次。在“奉使河东”期间,注意“又”字及“奏罢”等词,据此分为三层,分层提取。注意“言”“奏”关键词语不能丢,且转述准确。用自己的话分点概括。
【纠错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有删改)
何灌不但军事才能突出,而且善于处理政务。请简要概括文中哪些事情体现了他善于处理政务的能力。
答:
易错点2 人物形象特征概括不全面
此种题型主要是围绕传主人生经历,要求概括其业绩成就、思想性格品质、心理特点等。但是在一轮实际训练中,考生时常概括不准确,答题没有依据。
【典题例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初,从讨王世充,战邙山。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限长堤。与诸骑相失,唯行恭(人名,指丘行恭)从。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发无虚镞,贼不敢前。遂下拔箭,以己马进太宗,步执长刀,大呼导之,斩数人,突阵而还。贞观中,诏斫石为人马,象拔箭状,立昭陵阙前,以旌武功云。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唐太宗下诏凿石为人马,模仿丘行恭拔箭之状。请简要说明“行恭拔箭”体现了丘行恭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答:
[满分导思]
明确指向 从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入手概括。关键是明确“人物对象”是谁(丘行恭),“什么样的形象特点”是筛选的重点。
找准对应 由“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发无虚镞,贼不敢前”可见,丘行恭武功高强、勇猛果敢。由“遂下拔箭,以己马进太宗,步执长刀,大呼导之,斩数人,突阵而还”可见,丘行恭顽强善战且忠心耿耿。
提炼作答 根据这两处分析概括,用自己的话分点概括几个短语即可。
【纠错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迁光禄大夫。是时帝元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秉政,倚太后,专国权,兄弟七人皆封为列侯。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
(节选自《汉书·刘向传》,有删改)
关于礼仪教化,刘向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易错点3 事理原因推理不周严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发另一事件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行为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本,应在备考中引起重视。这类题的命题角度灵活多样,有的要求概括主要人物做某事成功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人们怀念主要人物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某种道理形成的理由,甚至有的要求概括作者写作的理由。但是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学生的原因分析常常不够全面深入,思考不周全。
【典题例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有删改)
请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赵括不适合“做将”的原因。
答:
[满分导思]
第一步,准确理解文意 文段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王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的故事。秦国在与赵国的战争中,施用反间计,赵王中计后任用赵括替代廉颇,众人对赵括为将表示反对。
第二步,找准文本依据 显性信息:①蔺相如对赵括的评价:“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②赵括的父亲赵奢对赵括的评价:“括易言之。”③赵括的母亲阻止赵王:“愿王勿遣。” 隐性信息:赵括的母亲叙述赵奢的故事。赵奢“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这是一个隐性的对比,用来说明赵括不爱士兵,不能忘身舍家,一心为国。
第三步,多个角度分析 作答时,既要注意对廉颇、赵奢的直接评价;还要注意赵括的母亲讲述赵奢爱护士兵、忘身舍家事迹的用意,答题时不要忽视隐性信息,特别是用来对比、映衬的相关材料。
【纠错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高祖手诏答曰:“昱表如此!古者用人,必前明试,皆须绩用既立,乃可自退之高。往岁处以淮南郡,既不肯行;续用为招远将军、镇北长史、襄阳太守,又以边外致辞;改除招远将军、永嘉太守,复云内地非愿;复问晋安、临川,随意所择,亦复不行。解巾临郡,事不为薄,数有致辞,意欲何在?既表解职,可听如启。”坐免官。
(节选自《梁书·萧昱传》,有删改)
萧昱被免去官职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高祖的手诏分条说明。
答:
易错点4 作者情感态度评价不准确
情感态度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写作目的是文章写作的出发点,即作者通过写作活动以实现文章的社会价值。这种题型多见于带有议论色彩的阐释类文言文本。这类题难度较大,它要求在分析概括文意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人、事作出评价,阐明理由。
【典题例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当时有人称卢怀慎为“伴食宰相”,含有“吃闲饭的宰相”的意思。司马光则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请结合原文,简要谈谈你对卢怀慎为相的认识。
答:
[满分导思]
第一步,精准审题定向 文段讲述的是唐代卢怀慎宰相的故事,他被称为“伴食宰相”,司马光则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谈谈你对卢怀慎为相的认识。
第二步,找准文本依据 赞同卢是贤相:原文中写卢怀慎“每事推之”,实际上是避位让贤,让贤明之士的才能得以施展。 认为是“闲饭宰相”:原文中写姚崇请假十余日,导致政事堆积,作为朝廷宰相的卢怀慎竟然束手无策。
第三步,多个角度分析 作答时,既要注意对史料的分析;还要注意司马光的评价,答题时不要忽视隐性信息。
【纠错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洪迈字景卢。幼读书日数千言,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迈考阅典故,渔猎经史,极鬼神事物之变,手书《资治通鉴》凡三。有《容斋五笔》《夷坚志》行于世。所修《钦宗纪》多本之孙觌,附耿南仲,恶李纲,所纪多失实,故朱熹举王允之论,言佞臣不可使执笔,以为不当取觌所纪云。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二》,有删改)
朱熹对洪迈编修《钦宗纪》有怎样的评价?理由何在?请简要概括。
答: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主观表达题——披文细读,据题作答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真题示例
1.解析:理解概括文意。根据材料二中的“韩非书云……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可知,子鲋批驳韩非书云“夫子善之”是欺诈之言,由“何以明其然?”引出子鲋批驳韩非“实诈”的事实依据。根据“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这一时间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远”的总结可知,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子鲋便是用这一事实依据来批驳韩非的。
答案: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
2.解析:概括分析原因。由题干可知,需从材料二中找到李靖对淝水之战中苻坚的评价语句,然后再分析李靖的观点。根据“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和“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可知苻坚没有谋略,不善用兵。根据“‘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可得出苻坚失败的外因:为慕容垂所陷害。根据“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可得出苻坚失败的内因:用兵能合不能分。
答案:①外因:为慕容垂所陷害。②内因:用兵能合不能分。(若答“没有谋略、不善用兵”亦可)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易错点1 内容概括空泛
典题例析
答案:①主张保存麟州,使黄河以东的郡县百姓得以安居。②进言将荒芜的禁地给农民去耕种。③多次奏请朝廷减免沉重不堪的赋税。
【参考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他奉命出使河东。从对西部用兵以来,主谋划的人打算放弃麟州,以减少运送军粮。欧阳修说:“麟州是天然险要之地,不可以放弃;如果放弃它,那就使黄河以东的郡县受到震动,百姓都不能安居了。不如从那里分出一部分兵力,驻扎黄河附近的各堡寨中,这样,遇到情势急迫就能接受援助,而在平时可以节省物资的运输,这在策略上是有利的。”因此麟州得以保存下来。欧阳修又进言道:“忻县、代县、岢岚县禁地很多,田野荒芜,希望让农民去耕种这些田地,不然,将被敌人侵占。”朝廷将这个意见下发交给有关的官员讨论,过了很久才同意实行,每年收获粟谷数百万斛。凡是河东地区,赋税征派过重百姓负担不了的,他奏请朝廷作了减免,这样的事情有十几件。
纠错即练
答案:①为完成运粮任务,何灌提出就地加价购买麦子的建议,得到朝廷的许可。②知岷州时,何灌凿渠引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③何灌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的策略,使当地百姓乐于应募,一举两得。
