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淮北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8 19:34:09

文档简介

淮北名校 2023-2024 高一(上)第三次月考地理答案
1、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是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天王星主要由气体构成,A 项错误;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
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图中各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不是最低级别天体系统,B 项错
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天体是太阳,C 项正确;太阳是恒星,地球和天王星属于行星,其中
地球属于类地行星,天王星属于远日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D 项错误。
2、B “月全食掩天王星”现象发生时地球、月球、天王星大致位于一条直线上,行星公转
轨道面具有共面性有利于“月全食掩天王星”现象的发生,B 项正确。
3.C 根据材料可知,“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
能,“自发自用,多余上网”,C 项正确;太阳辐射能可以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为水循环、大
气运动提供动力,但这些都不是“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的主要目的,A、B、D 项错误。
4.D 本题的关键点是掌握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因素和影响人们用电量的因素。由材料“自发
自用、多余上网”可知,农民将电卖给国家电网的前提是自给有余。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日照
时间短,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少,且冬季照明、取暖等用电量大,所以此季节卖给国家电网的
电量最少,D 项正确。
5.B 图示地层只包含了显生宙的地层,没有前寒武纪的地层,故记录的不是 46 亿年的地球
历史,也无法反映不同宙的地层特点,A、D 项错误;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一般自
上而下形成的年代渐早,图中显示自上而下依次是形成于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的地层,
地质年代自上而下渐早,符合实际情况,B 项正确;图中地层中的化石反映的生物类型相对有
限,且不包含完整地球历史,故无法反映完整生物进化史,C 项错误。
6.C 甲层为煤层,反映了气候湿热、植被茂密的环境特征,A 项错误;乙层含有恐龙化石,为
中生代,而新生代哺乳动物最为繁盛,B 项错误;丙层含有鱼类化石,出现在晚古生代,该时代
海洋生物保持繁盛,C 项正确;丁层含有三叶虫化石,为早古生代,该时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
空前繁盛的时代,D 项错误。
7.A 8.D
第 7 题,图中显示,该地地震波在地下 5 千米处速度明显开始增大,该不连续面应为莫霍界
面,因此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5千米处,选项 A符合题意。第 8 题,根据上题判断可
知,该地莫霍界面的深度为 5千米,即该地地壳厚度约为 5千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地
地壳平均厚度为 33 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为 6 千米,因此该地最可能位于海洋,选项 D
符合题意。非洲东非大裂谷、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位于陆地,地壳厚度不可能只有 5 千米,
排除 A、B、C。
9.D 10.A
11.C 12.A 13.C
11.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凌晨 0-6 时左右绿洲和沙漠
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C正确;地面长波辐射主要受地温的影
响,图中显示地表温度差值最大接近 15 时,故 15 时左右绿洲和沙漠的地表温度差值最大,
1
{#{QQABZQQUogggAABAARgCUQHoCkKQkBECAKoOQFAEoAAAABNABAA=}#}
A 错误;傍晚沙漠地温曲线较陡,温度下降较快,故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漠,B 错误;上午
绿洲地温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D 错误。故选 C。
12.由于沙漠白天温度较绿洲高很多,夜间虽然沙漠降温幅度快于绿洲,但还是会出现绿洲
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现象,①正确;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吸收热量多,会
使绿洲夜间降温较快,温度较低,②正确;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强都会导致夜间降温较
慢,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高,③④错误。故选 A。
13.由上题分析可知,要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必须具备绿洲夜间地
表温度仍低于沙漠,则沙漠地区白天温度要远高于绿洲温度,使沙漠积累的余热多,导致夜
晚降温后温度仍然高于绿洲,故要出现沙漠高温应为夏季 7~8 月。也可以通过读“该绿洲和
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得知,图中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
象,图中沙漠 15 时左右的地表最高温已达 40 多度,故最可能发生在北半球夏季 7~8 月,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14.C 15.D 16.B
