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全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章第一节。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Mn 55Fe 56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上有名的“鬼谷”马沃山谷,每当下雨电闪雷鸣时,山谷中就会传出战场厮杀的声音,甚至还有人影。但是天晴之后,山谷中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经过相关人员研究发现是山谷中存在大量的磁铁矿导致了这种异常现象的产生,磁铁的主要成分是
A. FeO B. Fe O C. Fe O D. Fe
2.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 1.3 nm)恢复了磁性。 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溶液
B.“钴酞菁”分子直径比 H 的直径小
C.其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3.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C. BaCl 溶液BaCO CO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溶液:
的溶液中:
C.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
溶液:
5.我国在春秋初年已掌握了冶铁技术。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
B. FeO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染料
C.加热条件下,Fe 与 Cl 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
D. FeO和 Fe O 都是碱性氧化物
6.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盐酸呈酸性,可用于除铁锈
B. Cl 能溶于水,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C. 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
D. 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棉、麻的漂白剂
7.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石灰乳与盐酸反应:
C.氢氧化钡溶液跟稀硫酸反应:
溶液中加足量B a(OH) 溶液:)
8.在探究新制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 AgNO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
B.新制氯水使红玫瑰变为白玫瑰,说明 Cl 具有漂白性
C.向氯水中加入 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D.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有氯气分子
9. ClO 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 将逐渐取代 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 常用 和 溶液混合并加 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B.1:2 C.3:1 D.1: 3
10.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和O 混合气体中的氧原子数为0 .1NA
C.1L1 mol/L 的盐酸中,所含 HCl分子数为 NA
D.6.5 gZn 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11.将一定量的金属铁、铜投入一定浓度的 溶液中充分反应,下列对反应情况推断正确的是
A.当铁、铜均不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 一定无
B.当铁、铜均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 一定无
C.当铜剩余,铁不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 一定无
D.当铜剩余,铁不剩余时,溶液中一定有 一定无 可能含有
12.实验室配制 的 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称量时,若将 固体置于托盘天平右盘,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B.称量过程中,有少量 粘在称量纸上,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若取配制好的溶液 50 mL,将其稀释至 则需要加水至 200 mL
13.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火柴点燃肥皂泡,肥皂泡燃烧,说明该气体是氢气
B.不能将湿棉花换为干燥的棉花,因为湿棉花冷却试管防止试管炸裂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不能用磁铁将剩余的铁粉与生成物分离
1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B 取少量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继续加热,固体变为淡黄色 氧化钠与氧气生成过氧化钠
C 取久置的 Na O 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Na O 没有变质
D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 CO 的集气瓶中,瓶中产生大量的烟和黑色颗粒 黑色颗粒是炭
15.某离子反应涉及 六种微粒,已知反应过程中 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C r化合价是+7价
B.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C.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与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3
D.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酸性逐渐增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共 55 分。
16.(14分)下图是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常温常压下,D、F、K 均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A 是由单质 C 在 D中燃烧生成的淡黄色固体。(反应中生成的部分物质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A、I的化学式为 、 。
(2)单质C的实验室保存方法是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5)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6)现加热6.14 g H 和Ⅰ的混合物,使Ⅰ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则原混合物中H 的物质的量
为 mol。
17.(12 分)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易被人体吸收,医生建议在服用该补铁剂时,同时服用维生素 C。维生素 C 的作用是 。
(2)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原理是用足量的 溶液腐蚀覆铜板上不需要的铜箔。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生铁是通过高炉冶炼而得到的,以赤铁矿为例用 CO将其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某废料铁泥的主要成分为 Fe O 、FeO、Fe 和杂质(杂质不与硫酸反应)。 现取 w g 废料铁泥提取 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①分离溶液 A 和沉淀C 的操作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 。
②能检验溶液 A 中含有 的试剂是 (填字母)。
A.铁粉 B.酸性 溶液 C. KSCN 溶液
③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④若最终获得 ,则废料铁泥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8.(14分)高锰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于杀菌消毒。
(1)已知 XeO 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 →
①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③上述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粒子是 (写化学式),每消耗3个 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 。
(2)已知某容器中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 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 和 的粒子数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粒子数目之比为 。
③若消耗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3)水中的溶解氧 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将水样与 碱性悬浊液混合,反应生成 实现氧的固定。“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15 分) 作为一种广泛的消毒剂,它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实验室用 与干燥的 反应制得 和 NaCl。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备和收集一定量纯净的 的装置(某些夹持装置和垫持用品省略)。其中 E 中盛有液体(用于除去 中的未反应的 氯气几乎不溶于饱和食盐水)。
(1)仪器 P 的名称是 。
(2)请写出装置 A 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每转移4个电子时,产生 分子的个数为 。
(3)B、C装置中所盛试剂分别是 、 。
(4)F为( 收集装置,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与装置E 导管相连的导管口是 (填接口字母)。
(5)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Cl 与 NaOH反应可以得到以 NaClO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漂白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 HCl)同时使用会产生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磁铁的主要成分是FGO,,C正确,
2.C“估卧菁"分子(直径为1.3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A错误,C正确,“估酞
等”分子的直径为1.3nm,H+半径小于1nm,B错误:“钴酞等”分子(直径为1.3nm)能透过滤纸,D错误.
