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导学案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蜀道难导学案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3 18:1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蜀道难》 学案
一学习目的: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二 学习重点和难点:  
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相关链接  
(1)作者生平及思想。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他的父亲对他进行过传统教育,青年时接触过道士和纵横家,也受过儒家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他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但也有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他也是五言、七言绝句的圣手。五绝含蓄、深远,只有王维可以相比;七绝韵味醇美,音节和谐流畅,和王昌龄齐名,被评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  
(2)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3).古体诗常识简介及背景  
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     
四.学法指导:
通过背诵,体会文章的气势,再通过全班讨论弄懂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课前预习
1. 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开国何茫然!
③西当太白有鸟道
④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⑤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⑥猿猱欲度愁攀援
⑦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⑧使人听此凋朱颜
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⑩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⑿所守或匪亲
⒀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⒁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六:课堂探究
检查预习
基础积累:
第一段.词义点拨:  
①危:高。②于:比。③何:多么。④当:挡。⑤钩连:沟通相连。⑥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⑦度:越过。
第二段词义点拨.
①但:只。②从:跟随。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④去:离。⑤盈:满。⑥倚:靠,。⑦湍:急流。⑧砯:拟声词。  
第三段.词语点拨:  
①夫:人。②当:挡。③匪:同非。④朝……,夕……:互文见义。⑤虽:虽然。⑥长:深深。 
 
3.文本解读:  
(1)“噫吁嚱……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 
(6)“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 ( http: / / www.21cnjy.com )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7)“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二次出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在诵读的基础上课堂讨论
(1)、在第一节中,作者叙蜀开国历史、说“五丁开山”故事和表现蜀道之难有何关系?
通过想象、夸张的手法,写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蜀道自古以来就是难以逾越的险阻。
借助神话传说,为蜀道之难点染色彩。
(2)、在第二节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畏途巉岩,悲鸟古木,夜月空山,接天连峰,绝壁枯松,飞湍瀑流,砯崖转石,如雷壑鸣。

“但见”四句:悲凉凄清氛围 “连峰”四句:惊心动魄的惊险气氛。

(3)、诗中最后写剑阁险峻,战火频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从地势的显要引出对政治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势的关注,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4)、本诗以七言为主,间以杂言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使语言节奏多变,体现了李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
情之所至,脱口而出,不受束缚与限制,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炽烈奔放的情感。    
      
(5)、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1.大胆的夸张。  
在本诗中,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使蜀地山川的雄伟奇险得到了充分体现。
2.奇特的想像。  
借助丰富、自由而又奇特的艺术想像,使自己的诗篇产生了一种神奇飞腾的气势。  
3.强烈的感情。  
《蜀道难》从头到尾字里行间都洋溢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赞叹惊异的情绪。这种感情是产生于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而又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来,情与景达到了高度统一。  
4.语言形式的变化多端。  
《蜀道难》是乐府古题,李白充分运用了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裁的特点,使诗的语言形式更加自由活泼。全诗的句子有三字、四字、五字、七字、九字,长短交错在这种语言节奏中得以表现。 
4课堂小结
李白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同时展现了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七、学后感悟
结合李白的爱国感情写一段关于爱国方面的议论性文字,不少于300字。
八:拓展阅读
阅读李白《长相思》,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①,微霜凄凄簟色②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注释】①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金井阑,雕饰华丽的井栏。②簟(diàn)竹席。
⑴“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从哪几个角度写出时令已是深秋?诗人描绘深秋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⑵用简明的语言,评点“孤灯不明思欲绝”一句中的“孤”字的艺术效果。
课前预习答案:
1. 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危:高。 于:比。 何:多么。 当:挡。 钩连:沟通相连。
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度:越过。但:只。 从:跟随。
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 http: / / www.21cnjy.com ) 去:离。 盈:满。 倚:靠,。 湍:急流。砯:拟声词。 夫:人。 当:挡。 匪:同非。
朝……,夕……:互文见义。 虽:虽然。   
 
拓展阅读答案
答: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角度,表达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思念之苦。
答:一个“孤”字,明写一盏昏暗的灯,暗含诗人内心的孤苦和无奈。“孤灯不明”引人“思欲绝”,“思欲绝”的人眼中“孤灯”总是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