【参考译文】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登第,做河东路从事。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的座位。”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辽军吃惊地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地退去。后来何灌官升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因为治理城鄣有功,转任引进使。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乘(工作量太大),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奏了上去,朝廷应允。过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熙河路),凿引邈川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平调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何灌向朝廷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地不受到旱灾的损害,那么百姓就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足了。”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刚刚半年,就改善了二万六千顷耕地的质量,招募到了七千四百名青壮弓箭手,是当时西北几路最成功的。
易错点2 人物形象特征概括不全面
典题例析
答案:①武功高强;②勇猛果敢;③顽强善战;④忠心耿耿。
【参考译文】
起初,跟随征讨王世充,在邙山会战。太宗想要试探贼军的虚实,亲自率领数十名骑兵冲出阵后,杀伤很多(贼兵),却被困于长堤。与诸骑相互走失,唯有丘行恭跟随其后。贼骑追至,流矢射中太宗所乘之马,丘行恭回射敌骑,箭无虚发,贼骑不敢近前。然后丘行恭下马拔箭,将自己所乘之马进奉太宗,手执长刀步行,大喊着为太宗开路,连斩数人,方才冲出敌阵返回大军。贞观年间,(太宗)下诏雕刻石人石马,模仿丘行恭拔箭之状,立在昭陵大门两侧的高台上,用来表彰他的武功。
纠错即练
答案:①反对奢侈淫逸的习俗;②出身微贱的人行事不能超越礼制;③王的教化应由内到外施行,从亲近的人开始。
【参考译文】
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升为光禄大夫。这时皇上的大舅阳平侯王凤担任大将军执掌政权,依仗太后,专擅国权,兄弟七人都被封为列侯。刘向看到习俗更加奢侈,而赵、卫之流出身微贱,超越礼制。刘向认为王的教化应该从内到外,从亲近的人开始。因此编次《列女传》,共八篇,用来警诫天子。
易错点3 事理原因推理不周严
典题例析
答案:①死读兵书,缺乏实战经验。②骄傲,轻敌。③颐指气使,不尊重将士。④贪恋财物,不与将士同甘共苦。
【参考译文】
秦相应侯范雎又派人用千金去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说:“秦国所怕的,只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大将。廉颇好对付,而且他也快投降了!”赵王中计,便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蔺相如劝阻说:“大王因为赵括有些名气就重用他,这是粘住调弦的琴柱再弹琴呀!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知道随机应变。”赵王仍是不听。起初,赵括从小学习兵法时,就自以为天下无人可比。他曾与父亲赵奢讨论兵法,赵奢也难不倒他,但终究不说他有才干。赵括的母亲询问原因,赵奢说:“带兵打仗,就是出生入死,而赵括谈起来却很随便。赵国不用他为大将也还罢了,如果一定要用他,灭亡赵军的必定是赵括。”待到赵括将要出发,他的母亲急忙上书,指出赵括不能重用。赵王问:“为什么?”回答说:“当年我侍奉赵括的父亲,他做大将时,亲自去捧着饭碗招待的有几十位,他的朋友有几百人。大王及宗室王族给他的赏赐,他全部分发给将士;他自接受命令之日起,就不再理睬家事。而赵括刚刚做了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拜见,大小军官没人敢抬头正脸看他;大王赏给他的金银绸缎,全部拿回家藏起来,每天忙于察看有什么良田美宅可买的就买下。大王您以为他像父亲,其实他们父子用心完全不同。请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赵王却说:“老太太你不用管,我已经决定了。”赵括母亲便说:“万一赵括出了什么差错,我请求不要连累我治罪。”赵王同意了赵母的请求。
纠错即练
解析:由原文“昱表如此!古者用人,必前明试,皆须绩用既立,乃可自退之高”可知,萧昱没有建功立业却自我标榜。由原文“往岁处以淮南郡,既不肯行;……数有致辞,意欲何在”可知,对于朝廷授予的官职,萧昱都找出理由推辞。由原文“既表解职,可听如启”可知,萧昱自己在奏书中请求免去现任官职。
答案:①萧昱没有建功立业却自我标榜。②对于朝廷授予的官职,萧昱都找出理由推辞。③萧昱自己在奏书中请求免去现任官职。
【参考译文】
高祖亲手写诏书答复说:“萧昱上表竟然说这样的话!古时候用人,一定先要当面试用,都必须立有功业,效用很好,才可以显扬自己谦让的高风格。过去几年里,让你到淮南郡任职,已经不肯去了;接着任用你做招远将军、镇北长史、襄阳郡太守,你又以那是边远地区为借口推辞掉了;后来改授为招远将军、永嘉郡太守,又说去内地不是你的愿望;再问你晋安、临川这两个地方,随你自己选择,也是又一次不肯去。除去头巾,出任官职,就没有微小的事情,而你屡次都有说辞,你的意愿到底在哪里?既然你上表请求解职,就依照你请求的办吧。”萧昱因此而被免除官职。
易错点4 作者情感态度评价不准确
典题例析
答案:(示例一)卢怀慎是大度让贤、德高望重的贤相。姚崇是一代贤相,才能出众,娴于政务。原文中写卢怀慎“每事推之”,实际上是避位让贤,让贤明之士的才能得以施展。正是这样,卢怀慎才能与姚崇戮力同心,成就唐王朝的开元盛世。这些都是卢怀慎作为宰相胸怀大度、以国事为重的表现。
(示例二)卢怀慎是尸位素餐、有名无实的“伴食宰相”。原文中写姚崇请假十余日,导致政事堆积,作为朝廷宰相的卢怀慎竟然束手无策,其理政能力可见一斑,因此材料中说其“每事推之”,实际上也就是指责他遇事无能,只能推诿。
【参考译文】
姚崇曾有一次为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几天的假,从而使得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卢怀慎无法决断,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唐玄宗谢罪。唐玄宗对他说:“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您安坐面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姚崇假满复出之后,很快便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不禁面有得意之色,回头对紫微舍人齐浣说道:“我做宰相,可以与历史上哪些宰相相提并论?”齐浣没有回答。姚崇继续问道:“我与管仲、晏婴相比,谁更好些?”齐浣回答说:“管仲、晏婴所奉行的法度虽然未能传之后世,起码也做到终身实施。您所制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又问道:“那么我到底是什么样的宰相呢?”齐浣回答说:“您可以说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听后十分高兴,将手中的笔扔在桌案上说:“一位救时宰相,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卢怀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所以每遇到一件事,都会推让给姚崇来处理,当时的人将他称为“伴食宰相”。臣子司马光评论说: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对于管仲,郑国的子皮对于子产,都是前者职位在后者之上,(鲍叔牙等人)能够了解他们(管仲等人)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国家事务交给他们(处理),孔子赞美了这种做法。汉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因而)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没有变化或修改的内容,汉家的功业即因此而得以成就。如果不贤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为了苟全性命保有禄位,无原则地秉承上司的旨意行事,不顾国家的安危,这种人真是国家的罪人。如果贤良明智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用欺诈蛊惑来扰乱他的部署,用独断固执来削弱他的权力,用百般嫉妒来诋毁他的功绩,用执拗乖僻来窃取他的名望,这种人也是国家的罪人。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齐心协力,为的就是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对他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
纠错即练
解析:涉及的答题区域是“所修……纪云”。“故”字,把句子分为了前因后果两个部分,分别抓住关键词“多失实”“佞臣”及“不当取觌所纪云”准确转述即可。
答案:(1)不应采取孙觌的记载。
(2)孙觌节操卑下,他的记载不够客观公正。
【参考译文】
洪迈字景卢。他小时候每天读书数千言,博览群书,即使是小说野史,佛道旁门,没有不涉猎的。……洪迈查阅考证典制和成例,涉猎儒家经典和各种史书,穷究鬼神事物的发展演变,亲手抄写《资治通鉴》总共三遍。有《容斋五笔》《夷坚志》流行于世。所修《钦宗纪》多以孙觌为基础,孙觌依附耿南仲,厌恶李纲,所纪多失实,因此朱熹举王允(东汉名臣,曾言“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之论,说奸邪谄上之臣不可持笔记录,认为不应当选取孙觌的记述。(共44张PPT)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主观表达题
——披文细读,据题作答
【考情调研】 文言文阅读中的文意简答题,从考查的能力来看,依然属于把握文本的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从设题角度看,可以是对某一问题前因后果的分析,也可以是对人物品行事迹的概括,还可以是对观点态度的理解与评价。常见问题有:因不明确问题指向而错答,因忽略文本隐性信息而错答,因不能有效提炼整合信息而错答。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一 节
真题示例
1.[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
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答: .