14.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故释放气球后气球在垂直方向上会上漂,在水平方向上会
受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先向北漂,故当时风向为偏南风,受偏南风的影响飘向北,随
着海拔的上升,再转向西南,故随后应受东北风的影响飘向西南,由图可知,13 时该地近
地面吹偏南风,随着海拔的上升吹东北风。故 C 正确,1 时、 7 时、 19 时和该风向不对应,
故 ABD 错误,故答案选 C。
15.由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在沿海地区,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海陆风的形成主要是
受下垫面性质影响,故图中高度较低的风向代表海陆风。15 时风速最大,代表了海风较明
显,为东南风,可推测陆地总体在海洋的西北方向。故 D正确,ABC 错误。故答案选 D。
16.材料中显示该地某日海陆风明显,说明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梯度较弱,如果气压梯度较
强,则当地盛行风强于海陆风,则海陆风不明显,海拔越高受地面的海陆热力性质影响越小,
受当地一般的盛行风影响大,由图知在高空 500m 处偏北风实力强,故当地气压场为北高南
低。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答案选 B。
17.C 18.C
第 17,据图中近地面等压线的弯曲可判断:两侧山谷近地面等压面上凸,说明为高压区,
盛行下沉气流,气温低,山顶等压面下凹,为低压区,盛行上升气流,气温高,由此判断为
白天,近地面风从谷底吹向山坡,为谷风。故选 C。第 18 题,据山谷风原理可知,白天,
受谷风影响,谷底的暖空气沿坡爬升,夜间,受山风影响,山顶的冷空气沿坡流向谷底,增
大了山坡的昼夜温差,利于果树有机质积累。故选 C。
19.B 20.C 21.D
19.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
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
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
变化增大,故选 B。
20.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
地下径流增加,坡面径流减少。故选 C。
2
{#{QQABZQQUogggAABAARgCUQHoCkKQkBECAKoOQFAEoAAAABNABAA=}#}
21.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
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
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 D。
22.C 23.A
22.表层土壤水分的变化取决于水分收入与支出的数量关系,若收入大于支出,则表层土壤
水分增多,反之则减少。据图可知,6月相对于 5 月表层土壤水分基本不变,故 6 月的土壤
水分收入和支出大体相等,A错误;7 月相对于 6 月表层土壤水分是减少的,故 7 月的土壤
水分收入小于支出,B 错误;8 月相对于 7 月表层土壤水分是增多的,故 8 月的土壤水分收
入大于支出,C正确;10 月相对于 9 月表层土壤水分是减少的,故 10 月的土壤水分收入小
于支出,D错误;故选 C。
23.从材料中可知,表层土壤水分受降水、气温、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果过度恢复植
被,表层土壤水分会因植被消耗剧增而大量减少,表层土壤干化,A 正确;植被能够拦截地
表径流,增加下渗,故地表径流量会减少,地下径流增加,且植被能够减少土壤水分直接蒸
发,涵养水源,但由于植被生长需要消耗水分,故径流总量不一定增大,B 错误;降水量主
要取决于影响降水的因子(如大气环流等),恢复植被对降水影响较小,故降水量不一定增
大,C错误;植被的涵养水源功能可以增加下渗,故下渗量增加,D 错误;故选 A。
24.C 25.B 26.A
24.海水的冰点温度与盐度呈负相关,海水结冰后盐分析出,导致海水盐度上升密度增加,
C 正确,D 错误;海水结冰放热,海水温度上升,但结冰后受冰层的阻隔,蒸发减弱,A、B
错误;故选 C。
25.根据材料,年平均气温 ≤-4℃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图中四地年平均气温 ≤-4℃
日数持续时间较长的是甲、乙两地,都在 20-40 天,但乙海域位于近海,海水较浅,海水体
积较小,易结冰且结冰期较长。而甲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且体积巨大,相比较不易结冰,
B 正确,A错误。丙、丁≤-4℃日数在 0-20 天,时间相对较短,海冰较薄,C、D 错误。故
选 B。
26.海冰面积越大,说明日平均气温≤-4℃日数越多,2 月份海洋温度达到最低,A正确,B、
C、D 错误。故选 A。
27.A 28.A
第 27 题,该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南向北逐渐减小,应位于北半球;洋流流向应与
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因此该洋流由南向北流,由温度较高的海域流向较低的海域,应为暖
流。第 28 题,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降温减湿的
作用, A 正确,B 错;图中洋流由南向北流,南下轮船为逆洋流航行,加大燃料的消耗,C
错;洋流会将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海中污染物的扩散,D错。
29.B 30.C 31.B
第 29 题,结合材料分析,三文鱼苗来自挪威,属冷水性鱼类,受海水温度影响大,我国近
岸养殖三文鱼成活率低,主要因为我国沿海较挪威纬度低,海水温度较高,B 正确;洋流、
3
{#{QQABZQQUogggAABAARgCUQHoCkKQkBECAKoOQFAEoAAAABNABAA=}#}
海浪、海水盐度等状况与挪威沿海差别不大,对三文鱼影响小。第 30 题,三文鱼属冷水性
鱼类,夏季表层海水温度高,因此深海网箱应当向下调节,以降低水温。故选 C。第 31 题,
与近岸养殖相比,深海养殖海水污染物少,水质好,三文鱼的品质好,B 正确;近海海水较
浅,陆上河流汇入的泥沙等营养盐分多,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来源丰富,A 错误;三
文鱼通过网箱养殖,水域空间没有差异,C 错误;海水密度对三文鱼品质影响不大,D 错误。
32.B 33.B
第 32 题,喀斯特地貌多发育在石灰岩广布的地区。第 33 题,地表喀斯特地貌演化顺序一般
是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根据图中由左到右的演化顺序可知三种地貌的演
