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满井游记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3 22:0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满井游记——袁 宏 道感受春天满井游记——袁 宏 道会晤作者 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公安派"主帅,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文笔清新流利,俊美潇洒,主张“独抒性灵,布局格套”。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为“公安三袁”。袁宏道(1568--1610) 学习任务 1.品味课文清新自然、优美生动的语言。
2.体会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欢愉的心情的方法。
3.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读品悟用满井游记诵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识满井燕地寒 花朝节 辄返
廿二日 倩女之靧面
脱笼之鹄 浅鬣寸许
罍而歌者 红装而蹇者
呷浪之鳞 以游堕事
恶能无纪 髻鬟 yānzhāozhéniànhújì huánhuìlièléijiǎnhuīxiāwū读准字音: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读准节奏: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听读课文:学习朗读,体会情感。2.自由朗读:注意朗读的气势、韵味、节奏及停顿。疏通文意,把握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边读边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并记下探究过程中不懂的问题。第一部分(1)写城中早春“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的景象。
第二部分(2)写郊游所见的满井春色。
第三部分(3)交代写作本文的用意和写作的时间。 本文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井初春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意趣。结构内容品—赏满井 小组合作,品读探究,圈点勾画,完成下面的任务:(一)研讨疑难问题(二)品味艺术特色1.第一段中景色的特点是什么?第一段可删否?
2.文中细腻刻画了哪些初春景色?通过哪些关键字词来表现季节特征?
3.直接抒写作者心情的语句有哪些?各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一)研讨疑难问题 作者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1.第一段中景色的特点是什么?第一段可删否?寒!
水冰皮始解,清澈见底山为晴雪洗,鲜妍明媚柳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浅鬣寸许人泉而茗 罍而歌 红装而蹇鱼
鸟悠然自得,皆有喜气2.文中细腻刻画了哪些初春景色?通过哪些关键字词来表现季节特征?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若脱笼之鹄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3.直接抒写作者心情的语句有哪些?各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轻松喜悦感叹赞美
比喻的妙处 :
本文在记叙描写中多处运用比喻,比如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
你能从文中再找出几例吗?结合上下文体会其表达效果。(二)品味艺术特色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 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
拟人和白描
作者除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透出满井早春的芬芳气息和勃勃生机外,还运用了拟人和白描的写作手法,请找出来并体会他们的作用。(二)品味艺术特色白描:
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练的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小贴士:思—悟满井 再读全文,找出本文主旨句,想一想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作者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却给他以慰藉。
可见他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疏放不羁的精神,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的厌倦,是个性的张扬和抒发。 用 回忆朱自清的《春》,齐背“绘春图”,与“满井早春图”作比较。 看看两篇文章在写景方面有何异曲同工之妙?—别满井 同样是写春,虽然所写的景物不同,但写景时都注意到了抓住事物特征,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景物描写,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在描写中渗透作者的思想感情。 满井游记
城中余寒: (烘托反衬,欲扬先抑)
总: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
分:水-山-柳-麦-人-鸟-鱼
点明主旨:郊田有春意只是未出游
作记缘由:表明寄情山水的意趣小 结:满井春色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