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
解析:理解概括文意。根据材料二中的“韩非书云……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可知,子鲋批驳韩非书云“夫子善之”是欺诈之言,由“何以明其然?”引出子鲋批驳韩非“实诈”的事实依据。根据“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这一时间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远”的总结可知,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子鲋便是用这一事实依据来批驳韩非的。
2.[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 .
①外因:为慕容垂所陷害。②内因:用兵能合不能分。(若答“没有谋略、不善用兵”亦可)
解析:概括分析原因。由题干可知,需从材料二中找到李靖对淝水之战中苻坚的评价语句,然后再分析李靖的观点。根据“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和“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可知苻坚没有谋略,不善用兵。根据“‘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可得出苻坚失败的外因:为慕容垂所陷害。根据“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可得出苻坚失败的内因:用兵能合不能分。
[解题步骤]
第 二 节
文言文简答题的出现,意在深入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概括、分析能力,对考生自身的文言素养要求更高。
1.对文言文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理解,重点考查是否“读懂”。不能照搬原文,也不能只是简单的翻译原句,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
2.考查重关键能力。主观题,由选择判断上升到文意概括高度,涉及的是考生实打实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如果说选择题有“蒙”的可能,这道主观题考查的则是考生的硬功夫,考生休想蒙混过关。
易错点1 内容概括空泛
情节是作品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命题考查概括传主主要活动轨迹和事迹。有的考生在一轮训练中阅读不仔细,概括不全面、不具体,需要在二轮复习中,加以改进提升。
【典题例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又言:“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百万斛。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欧阳修奉命出使河东时,做了哪些利民之事?请简要概括。
答: .
①主张保存麟州,使黄河以东的郡县百姓得以安居。②进言将荒芜的禁地给农民去耕种。③多次奏请朝廷减免沉重不堪的赋税。
【参考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他奉命出使河东。从对西部用兵以来,主谋划的人打算放弃麟州,以减少运送军粮。欧阳修说:“麟州是天然险要之地,不可以放弃;如果放弃它,那就使黄河以东的郡县受到震动,百姓都不能安居了。不如从那里分出一部分兵力,驻扎黄河附近的各堡寨中,这样,遇到情势急迫就能接受援助,而在平时可以节省物资的运输,这在策略上是有利的。”因此麟州得以保存下来。欧阳修又进言道:“忻县、代县、岢岚县禁地很多,田野荒芜,希望让农民去耕种这些田地,不然,将被敌人侵占。”朝廷将这个意见下发交给有关的官员讨论,过了很久才同意实行,每年收获粟谷数百万斛。凡是河东地区,赋税征派过重百姓负担不了的,他奏请朝廷作了减免,这样的事情有十几件。
[满分导思]
明确指向 从具体做法的角度入手概括。关键是明确以下几点:一是做事的人物“欧阳修”;二是做事的时间“出使河东时”;三是做事的性质“利民之事”;四是做事的数量“哪些”,说明不止一件。
找准对应 一是“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二是“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三是“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
提炼作答 先划分层次。在“奉使河东”期间,注意“又”字及“奏罢”等词,据此分为三层,分层提取。注意“言”“奏”关键词语不能丢,且转述准确。用自己的话分点概括。
【纠错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有删改)
何灌不但军事才能突出,而且善于处理政务。请简要概括文中哪些事情体现了他善于处理政务的能力。
答: .
①为完成运粮任务,何灌提出就地加价购买麦子的建议,得到朝廷的许可。②知岷州时,何灌凿渠引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③何灌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的策略,使当地百姓乐于应募,一举两得。
【参考译文】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登第,做河东路从事。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的座位。”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辽军吃惊地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地退去。后来何灌官升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因为治理城鄣有功,转任引进使。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乘(工作量太大),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
奏了上去,朝廷应允。过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熙河路),凿引邈川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平调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何灌向朝廷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地不受到旱灾的损害,那么百姓就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足了。”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刚刚半年,就改善了二万六千顷耕地的质量,招募到了七千四百名青壮弓箭手,是当时西北几路最成功的。
易错点2 人物形象特征概括不全面
此种题型主要是围绕传主人生经历,要求概括其业绩成就、思想性格品质、心理特点等。但是在一轮实际训练中,考生时常概括不准确,答题没有依据。
【典题例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初,从讨王世充,战邙山。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限长堤。与诸骑相失,唯行恭(人名,指丘行恭)从。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发无虚镞,贼不敢前。遂下拔箭,以己马进太宗,步执长刀,大呼导之,斩数人,突阵而还。贞观中,诏斫石为人马,象拔箭状,立昭陵阙前,以旌武功云。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唐太宗下诏凿石为人马,模仿丘行恭拔箭之状。请简要说明“行恭拔箭”体现了丘行恭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答: .
①武功高强;②勇猛果敢;③顽强善战;④忠心耿耿。
【参考译文】
起初,跟随征讨王世充,在邙山会战。太宗想要试探贼军的虚实,亲自率领数十名骑兵冲出阵后,杀伤很多(贼兵),却被困于长堤。与诸骑相互走失,唯有丘行恭跟随其后。贼骑追至,流矢射中太宗所乘之马,丘行恭回射敌骑,箭无虚发,贼骑不敢近前。然后丘行恭下马拔箭,将自己所乘之马进奉太宗,手执长刀步行,大喊着为太宗开路,连斩数人,方才冲出敌阵返回大军。贞观年间,(太宗)下诏雕刻石人石马,模仿丘行恭拔箭之状,立在昭陵大门两侧的高台上,用来表彰他的武功。
[满分导思]
明确指向 从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入手概括。关键是明确“人物对象”是谁(丘行恭),“什么样的形象特点”是筛选的重点。
找准对应 由“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发无虚镞,贼不敢前”可见,丘行恭武功高强、勇猛果敢。由“遂下拔箭,以己马进太宗,步执长刀,大呼导之,斩数人,突阵而还”可见,丘行恭顽强善战且忠心耿耿。
提炼作答 根据这两处分析概括,用自己的话分点概括几个短语即可。
【纠错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迁光禄大夫。是时帝元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秉政,倚太后,专国权,兄弟七人皆封为列侯。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
(节选自《汉书·刘向传》,有删改)
关于礼仪教化,刘向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
①反对奢侈淫逸的习俗;②出身微贱的人行事不能超越礼制;③王的教化应由内到外施行,从亲近的人开始。
【参考译文】
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升为光禄大夫。这时皇上的大舅阳平侯王凤担任大将军执掌政权,依仗太后,专擅国权,兄弟七人都被封为列侯。刘向看到习俗更加奢侈,而赵、卫之流出身微贱,超越礼制。刘向认为王的教化应该从内到外,从亲近的人开始。因此编次《列女传》,共八篇,用来警诫天子。
易错点3 事理原因推理不周严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发另一事件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行为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本,应在备考中引起重视。这类题的命题角度灵活多样,有的要求概括主要人物做某事成功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人们怀念主要人物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某种道理形成的理由,甚至有的要求概括作者写作的理由。但是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学生的原因分析常常不够全面深入,思考不周全。
【典题例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有删改)
请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赵括不适合“做将”的原因。
答: .