化顺序依次为峰丛→峰林→孤峰。
34.D 35.A
解析 第 34 题,读图可知,③溶洞处在初期发育阶段且地势较低,利于地下水汇集,有利
于溶蚀作用的进行,D 对。第 35 题,①溶洞形成时期是地下河发育的早期阶段,地下河较
短,地下水下渗带来的损耗较小,水量较大。②③④时期地下河进一步发育,地下水的下渗
量增多,导致地下河水量变小。
36、(1) a 变小 (6分)
(2) (4 分)
(3)18 时~次日 8 时 (4分)
37、(1)低 ; 入海径流 (4 分)
(2) 小 (2分)
(3) 向陆地(西)移动。(2分)
(4)中秋佳节前后处于天文大潮时期,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内小,
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被不断推高;夏秋季节盛行东南季风,助长了潮势;夏秋季节河流入
海径流多,推高潮势。(8 分)
4
{#{QQABZQQUogggAABAARgCUQHoCkKQkBECAKoOQFAEoAAAABNABAA=}#}淮北名校 2023-2024 高一(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35 题,每题 2分)
2022 年 11 月 8 日,夜空中上演了“月全食掩天王星”的天文奇观,即月球全部被地球的
影子遮挡,同时月球又将天王星遮挡的现象。下图为“月全食掩天王星”相关天体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 1—2题。
1.图中各天体
A.均由固态岩石组成 B.构成最低级别天体系统
C.质量最大的是太阳 D.均属于巨行星
2.与“月全食掩天王星”现象密切相关的条件是
A.天体运动速度时刻变化 B.行星公转轨道面具有共面性
C.月球的体积小于天王星 D.日地距离远小于地月距离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
也可将多余的电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回答 3—4题。
3.“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B.为水循环提供主要能源
C.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 D.为大气运动提供动力
4.我国西北某地“光伏扶贫”卖给国家电网的电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某校地理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绘制了某地地层剖面图(如下图),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示意该
地质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繁盛物种。读图回答 5—6题。
5.图示地层
A.记录了 46 亿年的地球历史
B.自上而下形成的年代渐早
C.自下而上反映完整生物进化史
D.反映出不同宙的地层特点
6.图中地层反映的环境特征是
A.甲层——气候冷干,植被稀少
B.乙层——哺乳动物最为繁盛
C.丙层——海洋生物保持繁盛
D.丁层——地球上生物极其稀少
1
{#{QQABZQQUogggAABAARgCUQHoCkKQkBECAKoOQFAEoAAAABNABAA=}#}
下图为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据此完成 7-8 题。
7.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A.5 千米处 B.17 千米处
C.33 千米处 D.无法判断
8.该地最可能位于
A.非洲东非大裂谷 B.青藏高原
C.吐鲁番盆地 D.太平洋
甲烷是温室气体之一,其增温能力是二氧化碳的 25 倍。自然界中的甲烷是有机质厌氧分
解产生的,有机质越多、土壤含水量越大,越有利于甲烷产生。下图为两种水位沼泽地不同深
度甲烷的产生速率图。据此完成 9-10 题。
9.与二氧化碳比,单位甲烷增温能力强是因为其
A.反射地面辐射少
B.反射太阳辐射少
C.吸收太阳辐射多
D.吸收地面辐射多
10.沼泽地的有机质主要位于地表以下
A.0—20 厘米 B.20—40 厘米
C.40—60 厘米 D.60—80 厘米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
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观测时段内(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1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2
{#{QQABZQQUogggAABAARgCUQHoCkKQkBECAKoOQFAEoAAAABNABAA=}#}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1~2 月 B.4~5 月 C.7~8 月 D.10~11 月
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
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 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
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1时 B.7时 C.13 时 D.19 时
15.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16.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
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
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
山谷风是在山地及其周边地区由于热力环流引起的大气运动现象。读我国某山地两侧近
地面等压面示意图,完成 17-18 题。
17.图示时刻山谷地区
A.白天,吹山风
B.夜晚,吹山风
C.白天,吹谷风
D.夜晚,吹谷风
18.山谷风对果园的影响主要有
A.光照增强 B.降水减少 C.昼夜温差增大 D.土壤有机质减少
3
{#{QQABZQQUogggAABAARgCUQHoCkKQkBECAKoOQFAEoAAAABNABAA=}#}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
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
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 19-21 题。