3.BCu与HC1不反应,A错误:由于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所以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能生成碳酸
钡沉淀,C错误:HCO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HC和O2,D错误
4.CCO与H+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含c(CIO-)=1mol·L-1的溶液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I厂,B错
误:OH厂与Mg种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5.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A正确:FaO方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染料,
B错误:加热条件下,Fe与Cl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C正确:FcO和F ,O,都是碱性氧化物,都能与酸发生
反应,分别生成亚铁盐和铁盐,D正确,
6.B盐酸呈酸性,故可以用盐酸除去铁锈,A正确:C:与H:反应得到易溶于水的HCI,可用于工业制取盐
酸,B错误:NaClO和HCO都具有强氧化性,均可作漂白剂,C、D正确,
7.D小苏打为NaHC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万+H+一CO:↑十H:O,A错误:石灰乳的主要成分为
Ca(OH):,Ca(OH)z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OH):十2Ht一Ca++2H:O,B错误,氢氧化钡溶
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十2OHˉ十2H中十SO一BaSO,↓十
2HzO,C错误.
8.B新制氯水中因含HCO而具有漂白性,C:没有漂白性,B错误,
9.A根据题意知,酸性条件下,NaCIO,和Na:S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NSO,,同时生成水,该反
应中C1元素化合价由十5价变为十4价,S元素化合价由十4价变为十6价,其转移电子数为2,根据转移电
子数守恒配平方程式为H:S0,十2 NaClO,十Na:SO,一2Na:SO,+21O:◆十H:O,所以该反应中NaCIO,
和Na:SO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0.D1 mol 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A错误:3.2gO2和O2混合气体中的氧原子数为0.2N,B错误:
盐酸是强酸,HC】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形成氢离子和氯离子,即在水溶液中不存在HCI分子,C错误:6.5g
Z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D正确,
1l.D因离子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Cd+>Fe+,当铁、铜均不剩余时,则Fe+将铁和铜全部氧化为
Fe2+和Cu,Fe+可能剩余,A错误:当铁、削均剩余时,Fe+不足,Cu不参与反应,F+被全部还原,故溶
液中不会存在Cut和Fe+,B错误:当削剩余,铁不剩余时,Fe+被全部还原,溶液中一定无F +,一定有
Fe2+,可能有Cut,C错误、D正确,
12.C需称取Na:CO3固体的质量:m=n·M=c·V·M=0.2mol·L-1X0.25L×106g·mol-1=5.3g,固
体放在右盘,会导致实际称量NCO,的质量只有4.7g,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A正确:Na:CO,粘于称量
纸上,使溶质减小,最终溶液浓度偏小,B正确:定容摇匀后因为容量瓶内壁上粘有液滴,所以液面低于刻度
线,此时无需滴加蒸馏水,C错误,由c(浓)·V(浓)=c(稀)·V(稀)可知,V(稀)=
0.2m0lL-1×50×10L=0.2L=200mL,D正确.
0.05mol·L
13.B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产生F6O,和H,,A正确,不能将湿棉花换为干燥的棉花,是因为湿棉
花的主要作用是在加热条件下产生水蒸气,B错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c十4H,0(g)高墨F%O,十
4H:,C正确:F,O,和铁都具有磁性,不能用磁铁将剩余的铁粉与生成物分离,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