①死读兵书,缺乏实战经验。②骄傲,轻敌。③颐指气使,不尊重将士。④贪恋财物,不与将士同甘共苦。
【参考译文】
秦相应侯范雎又派人用千金去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说:“秦国所怕的,只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大将。廉颇好对付,而且他也快投降了!”赵王中计,便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蔺相如劝阻说:“大王因为赵括有些名气就重用他,这是粘住调弦的琴柱再弹琴呀!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知道随机应变。”赵王仍是不听。起初,赵括从小学习兵法时,就自以为天下无人可比。他曾与父亲赵奢讨论兵法,赵奢也难不倒他,但终究不说他有才干。赵括的母亲询问原因,赵奢说:“带兵打仗,就是出生入死,而赵括谈起来却很随便。赵国不用他为大将也还罢了,如果一定要用他,灭亡赵军的必定是赵括。”待到赵括将要出发,他的母亲急忙上书,指出赵括不能重用。
赵王问:“为什么?”回答说:“当年我侍奉赵括的父亲,他做大将时,亲自去捧着饭碗招待的有几十位,他的朋友有几百人。大王及宗室王族给他的赏赐,他全部分发给将士;他自接受命令之日起,就不再理睬家事。而赵括刚刚做了大将,就向东高坐,接受拜见,大小军官没人敢抬头正脸看他;大王赏给他的金银绸缎,全部拿回家藏起来,每天忙于察看有什么良田美宅可买的就买下。大王您以为他像父亲,其实他们父子用心完全不同。请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赵王却说:“老太太你不用管,我已经决定了。”赵括母亲便说:“万一赵括出了什么差错,我请求不要连累我治罪。”赵王同意了赵母的请求。
[满分导思]
第一步,准确理解文意 文段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王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的故事。秦国在与赵国的战争中,施用反间计,赵王中计后任用赵括替代廉颇,众人对赵括为将表示反对。
第二步,找准文本依据 显性信息:①蔺相如对赵括的评价:“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②赵括的父亲赵奢对赵括的评价:“括易言之。”③赵括的母亲阻止赵王:“愿王勿遣。”
隐性信息:赵括的母亲叙述赵奢的故事。赵奢“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这是一个隐性的对比,用来说明赵括不爱士兵,不能忘身舍家,一心为国。
第三步,多个角度分析 作答时,既要注意对廉颇、赵奢的直接评价;还要注意赵括的母亲讲述赵奢爱护士兵、忘身舍家事迹的用意,答题时不要忽视隐性信息,特别是用来对比、映衬的相关材料。
【纠错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高祖手诏答曰:“昱表如此!古者用人,必前明试,皆须绩用既立,乃可自退之高。往岁处以淮南郡,既不肯行;续用为招远将军、镇北长史、襄阳太守,又以边外致辞;改除招远将军、永嘉太守,复云内地非愿;复问晋安、临川,随意所择,亦复不行。解巾临郡,事不为薄,数有致辞,意欲何在?既表解职,可听如启。”坐免官。
(节选自《梁书·萧昱传》,有删改)
萧昱被免去官职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高祖的手诏分条说明。
答: .
①萧昱没有建功立业却自我标榜。②对于朝廷授予的官职,萧昱都找出理由推辞。③萧昱自己在奏书中请求免去现任官职。
解析:由原文“昱表如此!古者用人,必前明试,皆须绩用既立,乃可自退之高”可知,萧昱没有建功立业却自我标榜。由原文“往岁处以淮南郡,既不肯行;……数有致辞,意欲何在”可知,对于朝廷授予的官职,萧昱都找出理由推辞。由原文“既表解职,可听如启”可知,萧昱自己在奏书中请求免去现任官职。
【参考译文】
高祖亲手写诏书答复说:“萧昱上表竟然说这样的话!古时候用人,一定先要当面试用,都必须立有功业,效用很好,才可以显扬自己谦让的高风格。过去几年里,让你到淮南郡任职,已经不肯去了;接着任用你做招远将军、镇北长史、襄阳郡太守,你又以那是边远地区为借口推辞掉了;后来改授为招远将军、永嘉郡太守,又说去内地不是你的愿望;再问你晋安、临川这两个地方,随你自己选择,也是又一次不肯去。除去头巾,出任官职,就没有微小的事情,而你屡次都有说辞,你的意愿到底在哪里?既然你上表请求解职,就依照你请求的办吧。”萧昱因此而被免除官职。
易错点4 作者情感态度评价不准确
情感态度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写作目的是文章写作的出发点,即作者通过写作活动以实现文章的社会价值。这种题型多见于带有议论色彩的阐释类文言文本。这类题难度较大,它要求在分析概括文意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人、事作出评价,阐明理由。
【典题例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当时有人称卢怀慎为“伴食宰相”,含有“吃闲饭的宰相”的意思。司马光则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请结合原文,简要谈谈你对卢怀慎为相的认识。
答: .
答案:(示例一)卢怀慎是大度让贤、德高望重的贤相。姚崇是一代贤相,才能出众,娴于政务。原文中写卢怀慎“每事推之”,实际上是避位让贤,让贤明之士的才能得以施展。正是这样,卢怀慎才能与姚崇戮力同心,成就唐王朝的开元盛世。这些都是卢怀慎作为宰相胸怀大度、以国事为重的表现。
(示例二)卢怀慎是尸位素餐、有名无实的“伴食宰相”。原文中写姚崇请假十余日,导致政事堆积,作为朝廷宰相的卢怀慎竟然束手无策,其理政能力可见一斑,因此材料中说其“每事推之”,实际上也就是指责他遇事无能,只能推诿。
【参考译文】
姚崇曾有一次为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几天的假,从而使得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卢怀慎无法决断,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唐玄宗谢罪。唐玄宗对他说:“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只是想让您安坐面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姚崇假满复出之后,很快便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不禁面有得意之色,回头对紫微舍人齐浣说道:“我做宰相,可以与历史上哪些宰相相提并论?”齐浣没有回答。姚崇继续问道:“我与管仲、晏婴相比,谁更好些?”齐浣回答说:“管仲、晏婴所奉行的法度虽然未能传之后世,起码也做到终身实施。
您所制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又问道:“那么我到底是什么样的宰相呢?”齐浣回答说:“您可以说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听后十分高兴,将手中的笔扔在桌案上说:“一位救时宰相,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卢怀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所以每遇到一件事,都会推让给姚崇来处理,当时的人将他称为“伴食宰相”。臣子司马光评论说: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对于管仲,郑国的子皮对于子产,都是前者职位在后者之上,(鲍叔牙等人)能够了解他们(管仲等人)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国家事务交给他们(处理),孔子赞美了这种做法。
汉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因而)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没有变化或修改的内容,汉家的功业即因此而得以成就。如果不贤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为了苟全性命保有禄位,无原则地秉承上司的旨意行事,不顾国家的安危,这种人真是国家的罪人。如果贤良明智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用欺诈蛊惑来扰乱他的部署,用独断固执来削弱他的权力,用百般嫉妒来诋毁他的功绩,用执拗乖僻来窃取他的名望,这种人也是国家的罪人。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齐心协力,为的就是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对他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
[满分导思]
第一步,精准审题定向 文段讲述的是唐代卢怀慎宰相的故事,他被称为“伴食宰相”,司马光则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谈谈你对卢怀慎为相的认识。
第二步,找准文本依据 赞同卢是贤相:原文中写卢怀慎“每事推之”,实际上是避位让贤,让贤明之士的才能得以施展。
认为是“闲饭宰相”:原文中写姚崇请假十余日,导致政事堆积,作为朝廷宰相的卢怀慎竟然束手无策。
第三步,多个角度分析 作答时,既要注意对史料的分析;还要注意司马光的评价,答题时不要忽视隐性信息。
【纠错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洪迈字景卢。幼读书日数千言,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迈考阅典故,渔猎经史,极鬼神事物之变,手书《资治通鉴》凡三。有《容斋五笔》《夷坚志》行于世。所修《钦宗纪》多本之孙觌,附耿南仲,恶李纲,所纪多失实,故朱熹举王允之论,言佞臣不可使执笔,以为不当取觌所纪云。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二》,有删改)
朱熹对洪迈编修《钦宗纪》有怎样的评价?理由何在?请简要概括。
答: .