19.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0.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
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表层土壤水分受降水、气温、植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区域表层土
壤水分变化情况,该区域年降水量 300mm,地面覆盖有人工恢复的植被。据此完成 22-23 小题。
22.该区域表层土壤水分收入明显大于支出月份的是( )
A.6月 B.7月 C.8月 D.10 月
23.如果在该区域过度恢复植被,会造成( )
A.表层土壤干化 B.径流量增大 C.降水量增大 D.下渗量减小
海水的冰点温度(指海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与盐度呈负相关。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
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一年中日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QQABZQQUogggAABAARgCUQHoCkKQkBECAKoOQFAEoAAAABNABAA=}#}
24.海水结冰后,该海域海水
A.蒸发量变大 B.流域面积扩大 C.盐度上升 D.密度下降
25.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6.该海域海冰面积最大的月份可能是
A.2月 B.4月 C.10 月 D.12 月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处有洋流流经。读图,完成 27-28
题。
27.图中虚线处的洋流为
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
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
28.该洋流对沿岸地区的影响有
A.增温增湿 B.降温减湿
C.可节约南下轮船的燃料 D.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三文鱼属冷水性鱼类。我国近岸养殖三文鱼成活率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进口。2018 年,
我国首个全潜式大型网箱“深蓝 1号”在山东日照以东海域下水,并投放来自挪威的三文鱼
苗。该网箱可视水温调整潜水深度,实现了我国三文鱼规模化养殖的突破。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29.我国近岸养殖三文鱼成活率低,主要是因为( )
A.受洋流影响小 B.海水温度高
C.受海浪影响大 D.海水盐度低
30.夏季,深海网箱调节方向和原因分别为( )
A.向上,降低水温 B.向上,提升水温
C.向下,降低水温 D.向下,提升水温
5
{#{QQABZQQUogggAABAARgCUQHoCkKQkBECAKoOQFAEoAAAABNABAA=}#}
31.与近岸养殖相比,深海养殖的三文鱼品质好,主要原因是深海养殖区( )
A.饵料来源丰富 B.海水水质较好
C.水域空间广阔 D.海水密度较大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据此完成 32-33 题。
32.图中所表示的地形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
A.玄武岩分布区 B.石灰岩分布区
C.大理岩分布区 D.花岗岩分布区
33.图中标注有三种山地地貌,按照其形成顺序依次是
A.峰丛→孤峰→峰林 B.峰丛→峰林→孤峰
C.孤峰→峰丛→峰林 D.峰林→孤峰→峰丛
如图示意浙江兰溪某喀斯特溶洞断面。该溶洞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在不同高度分布着
三层水平溶洞,水平溶洞存在规模差异。据此完成 34-35 题。
34.与①溶洞相比,③溶洞
A.发育时间较长 B.当前溶洞空间规模比较大
C.发育时间较早 D.目前空间规模会持续扩大
35.该地下河水量最大的时期为
A.①形成时期 B.②形成时期
C.③形成时期 D.④形成时期
二、综合题(共 30 分)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材料一:风能是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
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 50 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
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6
{#{QQABZQQUogggAABAARgCUQHoCkKQkBECAKoOQFAEoAAAABNABAA=}#}
材料二:下图为某海岸附近的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
(1)若材料二为我国某沿海城市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 a、b两地气压较高的
是 ,目前的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 50 年前 (变大/变小)了。(6
分)
(2)试在材料二图中的线段上画出对应的气流运动方向。(4分)
(3)材料二图示情况应出现于下图中的 时段。(4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钱塘江往东北流贯浙江省北部,经杭州湾入东海,河长 588.73 千米,流域面积 50100 平
方千米,流域降水丰沛,河流中含泥沙量小。钱塘江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被誉为“天
下第一潮”。每年中秋佳节前后,游客蜂拥而至,争睹钱塘潮的奇观。下图示意钱塘江流域
及其近海域夏季等盐度线分布。
K
(1)图中虚线 HK 处盐度较南北两侧 (高/低),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4
分)
7
{#{QQABZQQUogggAABAARgCUQHoCkKQkBECAKoOQFAEoAAAABNABAA=}#}
(2)一艘货轮从 H到 K航行,货轮的吃水深度逐渐变 (大/小)。(2分)
(3)冬季位于 28‰等盐度线上 H点向 移动。(2分)
(4)指出影响中秋节前后钱塘潮壮观的因素。(8分)
8
{#{QQABZQQUogggAABAARgCUQHoCkKQkBECAKoOQFAEoAAAABNABAA=}#}
同课章节目录