(1)不应采取孙觌的记载。
(2)孙觌节操卑下,他的记载不够客观公正。
解析:涉及的答题区域是“所修……纪云”。“故”字,把句子分为了前因后果两个部分,分别抓住关键词“多失实”“佞臣”及“不当取觌所纪云”准确转述即可。
【参考译文】
洪迈字景卢。他小时候每天读书数千言,博览群书,即使是小说野史,佛道旁门,没有不涉猎的。……洪迈查阅考证典制和成例,涉猎儒家经典和各种史书,穷究鬼神事物的发展演变,亲手抄写《资治通鉴》总共三遍。有《容斋五笔》《夷坚志》流行于世。所修《钦宗纪》多以孙觌为基础,孙觌依附耿南仲,厌恶李纲,所纪多失实,因此朱熹举王允(东汉名臣,曾言“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之论,说奸邪谄上之臣不可持笔记录,认为不应当选取孙觌的记述。第一板块 文言文阅读——把文言积累进行到底
【考情速览】
时 间 题 型
2023新课标Ⅰ卷 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文言实词、内容概述、文言翻译、阅读简答
2023新课标Ⅱ卷 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文言实词、内容概述、文言翻译、阅读简答
2023全国甲卷 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文言实词、内容概述、文言翻译
2023全国乙卷 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文言实词、内容概述、文言翻译
【教考衔接】 全国新高考卷在以前题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课内课外文言实词的比较理解,以体现“教考结合”,以引导师生学好用好教材。
【命题动向】 新高考设置的文言断句题,改变了以往选择题的命题方式,改为主观性题目,矫正以往试题通过排除选取答案的方式,真正考查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素养。
专题一 据语境、理句法、准断句——读文2步骤,做题2方法,精准做选择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襄子围于晋阳中①,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①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②,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③,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④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⑤也。予每探其意而校⑥其事,持久历远,遏⑦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⑧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⑨者,必言经以自辅,援⑩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 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 无怍 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 寸指以测渊,矇 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 非所望也。”(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教考结合,注重积累
(一)词语释义
①殆:
②侵职:
③泽:
④失:
⑤纷如:
⑥校:
⑦遏:
⑧得:
⑨穿凿:
⑩援:
乃者:
曾:
怍:
植:
矇:
殆:
【注】 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二)特殊句式
①是襄子失罚也。
②何以明其然。
③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
(三)语句翻译
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
译文:
真题演练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译文: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译文: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为了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考查应体现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要求,今年的文言断句侧重考查考生能否读懂文言文,改变了以往断句选择题利用“排除法”等不能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题型,变成了考查素养的主观题。
突破一 读文2步骤,抓好5标志
文言文的断句关键在于“两要”:一要注重积累实词词义、虚词语法以及古代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把文意弄通;二要多读古书,多掌握材料,并进行适当的句读练习。具体来讲,应该分两步走:
步骤一 通文意,由易到难,凭语感断句
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步骤二 抓标志,理语脉,据理而断
具体来说,可以抓住以下五种标志:
标志一 名(代)词
在文言文中,可以借助名词或代词通常所在的固定位置来给文言文断句。名词常做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如果做主语,那么其前面就可以断句;如果做宾语,那么其后面就可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典例1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选自《张衡传》)
标志二 对话、引文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在关键时候还是能起到帮助作用的。
典例2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标志三 虚词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在文言文中,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为此我们借助虚词断句时,要注意以下几类虚词:
虚词类别 常见典型虚词及断句方法
句首发语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
句首时间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
句末语气词——其后一般断开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 疑问句末尾——与(欤)、邪(耶)、乎 感叹句末尾——哉、夫
疑问语气词——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
复句关联词语——其前一般断开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于是、岂、岂非
复音虚词——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
典例3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选自《荆轲刺秦王》)
标志四 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固定句式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但是,文言文中还常常会遇到省略的情况,断句时必须根据语境补出省略部分,方能正确断句。
典例4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选自《苏武传》)
标志五 对称结构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子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断句。
典例5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选自《师说》)
突破二 避开易误点,精准做选择
【考情分析】 该类试题一般在语意和句法结构上设错,主要类型有:①混淆句子成分,特别是名词性成分,混淆上句的宾语和下句的主语; ②误解词语意思(重要的实词或代词理解错误,导致语意不明,从而断错); ③误拆连动成分; ④错拆修饰限定语和中心词;⑤忽略倒装句。
易误点1 不善于根据语句推断整句话的意思
典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苏烈,字定方,以字行,冀州武邑人……会都曼先镇诸胡,劫所部及疏勒、朱俱波、喝槃陀三国复叛,诏定方还为安抚大使。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注】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师进攻之,都曼计穷,遂面缚降。俘献于乾阳殿,有司请论如法。定方顿首请曰:“臣向谕陛下意,许以不死,愿丐其命。”帝曰:“朕为卿全信。”乃宥之。葱岭以西遂定。(节选自《新唐书·苏烈传》)
【注】 堞:城上如齿状的矮墙,又名女墙。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
【技法点拨】
1.明确断点语句的意思。考生可以先明确断点语句的意思,从而推断断句的整体意思。比如【典例】中,可以先明确“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无素”的意思,再推断断点不相同的语句的意思。
2.分析不同断点语句的具体意思。考生要正确断句,不仅要比较完整地把握断句的整体意思,还要把握句中每个字的具体意思。考生可以从已确定的句法成分的意义入手分析,再进一步确认。比如【典例】中的“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从动词“选”分析,宾语可能是“精卒万骑三千”,也可能是“精卒万骑”。但如果在“精卒万骑”之后断开,“三千袭之”中的主语“三千”就解释不通了。
易误点2 不会根据句法结构断句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魏掞之字子实,建州建阳人,初字元履。自幼有大志。师胡宪,与朱嘉游。两以乡举试礼部不第。尝客衢守章杰所。赵鼎以谪死其子汾将丧过衢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遣尉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无所得。杰怒,治蒙之,拘汾于兵家所,且以告桧。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节选自《宋史·魏掞之传》)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赵鼎以谪死其子汾将丧过衢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遣尉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无所得。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何鉴,字世光,浙江新昌人……鉴前抚江南,尝按千户张文冕罪文冕亡去至是构于刘瑾而瑾亦嗛鉴不与通遂坐以事连罚米贫不能偿奏诉获免。(节选自《明史·何鉴传》)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尝按千户张文冕罪文冕亡去至是构于刘瑾而瑾亦嗛鉴不与通遂坐以事连罚米贫不能偿奏诉获免。
典例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技法点拨】
1.从语法角度分析断句。 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构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在文言文中,一般情况下,主语的定语前面如果有状语,这个状语前面要停顿;如果没有状语,主语的定语前面要停顿;如果主语前面没有状语或定语,主语前面要停顿。宾语后面如果没有后置定语,宾语后面要停顿;宾语后面如果有后置定语,后置定语后面要停顿。
2.注意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句法特点。
(1)判断句。要特别注意表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的副词,如“乃”“则”“即”“非”等。
(2)兼语句。基本结构形式为:主语+动词1+兼语+动词2+宾语,中间一般不能断开。兼语句中的动词1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使令类,如“使”“令”“遣”“命”等; ②封黜类,如“封”“拜”“迁”“除”“举”等; ③劝诫类,如“劝”“诫”“告”“教”等。
(3)成分后置。这类句子切忌用现代汉语的句法去断句。其常见的类型有:①定语后置。常见的句式有“中心词+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者”,另外,文言文中在表示事物数量时,数量词也常常放在中心词的后面;②宾语前置。在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有些前置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有结构助词,其中常见的有“之”“是”等。
(4)双宾语。遇到这类句子时,要注意不能把第二个宾语误认为是下个句子的主语。一般能带双宾语的动词类型有:①给予类,如“与”“予”“赐”“馈”“遗”“贻”“授”“赍”“赏”等;②教示类,如“告”“示”“教”“诲”“语”等; ③作为类,如“为”“树”等。
(5)省略句。遇到这类句子时,要根据句意补充出省略的相应成分,然后进行断句。
3.注意从复句关系角度断句。
从复句关系(并列、假设、条件、递进、转折等)的角度可以判定某些断点的正误。如【典例3】中“虽”表转折,其后要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判断断点的正误时,要看断点前后的两部分内容语意上是否相对或相反。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一板块 文言文阅读——把文言积累进行到底
专题一 据语境、理句法、准断句——读文2步骤,做题2方法,精准做选择
第一节 考题回顾练——二轮复习,定向为要
教考结合,注重积累
(一)词语释义
答案:①危亡 ②超越职权 ③恩泽 ④失掉 ⑤众多,杂乱 ⑥比较 ⑦阻止,遏制 ⑧合适,合理 ⑨非常牵强地解释,牵强附会 ⑩引述 先前,从前 竟然 惭愧 竖起 暗昧不明 表示肯定,相当于“当然”“必定”
(二)特殊句式
答案:①判断句。②宾语前置句。③状语后置句。
(三)语句翻译
答案:所以我因此对韩非这样的小道沉默不言,对诸子的学说堵住耳朵不听已经很久了。
真题演练
10.解析:主观型文言断句。解答此题,可结合语意和固定结构进行断句。从语意上看,“韩非书云”的意思是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其后应跟说的内容,结合材料一《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材料一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然后加以批驳,这就是“引以张本”,“然后难之”,故“引以张本”后应断开。从固定结构上看,“岂……哉”为反问句式,其前应断开。
答案:CEG
11.解析: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B项“与……中的‘劝’词义不相同”错误,“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是“鼓励、劝勉”的意思,和文中的“劝”词义相同。
答案:B
12.解析:理解文意。“世人”“常通过引经据典……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错误,根据材料二中的“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可知,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争取民众信任的是“好事而穿凿者”,而非“世人”,选项扩大范围。
答案:C
13.答案:(1)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骄侮”(高傲轻慢)、“唯”(只有)、“是以”(因此,所以)]
(2)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一隅”(一小部分,一个方面)、“审”(仔细考察)、“信”(真实)]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城中,突围后,奖赏有功的五个人,高赫是受赏者中功劳第一的。张孟谈说:“晋阳城突围的事,高赫没有大功劳,现在却在受赏者中功劳排第一,为什么?”赵襄子说:“晋阳城被围一事上,我的国家形势危急,社稷危亡啊。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善于奖赏啊,赵襄子!奖赏一个人后天下做臣子的都不敢失礼了。”有人说:孔子不懂得什么叫善于奖赏。善于赏罚的,(使)百官不敢超越自己的职权,群臣不敢失掉君臣的礼节。主上设置了有关法令,而臣子没有奸诈的想法。像这样,就可以叫作善于赏罚了。赵襄子有君臣相亲的恩泽,执行着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法令,如果还有高傲轻慢的臣子,这是赵襄子失去了处罚的原则。做臣子的,参议政事并且有功劳的就奖赏。现在高赫仅仅因为不高傲轻慢,赵襄子就奖赏他,这就奖赏错了。所以说:孔子不懂得什么叫善于奖赏。
材料二 陈郡有个叫武臣的,对孔鲋说:“韩非确立法度,他和孔子不同的言论太多了。我常常探究他们言论的内涵并比较他们所做的事,发现它们历久不变、长久流传,在遏制奸邪、劝勉行善方面,韩非未必是错误的,孔子未必是全部合适的。像韩非那样的人,也是当代的圣人了。”孔鲋说:“如今世人说到高的一定要说达到了天的顶点,说低的必然要说深渊。那些喜欢多事而且喜欢穿凿附会的人,定会引述经书中的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援引圣人的话来显示自己贤明,他们想以此取得愚昧民众的信任从而使自己的学说有所依托。就像诸子的书,里边的道理都是这样。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武臣说:“好。”孔鲋说:“从前赵、韩一起吞并知氏,赵襄子进行奖赏,首先奖赏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然后才奖赏有功劳的臣子。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孔子认为赵襄子奖赏得好’,引用孔子的话来为自己的观点张本,然后非难孔子的说法。(韩非书里说的和孔子的意思)怎么会有不同呢?然而实际上是欺诈之言。用什么来证明我说的是对的呢?我的祖先孔子在春秋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去世,到哀公二十七年荀瑶和韩、赵、魏三家讨伐郑国,遇到陈恒(率齐国军队救郑)而返,那时孔子去世已经十一年了,而晋国四卿都还在世。再往后到鲁悼公十四年,知氏才灭亡。这两件事情前后相隔很远,而韩非(在书里)公然将两件事情合为一件来说,竟然没有惭愧之意。由此可见世上有这么多好事之徒,都是韩非的罪过。所以我因此对韩非这样的小道沉默不言,对诸子的学说堵住耳朵不听已经很久了。但是你立起很短的表来计量天的高度,竖起寸长的手指来测量深渊,在大道上蒙昧而不能醒悟,相信胡说妄言而怀疑圣人,这当然不是我所希望的。”
第二节 专题纠错练——专项补弱,突破重点
典例1 答案:BCDEG
典例2 答案:ABCDEFGHJKL
典例3 答案:ACEG
典例4 答案:BDFGHI
典例5 答案:BCDEFGI
突破二 避开易误点,精准做选择
易误点1
典例 解析:容易产生的断句有两处:①“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②“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无素”。①句的意思是(苏烈)率领军队到达叶叶水,而贼兵在马头川筑造城墙据守;②句的意思是(苏烈的军队)一昼夜急驰三百里,到达贼寇的军营。都曼十分惊慌,作战没有准备。由①句中的“率兵”和②句中的“至其所”可知,“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应该说的是关于苏烈率兵进攻都曼的内容。“选”即挑选,“袭之”即攻打他(都曼),“精卒万骑三千”是“选”的对象。考虑到古代汉语中“名词+数词”的特殊结构,这里的“精卒万骑三千”,可以断为“精卒万”“骑三千”,两者之间为并列结构,共同做“选”的宾语。由②句中“都曼惊/战无素”以及后文的关键词“大败”“走”可知,后文讲的是都曼败了,逃向了某地。“走”的意思是逃跑,故“走马保城”前应断开。
答案:ACDFHJKLM
易误点2
典例1 解析:容易混淆的有两处:①“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②“遣尉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①处,断句的关键是确定“鼎”是“憾”的宾语还是“又希秦桧意”的主语。“憾”,动词,遗憾,不满意,其后要跟宾语。且“又”表示动作的继续,所以“又”前要断开。②处,判断的关键是确定“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在句子中的成分,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意思是“平时同故交往来的书信”,作“取”的宾语,故②处不断开。
答案:ACDEGI
典例2 解析:从句子看,“按”是动词,意思是“追究,查办”,宾语可以是“张文冕”,也可以是“张文冕罪”,但后面的“文冕亡去至”中主语是“文冕”,应在“罪”后断开,且“至”的意思是到,后缺宾语,句子结构不完整,应在“去”后断开;由“瑾亦嗛鉴不与通”可知,“遂坐以事连罚米”的主语应该是“刘瑾”,意思是“刘瑾也恨何鉴不与他通好,于是因事判何鉴罪被罚米”,而后面“贫不能偿”的主语应该是“何鉴”,意思是“(何鉴)因为家中贫困无力抵偿”,所以应该在“罚米”后断开。
答案:BCDFHI
典例3 答案:ACDEFGIJ(共47张PPT)
专题一 据语境、理句法、准断句
——读文2步骤,做题2方法,精准做选择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第 一 节
[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襄子围于晋阳中①,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①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②,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③,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④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⑤也。予每探其意而校⑥其事,持久历远,遏⑦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⑧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⑨者,必言经以自辅,援⑩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 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 无怍 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 寸指以测渊,矇 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 非所望也。”(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教考结合,注重积累
(一)词语释义
①殆: .
②侵职: .
③泽: .
④失: .
⑤纷如: .
⑥校: .
⑦遏: .
危亡
超越职权
恩泽
失掉
众多,杂乱
比较
阻止,遏制
⑧得: .
⑨穿凿: .
⑩援: .
乃者: .
曾: .
怍: .
植: .
矇: .
殆: .
【注】 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合适,合理
非常牵强地解释,牵强附会
引述
先前,从前
竟然
惭愧
竖起
暗昧不明
表示肯定,相当于“当然”“必定”
(二)特殊句式
①是襄子失罚也。
.
②何以明其然。
.
③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
.
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三)语句翻译
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
译文: .
所以我因此对韩非这样的小道沉默不言,对诸子的学说堵住耳朵不听已经很久了。
真题演练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答案:CEG
解析:主观型文言断句。解答此题,可结合语意和固定结构进行断句。从语意上看,“韩非书云”的意思是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其后应跟说的内容,结合材料一《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材料一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然后加以批驳,这就是“引以张本”,“然后难之”,故“引以张本”后应断开。从固定结构上看,“岂……哉”为反问句式,其前应断开。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答案:B
解析: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B项“与……中的‘劝’词义不相同”错误,“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是“鼓励、劝勉”的意思,和文中的“劝”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答案:C
解析:理解文意。“世人”“常通过引经据典……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错误,根据材料二中的“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可知,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争取民众信任的是“好事而穿凿者”,而非“世人”,选项扩大范围。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译文: .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译文: .
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骄侮”(高傲轻慢)、“唯”(只有)、“是以”(因此,所以)]
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一隅”(一小部分,一个方面)、“审”(仔细考察)、“信”(真实)]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城中,突围后,奖赏有功的五个人,高赫是受赏者中功劳第一的。张孟谈说:“晋阳城突围的事,高赫没有大功劳,现在却在受赏者中功劳排第一,为什么?”赵襄子说:“晋阳城被围一事上,我的国家形势危急,社稷危亡啊。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善于奖赏啊,赵襄子!奖赏一个人后天下做臣子的都不敢失礼了。”有人说:孔子不懂得什么叫善于奖赏。善于赏罚的,(使)百官不敢超越自己的职权,群臣不敢失掉君臣的礼节。
主上设置了有关法令,而臣子没有奸诈的想法。像这样,就可以叫作善于赏罚了。赵襄子有君臣相亲的恩泽,执行着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法令,如果还有高傲轻慢的臣子,这是赵襄子失去了处罚的原则。做臣子的,参议政事并且有功劳的就奖赏。现在高赫仅仅因为不高傲轻慢,赵襄子就奖赏他,这就奖赏错了。所以说:孔子不懂得什么叫善于奖赏。
材料二 陈郡有个叫武臣的,对孔鲋说:“韩非确立法度,他和孔子不同的言论太多了。我常常探究他们言论的内涵并比较他们所做的事,发现它们历久不变、长久流传,在遏制奸邪、劝勉行善方面,韩非未必是错误的,孔子未必是全部合适的。像韩非那样的人,也是当代的圣人了。”孔鲋说:“如今世人说到高的一定要说达到了天的顶点,说低的必然要说深渊。那些喜欢多事而且喜欢穿凿附会的人,定会引述经书中的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援引圣人的话来显示自己贤明,他们想以此取得愚昧民众的信任从而使自己的学说有所依托。就像诸子的书,里边的道理都是这样。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武臣说:“好。”孔鲋说:“从前赵、韩一起吞并知氏,赵襄子进行奖赏,首先奖赏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然后才奖赏有功劳的臣子。
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孔子认为赵襄子奖赏得好’,引用孔子的话来为自己的观点张本,然后非难孔子的说法。(韩非书里说的和孔子的意思)怎么会有不同呢?然而实际上是欺诈之言。用什么来证明我说的是对的呢?我的祖先孔子在春秋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去世,到哀公二十七年荀瑶和韩、赵、魏三家讨伐郑国,遇到陈恒(率齐国军队救郑)而返,那时孔子去世已经十一年了,而晋国四卿都还在世。再往后到鲁悼公十四年,知氏才灭亡。这两件事情前后相隔很远,而韩非(在书里)公然将两件事情合为一件来说,竟然没有惭愧之意。由此可见世上有这么多好事之徒,都是韩非的罪过。所以我因此对韩非这样的小道沉默不言,对诸子的学说堵住耳朵不听已经很久了。但是你立起很短的表来计量天的高度,竖起寸长的手指来测量深渊,在大道上蒙昧而不能醒悟,相信胡说妄言而怀疑圣人,这当然不是我所希望的。”
第 二 节
为了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考查应体现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要求,今年的文言断句侧重考查考生能否读懂文言文,改变了以往断句选择题利用“排除法”等不能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题型,变成了考查素养的主观题。
突破一 读文2步骤,抓好5标志
文言文的断句关键在于“两要”:一要注重积累实词词义、虚词语法以及古代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把文意弄通;二要多读古书,多掌握材料,并进行适当的句读练习。具体来讲,应该分两步走:
步骤一 通文意,由易到难,凭语感断句
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步骤二 抓标志,理语脉,据理而断
具体来说,可以抓住以下五种标志:
标志一 名(代)词
在文言文中,可以借助名词或代词通常所在的固定位置来给文言文断句。名词常做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如果做主语,那么其前面就可以断句;如果做宾语,那么其后面就可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典例1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答案:BCDEG
标志二 对话、引文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在关键时候还是能起到帮助作用的。
典例2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答案:ABCDEFGHJKL
标志三 虚词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在文言文中,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为此我们借助虚词断句时,要注意以下几类虚词:
虚词类别 常见典型虚词及断句方法
句首发语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
句首时间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
句末语气词——其后一般断开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
疑问句末尾——与(欤)、邪(耶)、乎
感叹句末尾——哉、夫
疑问语气词——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
复句关联词语——其前一般断开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于是、岂、岂非
复音虚词——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
典例3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答案:ACEG
标志四 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固定句式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但是,文言文中还常常会遇到省略的情况,断句时必须根据语境补出省略部分,方能正确断句。
典例4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答案:BDFGHI
标志五 对称结构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子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断句。
典例5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答案:BCDEFGI
突破二 避开易误点,精准做选择
【考情分析】 该类试题一般在语意和句法结构上设错,主要类型有:①混淆句子成分,特别是名词性成分,混淆上句的宾语和下句的主语; ②误解词语意思(重要的实词或代词理解错误,导致语意不明,从而断错); ③误拆连动成分; ④错拆修饰限定语和中心词;⑤忽略倒装句。
易误点1 不善于根据语句推断整句话的意思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苏烈,字定方,以字行,冀州武邑人……会都曼先镇诸胡,劫所部及疏勒、朱俱波、喝槃陀三国复叛,诏定方还为安抚大使。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注】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师进攻之,都曼计穷,遂面缚降。俘献于乾阳殿,有司请论如法。定方顿首请曰:“臣向谕陛下意,许以不死,愿丐其命。”帝曰:“朕为卿全信。”乃宥之。葱岭以西遂定。(节选自《新唐书·苏烈传》)
【注】 堞:城上如齿状的矮墙,又名女墙。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答案:ACDFHJKLM
解析:容易产生的断句有两处:①“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②“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无素”。①句的意思是(苏烈)率领军队到达叶叶水,而贼兵在马头川筑造城墙据守;②句的意思是(苏烈的军队)一昼夜急驰三百里,到达贼寇的军营。都曼十分惊慌,作战没有准备。由①句中的“率兵”和②句中的“至其所”可知,“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应该说的是关于苏烈率兵进攻都曼的内容。“选”即挑选,“袭之”即攻打他(都曼),“精卒万骑三千”是“选”的对象。考虑到古代汉语中“名词+数词”的特殊结构,这里的“精卒万骑三千”,可以断为“精卒万”“骑三千”,两者之间为并列结构,共同做“选”的宾语。由②句中“都曼惊/战无素”以及后文的关键词“大败”“走”可知,后文讲的是都曼败了,逃向了某地。“走”的意思是逃跑,故“走马保城”前应断开。
【技法点拨】
1.明确断点语句的意思。考生可以先明确断点语句的意思,从而推断断句的整体意思。比如【典例】中,可以先明确“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无素”的意思,再推断断点不相同的语句的意思。
2.分析不同断点语句的具体意思。考生要正确断句,不仅要比较完整地把握断句的整体意思,还要把握句中每个字的具体意思。考生可以从已确定的句法成分的意义入手分析,再进一步确认。比如【典例】中的“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从动词“选”分析,宾语可能是“精卒万骑三千”,也可能是“精卒万骑”。但如果在“精卒万骑”之后断开,“三千袭之”中的主语“三千”就解释不通了。
易误点2 不会根据句法结构断句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魏掞之字子实,建州建阳人,初字元履。自幼有大志。师胡宪,与朱嘉游。两以乡举试礼部不第。尝客衢守章杰所。赵鼎以谪死其子汾将丧过衢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遣尉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无所得。杰怒,治蒙之,拘汾于兵家所,且以告桧。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节选自《宋史·魏掞之传》)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答案:ACDEGI
解析:容易混淆的有两处:①“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②“遣尉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①处,断句的关键是确定“鼎”是“憾”的宾语还是“又希秦桧意”的主语。“憾”,动词,遗憾,不满意,其后要跟宾语。且“又”表示动作的继续,所以“又”前要断开。②处,判断的关键是确定“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在句子中的成分,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意思是“平时同故交往来的书信”,作“取”的宾语,故②处不断开。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何鉴,字世光,浙江新昌人……鉴前抚江南,尝按千户张文冕罪文冕亡去至是构于刘瑾而瑾亦嗛鉴不与通遂坐以事连罚米贫不能偿奏诉获免。(节选自《明史·何鉴传》)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答案:BCDFHI
解析:从句子看,“按”是动词,意思是“追究,查办”,宾语可以是“张文冕”,也可以是“张文冕罪”,但后面的“文冕亡去至”中主语是“文冕”,应在“罪”后断开,且“至”的意思是到,后缺宾语,句子结构不完整,应在“去”后断开;由“瑾亦嗛鉴不与通”可知,“遂坐以事连罚米”的主语应该是“刘瑾”,意思是“刘瑾也恨何鉴不与他通好,于是因事判何鉴罪被罚米”,而后面“贫不能偿”的主语应该是“何鉴”,意思是“(何鉴)因为家中贫困无力抵偿”,所以应该在“罚米”后断开。
典例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画波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答案:ACDEFGIJ
【技法点拨】
1.从语法角度分析断句。 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构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在文言文中,一般情况下,主语的定语前面如果有状语,这个状语前面要停顿;如果没有状语,主语的定语前面要停顿;如果主语前面没有状语或定语,主语前面要停顿。宾语后面如果没有后置定语,宾语后面要停顿;宾语后面如果有后置定语,后置定语后面要停顿。
2.注意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句法特点。
(1)判断句。要特别注意表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的副词,如“乃”“则”“即”“非”等。
(2)兼语句。基本结构形式为:主语+动词1+兼语+动词2+宾语,中间一般不能断开。兼语句中的动词1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使令类,如“使”“令”“遣”“命”等; ②封黜类,如“封”“拜”“迁”“除”“举”等; ③劝诫类,如“劝”“诫”“告”“教”等。
(3)成分后置。这类句子切忌用现代汉语的句法去断句。其常见的类型有:①定语后置。常见的句式有“中心词+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者”,另外,文言文中在表示事物数量时,数量词也常常放在中心词的后面;②宾语前置。在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有些前置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有结构助词,其中常见的有“之”“是”等。
(4)双宾语。遇到这类句子时,要注意不能把第二个宾语误认为是下个句子的主语。一般能带双宾语的动词类型有:①给予类,如“与”“予”“赐”“馈”“遗”“贻”“授”“赍”“赏”等;②教示类,如“告”“示”“教”“诲”“语”等; ③作为类,如“为”“树”等。
(5)省略句。遇到这类句子时,要根据句意补充出省略的相应成分,然后进行断句。
3.注意从复句关系角度断句。
从复句关系(并列、假设、条件、递进、转折等)的角度可以判定某些断点的正误。如【典例3】中“虽”表转折,其后要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判断断点的正误时,要看断点前后的两部分内容语意上是否相对或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